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買僕

宣武門外騾馬市大街、牛街,自然就是販賣騾馬牛等牲畜以及宰殺牛羊而聞名的街道,京師的牛羊肉供應多是出自牛街,買賣牲畜者亦多集中於此地,其繁華熱鬧自不待言,讓胡萬里稍覺奇怪的是,來來往往的人羣中有不少是戴着小白帽的**。

趙文華邊走邊指着一座清真寺介紹道:“牛街清真寺乃是北京最古老的清真寺,此地乃京師最大之回回聚居區,販賣騾馬、宰殺牛羊者多系江南、山東二省之回回,相傳皆是追隨燕王掃北之軍僚後人。”

胡萬里對回回不感興趣,擡頭稍少看了一眼,敷衍着點了點頭,便低頭注意着地面,進入騾馬市大街後,地上的騾馬糞便明顯多了起來,隨處可見,稍不留意,就可能踩到。

這衛生狀況着實太差了,聞着一陣陣襲來臭氣臊氣,他不由皺了皺眉頭,這京師的衛生實是不堪入目,甭說跟後世的小縣城比,就連鄉鎮亦不如,不過,想想他也就釋然了,這滿街騾車馬車和驢子往來,騾馬糞根本就來不及收拾。

見胡萬里皺眉頭,趙文華不由輕笑道:“京師就是如此,人煙稠密,牲畜衆多,初來乍到,皆有些不適,習慣了就好。”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前面不遠就是一家兼營販人的,長青想來對牙人不熟吧?”

牙人?胡萬里微微一怔,知道肯定不是看牙齒的,應該是指販賣人口的人販子,當即就微微搖了搖頭,道:“十年寒窗苦讀,皆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實是有些孤陋寡聞,讓符質兄見笑了。”

“呵呵,長青太過自謙了。”趙文華微微笑道:“長青年紀輕輕便能金榜題名,不知羨煞了多少人,這點子閱歷,爲官一任便儘可積累。”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常言道,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這最後一個牙,就是指的牙人,丫鬟僕從因不能公開售賣,自然就離不開牙人,這些個牙人路子寬,門子多,熟諳行情,善於察言觀色揣摸人心,一個個能說會道,巧言善辯,而且皆諳熟空手套狼,平地摳餅,袖裡吞金,無本萬利等等手段,進店之後,長青儘量少開口。”

這所謂的牙人也就是中間人了,胡萬里點了點頭,道:“一切但憑符質兄做主。”

說話間,幾人便進了一家掛着‘驢子孫家’招牌的店鋪,一進店門,小二便恭敬的迎了上來招呼道:“兩位老客,裡面請,是進院還是進屋?”

“進屋。”趙文華搖着摺扇,矜持的說道。

夥計一聽,立刻就滿臉堆笑的,道:“幾位客官請跟小的來。”說着便領着幾人進了二門又折向東邊的跨院,將衆人讓進了客廳。

兩人一落座,一個身着長衫的中年人便緩步跟了進來,微微一揖,含笑道:“二位客官,不知是要丫鬟還是小廝?”

趙文華還了一禮,便道:“皆要,丫鬟要貌美伶俐,小廝要周正機靈,各要四人,咱們沒時間久待,尚煩掌櫃的稍加催促。”

“二位客官稍坐片刻,馬上就來。”那中年人不動聲色的微微一揖,便轉身離開。

待那人離開,胡萬里便開口問道:“這些牙人販賣的孩子從何而來?不會是拐賣的吧?”

“拐賣的也有,不過很少。”趙文華呷了口茶,才緩緩搖着摺扇說道:“拐賣之孩童,一般並不好賣,買主爲避免麻煩,皆不願要,販賣之孩童,多是災荒頻發之省份百姓賤價售賣的,一則減輕負擔,二則亦是給孩子一個機會。”

“給孩子一個機會?”胡萬里不由詫異的問道,這可真是稀奇事,賣孩子還竟然是爲孩子好?

