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被逼

見胡萬里凝神琢磨,嚴嵩也不打攪他,斯條慢理的啜着茶,聽聞李時等三位閣老聯名上疏懇祈嘉靖起復張璁的消息後,他便斷定張璁必然三度起復重掌內閣,而且就在眼前,張璁是因爲妖星三現而致仕,如今致仕二月有餘,彗星卻仍然在天,朝局卻越發不堪,再則,張璁三罷三複,嘉靖也的有個象樣的藉口和理由起復他,眼下無疑是最爲適宜起復張璁的機會。

正是基於這個判斷,他在得知胡萬里與魏國公府小公爺來往之後才連夜前來見胡萬里,一則是想知道胡萬里究竟在搞什麼名堂,二則亦是藉此機會籠絡一下胡萬里,張璁三罷三複,聖眷恩隆堪稱異數,且正當壯年,必然會長期把持內閣,豈能不設法交好?身在南京,胡萬里則無疑是最好的中介。

對於內閣首輔次輔羣輔等閣臣的選拔任免,胡萬里還真是瞭解不多,他入仕不過三年,縱然升官升的快,至今也不過是四品,離着閣臣差着一大截,自然也就不關心,思忖片刻,他還是不明白嚴嵩爲何如此篤定的斷言張璁起復就在眼前。

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嚴嵩,胡萬里恭謹的說道:“晚生愚鈍,禮儀派人才濟濟,縱使首輔之位非禮儀諸公莫屬,又如何非是恩師莫屬?恩師畢竟已是三度致仕。”

嚴嵩微微點了點頭,這才道:“內閣三位閣老聯名上疏懇祈起復張閣老的消息長青應該聽聞了吧?”

這消息傳的如此快?胡萬里稍一遲疑便微微點了點頭,這事他與師爺薛良輔探討過,兩人都不敢據此斷言張璁會馬上起復,不知嚴嵩又是從哪個角度看的,對於這位日後執掌大明內閣近二十年的首輔,他還真是不敢有絲毫的小覷。

見胡萬里點頭。嚴嵩不由暗笑,這小子先前還在說與魏國公府小公爺見面是商議什麼工程事宜,那這消息又是從何而來?這消息乃是快馬快船交替日夜不停飛馳送來的,南京城根本就沒幾個人知曉。

微微一笑,他才侃侃而道:“首輔人選非禮儀諸公莫屬,這是毋庸置疑的。皇上御極之初,便遭內閣壓制,倍嘗煎熬,大禮儀之後才盡數啓用禮儀諸公,自然不可能任用他人爲首輔。

而三位閣老聯名上疏懇祈起復張閣老,若是出自上意,就無須贅言,若是出自本意,亦足以說明三位閣老自知首輔無望。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三位閣老最有望榮登首輔之位,對皇上的心意亦是琢磨的最多,這份奏疏一上,已是自認威望才幹不及張閣老,這等若是促使皇上起復張閣老。

張閣老三度被罷,要再度起復。自然要順時借勢,眼下這情形可謂是最佳起復機會。是以老夫才斷言,張閣老起復就在近日。”

說到這裡,他略微停頓,瞥了胡萬里一眼,道:“但就在這節骨眼上,長青卻私下與勳臣往來。南京城耳目衆多,此事必瞞不過廠衛耳目,傳到皇上耳裡,會是什麼結果?首輔本就權重,若是再與地方有實權的勳臣有往來。皇上豈能安心?更何況皇上本就是以小宗入嗣大統。”

聽的這番話,胡萬里不由一陣無語,這並非是杞人憂天,他與張璁的關係,嘉靖自然是一清二楚,張璁本就是浙江人,魏國公是南京守備,領着中軍都督府事,江南又多藩王,易位而處,換做自己是嘉靖同樣亦不放心如此一個首輔。

他不由暗歎了一聲,原本不過是想助武勳一臂之力,不想卻會因此而影響張璁的起復影響他自身的前程,該怎麼辦?這事情瞞是瞞不住的,嚴嵩父子都知道了,還能瞞的過廠衛的耳目?

該怎麼辦?胡萬里不由微微皺了皺眉頭,剛剛打消的公開支持武勳的念頭登時又冒了出來,既然瞞不過廠衛的耳目,那就只有站出來公開支持武勳,唯有如此,嘉靖纔不會見疑,不僅張璁的起復不受影響,他也才能避免在嘉靖心裡留下壞印象,只是這風險忒大了點,不過,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什麼好的法子。

再說了,有張璁在首輔位子上,嘉靖對他又無壞印象,他最多也就是倒黴幾年,大不了請辭,隨着武學的建立,當武勳重返朝堂成爲不可逆轉之勢時,估計他就有機會起復了。

見他半晌不語,嚴嵩冷不丁問道:“土木堡之變乃是文官的陰謀這一主意是長青給魏國公出的?”

