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

宣大總督張福臻聞聽消息時,也是驚怒交加,這張國威麾下都是些什麼人?那王鬥自己還打算大力拉攏,你部下去他轄下打劫?別說你還是官兵

他立時從陽和趕到宣府鎮,大張旗鼓調查此事,最後的結果,所有亂軍全部處斬,該千總處斬,雖然他是張國威的親侄張國威對此事確不知情,然御下不嚴,罰俸三年,賠償屯堡損失

紀巡撫扳回一局,女婿不在,也不打算窮追猛打,安撫舜鄉軍各人,這樣事情纔算過去

張軍門在此事上丟了臉面,對張國威的支持力度大減,對自己就任總督來毫無所爲,有些心灰意懶

不過私下裡,衆人仍覺事情沒有完全過去,王鬥領軍在外,誰知道他回來會有什麼反應?

人人都知道,王鬥除治民仁厚,還護短,心狠手辣,這事情可沒那麼容易落下

所以郭英賢提起此事時,各將均興災樂禍,他們對張國威並無好感,只不過大帥一心練兵,在鎮城保持中立罷了

看衆人興災樂禍,楊國柱咳嗽一聲,說道:“好了,這些事不是我們管的,我們只管操練軍馬,爲國殺賊便是”

他雄心奮起,有這一萬五千大軍,世事,大有可爲

……

“王將軍封伯了?”

此時身在遵化與玉田的東協總兵官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也很快得到消息

崇禎十二年那場戰事後,二人都升爲右都督,私下還分得大量騾馬銀兩戰後,曹變蛟留屯遵化,王廷臣駐守玉田二人效仿舜鄉軍,各編練了一營的軍,具體做法,與楊國柱大同小異

得知王鬥封伯,二人心情複雜遵化與玉田離得不遠,二人很快找個時機相聚,皆是嘆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的遊擊將軍,現在己經官居極品成爲勳貴了

不過二人與王鬥交好,雖是心下複雜,還是爲王鬥感到高興

“王鬥封伯了?”

大同鎮總兵官王樸,保定總兵虎大威,還有遼東鎮的各個總兵紛紛得到消息各人心下不知是何滋味封伯啊在大明朝,武將升爲右都督,左都督,官居極品,都相對容易,然而想封伯封候,談何容易?

淺淺的一層膜,有若一道天塹將大明多少都督擋在外面

……

崇禎十四年三月盛京,崇政殿

後金攻陷瀋陽後,便在該處大興土木,修建皇宮,到清崇德元年止,皇宮落成大致以崇政殿爲中心,從大清門到清寧宮爲中軸線將皇宮分爲東、中、西三路

崇政殿爲皇太極平日處理朝政之所,配以飛龍閣、翔鳳閣、師善齋、協中齋、日華樓等建築在王鬥封伯消息傳到前,他正召集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諸多大臣殿中商議錦州之事

此時的清國,在兩徵朝鮮,結“君臣之盟”後,朝鮮事己定,加上西面蒙古各部臣服,北面也統一雜胡各部,可專注於南面的明朝,對雄心勃勃的皇太極來說,奪取錦州只是南下第一步

他認爲,他要佔遼西,奪山海關,首先第一步,就是要破關寧錦防線,突破口就在咽喉要道錦州爲達這個戰略,他分幾步走,首先,屯兵義州,解決後勤糧秣其次,效仿大淩河之技,圍困錦州,以爲圍點打援之用

錦州的重要,他看得出來,明廷當然也看得出來,肯定會遣重兵援助,這正中皇太極下懷明軍勞師遠衆,軍馬疲憊,而清兵以逸待勞,加上錦州各地曠野甚多,八旗騎兵有優勢,可以乘機殲滅明軍

爲達這個目的,早在明崇禎十二年,皇太極就令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修築遼河至錦州的大路,次年,路成,多爾袞開始屯田義州,逐步包圍錦州初,錦州圍困不力,皇太極怒,將多爾袞降爲郡王,以濟爾哈朗代

