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首輔張璁

聽的兩人如此極力吹捧,胡萬里不由暗暗鬆了口氣,看來不存在抄襲的問題,否則兩人早就指出來了,不過,這東拉西湊過來的也不至於象兩人吹的那樣出彩,他忙輕笑道:“承蒙二位年兄謬獎,實是愧不敢當,二位別一味的讚揚,倒是說說不足之處。”

“長青這就有些自謙了。”楊獻可笑道:“實是句句精彩。”

“句句精彩?”胡萬里笑道:“可是分開每句都精彩,連在一起便不精彩了?”

楊獻可不由輕笑道:“長青如此咬文嚼字,日後如何敢跟你說話?”

孫光輝沉吟了下,才道:“長青治學嚴謹,實是我輩楷模,此詩要說不足,合轍押韻方面差強人意,我方纔琢磨了下,實難改一字,真要和韻,便失其生動,實是兩難。”

一聽這話,胡萬里正中下懷,他可不想要什麼文名,自個什麼底細他心裡最清楚,當下便輕笑道:“兩位年兄且毋外傳,待我再仔細琢磨琢磨,既是佳句,便不可糟蹋了,來來來,喝酒。”

“說的是,如此佳句,萬萬不可糟蹋了。”孫光輝說着,小呷了一口酒,才接着道:“旅途漫漫,長青將這首改好之後,不若再寫幾首佳作,咱們到了京城蘇杭,亦好大出一番風頭,挫挫南方士子的銳氣。”

再寫幾首?挫南方士子的銳氣?胡萬里頓覺一陣牙痛,這可比女人生孩子還難,肚子裡沒貨,想掏也掏不出東西來,呷了一口酒,放下酒葫蘆,呵了口酒氣,他才道:“詩詞乃小道,我輩讀書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既入仕途,當以天下爲己任,上爲君父分憂,下爲百姓謀福利,豈能潛心於詩詞小道,正所謂爲官一任,造福一方,潛心研究經濟之道,方是正理。”

研究經濟之道?孫光輝、楊獻可聽的都是一怔,略一沉吟,孫光輝才含笑道:“長青好大的抱負,難怪恩師對你青睞有加。”

胡萬里微微一愣,才明白經濟一詞,他們理解爲經世濟民,治國平天下了,當即便笑道:“我所言之經濟,非是經綸濟世,而是。”微一猶豫,他便接着道:“通俗點說,就是研究如何經商賺錢,如何促進商品的生產和銷售,爲朝廷增加歲入,爲百姓增加收入,以使大明國富民強。”

還有如此這般的經濟之道?兩人都是一愣,當官的去學經商?這豈不是自降身份?見兩人一臉疑惑,胡萬里笑了笑,道:“一衆官員皆是學的孔孟之道,如何才能從衆多官員中脫穎而出?自然要別出心裁,大明如今缺什麼樣的官員?說直白一點,缺會爲朝廷賺錢官員,你如能爲朝廷賺錢,爲百姓賺錢,想不升官亦難,是也不是?”

“此言甚是。”孫光輝忙點頭道,如今誰個不缺銀子,誰個會嫌銀子多?上至嘉靖帝,下到小民百姓,人人如此,沒有不喜歡銀子的,便是那些個所謂的清官,乾乾淨淨的銀子,也沒人不喜歡。

楊獻可亦跟着道:“長青行事每每與衆不同,爲官一任,若能爲國增賦,爲民增財,朝廷、上官、士紳百姓自然是皆大歡喜,可謂是利國利民利己,實是上上之策,只是這經濟之道,該如何學習,咱們卻是不得其門而入之。”

見兩人心動,胡萬里微微一笑,道:“我也算是門外漢,旅途漫漫,咱們慢慢探討。”

胡萬里一行乘船南下悠哉遊哉,京師卻是火藥味十足,自嘉靖帝下旨召張璁回閣,霍韜便再次上疏攻訐首輔楊一清暗中指使言官及都察院惡意構陷桂萼。

霍韜之所以膽敢如此緊咬住楊一清不放,那是他清楚,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這裡明着上疏彈劾楊一清,暗地裡,同爲禮儀新貴的吏部尚書方獻夫也沒閒着,連着上了三道密摺,分別從楊一清結黨營私,推行新政過於保守以及護禮勢力可能捲土重來等三個方面詳細的進行分析和彈劾。

真正促使嘉靖帝召回張璁的還是這三道密摺的功績,當然,這背後的推手還是匆忙出京的次輔張璁,閣權爭鬥歷來是不會存婦人之仁的,既然打了翻身仗,乘勝追擊亦在情理之中。

接到霍韜的彈章,嘉靖帝大爲震怒,當日便下旨,着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與朝中一衆大臣奏議,命楊一清上折自辨。

