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

大理寺的主官還是那個何騰蛟,上任兩年多來,在他手上無一件冤假錯案,雖然有些時候人固執了些,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官員。

“老爺,酉時了,別人都下班回去了,您也該回去了,夫人還在家等您回去吃飯了。”

“哦。”何騰蛟擡都沒擡頭隨口應了那麼一聲,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過手中的公文。

何春是何騰蛟的跟班,算是貼心僕人吧,看何騰蛟每晚都在衙署工作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天沒亮就已經到衙署辦公,比別人都早,和夫人都顧不上說幾句話,眼看身體一天一天瘦下去,夫人急,他比夫人還急,可就是人言爲輕,他一個下人又怎麼說得通自家老爺呢,因此只能幹嘆氣,搖頭轉身出去給何騰蛟準備晚飯,像今天這樣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晚飯估計只能在這裡草草解決了。

“何春呀?”

“老爺!”何春驚喜的一回頭,臉上霎時浮現喜色,還以爲老爺今天轉性子了,早早的想回去了,卻不料回頭一看,只見自家老爺還埋首在公文中,頭依舊沒有擡起。

“今兒個咱們不吃衙署的做的飯,你回去,讓夫人燒幾道好菜,記住要有紅燒肉,大碗的,兩副碗筷,給我送過來。”何騰蛟繼續吩咐道。

“老爺,何春記得您不吃紅燒肉的。”何春詫異的問道。

“問那麼多幹什麼,照我說的做就是了。”何騰蛟有些不耐煩的道。

“是,老爺。”何春揣着滿肚子的疑問,一步三回頭的出了大理寺。

陰暗潮溼的大理寺牢房本來早已被廢棄不再使用了,但三個月前,一位特殊的犯人到來,它又被重新啓用了,從牢頭到獄卒才兩個人,還只是臨時拉過來當差的。

空蕩蕩的牢房只住了一位犯人,這個人就是早半數以上百官彈劾,被朱影龍親口御旨下了大理寺監獄的史可法。

監獄的生活並不難過,牢頭和獄卒都知道這位史可法大人是難得的好官,奈何官場太黑暗,皇上被那些串通一氣的昏官矇蔽,他們都堅信史可法遲早有一天會走出大理寺監獄的,一半出於感激,感激史可法在任上位百姓做主,將貪官惡紳霸佔老百姓的土地還給他們,一半是出於崇敬,故而史可法雖然失去了自由,但日子過的還算舒坦,有書讀,還有人伺候吃喝拉撒,倒是一下子清淨閒了下來,讓這位已經習慣忙碌的史大人有些不適應。

昏黃的油燈照射下,一個身着紅色囚衣的犯人側着身子,躺在軟席上,背對着牢門,由於燈光的原因,看不清犯人的臉面,不過這大理寺現在就關着一位犯人,這犯人自然就是獲罪被囚在大理寺的史可法了。

沒有女兒頑皮搗亂揪父親的鬍鬚,四個月的牢獄生活並沒有改變史可法太多,最直觀的感覺就是他的鬍鬚留了起來,有點美髯公味道,若脫去這身囚服,換上一身道袍,說不定還能看出一點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味道,不過要說變化,也不是沒有,沉默,史可法學會沉默了,做過官的人都知道,沉默是官場第一要修,會沉默的人才是最厲害的人,這一次牢獄之災讓史可法明白了許多,首先他明白的皇帝自己有時候也是身不由己的,所以能得到皇帝的賞識和器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學會保護自己,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發揮自己的才能。

審時度勢是史可法覺得自己最需要修養的一種能力。

“史大人,吃飯了,今天是紅燒獅子頭,夫人親自派人給你送過來的。”牢頭親切的聲音在牢門外想起,由於史可法屬於重犯,但由於紫荷的關係,朱影龍特地下了一道旨意准許其隨時探望,可最近數日,由於天氣突然轉暖,紫荷每日來回辛苦,感染了風寒,因此只能派人每日將吃食送入。

“放着吧,待會兒我再吃。”史可法淡泊的聲音響起。

“好勒。”牢頭答應一聲,將手中的食盒放了進去,待轉身離開,突然發現一個人站在自己背後。

“大人,您怎麼來了。”牢頭頗爲驚訝,大理寺最大的官就站在自己背後,這讓他頓時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而他也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只是覺得心跳是平時的兩倍還快。

“你先下去,給我和史大人弄兩根蠟燭進來,油燈太暗了。”何騰蛟自古自的吩咐牢頭道。

“哎,小的這就去!”牢頭拔腿就往外跑去。

何騰蛟看到已經放在桌上的食盒,微微一笑,低頭走了進去,也放下自己手中的食盒,與那牢頭拿進來的食盒並列放好,然後隨手拭了一下凳子上的灰塵,緩緩坐下朝史可法的後背道:“憲之老弟,不是連我都避而不見吧?”