濟爾哈朗到達後,沿錦州城四面布營,挖掘長壕,到上個月來,錦州聲援斷絕,初步戰略成功清廷己得報,明廷議重兵援助,若能在城下消滅所有明人援軍,可達全部戰略

當然,皇太極錦州戰略,不是所有八旗大臣都贊同的,一些滿蒙重臣就道:“遼西那些個地方,都是些重城軍堡,邊上除了窮軍戶就是荒地,荒地我大清國也多啊,打下來得不償失,不若入關,多掠財帛纔是”

這些人中,有幾乎所有的八旗蒙古旗主,他們對攻打堅城最不感興趣,多掠人口財帛纔是各人愛好所在,甚至兩黃旗的旗主拜音圖、阿山也多有異議

此時大殿議事,一些滿蒙旗主又老話重提,不過許多漢臣倒認爲皇太極高瞻遠矚,力挺錦州圍困戰略

此時大殿中有都察院參政張存仁、祖可法、段學孔、盛忠等人,他們皆是大淩河之戰後降清的漢將,與孔有德、尚可喜、石廷柱、馬光遠諸人一樣,他們都爲原來大明武將,此時還沒有文官降清

歸降後,他們受到禮遇,個個對皇太極感激涕零,不斷建言獻策

此時參政,原大明副總兵張存仁出列,他說道:“臣觀今日情勢,皇上圍困錦州之計,實出萬全然掠地易以得利,而圍城難以見功,必須曠日持久,願皇上鼓勵三軍之氣,堅持圍困之策,遠不過一歲,近不過數月,自有可乘機會伏願皇上以屯種爲本,而令蒙古,爲間諜之計,此攻心之策,得人得地之術也”

參政盛忠同樣出列,贊同張存仁的意見,同時提出自己的建言,持久圍困的同時,可輔以攻心之策,以使錦州,松山各城守將動搖,內應降清

見漢臣紛紛出言,皇上意許點頭,鑲黃旗固山額真拜音圖之弟時任輔國將軍的鞏阿岱不滿,這些個三姓家奴,得皇上器重倒在自己人等面前抖起來了

他出列,指着張存仁冷笑:“你個南蠻子,懂得什麼叫打仗?我滿洲勇士能征善戰,懂得還沒你多嗎?你等這麼厲害的話怎的投靠我大清了?”

此言一出,殿中各人色變,皇太極也不滿的皺了皺眉

張存仁臉皮不動,說道:“良禽擇木而棲,正因爲南朝**文的無謀,武的無勇,所以我等棄暗投明,報效大清”

他向皇太極叩頭:“微臣一片公心,除了皇上,我等什麼都不怕,有什麼看法一定如實上奏”

參政盛忠同樣道:“我大清勇士,攻城破敵斬將奪旗實不乏人然爲皇上建言獻策,謀劃方略,卻我等所長”

皇太極高居在龍椅上,冷冷地看着下方爭鬥,比起兩年前,他又癡肥了不少

其實他最近身體有恙飲食並不多,然後卻是一路胖下去後世分析皇太極有可能是內分泌失調,便如一些胖者便是喝水也會長胖

此時他一擺手:“錦州之略,朕意己決,你等需盡心戮力,以圖國家大計今後,諸臣工不得再爭議此事,違者,重懲”

見皇太極定下調子,殿內無論滿蒙漢各臣皆是跪下叩頭:“奴才臣等遵旨”

此時的清國各臣,雖然內鬥,然大體團結,並無太多門戶之見,這便是興國家的優勝之處

君臣一心後,接下來,便是專心錦州之事了

又議了前線一些事務,皇太極正要退朝,忽然他得到消息:“王鬥封伯了?”

