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廣寧初印象

靖難之前,朱元璋將自己一系列年長,性格又比較剛強的兒子分封在了北面,後世常常將這些親王稱之爲塞王。

然而,這些塞王的結局卻各不相同。燕王朱棣篡了侄兒朱允炆的皇位,登基成了永樂天子;寧王朱權被朱棣裹挾了一同造反,事成之後卻反而失去了朵顏三衛,又被丟到了江西南昌封地,鬱鬱而終;谷王和代王雖依舊在宣府大同,然而早就成了混吃等死的閒王;而當年建文二年便渡海回到南京的第一代遼王,則是在靖難之後被移到了張居正的老家江陵府,目前這一任遼王業已被廢爲庶人,所以如今遼王這個爵位至今也還空落着。

而如今遼東廣寧城西北隅,洪武年間那座遼王府在二百年時光的變遷下,只餘下了當初的地基。因爲地勢很高的緣故,民間將其稱作是萬紫山,以訛傳訛,叫萬翠山又或者萬字山的都有。至於爲什麼會用這麼一個萬字,廣寧人也誰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只有人私底下傳言,初代遼王朱植興許也有過那麼一丁點異志。因爲這裡乃是昔日王府地基所在,即便舊日痕跡蕩然無存,偶爾也有文人墨客到此憑弔,就連本地的讀書人,也往往。m會選擇這裡聚會。

畢竟,雖說城外還有遼代好幾位帝后的合葬墓,可出城踏青畢竟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麻煩,哪裡比得上城裡安全。

遼東直面蒙古和女真,本來就有尚武之風,讀書科舉的風氣遠遠不比東南,甚至河南陝西之地也比這裡安定。如今這中原春暖花開的季節,萬紫山上只不過稍微有點綠意,各處轉悠的寥寥幾個讀書士子幾乎人人佩劍。間或吐出的也不是什麼聖賢文章,而是尚未從遼陽回來的遼東總兵李大帥在古勒寨又打了個多大的勝仗,又有哪幾個將軍被分到了某某地方。

而這會兒,其中一行五六人的隊伍中,走在最前頭的弱冠少年登頂之後,也回過頭來對其他人笑道:“這廣寧城裡別的不說。官府實在是多得讓人瞠目結舌。除卻遼東巡按御史、副總兵官署、遼東都司在遼陽,這裡有遼東總兵府,下轄標兵左遊擊,然後是廣寧衛、廣寧左衛、廣寧右衛、廣寧中衛、廣寧備禦都司、後屯備禦,再加上遼東巡撫的察院,還有按察分司,林林總總加在一起,各種官署就要佔了半座城。”

說話的正是汪孚林。他們一行出山海關之後,因爲路上漸漸好走。又是官道,相比之前動輒翻山越嶺的行軍道何止快一倍,行程自是輕鬆不少。而衆人一路走來,就只見沿途所見較之薊鎮邊牆附近堡寨林立的架勢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可以說一句誇張的話,進了遼東之後,正常的村鎮還不如這個堡那個寨來得多。而種田的農人當中,十個當中九個都是有軍籍的。故而這裡一切都是軍管。完全沒有任何府縣的建制,只有各種衛城又或者千戶所。百戶所。

而這種體驗在進入廣寧城之後,達到了頂點。

廣寧城東西南北總共六道門,東門永安門,東南泰安門,南面迎恩門,西邊則是拱鎮門和西一門。北面靖遠門,城池四面都建有高大的角樓。而就像汪孚林剛剛說的那樣,廣寧城中衙門密佈,其中最最宏偉壯麗的,自然便是遼東總兵府。也許是因爲正統年間設立的時候。還周顧到昔日遼王府畢竟是王宮規制,故而沒有將遼王府就地改建,而是另外造在了城中東南隅,歷經一任任總兵修葺,如今在廣寧城內無可比擬。

然而,遼東總兵李成樑如今卻不在廣寧城中。這並不僅僅是因爲隆慶元年新定下的制度,和山西寧夏等地防秋之日總兵移駐如出一轍,定在每年冬月也就是十一月,遼東總兵移駐遼陽,調度防禦,應援海州、瀋陽,開春再回歸廣寧;而是因爲在前一年十月,建州女真都指揮王杲勾結土默特人和朵顏三衛中的泰寧衛,寇遼陽及瀋陽。李成樑親自率軍出擊,雖大敗王杲,攻破古勒寨,卻尚未班師歸來。不止李成樑,遼東巡撫張學顏也還沒回來。

