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漳州

對於兩柄番鏡,胡萬里興趣更濃,放下銀票,便拿起一柄細看,這是一柄銀製的手鏡,裝飾精美,玻璃鏡面顯的十分明亮,銅鏡與其相比實是相差甚遠,遺憾的是鏡面太小,也就半個手掌大小,這應該是水銀玻璃鏡。

胡萬里微微笑了笑,對於玻璃鏡的歷史他不是很清楚,卻也知道這種水銀玻璃鏡是出自威尼斯商人,後被法國人偷學,如今大明既然能夠見到這種水銀鏡,顯然是出自法國之手,玻璃和玻璃鏡都是不錯的生意,不過他卻不知道製作之法,這事得從歐洲人身上打主意。

下午,謝家、嚴家分別遣人送來禮盒,兩人的見面禮皆是一樣,銀票四百兩,胡萬里略微沉吟,便知這個數目纔是月港正常的禮金,日後的三節兩慶,估計都是比照這個數額送禮,兩下一比較,洪長福的見面禮可就厚重多了,這傢伙爲什麼如此可刻意巴結自己?看來是個不安分的角兒。

如此更好,月港若是鐵板一塊,對他而言不是什麼好事,令他稍覺鬱悶的是,謝和、嚴力皆未露面,估摸着這二人或是不在月港,或是有所顧慮,不便露面,也有可能是擔心暴露他的身份,究竟是什麼原因,他也無心琢磨,洪長福既然將他的身份通傳給謝、嚴兩家,他在月港就無須再擔憂安全問題。

想到這裡,他不由暗鬆了口氣,小廝李風烈這時在門口稟報道:“少爺,吳公子在外求見。”

胡萬里知他定然是得知謝家、嚴家來人送禮,趕來打探消息的,當下便道:“請他進來。”說完,他眉頭不由微微皺了皺,謝和、嚴力不露面,吳亦有的事情看來只能找洪長盛了,正琢磨着,吳亦有已經快步走了進來。

見屋裡沒有外人,吳亦有不由微覺失望,寒暄落座之後,他便笑道:“月港可真是大方,連長青兄的身份都未確定,就趕着前來送禮了?”

胡萬里輕笑道:“他們怕什麼,夢然的三條海船就停泊在月港,他們還怕送錯禮?”

聽的這話,吳亦有不由一窒,略一沉吟,才道:“如此說來,長青兄不上任,公平貿易之事根本就沒可能?”

“雞飛蛋打之事,月港想來不會做。”胡萬里微微一笑,道:“既來之,則安之,夢然無須着急。”

急也沒用,吳亦有點了點頭,微笑着道:“月港如此禮待長青兄,小弟豈會心急,離着長青兄接任尚有兩月,小弟倒盼着這段時間跟着長青兄長點見識。”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咱們對漳州不甚熟悉,長青不如向月港這三家討要三個參隨吧,既能爲嚮導又可充任保鏢。”

這法子是不錯,有事要聯繫三家也方便,不過,壞處也是明擺着的,自己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這三家,微微沉吟,胡萬里才道:“這事等薛師爺回來再說。”

二日後,薛良輔便匆匆趕回月港,由於月港情形有變,兩人商議之後,仍是決定將家眷及一衆僕從留在月港,胡萬里、薛良輔二人則乘此機會對龍溪十五都(鄉)進行微服私訪,胡萬里還未上任,實則也談不上微服私訪,只能說是熟悉情況。

大明的州縣官上任之後是極少下鄉的,爲的是避免官員下鄉擾民,此即所謂的皇權不下鄉,廣闊的鄉村都是處於自治狀態,由鄉紳和宗族自行管理,各都、圖的都保長,圖保長皆由宗族和鄉紳充任,由此引申出了所謂的紳權和族權。

這種管理模式可謂是禮治天下最節約治理成本的一種方法,爲朝廷節省了數以萬計的官員,當然也爲朝廷省下了數十上百萬的銀兩開支,不過,弊端亦很明顯,沒幾個知縣熟悉治下各鄉的民情。

聽聞胡萬里、薛良輔兩人要到龍溪縣各都熟悉民情,月港謝、嚴、洪三家忙請了當地一名秀才並派了三個僕從跟隨二人,龍溪縣各都的民風確實彪悍,胡萬里二人若是有什麼閃失,必然要累及月港,他們可不敢疏忽。吳亦有也鬧着要跟着去,卻被胡萬里以要人照看留在月港的家眷僕從爲藉口留了下來。

