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順帝之璽(一)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爲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爲“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爲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爲“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兩千餘年,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爲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這塊玉璽便藏在宮中,只是鑑定後卻是一方假璽。

相傳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由元順帝帶入沙漠,後來輾轉到了土默特部卜石兔大濟農手裡,而林丹汗又從卜石兔大濟農手中將這枚傳國玉璽搶了過去,不過世人都未見這傳國玉璽的真正面目,故而也不知道這枚傳國玉璽是否是那枚秦制的玉璽,抑或它是否真的就是以和氏璧爲材料所制?

“明人欺我太甚!”察哈爾蒙古臨時駐地金帳中,林丹汗憤怒的將一張信箋當着一干心腹臣子僚屬的面撕了一個粉碎。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大汗爲何如此動怒?”四大桑宰之首的德彥濟旺小心翼翼的站出來發問道。

“多爾袞沒有死,反而活着回到了盛京,我們與明人之間的賭約只能算是一個平局,現在明人向我索要那原先墊付給我們,價值十萬兩黃金的糧草以及物資。”林丹汗頭疼不已道,雖然有那麼一層親戚關係,可這涉及到兩國的利益,明人是不會像以前那樣大方了,也變得刁鑽小氣起來,可沒有辦法,如果沒了明軍的保護,察哈爾蒙古現在是沒有能力對抗後金的十萬大軍的。

多爾袞沒有死的消息早已傳遍了整個草原,有心人已經在開始傳唱着多爾袞九死一生的逃生之旅,將其說成是狼神轉世,受到上天的保護,在關鍵時刻,可以變成爲狼,凡人自然抓不到了。

對於多爾袞是狼神轉世,在這金帳之中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這個荒誕不經的傳言,但是多爾袞確實是命大,居然能活着回到盛京,實乃非常人能爲之。

“十萬兩黃金,就算一萬兩咱們現在也拿不出呀!”噶爾嗎焦急道。

“是呀,大汗,我們的牛羊馬匹都是我們重新強盛起來的本錢,這些都是不能給的,明人這麼做不是在斷絕我們的生路嗎,難道他們想要以此吞併我察哈爾蒙古不成!”貴英恰驚恐一聲道。

金帳中許多人幾乎都有這個想法,不過沒有人敢說出來罷了,土默特和鄂爾多斯蒙古現在已經差不多名存實亡了,諾大的青城已經成了大明的外治之城了,額璘臣已經完全被架空,安心的做他的富貴王侯了,縱有不甘,又能如何,他給不了治下百姓現在富足安逸的生活,但是大明能給,這就是民心所向!

其實加入大明也不錯,起碼大樹底下好乘涼,而且這顆大樹還不是一般的大,這也是許多蒙古貴族心裡面的想法。

“你們大家都說說,大明給了我們三個月的期限,這個期限內把錢還了,就不算利息,超過這個時間,一天就要多給半分的利息。”林丹汗眉頭緊鎖,雖然沒有逼的那麼緊,但是就算給他半年也未必能籌措到十萬兩黃金來還債呀!

“大汗,臣妾這裡還有些首飾和玉器,變賣一下也值千兩黃金,大汗拿去還債吧。”這時候娜木鐘的聲音響起,衆人聞之爲之一震,這分明是要衆人割肉,一起分攤國債嘛!娜木鐘此舉雖然大大的增加了自己在林丹汗的歡心,卻也暗中得罪了不少人。

娜木鐘一帶頭,蘇泰也只好跟着道:“臣妾這裡也有一些。”

“臣妾這裡也有!”

“臣妾……”

不一會兒功夫,到是湊了一萬多兩,可就算加上部裡剩下的萬餘兩,剩下的八萬兩從哪兒出呢?

察哈爾蒙古各部王公貴族們眼看着八大翰耳朵都拿出了自己私房錢,甚至變賣首飾和玉器,也不好意思旁觀,在四大桑宰的帶頭下,各人湊了一下,倒也湊出了一萬多兩,加起來也就三萬多兩,算上白銀摺合成黃金,起碼還有半數的缺口,本來察哈爾蒙古也不缺這個錢,只是這大半年的仗打下來,消耗實在是太大了,幾乎快把老底子掏光了,要不然也不會偷偷的跟後金再一次暗中媾和罷戰了!