據汪孚林等人進城後打探到的消息,如今這時候,李成樑大破古勒寨後,應該正在從遼陽啓程回返廣寧的路上。既然正主兒不在,他們也就樂得東走走西轉轉,把人都遣散了四處走走打探消息,沒幾日功夫,他和小北就與沈家叔侄一塊把城裡各處官署門前先給轉了一遍。

這其中,廣寧城的按察分司官署,可以說是這一路上少有的帶點文官性質的衙門了。

之前汪孚林這一行人剛剛在按察分司門外參觀了一番。經歷頗多,很瞭解官衙運轉情況的汪孚林和門子攀談了一陣子,打探到了裡頭那位分巡道的官職全名——分巡遼海東寧道,兼理廣寧等處兵備屯田事,山東提刑按察司副使。總共二十七個字,就這麼長。這也算是大明不少地處邊鎮要衝之處,分守道和分巡道的特色了。

乍一看,遼東的官卻掛着山東的銜,似乎很難理解,然則只要想想當初葉鈞耀那個分巡道也是隸屬於浙江按察司就能明白,這是大明朝的新鮮發明之一,寄銜。北直隸和南直隸的分守道分巡道,都是這樣寄銜於周邊各大布政司按察司,因此完全屬於軍管的遼東,分守道、分巡道以及兵備道則寄銜于山東布政司和山東按察司,但在行政上,卻是直接歸遼東巡撫管理,而且分巡道帶管廣寧附近的兵備,分守道則帶管遼陽附近的兵備。

所以說,不是多項全能,經驗豐富的官員,根本沒法勝任在遼東當道臺。

除卻他們之外,廣寧城中還有管糧通判、撫民通判再加上課稅司大使,戶部管糧郎中,扎堆在一個沒掛牌子的官署一塊辦公,全都在名義上隸屬於山東,這幾個民政衙門的三班六房吏役也同樣如此。專管各種賦稅。

而沈懋學更在意的不是官署,而是儒學,此刻就接了汪孚林的話茬道:“官署多,儒學卻荒廢得很。廣寧衛學裡頭幾乎沒個人影,雖說這年頭的生員未必都在儒學裡呆着,可冷清到這個程度。門子幾乎一問三不知,卻實在是少見。”

聽到沈懋學這話,沈有容雖說連個秀才都沒考出來,但家裡長輩同輩幾乎都曾經當過生員,他自然能猜到叔父在想什麼,當即忍不住反駁道:“叔父,話不是這麼說,遼東本來就是軍戶屯田,少有民戶。再加上其地苦寒,又不像東南那樣富庶殷實,能供得起讀書人的人家當然就少。就算是生員,可既然在軍籍,就沒那麼自由。不說別的,當今遼東總兵李大帥,當初不是四十歲還是生員,沒錢到京師去襲封世襲指揮僉事的軍職。結果還是那時候的遼東巡按御史出錢資助的?如今春暖花開的時候,說不定那些家境貧寒的生員還得幫忙下地幹活。未必就真的是荒廢學業。”

汪孚林見沈懋學被沈有容這麼一頂,卻不怒反笑,頓時想到自己和汪道貫當年在豐樂河邊相識的情景,說起來汪道貫和他相處的時候,他也常常頂撞汪道貫,兩人也不怎麼像叔侄。畢竟他這個侄兒很沒當侄兒的樣子。不過,沈有容總比他要像侄兒些。果然,下一刻,看到叔父但笑不語的沈有容就趕緊賠禮道歉了,沈懋學就開始順便敲打起了侄兒。旁觀的他笑着抓了小北的手。悄悄退到一旁一塊還算乾淨的大石頭上坐下。

自從出了山海關,小北把汪孚林的言行舉止都看在眼裡,不免有些奇怪:“自從進了遼東,你就一直在打聽那位李大帥,怎麼,是怕他桀驁濫殺的名聲在外,不好相處?”

