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鐵廠

所以,雖說此次議和,清國比歷史上更積極,不過對大明來說,卻是可有可無。

特別讓鮑承先等人惱怒的是,夾着錦州大勝的心理優勢,大明很多大臣官將,對清國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對上衆使者時,已經體現出一種趾高氣揚的氣勢。

雖說暗中聯絡的某些人,可能有把柄在清國手上,或是貪圖銀子,不過似乎缺乏了往日那種對大清的畏懼。

奔波多日,鮑承先等人的議和任務,始終進入不了實質階段,怎能不讓他們頹廢惱怒?

“鮑大使,議和之事,還需要進行下去嗎?”

一隨從憤怒道:“很明顯的,這些南蠻子毫無誠意,便想見那明國兵部尚書的面,也是越來越難。”

鮑承先神色陰沉,他手指在桌上輕敲:“議和之事,可以緩一緩,我等到來南朝京師,也不是沒有收穫!眼下觀之,雖說明國無誠意與我大清和談,不過細作分析,他們也無力攻我大清,是不是達成條款,無足輕重。”

他說道:“是以,此行最重要之事,還是繼續離間明國君臣,遊說他們臣工官將,再次將龐大糧餉投入遼東之地,特別不可放棄義州……還有,關注他們國內流賊之事……”

“現,明國臣君對王鬥頗爲猜疑,這還不足,需得加把火……”

屋內傳出竊竊私語:“……閣臣中,魏藻德雖爲閹黨,然爲人圓滑,陳演是四川人,周延儒、鄭三俊、倪元璐皆爲東林黨,江南人氏。想遊說他們與王鬥交惡,難矣……”

大明的勢力劃分,東林黨代表江南地主、官僚、商人的利益,閹黨代表山東、湖廣、山西、北直隸等處官僚、地主、商人的利益,到目前爲止,王鬥損害的,大部分還是閹黨的利益,畢竟宣大在山西。

對於王鬥,東林黨各人雖有憂慮。不過畢竟離得遠,嘴巴上囔囔可以,要有實質上的衝突,那是不可能的,體現在內閣。東林黨人鄭三俊、倪元璐,對王鬥所作所爲,大多持沉默狀態。

內閣首輔周延儒,也一樣不肯體現出敵對狀態。

“……陳新甲雖爲川人,然爲王鬥一系,卻大有文章可做……”

“可續謀議和之策,想方設法。讓陳新甲詢問王鬥之意,介時,將此事宣揚出去,南朝定然上下譁然。陳新甲可去,而王鬥勾結敵國之舉之心……”

“南朝惡鬥,與我大清有益無害,嘗聞魏藻德、陳演。與周延儒恨之入骨?”

……

崇禎十五年三月,數日後。宣府鎮,賈家營堡。

此堡距鎮城約二十餘里,多條河流西向或是南下,將賈家營堡夾在中間,而在城堡的北向數裡,靠近山嶺旁,河水邊,一座龐大的鐵廠,正在拔地而起。

這裡,戒備森嚴,遠遠的,鐵廠範圍,柵欄、崗哨林立,等閒人等,不得進入。

賈家營鐵廠,是王鬥到鎮城後,新建的一系列鐵廠之一,而且往賈家營堡上游不遠,就有一個龐家堡鐵礦,據王鬥所知,儲量頗大,總儲量,達到一億多噸。

早在東路時,雖說很多行業,已經慢慢開放給民營,不過軍工廠,鐵廠等,仍然是官營,對很多商人廠礦的礦石,煤炭等,官方還擁有優先採購權。

對龐家堡鐵礦,同樣如此,該礦,由副總兵張國威親族,還有鎮城一些豪族控制,在王鬥優惠的價格,還有龐大的訂單吸引下,這些礦主們,以最快的速度,與王鬥表明了合作的態度。

又因爲鐵礦需求訂單太大,錢景良好,張家等已經盡力追加投資,還向銀錢司貸了不少款,招募的礦工,更是越來越多。

這也形成頗多的周邊產業,前來貿易的商賈越多,加上工人與家屬,賈家營堡、龐家堡內外,快速成爲兩個新興的市鎮,堡內的軍戶們,也忽然發現,前來租房的人多了,導致房價攀升不少。