“都回去想想辦法,散了吧。”林丹看到這個結果,長嘆一聲,揮了揮手讓一衆臣屬自行離帳散去。

“大汗,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老六烏雲娜憂心忡忡的問道。

“哎……”林丹汗揉了揉太陽穴道,“不是沒有辦法,只是本汗實在不願意就這麼便宜了明人!”

蘇泰腦子聰明,一聽就聽出林丹汗話中的弦外之意,明廷一定提出了什麼替換條件,只是這個條件似乎讓丈夫有些爲難,或者說是不甘心,甚至是當着衆臣的面兒,不太好說。

“大汗,明廷是不是提出什麼條件可免去這十萬兩黃金的債務?”蘇泰眼珠子一轉,小心的問道。

“還是你聰明,明人是提出了一個替換的條件,不過沒有明說,只是給了本汗一點暗示。”林丹汗苦笑道。

“究竟是什麼條件,大汗可說與臣妾們聽一聽?”蘇泰精神一震,有條件就好,就怕沒條件。

“就是你保管的那枚傳國玉璽,明人要本汗將它獻給明帝。”林丹汗也不瞞這個自己心愛的寵妃道。

“原來是這個!”蘇泰臉上隱現驚容道。

“這是先祖之物,無論落到哪一個蒙古人手裡,也不能落到漢人的手裡,他日我蒙古族還需要靠他實現大元帝國的夢想!”林丹汗激動的臉色潮紅道,顯然,他那一個野心還未死卻,還做着統一蒙古,稱霸世界的夢想。

“那現在怎麼辦,如果我們不給,明廷會不會中斷對我們的援助,一旦明廷中斷了多我們的援助,金人一定會大舉進攻,憑我們現在的力量根本不足以跟金人對抗!”蘇泰擔心道。

“這個愛妃就不必擔心了,明廷還需要我們,就算我們換不起這十萬兩黃金,他們還是會援助我們的,明廷需要本汗的力量牽制金人西進,只是這樣下去的話,我察哈爾蒙古遲早會被明廷吞併,成爲明人中的一族!”林丹汗擔憂的是這個,他無時不刻的不想着擺脫明廷對察哈爾蒙古的滲透和影響,而如果馱上這麼一個巨大沉重的債務包袱,那日後就更加難以擺脫明廷了,明廷有的是辦法將他變成一個光桿蒙古大汗。

因爲蘇泰的聰明美貌,娜木鐘雖然位列八大翰耳朵之首,但對林丹汗的影響力卻還稍遜一分,好在她剛剛爲林丹汗誕下了一位小王子,阿布鼐,地位這才穩固起來,說話底氣也硬了起來,論血源關係,後金的女真人要比漢人跟蒙古親多了,娜木鐘是典型的親後金系,原因嘛,很簡單,她也姓博爾濟吉特,科爾沁蒙古的女人,科爾沁蒙古與後金愛新覺羅家族的親密關係是世人皆知的,娜木鐘來自科爾沁蒙古,自然在內心裡親自己部族一些,而蘇泰生下林丹汗的長子額哲娶的是大明的公主,一旦察哈爾蒙古倒向大明,以額哲大明皇帝妹夫的關係,定然不會受什麼委屈,到是自己母子恐怕沒好日子過,反倒是若是察哈爾蒙古倒向後金的話,憑自己的關係,再借助孃家和金人的力量,將額哲擠掉,自己兒子當汗王也未可知,爲了兒子,爲了自己下半身,娜木鐘的選擇就不那麼難解釋了。

“大汗,那後金的皇太極稱帝的野心日久,想必這枚傳國玉璽對他來說更加重要,大汗何不以此與那皇太極談一談條件?”娜木鐘倒也不算太笨,不然也不會穩坐八大翰耳朵之首這麼長時間了。

