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闊別多年的李師爺

王繼光雖說只是剛剛轉正的監察御史,但他去年甫一上任,就在都察院中到處結交走動同僚。事實證明,他結交了那麼多人,關鍵時刻靠得住的不過寥寥,可他終究硬生生把十三道御史中在京城都察院的那八十多個人全都給記住了,在外的那二十多人名字都記住了。如趙鵬程這等出身庶吉士,散館後丁憂,最後進了都察院的同僚,他當然不會不認識,此時趙鵬程過來開口一說話,他就連忙搶着介紹了起來。

“掌道大人,這位是山東道的趙鵬程趙侍御。”

汪孚林對於王繼光的熱忱“引薦”頗覺得好笑,可這正是他需要的。他當下便笑着對趙鵬程點了點頭,卻壓根沒提自己在陳炌面前替人說過話的這一茬,略略寒暄了幾句。而王繼光見汪孚林並沒有和趙鵬程深談的意思,這人卻杵在旁邊不走,他就意識到人恐怕是來找汪孚林有事的,連忙長話短說。

畢竟,他說的話又不是什麼隱秘,反而還是給自己的頂頭上司臉上貼金。

“掌道大人,朱先生那兒就不必了吧?他畢竟是太醫院的御醫,我這小小一個御史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麻煩他,實在是不大好。”

“雖說你之前來回山海關一趟,病情也不曾復發,但爲了穩妥,還是好好再看一看,不要自恃年輕就硬挺過去。明日你休沐,朱兄說過,正好有人借了武清伯的清華園開文會,去的是幾個南直隸名士,都是臨淮侯的故交,所以他一時卻不過情面,再說武清伯那兒他也是常去的,他就答應了。你不妨去湊個熱鬧,順帶請他診個脈就是了。”

“我一個御史,去那兒妥當嗎?”

“清華園雖說是武清伯家的別業,但常常借給文人墨客開文會詩社,來往的名士多了,尚書侍郎都有,你一個御史算哪根蔥?讓你去你就去!”

見汪孚林和王繼光明明年紀相仿,此時這一上一下說話卻如此自然,同僚傳言中頗有幾分傲氣的王繼光竟然沒在意汪孚林所謂“哪根蔥”的揶揄,笑嘻嘻答應一聲,便告辭離去,趙鵬程對比從來都不苟言笑,苛刻到刻薄的山東道掌道御史曹仁,忍不住暗自悲涼。等王繼光一走,已經天人交戰許久的他方纔結結巴巴地說道:“汪掌道,我聽說今天在總憲大人那兒,您替我……”

他這話還沒說完,汪孚林就皺眉說道:“總憲大人?哦,如果是爲那個,你就不必說了。我只是不喜歡因爲一件事,就抹殺了一個人的所有努力。你不必記在心上。趙侍御,天色不早,我先告辭了。”

趙鵬程原本還存着幾分思量,暗想汪孚林之前在陳炌那兒說好話,是不是爲了籠絡自己,可是,此刻見對方非常冷淡地打斷了自己的話,繼而就和牽馬過來的隨從匯合,策馬離去,他只覺得心裡生出了一股說不出的慚愧。

汪孚林在都察院一年多了,除卻本道那幾個監察御史,別的御史都只是泛泛之交,也沒見其結交籠絡什麼人,他憑什麼就認爲自己夠特別?就因爲他曾經考中過庶吉士,曾經是一個翰林?

倘若汪孚林知道自己的冷淡會給人留下這樣的錯覺,他一定會哈哈大笑。這不過是欲擒故縱的小伎倆而已,但有時候在地位權力境遇全都存在很大差距,而掌握的信息又完全不對等的時候,卻能夠發揮很大的效果。然而,他的考察名單上,並不止趙鵬程一個人,因此對於今天這段小插曲,他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從都察院一路策馬小跑拐進程家衚衕,他到了自家門口下馬時,就只見明小二一溜煙衝了上來牽馬。

“公子,有位李大人來訪,說是您的故交。王兄弟出來接待的,本來說您尚未回來,打算留下他的帖子,可因爲對方身份特殊,就去回報了少夫人,少夫人聽說之後,卻特意吩咐王兄弟把人請進外書房,硬要留他等着您用晚飯。”

李大人來訪,而且還是故交,難道是……

汪孚林如今把書房分了內外,要緊的往來信箋以及他寫的演義札記奏本題本,全都留在內書房,他不在家的時候,小北親自管着。至於外書房,書架上放着一些各家饋贈的書,比如譚綸死後,比如王錫爵和殷正茂走時來不及處置,又並非極其珍貴的那些書籍,都轉贈了一批給他,餘下的便是卷缸裡一些有意巴結的外官饋贈,並非出自名家的字畫,並沒有什麼要緊的文卷,平時主要作爲待客時用。