“我一不是去和這位李大帥搭班子的遼東巡撫,二不是去給人挑刺的遼東巡按御史,三不是分守道分巡道兵備道,我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小進士,擔心什麼和人相處?”汪孚林知道小北是在關心自己,可有些事情哪怕是親近如妻子,他也不能說得太多,當下就笑了笑說,“雖說不能像見戚大帥似的,憑着伯父的名聲就無往不利,可想當初叔父巡視薊遼,遼東一樣是去過的,我怕就怕他結下什麼冤仇卻沒告訴我,現在確定沒什麼過節,我就可以放心了。”

“伯父這麼看重你,要真的和人家有過節,還會不提醒你?你不就是睜着眼睛說瞎話騙我,不說就不說!”

小北沒好氣地冷哼一聲,突然耳朵一動,眼睛迅速往另一個方向看去。果然,就只見一行四個人從一條小路拐角處出現,正好和他們迎面對視。頭前一個年輕人二十出頭,身材高大,顴骨很高,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下頜蓄了一叢濃密的黑鬚,身後其他三人彷彿像是隨從。看到汪孚林這邊幾個人的裝扮時,他明顯皺了皺眉,隨即就徑直大步走上前來。

“你們幾個不像是廣寧本地人,是從哪裡來的?”

這樣居高臨下的口氣,沈有容頓時有些不服氣,但沈懋學一個眼神就制止了冒失想要答話的他。因見汪孚林微微頷首,顯然是讓年長的他來和對方接洽,沈懋學也就沒有拒絕,當即走上前去:“我是南直隸寧國府宣城人,今科落第,就帶侄兒和幾個朋友到邊鎮走走,也好多些遊歷。”

“朋友?”來人往汪孚林和小北瞥了一眼,目光落在了他和小北的佩劍上,隨即又看向了沈家叔侄,見四人全都佩劍,兩個家丁亦是帶着兵器,他就哂然笑道,“聽說南邊的讀書人大多手無縛雞之力,沒想到出門也會帶劍裝個樣子。這劍你們會用嗎?會用就耍兩招給我看看。”

面對這樣輕佻的口氣,沈有容已經是漲得臉色通紅,可看到沈懋學和汪孚林全都沒事人似的,就連小北也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他不由得使勁壓下了怒火,心裡盼望着叔父用點真本事讓對方瞧瞧。可出乎他意料的是,沈懋學竟是解下劍,送到了那年輕人面前。

“聽公子的口氣,應該是此中高手,何妨讓我等開開眼?”

ps:遼東總兵府究竟在遼陽還是廣寧,有多種說法,解釋放感言了。

ps:

有說法是隆慶元年遼東總兵府就完全從廣寧整個移到遼陽,但看相關記載,是“隆慶元年,令冬月移駐河東遼陽適中之地,調度防禦,應援海州、瀋陽”,而且遼陽是有副總兵的,廣寧卻沒有,沒道理總兵都搬到遼陽了,廣寧也不留個副總兵守着。參考寧夏等地總兵在防秋之日會移防,所以取的是遼東總兵平時駐紮廣寧,冬季去遼陽。廣寧和遼陽是遼東兩個中心,一般說法是廣寧是軍事中心,遼陽是政治經濟中心,軍事要塞