“愛妃的意思是說?”林丹汗眼中一亮,腦海中一通亂轉,終於讓他抓到一點關鍵,進而露出一絲驚喜之色。

“時至今日,大汗認爲這枚傳國玉璽還能保得住嗎?”娜木鐘提醒道。

林丹汗可不是傻瓜,只是他對傳國玉璽有些太執着了,所以才作繭自縛,這下被娜木鐘點醒,自然明白過來,沒有實力,想要留住這東西,那是自己給自己上了一道緊箍咒,如果能保住這個秘密也就罷了,如今秘密早已不是秘密,這與實力不符的東西再留在自己手裡就是一個禍害,還不如趁早送出去,換取些實際利益來的強!

“多謝愛妃提醒,令本汗茅塞頓開!”林丹心中有了主張,自然是一切憂愁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娜木鐘更是開心不已,甚至用挑釁的眼神朝蘇泰投過去一瞥,不過蘇泰臉帶微笑,似乎並沒有把娜木鐘挑釁的眼神放在眼裡。

其實蘇泰也不想過受制於人的生活,她也是個聰明的女人,丈夫的一切纔是她的一切,即使這一切可能是她並不想要的,她都要坦然面對之。

第9章 真假玉璽(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4章 黔驢技窮(一)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6章 伏屍千里(三)第5章 駐軍琉球(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一)第9章 滿漢通婚?(六)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4章 形勢逆轉(一)第3章 時局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2章 出關(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二)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3章 湘西局勢(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7章 班師返京(四)第6章 圍困南京(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11章 軍制改革(五)第1章 三問(二)第3章 舉步維艱(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4章 黔驢技窮(一)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4章 被迫遷都(一)第12章 強勢介入(二)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11章 李香君(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6章 圍困南京(六)第8章 日審(四)第9章 海蘭珠(三)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12章 龍鳳呈祥(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4章 黔驢技窮(一)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6章 半島危機(一)第12章 強勢介入(二)第8章 血戰寧遠中(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2章 停戰談判(三)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五)第10章 戰爭爆發(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3章 誣陷離間(一)第4章 攤丁入畝(二)第1章 三方會談(二)第11章 明山會晤(一)第12章 南京城下(二)第1章 返回(一)第4章 真相(三)第8章 日審(四)第10章 宴無好宴(一)第8章 九·一八(四)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11章 開封風雲(二)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11章 又是刺客(二)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9章 勒索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7章 絕代雙嬌(一)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5章 駐軍琉球(四)第12章 創業第7章 條件(二)第5章 駐軍琉球(三)
第9章 真假玉璽(三)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4章 黔驢技窮(一)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6章 伏屍千里(三)第5章 駐軍琉球(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一)第9章 滿漢通婚?(六)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4章 形勢逆轉(一)第3章 時局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2章 出關(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9章 血戰寧遠下(二)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3章 湘西局勢(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8章 緩緩徐圖(二)第7章 班師返京(四)第6章 圍困南京(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11章 軍制改革(五)第1章 三問(二)第3章 舉步維艱(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4章 黔驢技窮(一)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4章 被迫遷都(一)第12章 強勢介入(二)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11章 李香君(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6章 圍困南京(六)第8章 日審(四)第9章 海蘭珠(三)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12章 龍鳳呈祥(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4章 黔驢技窮(一)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6章 半島危機(一)第12章 強勢介入(二)第8章 血戰寧遠中(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2章 停戰談判(三)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1章 父女相見(五)第10章 戰爭爆發(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3章 誣陷離間(一)第4章 攤丁入畝(二)第1章 三方會談(二)第11章 明山會晤(一)第12章 南京城下(二)第1章 返回(一)第4章 真相(三)第8章 日審(四)第10章 宴無好宴(一)第8章 九·一八(四)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11章 開封風雲(二)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11章 又是刺客(二)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9章 勒索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7章 絕代雙嬌(一)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5章 駐軍琉球(四)第12章 創業第7章 條件(二)第5章 駐軍琉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