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生路

張四教自從十六歲出門經商,成爲蒲州張氏在商場上的領軍人物以來,大多數時候無往不利,因此他從來沒有料到,自己會被人針對,於是吃了這樣大的一個啞巴虧。哪怕他對張泰徵屢次受挫於汪孚林之手,幾乎生出心魔,亂來一氣給家裡惹出了大麻煩非常不滿,可從心底來說,他親自出面去和汪孚林打交道的時候,仍然帶着那麼幾分居高臨下。

蒲州張氏和松明山汪氏的發家歷史差不多,一個是從滄鹽起家,一個是從淮鹽起家,往上數都不過幾十年的歷史,但汪氏這些年在商場上沒什麼了不得的人物,更多的是跟在程許兩家身後做個小嘍囉,再加上汪道昆已經致仕回鄉,汪道貫不過是一介縣令,汪孚林哪怕名聲赫赫,可實質上卻還是區區七品御史,所以張四教已經覺得自己非常重視對方了,沒想到如今看來,他終究還是小覷了人。

他哪裡能想到,汪孚林明明已經答應媾和,又已經交上了彈劾馮保這個最大的投名狀,可轉手一刀對準張四維捅上來,照樣又深又狠。如果僅僅是彈劾張四維也就罷了,他幾乎可以斷定,那冒充他聲音,調動得張家團團轉的人也是汪孚林指使,所以才能把劉守有牽扯進來,隨即又一刀砍了劉守有!

可那個冒充他聲音的人……

張四教拖着僵硬的腳站起身,卻如同年少時對長兄的敬畏一樣,不大敢擡頭去看張四維的眼睛。果然,下一刻,他就只聽到張四維開口問道:“你雖說在外拋頭露面多年,但想來要把你的聲音學得惟妙惟肖,絕對不是一日一天之功,你可有什麼懷疑的人嗎?”

儘管很不想把那件昔年醜事給說出來,但如今這節骨眼上,張四教更擔心的是對方如法炮製,屆時他就算疲於奔命也必然難以提防。因此,他只能低聲將劉英的事情說了,隨即就聲音苦澀地說道:“我只以爲她坐的那條船在運河上翻了,人死了,回來報信的僕婦也是這麼說的,可沒想到……”

沒想到之後的話,那就不用說了。張四維自從考中進士之後就一直在京城爲官,只有入閣不成,卻被殷士儋一招反擊弄得狼狽歸鄉的時候鄉居數年,可即便如此,對於弟弟當年那點家事,他還是頗爲了解。因爲父親仍在,張家一直都沒有分家,所以張四教帶了個風月女子回家卻被老太爺拒之門外,而後置之別宅,還曾經抱了個女兒回去,但最終沒養住的事情,他都聽說過。

他一向最欣賞這個機智百出,卻不得不沉淪商場的弟弟,此時不由得恨鐵不成鋼地罵道:“你怎麼就這麼糊塗!她的女兒要麼給她養,帶回家之後,如果沒養活就實話實說告訴她,她要是受不了要尋死那就隨便她去,可你卻竟然拿着這麼個子虛烏有的丫頭一直矇騙她,竟然還把她送出去做那種腌臢事情!這下可好,滅口不成,卻把這麼一個大禍患丟在外頭!你之前還說你侄兒,我看你比他還糊塗!”

張四教面色蒼白地垂頭聽訓,心中亦是悔恨難當。他最沒有想到的,那個自己叫她做什麼都百依百順的女人,竟然會在劫後餘生之後投靠汪孚林!要知道,那是一個毫無見識的花船女子,怎麼知道汪孚林和家中有仇?怎麼會寧可花費這麼多曲折來找自己報仇?

“大哥,只怕侄兒便是這流螢用詭計悄悄賺走,可家中上下卻宣揚他已經死了,如今該怎麼辦?”見張四維只不作聲,張四教咬了咬牙,這才又開口說道,“今日皇上去跪奉先殿的消息,已經滿京城瘋傳了開來,你去伏闕卻沒有任何下文,只怕皇上在宮中已經全然落了下風,當此之際,是一條道走到黑,還是……”

還是之後的話,他實在是說不出來。這時候要服軟,就不是汪孚林肯不肯接受城下之盟的事情了——已經上了奏本彈劾的汪孚林絕對不可能收手,而且張四維領頭伏闕的事都已經做出來了,那麼就絕對不可能半途而廢。可事情到了這地步,明日還能發動多少人?劉守有也已經丟了官,他還能四處去串聯人嗎?

一貫果斷的張四維也是平生第一次決斷不下,思來想去,他就開口問道:“今日汪孚林在宮中盤桓許久,知道他到底都做了些什麼嗎?”