此時此刻,心中已經大略有數的汪孚林便直奔書房而去。

果然,一推開門,他就看到一個人正坐在客位上低頭喝茶,淡然自若的神態,較之當年只多了嘴脣上方一抹小鬍子的儀容,再加上那幾乎沒怎麼變過的勻稱身材,還有那八年如一日不曾變過的傲嬌,他不等對方站起身,就笑吟吟地長揖行禮道:“李兄,八年不見,風采更勝往昔,久違了!”

竟然是葉小胖和金寶秋楓的老師,當年葉鈞耀聘請的門館先生,也是他當年應試期間當過半個老師的李師爺……當然,現在應該稱呼一聲李大人了。

除了王篆這樣無論是官場還是年紀上的前輩,王思明何嘗見過汪孚林對人如此恭敬有禮,見自己接待了好一會兒的這位李大人一彈衣角站起身,卻是依樣畫葫蘆,鄭重其事地長揖還了汪孚林一禮,他這才反應了過來,趕緊悄然退出了這間外書房。儘管他很好奇,對方到底是什麼人,能夠讓自家公子如此禮敬,少夫人也特意吩咐留飯,可不該打聽的事情就不打聽,等到掩門之後,他就離開了幾步,守在了這外書房所在的院子裡。

“從隆慶四年九月,到現在萬曆六年九月,咱們正好闊別整整八年。隆慶五年我考中進士後,先放了一任山陰令,才一年就有人舉薦我轉任歷城令,按照久任法,一當就是六年,算起來兜兜轉轉當了整整七年的父母官,也算是教訓我當年太過清高,一心想在翰林院這種清閒地方偷懶。若非當年在歙縣在葉東翁幕下當了大半年的師爺,跟着你學了不少錢糧刑名上的事情,我也當不好這個一縣之主。”

如果是旁人,這話說出來免不了就帶着幾分抱怨的意思,可李堯卿說出來,卻自有一種豁達豪爽的態度。他重新和汪孚林分賓主坐下,繼而就笑道:“不過真沒想到,葉東翁和你真的成了翁婿,雖說我沒能喝上那杯喜酒,也沒能送一份賀禮,如今再說卻也晚了,可還得說一聲恭喜。”

汪孚林知道李堯卿作風爽利,爲人看似傲嬌,實則是極其熱心,此時聽到這一聲遲到了六年的恭喜,他不禁大笑了起來,卻有意打趣道:“想當初李兄就是爲了拒婚,這纔到歙縣就岳父之幕,如今功成名就,不知現在尊夫人仍是父母之命,還是你自己情投意合?”

“那當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當初家父家母在宣城被族中那些狗屁親戚逼婚外加各種要求的時候,我從歙縣回去,神兵天降,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都是和你學的,沒回去之前我就打聽好了這些傢伙的一堆劣跡,要是他們還胡攪蠻纏,我就直接大義滅親了!”

說這話時,李堯卿非常正經,見汪孚林目瞪口呆,他就擠了擠眼睛道:“但我可不像你這般早婚,此次進京之前,我纔剛剛定了婚事。而我家中父母都會從宣城趕到京師幫我辦婚事,可他們人生地不熟,卻還要請你幫個忙,你可別忘了再送我一份賀禮。”

啊?

這一次換成汪孚林目瞪口呆了。當年他十四歲,李師爺十八歲,也就是說,李師爺比他大了整整四歲。如今他二十二,李師爺就已經二十六了,進京前才定的婚,那就說明這傢伙一直拖到二十六纔打算娶媳婦。這可是元配,不是續絃,在大明朝絕對是屬於晚婚!畢竟,就算實在士大夫常常晚婚的唐宋,那也是因爲不少人想要考個進士,然後娶五姓女,又或者被貴人榜下捉婿,哪有像李師爺這樣年紀輕輕考中進士卻拖着不婚的?

李堯卿彷彿很高興看到汪孚林那驚呆的樣子,饒有興致欣賞了好一會,方纔咳嗽了一聲道:“其實不是我不想娶,實在是娶不了。大明可是有制度的,當官不得在任上娶妻,所以之前連談婚論嫁都不行。”

汪孚林此時此刻那真的是空前好奇了。這麼說李師爺是在任上看中了山東歷城本地人?哪家女兒這麼好,居然讓一貫眼界很高的李師爺一直拖到任滿回京方纔談婚論嫁?如果是別人,他興許還會拐彎抹角試探一下,但對於李師爺,他就直接問了。

“到底哪家姑娘?”