“如大將軍所言,使用水力後,可大大提升鼓風之力,這鍊鐵之爐,也可高達三丈之上。”

民政司大使張貴,後勤司大使齊天良陪在王鬥身旁,此外還有二司一些官員,護衛營親將鐘調陽人等。

王鬥眼前,鐵廠最重要一些設備,就是高達十米以上的一些高爐了,這些鐵爐,前方有石砌的出鐵之所,往日用數人拉拽的大型木風箱,已經被水力代替,還有鍊鐵,也是使用焦炭。

離鎮城不遠的四周,頗有一些優質煤礦,焦炭,早在大明,很多地方已經使用,在西方,約是十八世紀初期,有些省份鐵場,甚至使用了軌道機車,如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就有記載,廣州鐵場裝填礦料,率以機車從山上飛擲以入爐。

在大明,產鐵重心,主要在湖北的大冶,湖廣課鐵,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強,還有廣東佛山,早在明中葉,也是重要冶鐵中心,大明鐵產量,一年超過千萬公斤,大部分在南方或是嶺南,甚至西南地區。

還有銅,也多產自四川、雲南、貴州,錫,產自廣西、湖南、雲南等地,汞多產自雲南,還有云南所產白銀,一樣流遍全國。

礦冶業重心南移,何也?

便是這些地方,多使用木炭,煉出的鐵料等物,較爲優質,而在北地,因爲木料缺乏,大部分使用煤,所得生鐵含硫量高,質較次。

而在大明北地,雖焦炭很多已經用於鍊鐵,不過風力跟不上,爐高難超過十米,所產鐵料,仍然不佳,所以王鬥,一直在想,如何提高鐵的產量與質量。

只是,他文科出身,對這方面一向不在行,只隱約記得,後世之所以鍊鐵質量跟上,一個是解決了風力問題,一個是解決原料問題,加上事務繁忙,便將此次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還是軍工廠一個工匠,從水力打製鳥銃得來的靈感,提出建議,言鍊鐵,同樣可以使用水力作爲動力,上報後,讓王鬥茅塞頓開,到達鎮城後,新建鐵廠,便使用水力。

克服一系列問題後,一座座用鹽和泥造成,爐高超過十米的鐵爐建成,事後那工匠,也因爲貢獻巨大,被記了一筆功勳,還有授於上士勳階,讓很多工匠積極性更爲提高。

一片火紅,鐵水出爐了,耀眼的鐵花四處飛濺,順着石槽,流入下方一方塘,衆多工匠,冒着酷熱,還有生命危險,手執持柳木棍,揮棍疾攪,即時炒成熟鐵,待稍冷後,或在塘內斬劃成方塊,或揮椎打成圓形。

王鬥看着,這是此時鍊鐵手法,出爐未炒爲生鐵,既炒則熟,生熟相煉則鋼,將鍊鐵爐與炒鐵爐串聯使用,減少能耗,在工藝上頗爲先進,近代後,在很多地方仍在使用,也是抹鋼與蘇鋼由來。

“又是一批甲等鐵。”

張貴笑得見牙不見眼,旁邊衆人,也是興奮無比,按幕府的劃分,鐵料分爲甲、乙、丙三等,甲等鐵料,用於軍工,乙、丙二等,可賣於民間,依目前看來,以後光賣鐵,每年就是龐大收入。

“只可惜。”

張貴說道道:“水力雖好,有時河道乾枯,未免力氣不足,只得再次使用人力鼓風。”

王鬥點了點頭,眼前的高爐,便是使用上下水池的水落差,形成動力來鼓風的,但在乾旱的時節,上水池蓄水不足,又如何將需要的水,運送到上水池?