殿中各臣,無論滿蒙漢,皆是譁然

王鬥,清國上下人等,無不深恨之,因爲王鬥,數年前清國那次南掠,損失慘重不算那些雜胡跟役,光滿蒙旗丁,傷亡就有萬餘人,自萬曆年滿洲崛起,損失從未有過如此之大者

雖然不是沒有收穫,崇禎十一年那場戰事,清兵從關內擄走百姓二十五萬,銀兩財帛不計其數,重補足了各旗損失的丁口,餘下的人口,還大大充實了清國急需的丁口人力

總體而言,此戰後,滿蒙各旗戰力下降不少,因爲各旗中許多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都死了,傷者也不能再戰雖各旗主大力提拔進勇士,然短短几年內,戰鬥經驗豐富的士兵不是那麼容易補齊的

因爲設立八旗漢軍,大力發展火器,清國明面戰力與往常持平,或略有上升,不過這種上升,是許多滿蒙旗主不願看到的,漢臣勢力崛起,也讓各旗主心懷戒備

王斗的消息,是清國諜報機構“蠻子城”傳來的,清國用間向來無孔不入,細作或扮民間各人,或在大明擔任武職,或重金拉攏各處要員,除了宣府鎮東路,大明各處要點細節,在清國的眼中,便如透明一般

“蠻子城”甚至連崇禎皇帝下手喻給楊嗣昌,令王鬥班師援錦的消息都打探出來

皇太極冷笑道:“擢總兵,賜軍號營號,封伯掛印,如此重賞,那王鬥還真是南朝皇帝心中寶貝,你等說說,楊嗣昌會放人嗎?”

殿內各臣面面相覷,他們又不是楊嗣昌肚裡的蛔蟲,怎麼知道楊嗣昌放不放人?

還是饒餘貝勒阿巴泰出列:“聽聞楊嗣昌病重,南人文武間,武人間,都相鬥劇烈再則王鬥立下奇功,餘將定是不平,依奴才之見,爲免各將相鬥,那督師楊嗣昌定會放人”

皇太極嗯了一聲:“蠻子城細作傳來,許多明將效仿王鬥練軍,如楊國柱,虎大威,曹變蛟諸人,營中多火器,若他們來援,加之王鬥,我大清如何應對?”)

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290章 進京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85章 定計第164章 田畝風波第657章 宣統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785章 開關第279章 強攻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792章 天下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204章 拷問第283章 盡殺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351章 進開封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687章 敬意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706章 腰斬第464章 勇氣第699章 霍爾火箭第271章 整編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639章 淚水第209章 分兵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791章 顫慄第198章 留守第621章 紅顏第455章 救援第640章 炮轟第69章 成親第63章 伏擊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514章 破陣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515章 及時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52章 衝突第336章 反應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763章 惡之花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490章 序幕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692章 到西安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447章 土袋第457章 首級第367章 到洛陽、嫉妒第71章 容人之量、上任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58章 吃驚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516章 合圍第412章 費用、軍火第34章 首戰之威第517章 後路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754章 安慰第723章 怒了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780章 轉機第646章 獎賞第311章 雄主第337章 聖意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158章 嬰孩第108章 小堡第66章 排槍第458章 安排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801章 盡出第739章 對策第96章 烽火連天第330章 密謀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759章 陌生
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290章 進京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85章 定計第164章 田畝風波第657章 宣統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785章 開關第279章 強攻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792章 天下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204章 拷問第283章 盡殺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351章 進開封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687章 敬意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706章 腰斬第464章 勇氣第699章 霍爾火箭第271章 整編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602章 這片土地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639章 淚水第209章 分兵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791章 顫慄第198章 留守第621章 紅顏第455章 救援第640章 炮轟第69章 成親第63章 伏擊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514章 破陣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515章 及時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52章 衝突第336章 反應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763章 惡之花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490章 序幕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692章 到西安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447章 土袋第457章 首級第367章 到洛陽、嫉妒第71章 容人之量、上任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58章 吃驚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516章 合圍第412章 費用、軍火第34章 首戰之威第517章 後路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754章 安慰第723章 怒了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780章 轉機第646章 獎賞第311章 雄主第337章 聖意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158章 嬰孩第108章 小堡第66章 排槍第458章 安排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801章 盡出第739章 對策第96章 烽火連天第330章 密謀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759章 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