家裡焦頭爛額,但張四教到底不是簡單人物,兄長和那些官員在宮中伏闕,他一直都沒有斷了打聽宮中之事,當即開口說道:“汪孚林據說在會極門交了彈劾大哥的奏本之後,就被慈寧宮太監李用給帶去了乾清宮,應該是在那見到了兩宮皇太后以及張居正。而後,李用帶着他去了慈寧宮,應該是見了皇上。但他在兩邊具體說了些什麼,卻無人得知。而他在出來之後,原本要從午門出宮的,卻又折返回會極門,交了彈劾劉守有的奏本,這纔回了都察院。”

這樣的行動軌跡清晰明瞭,張四維細細琢磨下來,眉頭卻漸漸擰成了一個結。

“汪孚林居然去見了皇上……只怕今天家裡出的事情,便是一石二鳥之計。大郎是我的長子,皇上也是慈聖老孃孃的長子,如果皇上聽到了我家中之事,汪孚林再挑唆幾句,他只怕就會在心裡給我打上不慈這個印記!要想翻身,除非我能把輿論翻過來,能把皇上從奉先殿裡接出來,能把慈寧宮壓下去、”

張四教聽到一石二鳥兩個字時,心裡便咯噔一下,等聽到張四維道出這唯一一條生路,他更是覺得腦際轟然巨響。

如果有劉守有在,這件事只怕還有可能,可如今廠衛全都在對方之手,他們已經是砧板上的魚,還有翻盤的餘地嗎?

“皇上和兩宮皇太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可打探明白了?”

汪孚林都能有姜淮傳遞消息,張四維好歹當了這麼多年的京官,哪怕沒有教習過內書堂,但宮中當然也有相應的渠道,再加上李太后彷彿忘記了封鎖消息,張四教自然把太后和皇帝之間的衝突打探得八九不離十——當然,皇帝指責親生母親紅杏出牆這種事,誰也不敢亂嚼舌頭,可母子圍繞馮保衝突這一緣由,卻沒人會瞞着。畢竟,馮保這些年在宮中一手遮天,看不慣的人多了。

“這生路就着落在馮保身上。”張四維深深吸了一口氣,一字一句地說道,“他當年對付高拱,就是用的步步緊逼的手段。如今他雖說是皇上大伴,可若不是慈聖護着,業已遭殃多時。只要皇上異日親政,記起如今之仇,只怕不但會發落他,就連他家中弟侄也不可能倖免。你說自知絕無幸理,他會怎麼做?”張四維看到張四教那恍然大悟的樣子,他便冷冷笑道,“馮保一定會圖謀廢立!到時候若慈聖也有此意,張居正不得不屈從,那就是我們的機會!”

張四維沒有猜錯馮保,哪怕馮保這會兒頭上還用棉布包着,看上去血跡斑斑,可他囑咐心腹張大受去奉先殿,皇帝跪靈的地方換了兩支他從箱底翻出來的蠟燭之後,又親自先後去了慈寧宮和慈慶宮。

慈聖李太后對他一貫信賴,他是知道的,因此從河邊直房的私宅進宮之後,第一時間去了慈寧宮。而慈慶宮的仁聖陳太后卻對他談不上太大的好感,此番很可能更因爲小皇帝的舉止失措而恨上了他,可即便如此,他仍舊到慈慶宮去跪了一跪,深刻表現出痛悔當初的模樣,又是裝模作樣要尋死。

身爲繼妃,皇后,卻被丈夫險些打入冷宮的仁聖陳太后,自然不是什麼擅長鬥心眼的人,在馮保這一番做作之後,她雖說絕對不可能心結盡去,可想想那畢竟是陪了朱翊鈞十幾年的大伴,她也就答應了馮保的請託,答應回頭會在朱翊鈞耳邊求求情,把人放到南京去養老。

而這樣的話,當馮保轉而再次來到慈寧宮面見李太后時,卻是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隨即聲音顫抖地說道:“老孃娘日後還請好好保重,老奴傷勢稍好之後,就去南京守陵司香,再也不能替您分憂了。”

此時此刻,馮保那裹着帕子的頭,那猶帶青紫的臉,那比蠟黃更糟糕,幾乎有幾分慘白的臉色……一切的一切都讓李太后受到了巨大沖擊。她自從在裕王府當寵妾開始,就一直都很信賴馮保,等到後來冊了貴妃,皇貴妃,馮保也都一心一意敬着他,和陳洪、孟衝那些只知道諂附皇帝的宦官絕不相同,所以她一直都很放心地將批紅完全交託給馮保,自己甚至根本不會過目那些下頭的奏本題本。

她幾乎是又驚又怒地站起身來,厲聲說道:“誰敢趕你走?”