時間一晃便到了嘉靖八年十二月初一,走馬觀花在西南各都轉了一圈的胡萬里、薛良輔從西門太平門進入了漳州城。

漳州府城外圓內方,分隔環迭,街巷規劃齊整,人煙稠密,一片繁華,最大的特色是城內河道縱橫,橋樑衆多,舟楫如梭,比之江南水鄉有過之而無不及,龍溪縣衙就坐落在城西隅的縣前街。

對於即將入主的龍溪縣衙胡萬里自然是興趣十足,一行人進城後便徑往縣前街而來,縣前街堪稱是城西最爲繁華的一條街,不僅寬闊,沿街更是店鋪林立,茶樓酒肆亦隨處可見,幾人閒逛了一陣,眼見已過午時,便進了一家生意興隆的酒樓——‘文德樓’。

幾個僕從自在一樓要了飯菜,胡萬里、薛良輔以及秀才林運愷則在小二的帶領下上了二樓,要了一間臨窗的雅間,點了酒菜,薛良輔便自去會賬,林運愷則輕聲的介紹着漳州府城的情形,不一時,便見薛良輔滿臉欣喜的進來,輕聲笑道:“長青,且聽他們在議論什麼?”

胡萬里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這薛良輔素來沉穩,何事如此欣喜?當下便不語傾聽,只聽的一個聲音,不無賣弄的道:“要說咱們龍溪縣新來的這位老父臺,那可真是了不得,不僅掛着六品兵部主事銜,而且風流倜儻,文采出衆,在南京夜遊秦淮河,兩個秦淮名妓作陪,酒宴上連吟兩首詩,一日間名噪南京。”

“兩首詩就名噪南京?吹的過了吧?”

“要不怎麼說是文曲星下凡呢?我就記的兩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來秋風悲畫扇。怎麼樣?”

“不錯,不錯。”

“什麼不錯,你們眼裡就只有銀子,跟你們說了也是白瞎,聽說南京的御史第二天就彈劾咱們這位老父臺挾妓飲酒,結果怎麼着,皇上就只罰了杖二十,卻反而升了官,賞了六品兵部主事銜,令其整頓龍溪的驛站弊端。”

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41章 徐州第212章 失控第236章 被逼第433章 找死第376章 嫁衣?第100章 殺威棒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18章 分歧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129章完敗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365章 安南第255章 探問第78章 作秀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427章 形勢第 401章 動手第363章 有喜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58章 談生意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97章 鑄私錢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114章 籠絡第5章 明朝銀錠第122章募捐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91章 雙管齊下第155章拉人第311章 三天第152章 軍火商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13章 書生罵人第147章開戰第183章再提開海第92章 一盆冷水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486章 受益第138章各方反應第226章 化解第428章 部署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240章 規矩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422章 捐款第258章 清譽第188章刁難第228章 賑濟第153章 買賣第93章 根本第365章 安南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0章 三寸金蓮第131章燒錢第202章 嚴嵩意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163章彩票圈錢第374章 野心第393章 致仕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307章 方案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82章 離任第266章 招攬第326章 威懾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4章 宴請第153章 買賣第185章天降祥瑞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72章 試探第310章 攻心第387章 要俘虜第22章 禮物第275章 望遠鏡第95章 計劃第138章各方反應第185章天降祥瑞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348章 金印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92章 一盆冷水第128章家難當第32章 驛站第八章 試探第7章 出題買僕第214章 鬧大了第365章 安南
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41章 徐州第212章 失控第236章 被逼第433章 找死第376章 嫁衣?第100章 殺威棒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18章 分歧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129章完敗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365章 安南第255章 探問第78章 作秀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427章 形勢第 401章 動手第363章 有喜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58章 談生意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97章 鑄私錢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114章 籠絡第5章 明朝銀錠第122章募捐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91章 雙管齊下第155章拉人第311章 三天第152章 軍火商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13章 書生罵人第147章開戰第183章再提開海第92章 一盆冷水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486章 受益第138章各方反應第226章 化解第428章 部署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240章 規矩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422章 捐款第258章 清譽第188章刁難第228章 賑濟第153章 買賣第93章 根本第365章 安南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0章 三寸金蓮第131章燒錢第202章 嚴嵩意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163章彩票圈錢第374章 野心第393章 致仕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307章 方案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82章 離任第266章 招攬第326章 威懾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4章 宴請第153章 買賣第185章天降祥瑞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72章 試探第310章 攻心第387章 要俘虜第22章 禮物第275章 望遠鏡第95章 計劃第138章各方反應第185章天降祥瑞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348章 金印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92章 一盆冷水第128章家難當第32章 驛站第八章 試探第7章 出題買僕第214章 鬧大了第365章 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