第240章 規矩

聽的後面這段話,薛良輔不由眉頭一皺,這段話未免有畫蛇添足之嫌,宦官的聲譽不僅僅只是不好,而是糟糕透頂,不論是邊鎮還是地方各省,鎮守中官皆是劣跡斑斑,惡名昭彰,官員士紳皆是極力聲討,支持武勳重返朝堂也就罷了,建言宦官重掌監督大權,這未免有些駭人聽聞。

稍一沉吟,他便道:“東翁眼界之寬,見解之精闢,皆令晚生汗顏,不過,餘以爲凡事皆須循序漸進,眼下還是暫先支持武勳,待的武勳重返朝堂站穩腳跟之後,再提宦官監督之事。

再則,如今皇上和張閣老幾乎將所有鎮守中官全部撤除,而且在地方大力削減冗員,此時上疏建言宦官監督之事,怕是有些不合時宜,皇上和一衆閣老都未必會允,徒然壞了東翁的名聲。”

胡萬里不以爲然的笑了笑,道:“支持武勳,晚生的名聲就已經夠壞了,何必在乎更壞一點?既然提出了文官、勳戚、宦官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觀點,就沒理由將宦官摒棄在外,皇上一代英主,能遏制宦官,後世之君是否也能夠遏制宦官?乘着宦官如今式微,更易訂立制度加以約束。”

“三權分立?”薛良輔不由喃喃唸叨了一句,這個提法比較新穎,他還是首次聽聞。

“不錯,就是三權分立。”胡萬里點頭道:“文官的行政權,勳臣的兵權,宦官的監督權,三權分立,互爲牽制,如此,才能避免一家獨大,才能平衡權利,監督回饋機制也得以完善。”

這個三權分立的提法甚是新穎,不過其實質內容卻無甚出奇之處,無非是文官管民,武勳管軍,太監負責監督,大明這些年來一直就是這麼幹的,只不過如今被破壞了,薛良輔微微點了點頭,正待開口,卻是猛然想到,這背後會不會還有文章?自家這位東翁可不是拾人牙慧的主,他提出的這個三權分立,應該不會只是承襲舊制。

想到這裡,他便試探着道:“這三權如何分立,如何制衡,東翁可有細則?”

“當然會有細則。”胡萬里含笑道:“不過眼下情形不明,這細則可不能拋出去,看看風頭再說,如今咱們無非是表明態度,消除皇上的疑心而已。”

這細則可能纔是篇大文章,薛良輔不覺微微有些興奮,也有幾分期待,呷了口茶,他才冷靜下來,略微想了想,才道:“自全面清撤邊鎮以及各省的鎮守中官以來,朝野上下叫好之聲不絕於耳,即便是不可避免的要提及宦官的監督之權,能否少着些筆墨?”

“自然可以。”胡萬里微微頜首道:“將三權分立的意思表達完整就行,武勳纔是此番上疏的側重之點。”

因爲事關重大,兩人對奏疏的所有細節皆是仔細推敲,一直到醜正十分,隱隱聽到雞鳴,胡萬里才從薛良輔的書房裡出來,出的院子,便見小廝李風烈和管家老張頭提着燈籠在站在外面候着,更深露重,二人衣服都有些潮,看了二人一眼,他便道:“李風烈正是長身子的時候,不要熬夜,以後遇上這種情形,另外安排人。”

聽的這話,李風烈心裡登時熱烘烘的,忙躬身道:“謝老爺體諒,老爺熬夜的日子不多,偶爾幾次不礙事的。”

“以後的日子還長,不必急於這一時。”胡萬里說着纔看向老張頭,道:“老張頭也是,安排個下人候着就成,何必親自候着。”

老張頭伸過燈籠爲他照路,順勢覷了他臉上的神色一眼,這才微微笑道:“老爺沒歇下,小的們豈敢自去挺屍,天下沒這個理,老爺體恤小的,那是老爺的恩德,小的們豈能沒了規矩,諾大一個院子,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聽他嘮嘮叨叨的,胡萬里不由一笑,邊緩步而行邊道:“沒幾個近身長隨也不方便,還是挑幾個身家清白,忠厚老實,知根知底的跟着,免的你們跟着受罪,白日還有的忙呢。”

聽的這話,老張頭心裡不由一喜,他來長青園不足一月,胡萬里就讓他挑選近身長隨,這是對他極大的信任,他忙躬身道:“謝老爺體恤。”