“何大人,原以爲你是剛正不阿的好官,沒想到你也跟那些人同流合污,參我一本。”史可法有些怒火,楊和、周廷儒之流參他,那些人本來就不是一路的,參他他也恨,但遠沒有一個自認爲是還是脾氣相投的朋友參他來的憤怒。

“我參你,並不是因爲憲之你做的不對,而是憲之你有些事做的有些操之過急了。”何騰蛟嘆了一口氣道,史可法人就關在他的大理寺,直到現在他纔來探望他,就是希望他能在牢中冷靜思考一下得失,這件事如果換了另外一個人或許就會有另外一種效果,史可法無論身份和威望都不具備,他這是幹了一件自不量力的事情,還差點讓皇上難以收場,就憑這個,何騰蛟認爲史可法這份牢獄之災一點都不冤枉。

“何大人,你想說什麼?”史可法聞言,一軲轆爬了其來,在何騰蛟對面坐了下來,雙眼直盯着何騰蛟。

“騰蛟長憲之你幾歲,叫你一聲憲之賢弟可以吧?”

史可法皺了一下眉毛,沒有說話。

何騰蛟看史可法沒有會話,就知道他默認了他的稱呼,隨後接着道:“憲之賢弟,你做的那些事騰蛟都知道,但如果是這樣,你頂多樹立了許多你可能不知道的敵人,而你最不該的是上了那道密摺,還找了三個人聯名,尤其更加不小心的是,居然讓阮大鋮這樣的人給矇騙了,這也幸虧是你,若是別人,恐怕現在能剩下半條命就不錯了。”

何騰蛟在說,史可法靜靜在聽。

“我參你,表面上是替那些人說話,其實我也恨不得把這些人殺頭的殺頭,貶官的貶官,不過做官光平一腔熱血是不行,還記得當年騰蛟在開封的事情嗎?憲之賢弟也是知情人,當年騰蛟憑着一腔熱血,一身的正義,結果呢?所以,後來我明白了,官是不可以直來直去的做的,是要講究策略的,有的時候更需要懂一點兵法謀略……”

史可法越聽越吃驚,他沒想到何騰蛟在開封受到刺激後,居然有這樣的蛻變,幾年下來他居然把整個官場吃透了,什麼時候該出手,什麼時候該隱晦,什麼時候需要堅忍,還有如何保持一顆爲國爲民的坦蕩赤子之心。

心正則身正,心邪則身邪,這是何騰蛟經驗教訓的總結。

史可法本來就不笨,經過何騰蛟的點撥,霎時間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先前的怨氣也隨之煙消雲散了。

根據何騰蛟的分析,史可法這一次牢獄之災也是禍兮福所倚,由於他這個導火索,使得皇上下定決心提前進行軍制改革,然後又將內閣改組,六部分拆等一系列的動作,極大的削弱了楊鶴、周廷儒一黨在朝中的勢力,而史可法也因此避免了可能在今後被隱藏在暗中的敵人算計,有可能很快就會被釋放出去,暫時離開京城這個鬥爭的漩渦,到地方上去累積經驗,然後適當的時候再回京城,只是不知道將會去何處?

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8章 日審(三)第12章 精兵簡政(二)第4章 兄弟反目(三)第7章 除夕晚宴(四)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3章 新土地法(三)第10章 金屋藏嬌(一)第8章 日審(一)第3章 湘西局勢(三)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4章 攤丁入畝(二)第3章 湘西局勢(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三)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7章 夜審(二)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8章 順帝之璽(四)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6章 一統天下(五)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7章 班師返京(二)第7章 圍困南京(三)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11章 李香君(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五)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六)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9章 血戰(一)第13章 來信(一)第1章 沅州之爭(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5章 陝西流賊(二)第6章 圍困南京(五)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3章 聖姑(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一)第1章 苗務大臣(二)第2章 各懷心機(一)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5章 悲城南京(一)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一)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5章 真病(一)第10章 秦淮(一)第3章 圖賴之死(一)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11章 周王(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一)第11章 開封風雲(二)第11章 西南戰局(二)第10章 角逐沅州(一)第8章 順帝之璽(四)第9章 滿漢通婚?(六)第1章 和親聯姻(一)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五)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7章 班師返京(五)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2章 堅壁清野(一)第4章 兄弟反目(四)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4章 迫從(二)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14章 年關(二)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6章 重陽賞菊(二)
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8章 日審(三)第12章 精兵簡政(二)第4章 兄弟反目(三)第7章 除夕晚宴(四)第10章 沈家兄妹(二)第3章 新土地法(三)第10章 金屋藏嬌(一)第8章 日審(一)第3章 湘西局勢(三)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4章 攤丁入畝(二)第3章 湘西局勢(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三)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7章 夜審(二)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8章 順帝之璽(四)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6章 一統天下(五)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7章 班師返京(二)第7章 圍困南京(三)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11章 李香君(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五)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六)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9章 血戰(一)第13章 來信(一)第1章 沅州之爭(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5章 陝西流賊(二)第6章 圍困南京(五)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3章 聖姑(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一)第1章 苗務大臣(二)第2章 各懷心機(一)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5章 悲城南京(一)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一)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5章 真病(一)第10章 秦淮(一)第3章 圖賴之死(一)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11章 周王(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一)第11章 開封風雲(二)第11章 西南戰局(二)第10章 角逐沅州(一)第8章 順帝之璽(四)第9章 滿漢通婚?(六)第1章 和親聯姻(一)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11章 琉球行省(五)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7章 班師返京(五)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2章 堅壁清野(一)第4章 兄弟反目(四)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4章 迫從(二)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14章 年關(二)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6章 重陽賞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