“歷城殷家幼女。”

歷城殷家……

“難不成是當初的殷閣老家?”

“嗯,正是殷閣老幼女。”

聞聽此言,汪孚林直接衝着李堯卿豎起大拇指,隨即問出了下一個他更加好奇的問題:“嫂夫人等了你多久?”

這一次,李堯卿卻顧左右而言他,到最後實在是架不住汪孚林的追問,他這才很不自然地伸出右手一個巴掌來。

“李兄厲害,自愧不如!”

就算殷士儋是早已經過氣的前閣老,總歸曾經是門生故舊滿天下的高官,女兒又哪裡會愁嫁,居然等了這位整整五年,生生等成了老姑娘,這段姻緣實在是可歌可泣,感人至深……可汪孚林想着想着,嘴角就忍不住高高翹起。在歙縣和李堯卿擡頭不見低頭見,一塊給葉鈞耀出謀劃策,又曾經領受過其一番八股強化培訓的那段日子,實在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沒想到這傢伙結個婚也這樣傳奇。

“只可惜程乃軒還在遼東沒回來,若是知道你也進京了,他肯定樂壞了!”說到這裡,汪孚林便突然沒好氣地問道,“一年到頭,也難得見你來一封信,婚事更是絕口不提。這次任滿,不見你在信上說,我也不敢貿貿然替你打點什麼。說吧,你這次回京當什麼官來的?”

李堯卿慢條斯理地喝了一口茶,這纔在汪孚林那炯炯目光下,微微一笑道:“吏部文選司員外郎。”

“!!!”

汪孚林只覺得心裡連續三個驚歎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想當初王篆打算推他上這個職位,然後資歷攢一攢再升文選司郎中,沒想到李堯卿在紮紮實實幹了七年的縣令之後,便驟遷拿下了這號稱六部三大司之一的文選司員外郎!哪怕這後頭也許有殷士儋那僅剩下的一點政治資源之力,可要知道,殷士儋自己也是有兒子的,肯拿出來力推準女婿,那表示多大的看好?

而文選司這種極其要緊的地方,可謂就在張居正和王篆的眼皮子底下,而且員外郎一職,也是爲了郎中做預備的,這位昔日李師爺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就在兩個昔年舊交你眼瞪我眼的時候,外頭傳來了敲門聲,緊跟着就是小北的聲音:“相公也太不會待客,都這麼晚了,要深談,總不能不顧着吃飯吧?這麼多年不見,好好喝一杯,邊吃邊談不好麼?酒菜都備好了,今晚你們哥倆好好敘舊,我和小芸在房裡吃。不打擾你們雅興。”

李師爺想起當年臨走前,曾經聽到方先生和柯先生對小北的身世流露出隻言片語,那時候他就要走了,也沒有深究,可轉眼間小北成了葉鈞耀的女兒,此次上京又是另外一種風聲,竟是胡宗憲的滄海遺珠,他不禁生出了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站起身後就笑道:“弟妹都催了,我也確實飢腸轆轆。你可是知道我那吃飯的習慣。”

當然知道,你那時候可是常常帶着葉小胖在我家蹭飯……而當初在狀元樓上英雄宴,程乃軒第一次領教你和葉小胖那風捲殘雲的速度,差點沒給嚇死!

後來程乃軒每每談到此事,乾脆就給你那種吃飯的習慣起了個專有名詞,狼吞虎嚥的優雅!

好久不見,舊日記憶一幕一幕全都勾上心頭,汪孚林站起身之後,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個字。

“請!”

ps:還是一更……(。)