進的後院,門口亦有兩個丫鬟掌燈候着,見正房的燈還亮着,胡萬里便知秋蝶也還未睡,他不由暗笑,自從管家老張頭來了之後,院子裡的規矩不知不覺中便多了起來,連他都覺着有些不慣,不過,現在這院子裡上上下下百多號人,也確實不能沒個規矩。

叮囑丫鬟不用聲張之後,他便快步進了正房,就見秋蝶正坐在桌邊打盹,牀上兩個暖牀丫頭不敢睡着,正竊竊私語,見他進來,忙鑽出被窩,起身上前侍候,秋蝶隨即驚醒過來,道:“老爺回來了。”

胡萬里看了她一眼,微笑着道:“下次不用守這些規矩,先睡便是。”

秋蝶迎上前笑道:“老爺如今是四品大員,沒有規矩豈不招人笑話,一衆姐妹就妾身跟隨在老爺身邊,可不敢帶壞了頭,再說了,日後也不想讓正房笑話。”

正房?胡萬里輕笑道:“怎麼說到正房來了,這還是沒影的事。”說着,他有些疑惑的道:“是不是有人在你面前說什麼了?”

秋蝶一邊爲他除掉外袍,又吩咐丫鬟送熱水洗漱,而後才道:“聽老爺這話,難道有可意的了?”

胡萬里腦子裡登時閃過徐清曼的身影,不過,這是不可能的,微微搖了搖頭,他才道:”一到南京就忙碌不堪,哪有閒情考慮這事。”

“這可不是小事。”秋蝶道:“老爺官至四品,尚無正房,不僅容易招惹閒言,也影響仕途。”

“這話有理。”胡萬里含笑點了點頭,轉念他便覺的有些奇怪,他雖說是續絃,可年紀才二十多,既是二甲進士出身,又深獲嘉靖賞識,官運亨通,怎的來南京幾個月了沒人上門說親?這事有些蹊蹺。rs!。

第413章 前景第340章 瘋了第41章 徐州第95章 計劃第202章 嚴嵩意第176章指婚第477章 求盟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223章 揣摩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79章 船隊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81章 上任排場第218章 踢皮球第16章 風雲變幻第229章 紛爭起第422章 捐款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177章安排第163章彩票圈錢第37章 會票第395章第256章 走親戚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187章府尹柴奇第366章 摻沙子第5章 明朝銀錠第388章 布袋陣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六章 買僕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70章 雄辯第264章 寒心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27章 中山狼第222章 聯手第231章 不解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59章 釜底抽薪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155章拉人第61章 出海第410章 城破第64章 聊勝於無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33章 找死第173章改制第211章 王廷相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373章 生意經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207章 被逼第279章 杭州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86章長幹寺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178章時局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20章 京郊送行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207章 被逼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93章 根本第146章來襲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72章 試探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195章 籌錢第471章 西北戰略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157章緩兵之計第192章另有意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81章 上任排場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58章禮物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70章 特區第68章 抵達月港第208章 譁變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428章 部署第226章 化解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417章 文鬥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 17章 豪賭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484章 鋪開第60章 下聘第171章擢升
第413章 前景第340章 瘋了第41章 徐州第95章 計劃第202章 嚴嵩意第176章指婚第477章 求盟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223章 揣摩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79章 船隊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81章 上任排場第218章 踢皮球第16章 風雲變幻第229章 紛爭起第422章 捐款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177章安排第163章彩票圈錢第37章 會票第395章第256章 走親戚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187章府尹柴奇第366章 摻沙子第5章 明朝銀錠第388章 布袋陣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六章 買僕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70章 雄辯第264章 寒心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27章 中山狼第222章 聯手第231章 不解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59章 釜底抽薪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155章拉人第61章 出海第410章 城破第64章 聊勝於無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33章 找死第173章改制第211章 王廷相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373章 生意經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207章 被逼第279章 杭州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86章長幹寺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178章時局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20章 京郊送行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207章 被逼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93章 根本第146章來襲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72章 試探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195章 籌錢第471章 西北戰略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157章緩兵之計第192章另有意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81章 上任排場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58章禮物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70章 特區第68章 抵達月港第208章 譁變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428章 部署第226章 化解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417章 文鬥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 17章 豪賭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484章 鋪開第60章 下聘第171章擢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