第700章 海盜也不好混第160章 真正的狐狸尾巴第61章 英雄宴開局!第355章 兇名卓着的雷瘟神第135章 非禮勿視和麪壁第326章 等你送聘禮第432章 交椅之爭,以退爲進第319章 太搶手了!第836章 黑手現形第798章 呂閣老的自衛反擊戰第4章 霸王糖葫蘆第260章 越鬧越大了第794章 破綻和心胸第386章 你喜歡他嗎?第541章 好客的李大公子第573章 夤夜請援第630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73章 夤夜請援第320章 高深莫測的人形蓋印機第934章 雙管齊下第729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758章 首輔截胡第104章 連環套第854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744章 政治盟友第785章 壯士斷腕,大炮發飆第480章 滿是收穫的回程第907章 天子私詔第453章 汪程許三分天下第539章 廣寧初印象第518章 詩劍風流,岳父進京第437章 添堵添亂第281章 分分分,考生的命根第636章 煽風點火第255章 防火防盜防親戚第817章 骨肉姻親第191章 男不如女,老爺不如夫人第427章 當了一回窮親戚第38章 聯絡員金寶的第一天第233章 直接賺進城第276章 待遇和開門第一趟活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780章 讓我當掌道御史?第22章 躺着也中槍第350章 拖!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麼?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217章 送大宗師的破題第54章 遲來的聲援第44章 演技派第355章 兇名卓着的雷瘟神第276章 待遇和開門第一趟活第674章 到處是鬧劇第807章 莫欺少年窮第836章 黑手現形第718章 捧殺和丟包袱第921章 專業坑爹(上)第356章 果然有黑手第812章 虛張聲勢第44章 演技派第412章 就賴上你了!第367章 何爲良配第360章 雷厲風行第277章 知恩圖報講義氣第761章 爛賬背後的算計第755章 遺折和私信第380章 釣魚(下)第261章 夤夜請君進府衙第725章 潮州府的故人第859章 好兄弟一輩子第574章 真正的惡毒第485章 剛到就不消停!第818章 說情和潤筆第163章 祈福還是郊遊?第409章 去丹陽“做客”第260章 越鬧越大了第692章 原是一盆狗血第669章 春風一度,通關之行第889章 故人和新人第625章 當李皇親看上汪財神第667章 心懷天下第610章 慶功宴第709章 招賢納士,監考鄉試第149章 汪小官人落水了?第194章 當我的女兒吧第54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99章 張學顏的賞識第776章 隔牆演好戲第844章 盟友第43章 必須站隊選陣營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528章 南北之爭第530章 弄巧成拙第923章 緹帥的疑心第840章 悲憤欲絕的張四維第370章 不是錦衣衛!第611章 勇士當賞?第687章 排擠和逼宮第159章 汪老太爺暈了……
第700章 海盜也不好混第160章 真正的狐狸尾巴第61章 英雄宴開局!第355章 兇名卓着的雷瘟神第135章 非禮勿視和麪壁第326章 等你送聘禮第432章 交椅之爭,以退爲進第319章 太搶手了!第836章 黑手現形第798章 呂閣老的自衛反擊戰第4章 霸王糖葫蘆第260章 越鬧越大了第794章 破綻和心胸第386章 你喜歡他嗎?第541章 好客的李大公子第573章 夤夜請援第630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73章 夤夜請援第320章 高深莫測的人形蓋印機第934章 雙管齊下第729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758章 首輔截胡第104章 連環套第854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744章 政治盟友第785章 壯士斷腕,大炮發飆第480章 滿是收穫的回程第907章 天子私詔第453章 汪程許三分天下第539章 廣寧初印象第518章 詩劍風流,岳父進京第437章 添堵添亂第281章 分分分,考生的命根第636章 煽風點火第255章 防火防盜防親戚第817章 骨肉姻親第191章 男不如女,老爺不如夫人第427章 當了一回窮親戚第38章 聯絡員金寶的第一天第233章 直接賺進城第276章 待遇和開門第一趟活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780章 讓我當掌道御史?第22章 躺着也中槍第350章 拖!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麼?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217章 送大宗師的破題第54章 遲來的聲援第44章 演技派第355章 兇名卓着的雷瘟神第276章 待遇和開門第一趟活第674章 到處是鬧劇第807章 莫欺少年窮第836章 黑手現形第718章 捧殺和丟包袱第921章 專業坑爹(上)第356章 果然有黑手第812章 虛張聲勢第44章 演技派第412章 就賴上你了!第367章 何爲良配第360章 雷厲風行第277章 知恩圖報講義氣第761章 爛賬背後的算計第755章 遺折和私信第380章 釣魚(下)第261章 夤夜請君進府衙第725章 潮州府的故人第859章 好兄弟一輩子第574章 真正的惡毒第485章 剛到就不消停!第818章 說情和潤筆第163章 祈福還是郊遊?第409章 去丹陽“做客”第260章 越鬧越大了第692章 原是一盆狗血第669章 春風一度,通關之行第889章 故人和新人第625章 當李皇親看上汪財神第667章 心懷天下第610章 慶功宴第709章 招賢納士,監考鄉試第149章 汪小官人落水了?第194章 當我的女兒吧第54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99章 張學顏的賞識第776章 隔牆演好戲第844章 盟友第43章 必須站隊選陣營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528章 南北之爭第530章 弄巧成拙第923章 緹帥的疑心第840章 悲憤欲絕的張四維第370章 不是錦衣衛!第611章 勇士當賞?第687章 排擠和逼宮第159章 汪老太爺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