“老孃娘,皇上終究是皇上,他既然已經容不下老奴,今日之後還有明日,明日之後還有將來,老奴與其惹人厭,還不如退到南京去養老。仁聖老孃娘心中慈悲,她已經答應了老奴,回頭會在皇上面前轉圜,準了老奴所請。”馮保一點都沒有往陳太后身上潑髒水的意思,只是又磕頭道,“日後老奴不在了,若是皇上左右再有人說什麼老奴不好的話,只求您替老奴說一兩句公道話,老奴就感激不盡了。”

不等李太后答應或拒絕,馮保就搶着說道:“元輔張先生比老奴得罪的人更多,日後只怕下場更加不如,老孃娘若能放他早日致仕,也許還能保全他一二。若是拖着,只怕異日也會被人針鋒相對。他如今一病,張四維就敢伏闕,若是有個三長兩短,那說不定……”

馮保絕口不提皇帝之前指責李太后和張居正有首尾,但這不意味着李太后就不會有聯想。儘管在張居正和汪孚林的連番勸諫下——汪孚林甚至還親自去勸了朱翊鈞低頭——儘管陳太后亦是苦苦求情,她從表面上來說,怒火彷彿已經按捺了下去,可內心深處那種念頭卻久久不去。

別人看不出來,馮保是什麼人,又豈會看不出李太后那臉色下的熊熊怒火。此番來的時候,他就已經暗中用了一點小手段。

果然就在這時候,外間傳來了一陣小小的吵鬧聲,緊跟着,門就被人推開,卻是潞王朱翊鏐跌跌撞撞進了門,臉上還有些迷糊。

今天的事情發生得絕大,但李太后從一開始就吩咐把朱翊鏐關在屋子裡不許出來,若有人敢告訴他什麼,那就亂棒打死,因此小粉糰子似的潞王,這會兒還真是什麼都不知道。他揉着眼睛進了門,東張張西望望,看到馮保時就叫了一聲大伴,隨即就有些遲疑地來到李太后身前,低聲問道:“母親,大哥怎麼今晚沒來昏定?”

晨昏定省,說的就是晨省和昏定,再通俗點兒就是早上晚上分別向父母問安,這也是從皇宮到大戶人家的規矩。李太后沒想到小兒子跑來竟是問這個,臉色頓時一沉,可她又不能說長子被自己攆去跪奉先殿了,當下只能咬了咬牙,隨即沉聲說道:“你大哥有事要忙,你問這個幹什麼?”

“沒什麼,就是大哥之前嫌棄我的字寫得不好,我特意練了幾天,想拿給他去看看,讓我瞧瞧我也是有進步的!”朱翊鏐把胸脯挺得高高的,隨即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我現在不偷懶,以後就藩的時候就能偷懶了,想睡到幾時就能睡到幾時!”

李太后遽然色變。她總共就這麼兩個兒子,卻也已經比其他的妃嬪幸運太多,可之前爲了長子,把次子幾乎是放養在慈寧宮根本沒工夫理會,如今次子卻對自己說起就藩的話來,她哪裡能忍?幾乎是下意識的,她就厲聲喝道:“你纔多大,誰說你要去就藩的?誰!”

朱翊鏐被李太后吼得直接一哆嗦,慌忙解釋道:“我就是聽外頭人隨口提起,這才知道皇子皇弟都是要就藩的。母親你別生氣,我以後不說就是了……”

不說潞王就能不就藩?就算皇帝答應,那些大臣也不可能答應。更不要說,朱翊鈞現在就敢和她那樣硬頂,就敢說出那樣的話來,怎麼可能爲了善待弟弟就不讓他就藩,又怎麼可能扛得過那些大臣?

看到李太后那微妙的臉色,馮保心中輕輕舒了一口氣。至少,他這第一步棋走對了!