第701章 招撫海盜的新思路第613章 貌似衝動的找碴第103章 有錢好辦事第193章 犄角旮旯裡的律條第63章 吃貨英雄第120章 舅舅的困境第719章 結盟,沉海第273章 搶飯碗?第311章 今非昔比第754章 朝中有人,阻路則仇第200章 坑人的最後是被爹坑第120章 舅舅的困境第812章 虛張聲勢第828章 巧取豪奪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315章 聲東擊西第248章 趟平官商兩條道第662章 督按合流第79章 揍的就是你!第650章 生恩不如養恩第504章 又發榜了第669章 春風一度,通關之行第556章 我很看好你!第698章 招惹上煞星第735章 沉重的信任第337章 回家了,升官了第838章 夤夜來客第49章 大逆轉!第75章 小吏和派系第499章 江郎才盡就溜號第576章 快刀斬亂麻的汪瘟神第238章 炮轟羣小第619章 被坑的張公子第378章 頂牛!第308章 只偷得半夜閒第222章 私祭者第143章 大部隊殺向松明山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572章 豪闊掃貨,娘子翻牆第593章 帶到溝裡第511章 當頭棒喝第797章 風波再起第35章 你甘心嗎?第603章 可知道錯了?第300章 不好惹的小傢伙第695章 凌總督甩的包袱第236章 忌日前夕衆生相第657章 兩姓之好第636章 煽風點火第612章 各自放大招之前第904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60章 真正的狐狸尾巴第211章 誰的破綻?第415章 丹陽機霸第276章 待遇和開門第一趟活第80章 一個比一個會裝第320章 高深莫測的人形蓋印機第202章 歲考第一站徽州!第254章 大家一起去杭州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645章 又是假的!第634章 合縱連橫第940章 瘋了……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544章 遼東李大帥第592章 興師問罪第937章 小皇帝求援第725章 潮州府的故人第818章 說情和潤筆第871章 打錦衣衛的悶棍第312章 訟棍這行當第175章 帶程公子去相親第857章 御賜甜食第189章 夫人駕到!第224章 鬧彆扭的葉縣尊第113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633章 強龍vs地頭蛇第274章 餘波難平第570章 奪妻之恨第682章 新體制第117章 歙縣領軍人物之爭第60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59章 香火情,見仇人第447章 酷吏當道第839章 飛速發展的事態第628章 受害者汪孚林第231章 吵架你們不如我第925章 嬸嬸和叔叔第286章 押題的奧妙第562章 似是而非的機密第345章 打了老的惹出小的第161章 邀約和反擊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第560章 小虎崽子和小破孩子第100章 大炮和驚聲尖叫第887章 對等的交易第932章 都是大忽悠第396章 葉大炮高升第159章 汪老太爺暈了……
第701章 招撫海盜的新思路第613章 貌似衝動的找碴第103章 有錢好辦事第193章 犄角旮旯裡的律條第63章 吃貨英雄第120章 舅舅的困境第719章 結盟,沉海第273章 搶飯碗?第311章 今非昔比第754章 朝中有人,阻路則仇第200章 坑人的最後是被爹坑第120章 舅舅的困境第812章 虛張聲勢第828章 巧取豪奪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315章 聲東擊西第248章 趟平官商兩條道第662章 督按合流第79章 揍的就是你!第650章 生恩不如養恩第504章 又發榜了第669章 春風一度,通關之行第556章 我很看好你!第698章 招惹上煞星第735章 沉重的信任第337章 回家了,升官了第838章 夤夜來客第49章 大逆轉!第75章 小吏和派系第499章 江郎才盡就溜號第576章 快刀斬亂麻的汪瘟神第238章 炮轟羣小第619章 被坑的張公子第378章 頂牛!第308章 只偷得半夜閒第222章 私祭者第143章 大部隊殺向松明山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126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572章 豪闊掃貨,娘子翻牆第593章 帶到溝裡第511章 當頭棒喝第797章 風波再起第35章 你甘心嗎?第603章 可知道錯了?第300章 不好惹的小傢伙第695章 凌總督甩的包袱第236章 忌日前夕衆生相第657章 兩姓之好第636章 煽風點火第612章 各自放大招之前第904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60章 真正的狐狸尾巴第211章 誰的破綻?第415章 丹陽機霸第276章 待遇和開門第一趟活第80章 一個比一個會裝第320章 高深莫測的人形蓋印機第202章 歲考第一站徽州!第254章 大家一起去杭州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645章 又是假的!第634章 合縱連橫第940章 瘋了……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544章 遼東李大帥第592章 興師問罪第937章 小皇帝求援第725章 潮州府的故人第818章 說情和潤筆第871章 打錦衣衛的悶棍第312章 訟棍這行當第175章 帶程公子去相親第857章 御賜甜食第189章 夫人駕到!第224章 鬧彆扭的葉縣尊第113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633章 強龍vs地頭蛇第274章 餘波難平第570章 奪妻之恨第682章 新體制第117章 歙縣領軍人物之爭第60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59章 香火情,見仇人第447章 酷吏當道第839章 飛速發展的事態第628章 受害者汪孚林第231章 吵架你們不如我第925章 嬸嬸和叔叔第286章 押題的奧妙第562章 似是而非的機密第345章 打了老的惹出小的第161章 邀約和反擊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第560章 小虎崽子和小破孩子第100章 大炮和驚聲尖叫第887章 對等的交易第932章 都是大忽悠第396章 葉大炮高升第159章 汪老太爺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