這事胡萬里可不想認賬,即便是打算公開支持武勳,他也不想認這個賬,當下便搖了搖頭,道:“晚生對於土木堡一役知之甚少,這事唯有對土木堡一役有切膚之痛者方纔會生出此等想法。”

那羣廢物縱有切膚之痛也生不出這等想法來,嚴嵩不屑的想道,那魏國公一收到京師的消息便着小公爺冒雨前去長幹裡見胡萬里,顯然是極爲重視他,魏國公憑什麼如此重視他?這不是明擺着的事情,不過,這事他不認賬,也是無可奈何。

微微頜首,他便轉換了話頭,道:“文官結交地方勳臣乃是大忌,長青在非常時期與魏國公這等擁有實權的地方勳臣往來,必然會成爲衆矢之的,而且極有可能會失去聖眷,長青有何打算?”

這話倒是真心實意爲他着想,胡萬里不由心裡一動,這嚴嵩算是官油子了,善於觀望避禍,擅長以退爲進,不知他有沒有什麼好法子,當即他便一揖道:“還請勉庵公不吝指點。”

嚴嵩沒想到他會打蛇隨棍上,反要他指點,一時間有還真是想不出什麼好法子來,略一沉吟,他便含笑道:“指點談不上,皇上如今定然關心西南兩城百姓的賑濟事宜,這事不僅有損朝廷的聲譽亦有損皇上仁德,魏國公亦不缺銀子,以與魏國公商議出銀子賑濟的理由主動上奏如何?”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大失所望,這法子行不通,嘉靖既然知道他與魏國公往來,那麼土木堡文官陰謀論和倡言建武學這二件事情肯定就能猜到是他出的點子,真要如此,那就是典型的此地無銀三百兩。

微一沉吟,他才沉聲道:“公開上書支持武勳重返朝堂如何?”(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39章 胡謅第93章 根本第105章 緝私錢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06章 硬骨頭第132章盛極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92章 一盆冷水第135章霸道第83章 挑釁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481章 禪位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132章盛極第374章 野心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45章 變化第171章擢升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238章 下套第47章 南京(三)第205章 籠絡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352章 不安第167章試探第78章 作秀第428章 部署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133章 引子第413章 前景第163章彩票圈錢第272章 逛集 市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66章 琉球第155章拉人第384章 出征第187章府尹柴奇第49章 南京(五)第149章 安撫第97章 鑄私錢第84章 弱點第140章 二爺第37章 會票第212章 失控第278章 雙嶼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208章 譁變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145章 變化第24章 穩定人心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07章 方案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146章來襲第15章 風波起第384章 出征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287章 障眼法第12章 跋扈僕從第300章 不樂觀第65章 明朝火器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163章彩票圈錢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183章再提開海第218章 踢皮球第26章 明朝海禁第387章 要俘虜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164章月港內訌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13章 佈局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378章 虧大了第368章 上刺刀第57張 被彈劾第394章 爭權第410章 城破第232章 有所求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171章擢升第87章 恩威並施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58章 談生意第229章 紛爭起第82章 豁出去第88章 各有盤算
第39章 胡謅第93章 根本第105章 緝私錢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06章 硬骨頭第132章盛極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92章 一盆冷水第135章霸道第83章 挑釁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481章 禪位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132章盛極第374章 野心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45章 變化第171章擢升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238章 下套第47章 南京(三)第205章 籠絡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352章 不安第167章試探第78章 作秀第428章 部署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133章 引子第413章 前景第163章彩票圈錢第272章 逛集 市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66章 琉球第155章拉人第384章 出征第187章府尹柴奇第49章 南京(五)第149章 安撫第97章 鑄私錢第84章 弱點第140章 二爺第37章 會票第212章 失控第278章 雙嶼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208章 譁變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145章 變化第24章 穩定人心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07章 方案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146章來襲第15章 風波起第384章 出征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287章 障眼法第12章 跋扈僕從第300章 不樂觀第65章 明朝火器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163章彩票圈錢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183章再提開海第218章 踢皮球第26章 明朝海禁第387章 要俘虜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164章月港內訌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13章 佈局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378章 虧大了第368章 上刺刀第57張 被彈劾第394章 爭權第410章 城破第232章 有所求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407章 步騎對決第171章擢升第87章 恩威並施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58章 談生意第229章 紛爭起第82章 豁出去第88章 各有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