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湘西局勢(三)

瞭解實際情況之後,黃宗羲給武昌的熊廷弼寫了一封信詳細敘說了實情,順帶也給朱影龍上了一道意思更爲精簡的奏摺,按照約定,黃宗羲到達湘西后,每三天必須給朱影龍上一折子彙報情況,用八百里快馬送到京城,通常需要六天到七天的時間。

由於沅陵縣的縣太爺早已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縣城先是被鄭南生實行了軍管,現在黃宗羲到了,第二天便着手組建官府,暫時任命一些有功名的士人充當縣令、縣尉等職,然後發佈安民的公告,以及朝廷新的各項政策,民心背向是決定朝廷平定苗人叛亂成敗的關鍵,半點不能馬虎。

不說黃宗羲在沅陵縣城這一系列的安民、撫民措施,剛剛進駐老洞屯王城吳黑苗聽到自己派出的求婚使者從麻老官那裡帶回來的四個條件,立刻召集自己的心腹商議這件事。

吳黑苗坐下有四個得力大將,在‘神教’中號稱護法四神將,分別是青龍神將簡平,白虎神將樊離,玄武神將祁兵,朱雀神將李瑤,據說還是李唐的後人,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還有吳黑苗的軍師,一種中年瘦瘦的苗人,一雙眼睛平時總是閉着,只有在吳黑苗詢問的時候才睜開眼睛,是吳黑苗最倚重智囊,再就是三個兒子和最寵信的女人陰姬,陰姬本姓殷,只是這個女人做事一向陰毒狠辣,對吳黑苗有忠心,人長的也非常妖豔,所以苗人私下裡都稱呼她爲“陰姬”。

陰姬不是吳黑苗唯一的女人,卻是她卻是吳黑苗最寵女人,花瓶式的女人吳黑苗一抓一大把,不知道多少青春美麗的苗家少女對他這個苗人之王投懷送抱,他這輩子缺的也不是女人,但缺一個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人做自己的正室夫人,自從原配死了之後,他的野心膨脹之後,陰姬的名聲不太好,雖然自己很寵她,但陰姬不適合做自己的正室夫人,所以他聽從了自己閉眼軍師的簡易,挑選了素有苗疆鳳凰的才女的麻老官之女麻姑前去提親,這也正合了他的心意。

陰姬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成爲吳黑苗的正室夫人的,所以她並不反對吳黑苗娶麻姑,說到爭寵,一個青澀的丫頭怎麼跟她這種風情萬種的熟女相比呢,而且她也有點想看一看這位與自己齊名的苗疆少女究竟怎麼個厲害法,湘西這片山林熱土上,有兩個女人是惹不得,麻姑是其中之一,因爲麻姑善良樂於助人,所有苗人都從內心尊敬她,而她陰姬妾則是畏懼,只要是有人犯到她的手裡比犯到吳黑苗手裡下場還要悽慘三分,那絕對是生不如死,一聽到麻姑居然提出讓吳黑苗休去所有的姬妾,心中委實不快,但並沒有表現在臉上,反而巧言極力的勸諫吳黑苗答應這一條,反正她知道就算吳黑苗休了所有的姬妾,她還是吳黑苗的女人,而麻姑只要嫁過來,就身不由己了,到時候她可以以千百中手段去對付她。

有道是女人心海地針,吳黑苗極爲寵信陰姬,但未必對陰姬的心思一清二楚,反而更加覺得陰姬識大體,十個既聰明又賢惠的女人,當下做了個決定,就是要讓陰姬懷上一個孩子,到老了,也有個依靠,不是什麼女人都可以爲吳黑苗生兒育女的,除了死去的原配夫人給他留下三字二女之外,吳黑苗其他的女人還都沒有給他生孩子的資格,就是最寵愛的陰姬都沒有資格,吳黑苗有一種家傳的秘方可以控制這個,所以就算陰姬心計再高都是沒用的,陰姬得知這個消息,頓時用自己火熱的香吻感激着自己男人,只要能懷上吳黑苗的孩子,如果十個男孩。憑自己的才智教育培養,獲得吳黑苗的寵愛是易如反掌,成爲繼任的苗王世子也不是沒有可能,叫她如何能不激動。

