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開源節流(一)

PS:昨天停了一天的電,今天更新補上!

洪承疇離去之後,朱影龍想起今天早朝史上一干文武一致反對將王恭廠遷出,現在朝廷處處節流,能省的則省,能不花的則不花,孫慎行在短短的數十日間就被朝中大臣們戲稱爲“摳門尚書”,先前是爲了穩定,能想到的就是節流,現在遼東正在談判,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有結果,南面的魏忠賢雖然有蠢蠢欲動的跡象,但在這個時候他想動兵,似乎不太可能,他如喪家之犬的逃到南京,屁股還沒做穩就想妄動刀兵是不可能的,其實他也不希望自己跟皇太極的談判這麼快結束,一旦自己跟後金很快達成協議,那麼自己必定很快掉轉槍頭南下,到時候倒黴的是他,一方面魏忠賢希望自己跟皇太極達成協議,他可以趁自己來不及抽調大軍南下這個時機,揮軍北上,打自己一個措手不及,另外一方面,他現在屁股沒有坐穩,準備不足,南軍戰力本不如北軍,所以他希望談判拖的時間長一點,給他時間準備,朱影龍則想早點結束談判,好騰出手來南下,不過現在皇太極似乎知道他內心的這個打算,談判就這麼拖着、扯着,進展甚爲緩慢,能爲一點點小問題爭上幾天,最後才雙方妥協一下,達成一致意見,這樣算起來就算和談成功了,也得兩三個月之後的事情了,爲此朱影龍不得不重新調整戰略。

以打促和又進入了朱影龍的考慮之中,但旋即又被他否決了,眼下要打的話,自己就成了進攻一方,皇太極則是防守一方,對於不善於野戰的明軍來說,這無疑是自殺的行爲,即便現在擁有了近五千的精銳的鐵騎,勝負頂多在五五之數,不能達到絕對的勝利,以打促和的根本起不到效果,反而會激怒皇太極,對於目前的局勢來說,對己是極爲不利的,還有他雖然悄悄的給予了朝鮮一些支援,但要等到實際效果出來非一日之功,只能給皇太極稍稍施加一點壓力,讓他做出一些讓步,如果皇太極安撫了朝鮮,那自己所做的這一切看到效果時間就會大大的加長,對自己還是不利,說白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朱影龍和皇太極把朝鮮當棋子來用,而朝鮮呢就在他們兩人之間謀求最大的利益,這就是政治,也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博弈。

“皇上,經筵日講的時辰到了。”徐應元小心提醒想的入神的朱影龍道。

“哦,讓人進來吧!”朱影龍還在想眼前的問題,心思不在這個上面,揮了揮手道。

經筵日講是爲皇帝研讀經史而開設的御前講席。太祖朱元璋把它定爲作爲皇帝定期學習治國之道的功課,這個制度始於宋朝,每年春季二月至五月、秋季八月至冬至,每逢單日舉經筵,由經筵官輪流入侍講讀,稱爲春講、秋講。經筵設御案、講官案,上列進講之書等。孫承宗就曾任天啓帝的經筵日講官,後來孫承宗經略遼東,天啓帝失去了這位好老師,在魏忠賢的勾引下,嬉戲於美色,工於木作,漸漸荒廢了學業,終成一代昏君,朱影龍登基後,由於事務繁忙,沒有時間聽這個經筵日講,但大臣們執意恢復經筵日講的制度,一方面自己也需要學習,另外一方面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制度,因爲經筵日講所講的都是經史一類的東西,以史爲鑑,這是一個帝王最需要學習的東西,所以下旨該隔日一講,改成三日一講,從另外一方面講,這經筵日講官有點像國策顧問的味道,有時候多聽聽也是有好處的。

不過今天朱影龍對坐在下面的經筵日講官所講的什麼一點都沒有聽進去,他滿腦子都是想得這麼開源,怎麼給朝廷增加財源,又不會對百姓有太大的危害,發展海上貿易是一個,這一個已經在着手進行了,短期之內還看不到巨大的收益,朝廷控制區域在長江以北,即便是,船也只能到朝鮮、日本、琉球等地,貿易範圍太窄,如果不是魏忠賢逃到江南,他哪會像現在這麼窘迫,朱影龍恨得把魏忠賢扒皮抽筋,但就是沒有辦法,不知道那個王在晉怎麼樣了,入川已經一個多月了,人就好像斷了風箏似的,杳無音訊。

暫時充當經筵日講官的韓?p看皇上無心聽講,但並非是對自己的不耐煩,便知皇上這是在思考國家大事,於是他就自顧自的講,而且聲音是越講越低,到最後他乾脆就悶頭看書,嘴皮子動都不動了。

“皇上,時辰已過,老臣該告退了。”韓?p看到時辰一到,忙起身躬身告退道。

“啊,講完了?”朱影龍一驚,頓覺自己失語,忙對徐應元道,“徐應元,你替朕送一送韓老愛卿!”