趙文華點了點頭,含笑道:“孩子若是能夠有幸跟着長青,豈不是衣食無憂?若留在家鄉,能填飽肚子已屬不易,再則,災荒頻發之地百姓,不是身負高利貸便是揹負着官債,這些孩子即便不賣,亦會被抓去抵債,賣出來,孩子還有機會撞撞運氣。”

還有官債?什麼官債?雖然不明白,胡萬里卻也不敢多問,問的太多容易露陷,他只是沒有想到,這年頭百姓的日子竟然如此苦?而且到了這個地步還沒人造反。

這話題有些沉重,趙文華顯然亦不願意順着這個話題談下去,當下就轉了話頭道:“如今官場興起一股聘請幕僚親隨之風,特別是外放地方爲官,都時興聘請幕僚親隨以協助政務,牽制地方胥吏差役,長青年輕有爲,不定有外放轉遷之機遇,即是買僕,何不自己栽培幾個親隨,一旦外放,亦可得心應手?”

聽的這話,胡萬里亦是興趣十足,他知道趙文華口中的幕僚親隨,指的就是有師爺長隨,這可是外放地方爲官不可或缺的人員,特別是對他這種兩眼一抹黑的冒牌進士來說,更是萬萬不能少的。

自己買僕人栽培親隨,這個提議確實好,聘請的哪能及得上自己一手培養的僕人?自己的人不僅用起來順手,而且也便於管理,雖然眼下用不上,但他如今才二十五,正可謂來日方長,數年之後,這些人就可派上用場。

當下他便興奮的道:“符質兄此議甚佳,如此,倒是須得挑幾個聰明伶俐,有眼力勁的小廝。”

“正該如此。”趙文華微微頜首道。

兩人閒談的一陣,就見兩個一臉機靈的年輕人帶着一溜十餘個小孩走了進來,進來後衝兩人微微一拱算是見禮,隨後就讓一衆孩子在兩人面前一字排開。

胡萬里留神仔細打量,一衆孩子有男有女,小的十一、二歲,大者十四、五歲,一色皆是小廝打扮,不過,一個個看起來都是面黃肌瘦,跟豆芽似的,顯然都是災民出身。

這些個孩子顯然不是第一次經歷這場面,並不膽怯,見胡萬里、趙文華兩人皆是一副士子裝扮,且年紀不大,一個個臉上都流露出期盼的神色。

第393章 致仕第227章 不表態第256章 走親戚第272章 逛集 市第85章 刁難第227章 不表態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148章 殺手鐗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435章 招攬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51章 南京(七)第90章 一把火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48章 南京(四)第340章 瘋了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10章 借勢第87章 恩威並施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4章 宴請第31章 赴任第93章 根本第98章 陋規第 401章 動手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240章 規矩第383章 翻臉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23章 侍妾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32章盛極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425章 新軍裝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383章 翻臉第382章 依仗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210章 借勢第116章 狂知縣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228章 賑濟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67章 回家第102章 臺東第246章 機會第273章 造船廠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237章 沒白來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210章 借勢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95章 計劃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 17章 豪賭第73章 窺破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111章 比較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221章 東廠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408章 殘酷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65章 明朝火器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169章投鼠忌器第279章 杭州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73章 生意經第26章 明朝海禁第 168章考驗第67章 霸氣大明第149章 安撫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414章 擔憂第44章 新授官職第204章 相親第96章 無事生非第207章 被逼
第393章 致仕第227章 不表態第256章 走親戚第272章 逛集 市第85章 刁難第227章 不表態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148章 殺手鐗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435章 招攬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51章 南京(七)第90章 一把火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48章 南京(四)第340章 瘋了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10章 借勢第87章 恩威並施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4章 宴請第31章 赴任第93章 根本第98章 陋規第 401章 動手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240章 規矩第383章 翻臉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23章 侍妾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32章盛極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425章 新軍裝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383章 翻臉第382章 依仗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210章 借勢第116章 狂知縣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228章 賑濟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67章 回家第102章 臺東第246章 機會第273章 造船廠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237章 沒白來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210章 借勢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95章 計劃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 17章 豪賭第73章 窺破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111章 比較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221章 東廠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408章 殘酷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65章 明朝火器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169章投鼠忌器第279章 杭州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73章 生意經第26章 明朝海禁第 168章考驗第67章 霸氣大明第149章 安撫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414章 擔憂第44章 新授官職第204章 相親第96章 無事生非第207章 被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