他眼中,閃過蒸汽機的身影,可惜啊,這是暫時沒影的事,只得一步步來,水力高爐,比起往日人力鼓風,鐵料的生產與質量,已經往前,邁進很大一步了,心急吃不成熱豆腐,蒸汽機以後再說。

出了鐵廠,衆人向西而行,那方,幾裡外的一條河水旁,又新建了一座軍工廠,專門用來打製鳥銃,還是燧發鳥銃。

副總兵張國威,也在外面等待,他卻沒有資格進入鐵廠內,也沒資格進入軍工廠,不過王鬥巡視龐家堡鐵礦時,他有隨同,王鬥等人出來後,他連忙跟上。

衆人一路過去,王鬥望向南邊,兩山交夾的平原河谷邊,已經是人流密集,很多房屋營地,沿着河邊,也一座座興建起來,商賈的車隊,更是來來往往。

齊天良嘆道:“真沒想到,短短時日,賈家堡、龐家堡、趙川堡等處,立時便繁盛起來,這便是大將軍說的,生產型商人功用吧?”

王鬥微笑道:“不錯,老齊啊,看到眼前情形,你應該明白,往日本將爲何對流通型商人不屑一顧,卻對生產型商人大加扶持了吧?”

齊天良想了想,還是道:“屬下愚昧,有點明白,想細想進去,還是懵裡懵懂,請大將軍解惑。”

張貴笑道:“大將軍是天上星宿下凡,見識遠超常人,如果老齊你能明白,我等就不會是屬下了。”

王鬥也是大笑,齊天良與張貴,算是自己最早親近的一批人,與他們聊天,心中,總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他說道:“說白了也簡單,便是生產型商人可以增加就業,創造價值,最重要的,未來,還能形成更多的階層,可以養活更多的人,這是功德無量的事。”

張國威默默聽着,他其實有些不明白,王鬥,爲何對他族人的鐵礦另眼相看,還提高到功德無量的層次。

投靠王鬥後,他頗爲謹慎,不過此時心中,卻迫不及待,想傾聽王斗的解說。

第12章 誇功遊街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553章 血河(上)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636章 淹沒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714章 議所向第762章 無知第264章 突圍第490章 序幕第756章 追諡第789章 彙集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1章 火路墩第10章 分銀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276章 求援第61章 風雨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433章 關外第719章 潼關第804章 六部分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336章 反應第771章 人心第735章 紅眼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315章 定局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145章 處決(中)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662章 思想第725章 洪流第243章 鉅鹿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824章 完了第521章 落幕第418章 忠義營第264章 突圍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454章 驚聞第176章 廢物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415章 譁然第775章 涅槃第478章 雞蛋第466章 樣子貨第757章 準備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102章 炮擊第421章 陳九皋第88章 繳獲所得第759章 陌生第203章 搏戰第264章 突圍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622章 在哪裡?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607章 立寨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825章 盡滅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483章 馬科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312章 佈局(上)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295章 無可奈何地退走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807章 驚遇第706章 腰斬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581章 銀圓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第513章 射死第78章 火銃改進第515章 及時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783章 說服第221章 誰是兔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394章 行刑!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823章 騎海
第12章 誇功遊街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553章 血河(上)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636章 淹沒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714章 議所向第762章 無知第264章 突圍第490章 序幕第756章 追諡第789章 彙集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1章 火路墩第10章 分銀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276章 求援第61章 風雨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433章 關外第719章 潼關第804章 六部分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336章 反應第771章 人心第735章 紅眼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315章 定局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145章 處決(中)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662章 思想第725章 洪流第243章 鉅鹿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824章 完了第521章 落幕第418章 忠義營第264章 突圍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454章 驚聞第176章 廢物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415章 譁然第775章 涅槃第478章 雞蛋第466章 樣子貨第757章 準備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102章 炮擊第421章 陳九皋第88章 繳獲所得第759章 陌生第203章 搏戰第264章 突圍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622章 在哪裡?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607章 立寨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825章 盡滅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483章 馬科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312章 佈局(上)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295章 無可奈何地退走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807章 驚遇第706章 腰斬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581章 銀圓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第513章 射死第78章 火銃改進第515章 及時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783章 說服第221章 誰是兔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394章 行刑!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823章 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