“謝皇上!”在徐應元的攙扶下,韓?p退出了養心殿。

不知道過了多久,朱影龍絞盡腦汁還是想不出一條能立竿見影的開源的辦法了,眼前閃現出無數個辦法,就是沒有能馬上看到銀子的,現在是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呀!

“皇上,該用午膳了。”嫣紅和大玉兒捧着一碗白米飯和三樣發出誘人香氣的小菜,以及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鮮湯走了進來。

人說食慾跟人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像現在朱影龍根本就沒有心思吃飯,香噴噴的飯菜根本就在他眼前直接過濾掉了,它更本就沒看見,他想遷王恭廠,建造一座大型的兵工廠,可朝廷沒錢,雖然國庫有錢,但幾本上已經被幾件大事給瓜分了,銀子是嘩啦啦的往外流,孫慎行恨不得把自己賣了貼補國庫,也於事無補,如果朝廷不在兩年至三年之內把江南拿到手,到時候這個紫禁城不用別人來攻打,朱影龍自給兒也該主動讓位了,所以要遷王恭廠是不能打國庫銀子的主意了,那什麼地方能擠出這麼一大筆銀子來呢?他讓宋應星和瞿式耜他們算過,搬遷王恭廠和安置工匠需要大概五十萬兩左右,建造一個跟王恭廠差不多大的兵工廠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差不多也需要五十萬兩左右,這就要一百萬兩,如果按照他的構想,一百萬是肯定不夠的,二百萬兩前期基礎投資都不一定夠,接下來工廠需要大量的熟練工匠,按照新的流水生產管理新模式,新式火器的開發和生產這些都需要錢,按照規劃,完全實現需五年建成,粗略估算了一下,所需銀兩差不多過千萬,如果中間再算上生產各式火器以及各種軍需用品,維持邊關的需求的話,這錢就沒底了。

朱影龍現在才知道,一窮二白是個什麼樣的情形,就是他現在眼前看到的。

;

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9章 真假玉璽(二)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7章 開戰(二)第5章 閃電偷襲(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11章 姐妹團圓(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5章 閃電偷襲(二)第3章 圖賴之死(一)第2章 一國兩帝(二)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12章 強勢介入(一)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3章 誣陷離間(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3章 情爲何物(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5章 多爾袞(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2章 堅壁清野(一)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11章 游擊戰爭?(一)第7章 中秋月圓(三)第8章 一網打盡(四)第4章 脫身(二)第7章 圍困南京(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12章 教育改革(四)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4章 兄弟反目(四)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11章 實業第2章 借刀殺人(二)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5章 多爾袞(二)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8章 一網打盡(四)第6章 引蛇出洞(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第6章 再起波瀾(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11章 周王(二)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7章 夜審(二)第7章 除夕晚宴(四)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5章 兩個朝廷(一)楔子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4章 原來是你(四)第8章 夫妻團聚(一)第4章 真相(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二)第8章 遭遇一戰(二)第4章 挑撥(一)第8章 清獄嚴打(四)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一)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4章 如瑩懷孕(一)第2章 捷報傳來(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11章 又是刺客(四)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四)第11章 姐妹團圓(一)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3章 誣陷離間(二)第10章 沈溪第6章 伏屍千里(四)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2章 朱恭枵(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三)
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9章 真假玉璽(二)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7章 開戰(二)第5章 閃電偷襲(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11章 姐妹團圓(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5章 閃電偷襲(二)第3章 圖賴之死(一)第2章 一國兩帝(二)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12章 強勢介入(一)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3章 誣陷離間(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3章 情爲何物(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5章 多爾袞(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2章 堅壁清野(一)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11章 游擊戰爭?(一)第7章 中秋月圓(三)第8章 一網打盡(四)第4章 脫身(二)第7章 圍困南京(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12章 教育改革(四)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4章 兄弟反目(四)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11章 實業第2章 借刀殺人(二)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5章 多爾袞(二)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8章 一網打盡(四)第6章 引蛇出洞(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第6章 再起波瀾(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11章 周王(二)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7章 夜審(二)第7章 除夕晚宴(四)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5章 兩個朝廷(一)楔子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4章 原來是你(四)第8章 夫妻團聚(一)第4章 真相(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二)第8章 遭遇一戰(二)第4章 挑撥(一)第8章 清獄嚴打(四)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一)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4章 如瑩懷孕(一)第2章 捷報傳來(一)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11章 又是刺客(四)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四)第11章 姐妹團圓(一)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3章 誣陷離間(二)第10章 沈溪第6章 伏屍千里(四)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2章 朱恭枵(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