陰姬咯咯幾聲嬌笑,從吳黑苗身上移正身子,但嬌軀還是貼緊男人的身軀坐着,臉上的神情也逐漸變的認真起來,她也知道,什麼場合都要有個度,收放自如,隨時知道自己再幹什麼,纔是固寵的不二法門。

四大神將之首的青龍簡平是吳黑苗的小舅子,對吳黑苗這個姐夫忠心耿耿,雖然姐姐已經不在了,但還有三個外甥還在,對於吳黑苗娶誰爲新的正室夫人,他並不在意,在意的是,如果新夫人所出被立爲世子的話,那自己的權勢必然會嚴重削弱,自己還是吳建業三兄弟的親舅舅,必將是新夫人第一打擊對象,如果是普通土司的女兒也就罷了,翻不起什麼大浪來,但對方是五寨司七十二苗寨的首領女兒,實力不容小視,但自己姐夫的秉性他是知道的,一旦決定的事情是不會輕易放棄的,道:“姐夫,麻家提出了這麼苛刻的條件,擺明的就是不想答應姐夫的求親,用漢人的話說,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姐夫志向宏大,將來天下美女都將任姐夫挑選,比麻姑更好的美女多的是,姐夫若是喜歡,直接將人接過來就是,何必這麼麻煩,興許將來有更好的選擇呢?”

第1章 風雲變幻(三)第9章 青城之戰(二)第8章 遭遇一戰(四)第6章 沈家秘營(二)第8章 夫妻團聚(一)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一)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7章 開源節流(二)第7章 班師返京(一)第10章 百業待興(一)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4章 大婚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12章 強勢介入(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3章 金屋藏嬌(二)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4章 被迫遷都(一)第7章 圍困南京(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一)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12章 大龍興寺(三)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12章 深夜閱折(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12章 離京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12章 深夜閱折(二)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2章 各懷心機(二)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6章 時不待我(二)第4章 原來是你(四)第1章 三問(二)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8章 一網打盡(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8章 緩緩徐圖(一)第3章 制度變革(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12章 大龍興寺(一)第5章 血戰長江(六)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5章 藏寶圖(二)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6章 沈溪入獄(一)第6章 獻身(一)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14章 年關(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4章 迫從(二)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二)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4章 迫從(二)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11章 周王(二)第4章 真相(三)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5章 風暴第11章 李香君(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10章 簽訂協議(二)
第1章 風雲變幻(三)第9章 青城之戰(二)第8章 遭遇一戰(四)第6章 沈家秘營(二)第8章 夫妻團聚(一)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一)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7章 開源節流(二)第7章 班師返京(一)第10章 百業待興(一)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4章 大婚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12章 強勢介入(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3章 金屋藏嬌(二)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4章 被迫遷都(一)第7章 圍困南京(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一)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12章 大龍興寺(三)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7章 班師返京(三)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12章 深夜閱折(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12章 離京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12章 深夜閱折(二)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2章 各懷心機(二)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6章 時不待我(二)第4章 原來是你(四)第1章 三問(二)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8章 一網打盡(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8章 緩緩徐圖(一)第3章 制度變革(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12章 大龍興寺(一)第5章 血戰長江(六)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5章 藏寶圖(二)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6章 沈溪入獄(一)第6章 獻身(一)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4章 四方來賀(一)第14章 年關(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4章 迫從(二)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二)第7章 協理朝政(一)第4章 迫從(二)第2章 盛京風雲(四)第11章 周王(二)第4章 真相(三)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5章 風暴第11章 李香君(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10章 簽訂協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