聖旨一下,京師的氣氛陡然便緊張起來,京師一衆大小官員誰也未料想到形勢竟然會如此急轉直下,登時人心惶惶,召張璁回閣再加上這道聖旨,嘉靖帝無疑已是表明了其態度和立場,楊一清失寵了。

刑部尚書許贊當即旗幟鮮明的站到了張璁一邊,確證霍韜彈劾屬實,楊一清確曾指使都察院及言官彈劾桂萼,奏議將楊一清削職罷官,京師不少言官眼見大局已定,紛紛上章跟着攻訐楊一清。

楊一清此時已是看明形勢,立刻毫不遲疑的上疏請辭,而且態度異常堅決,嘉靖帝對這位政績卓絕的四朝老臣頗爲不捨,猶豫了幾日,既不下旨安撫,亦不允准,匆匆趕回京師的張璁見此情形,毫不遲疑的連上三道密摺,促使嘉靖帝終於下定決心,賞賜大量金幣,物品允准楊一清致仕。

楊一清致仕,次輔張璁自然如願以償登上了大明首輔之位。

張璁榮升首輔,禮儀新貴自然是彈冠相慶,留在京師的一衆新科進士亦是擺酒相聚,相互慶賀,有個當首輔的恩師,他們的仕途自然會平坦許多,趙文華心裡則更爲欣喜,他押在胡萬里身上的那一寶可算是押對了,三百兩銀子花的值,聽聞張璁在德州還單獨接見胡萬里半個時辰,由此可見張璁確實對其青睞有加。

如今張璁榮升首輔,胡萬里定然會調回京師,可的好好籠絡他一番,能否獲的張璁的賞識,可就全靠胡萬里了。

胡萬里自然料想不到張璁一殺回京師就輕鬆鬥跨了楊一清,榮升了大明首輔,他們一行座船正緩緩駛近徐州的彭城驛。

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349章 蠱惑第311章 三天第六章 買僕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424章 剃髮第409章 強攻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87章 障眼法第32章 驛站第153章 買賣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340章 瘋了第126章瞞天過海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364章 下旨第476章 反困第25章 色藝雙全第46章 南京(二)第264章 寒心第116章 狂知縣第149章 安撫第142章 火炮第68章 抵達月港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417章 文鬥第28章 張璁回閣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3章 吃大戶第13章 書生罵人第112章 齋醮第384章 出征第270章 天后宮第61章 出海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152章 軍火商第206章 好色第4章 宴請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 431章 聯盟第137章 張璁再致仕第287章 障眼法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308章 夜襲第284章 算總賬第269章 哺乳第363章 有喜第470章 雄辯第482章 吉日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247章 豪賭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204章 相親第74章 初次接觸第118章矛盾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287章 障眼法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15章 衝突第118章矛盾第134章大凶之兆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58章 談生意第182章 離任第435章 招攬第417章 文鬥第208章 譁變第302章 下馬威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257章 出行第 401章 動手第426章 飛剪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 401章 動手第279章 杭州第7章 出題買僕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265章 遇險第388章 布袋陣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15章 扯皮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326章 威懾第37章 會票第408章 殘酷第486章 受益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章 宴請
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349章 蠱惑第311章 三天第六章 買僕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424章 剃髮第409章 強攻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87章 障眼法第32章 驛站第153章 買賣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340章 瘋了第126章瞞天過海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364章 下旨第476章 反困第25章 色藝雙全第46章 南京(二)第264章 寒心第116章 狂知縣第149章 安撫第142章 火炮第68章 抵達月港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417章 文鬥第28章 張璁回閣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3章 吃大戶第13章 書生罵人第112章 齋醮第384章 出征第270章 天后宮第61章 出海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152章 軍火商第206章 好色第4章 宴請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 431章 聯盟第137章 張璁再致仕第287章 障眼法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308章 夜襲第284章 算總賬第269章 哺乳第363章 有喜第470章 雄辯第482章 吉日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247章 豪賭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204章 相親第74章 初次接觸第118章矛盾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287章 障眼法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15章 衝突第118章矛盾第134章大凶之兆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58章 談生意第182章 離任第435章 招攬第417章 文鬥第208章 譁變第302章 下馬威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257章 出行第 401章 動手第426章 飛剪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 401章 動手第279章 杭州第7章 出題買僕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265章 遇險第388章 布袋陣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15章 扯皮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326章 威懾第37章 會票第408章 殘酷第486章 受益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章 宴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