Wωω▪ttκā n▪¢ O

第874章 那一棍子捱得值!第816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350章 拖!第49章 大逆轉!第15章 要孝順你爹!第374章 枕邊夜話,巡撫駕到第399章 庵堂惡客第760章 世態炎涼第544章 遼東李大帥第484章 失之交臂的首輔大人第341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第16章 好一頓竹筍烤肉第171章 騙死人不償命!第462章 滿城風雨第245章 綠野書園和西園雅舍第918章 閣老和太監的師生情緣第200章 坑人的最後是被爹坑第540章 譚公贈劍邀陪練第64章 六人會英雄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362章 半路上的巧遇第238章 炮轟羣小第354章 送走父母好乾活第751章 功德圓滿的離任第333章 開張大喜第684章 沽名釣譽的提學第128章 八卦閨秀團招新人第559章 李家的分寸第153章 君子協定,挺身而出第641章 輕徭薄賦的真相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923章 緹帥的疑心第467章 桂榜發榜嘍第630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8章 中場休息和繼續找茬第839章 飛速發展的事態第307章 推人頂缸,夜市見九娘第904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11章 禍水東引第156章 歙縣名流大會第537章 攻防和反擊第146章 戚大帥的小秘密第756章 殿試之後的角力第144章 傳說中的錦衣衛?第509章 風頭正勁的汪小官人第331章 汪叔叔……第509章 風頭正勁的汪小官人第497章 做賊心虛的張泰徵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當第452章 什麼叫厚臉皮第419章 仇人擺闊,翁婿掏錢第611章 勇士當賞?第463章 什麼叫仗義第100章 大炮和驚聲尖叫第918章 閣老和太監的師生情緣第927章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245章 綠野書園和西園雅舍第310章 空手套白狼第502章 不愛虛華愛實幹第66章 神展開第36章 蝶戀花和烏龍師爺第318章 孝道第128章 八卦閨秀團招新人第268章 賞錢和戚家軍第464章 拙劣的密謀第564章 誰詐誰第939章 就是偏心第631章 衣錦還鄉第28章 坑爹的糧長!第540章 譚公贈劍邀陪練第564章 誰詐誰第686章 借花獻佛,傳教士的分歧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657章 兩姓之好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見你!第887章 對等的交易第757章 走狗和上司第88章 怎樣對付滾刀肉第534章 姑爺第751章 功德圓滿的離任第570章 奪妻之恨第570章 奪妻之恨第723章 欲擒故縱第771章 陰毒第701章 招撫海盜的新思路第180章 鬼面女的真相第278章 低調閃人,好人有好報第955章 傳說結束,歷史剛開始第371章 誘殺(上)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564章 誰詐誰第733章 雷霆萬鈞第948章 生路第18章 高端大氣的書童第344章 閒人不如走人第807章 莫欺少年窮第20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第223章 他是我爹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
第874章 那一棍子捱得值!第816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350章 拖!第49章 大逆轉!第15章 要孝順你爹!第374章 枕邊夜話,巡撫駕到第399章 庵堂惡客第760章 世態炎涼第544章 遼東李大帥第484章 失之交臂的首輔大人第341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第16章 好一頓竹筍烤肉第171章 騙死人不償命!第462章 滿城風雨第245章 綠野書園和西園雅舍第918章 閣老和太監的師生情緣第200章 坑人的最後是被爹坑第540章 譚公贈劍邀陪練第64章 六人會英雄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362章 半路上的巧遇第238章 炮轟羣小第354章 送走父母好乾活第751章 功德圓滿的離任第333章 開張大喜第684章 沽名釣譽的提學第128章 八卦閨秀團招新人第559章 李家的分寸第153章 君子協定,挺身而出第641章 輕徭薄賦的真相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923章 緹帥的疑心第467章 桂榜發榜嘍第630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8章 中場休息和繼續找茬第839章 飛速發展的事態第307章 推人頂缸,夜市見九娘第904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111章 禍水東引第156章 歙縣名流大會第537章 攻防和反擊第146章 戚大帥的小秘密第756章 殿試之後的角力第144章 傳說中的錦衣衛?第509章 風頭正勁的汪小官人第331章 汪叔叔……第509章 風頭正勁的汪小官人第497章 做賊心虛的張泰徵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當第452章 什麼叫厚臉皮第419章 仇人擺闊,翁婿掏錢第611章 勇士當賞?第463章 什麼叫仗義第100章 大炮和驚聲尖叫第918章 閣老和太監的師生情緣第927章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245章 綠野書園和西園雅舍第310章 空手套白狼第502章 不愛虛華愛實幹第66章 神展開第36章 蝶戀花和烏龍師爺第318章 孝道第128章 八卦閨秀團招新人第268章 賞錢和戚家軍第464章 拙劣的密謀第564章 誰詐誰第939章 就是偏心第631章 衣錦還鄉第28章 坑爹的糧長!第540章 譚公贈劍邀陪練第564章 誰詐誰第686章 借花獻佛,傳教士的分歧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657章 兩姓之好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見你!第887章 對等的交易第757章 走狗和上司第88章 怎樣對付滾刀肉第534章 姑爺第751章 功德圓滿的離任第570章 奪妻之恨第570章 奪妻之恨第723章 欲擒故縱第771章 陰毒第701章 招撫海盜的新思路第180章 鬼面女的真相第278章 低調閃人,好人有好報第955章 傳說結束,歷史剛開始第371章 誘殺(上)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564章 誰詐誰第733章 雷霆萬鈞第948章 生路第18章 高端大氣的書童第344章 閒人不如走人第807章 莫欺少年窮第20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第223章 他是我爹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