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急轉直下

這段時間以來,李吳山忙的腳底板打屁股,根本就沒有那麼多時間照看四位殿下和諸位大人們的飲食起居。隨着時間的推移,各種亂七八糟的問題紛紛暴露出來。

開始的時候,程園畢僅僅只是說不習慣大竈上的飲食,想要單獨開個竈。對於這種事兒,李吳山根本就沒有細想,直接就應了。

沒過多久,他們又說四位殿下金嬌玉貴,一定需要專人服侍。考慮到兩位公主殿下有諸多不便,就專門找了倆健婦伺候着。

沒過幾天,問題又來了:李吳山找的這倆健婦實在太過粗鄙,不僅服侍不周,而且禮數不全,根本就不知道伺候天家貴胄的規矩,一定要李吳山再換幾個儀表得體知道規矩的精細之人。

接二連三的鬧了這麼幾回,把李吳山搞的越來越不耐煩,直接就正面開懟了:

“這大旗莊本就是荒僻鄉野,哪有那麼多錦衣玉食?如今國事艱難,諸位還想着以前出則車食則魚的日子?”李吳山沒好氣的說道:“我大旗莊民團的兵士們每日兩餐,每餐只有一菜一飯,每隔五日才能吃到一次葷腥。諸位大人每日三餐,餐餐見肉不說,還有整隻的雞鴨供應。幾位大人每日的飲食所需,足夠製造出百十杆長槍,或者是幾百支箭矢了。你們去外面看看,看看我們的兵士吃的是什麼,應該知足了!”

現如今山河破碎國事傾頹,正是厲行節儉之時,這個道理他們不是不明白,只是不願意落實在自己身上而已,被李吳山一通搶白,雖然心中不服卻也說不出什麼來,只能用幾位殿下做擋箭牌:“我等清苦一些也就罷了,四位殿下金嬌玉貴,平白墮了天家威嚴……”

用這些人的話說,若是四位殿下的衣食用度太過於簡陋,就損了皇家的顏面。

不說這些還好,說起這個李吳山更加火大:“好個天家威嚴好個皇家體面,四嬸子你過來……”

將伺候長平公主的那名健婦拉了過來,對衆人說道:“你們可曾知道,就是這位被你們成爲粗鄙不周且又不知規矩的婦人是何等身份?”

這不過是個鄉野婦人罷了,能有什麼身份?

“這位四嬸子的夫家於青泥河一役中戰死沙場,壯烈之極。爲了營救各位出京突圍,她的兒子身披數創,現如今還躺在牀上養傷。她們家父一輩子一輩的效忠大明,你們說她粗鄙,你們說她不知禮?”

李吳山越說越氣:“想必諸位已經聽說了京城了裡邊的清新,那些個紫綬金章的朝廷重臣轉過頭去就投了李闖,與那些個滿口忠義的傢伙比起來,四嬸子要強一萬倍。”

“聽說萬歲殉國陛下蒙塵的消息之後,四嬸子主動請纓,一文錢不拿的伺候着殿下,這纔是真正的大仁大義大忠大禮。”

“平日裡,四嬸子連一顆雞蛋都捨不得吃,你們來了之後,已經把她家裡成羣的雞鴨都吃光了!”李吳山毫不客氣的說道:“民心如水,能載亦能覆,如今山河殘破社稷蒙塵,終究還有光復的希望,若是寒了民之心,那就真的再也收拾不起來了……”

程園畢知道李吳山說的在理,但他如此直眉白眼的指責幾位殿下,搞的大家都很沒有面子,聲的嘟囔了一句:“國朝哺養萬民,如今用到他們了,就應該奉養以供……”

“放屁!”

這一次李吳山是真的怒了,直接就爆了粗口:“是朝廷養着萬民還是萬民養着朝廷?難道你不清楚嗎?”

“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的大道理裝進狗肚子了嗎?”

這已不是爭論,而是直接破口大罵了。

民重君輕的大道理講了千百年,到了自己頭上就忘的乾乾淨淨,不得不說這是絕大多數讀書人的臭毛病。

李吳山直接就把程園畢罵了個狗血淋頭,讓這位程大人很沒有面子,臉色青白不定幾欲發作。

眼看着二人就要撕破臉了,太子殿下卻是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神態,年紀最長的長平公主趕緊主動站出來,朝着那位四嬸子躬身一禮,萬般誠懇的說道:“想不都這位……這位四嬸子原是滿門忠烈一心報效之人,以前多有怠慢,實在不該。現在當着李侍講的面兒,給四嬸子賠個不是……”

那四嬸子本是鄉野婦人,見到公主殿下給自己行禮,當即就慌了,趕緊趴伏下去不住磕頭:“這怎麼使得?這怎麼使得?平白折了我的壽數。只要殿下不嫌棄俺伺候的不好就行,可不敢受殿下的禮數……”

“如今社稷危急,能多積攢一份財力一份人心,光復河山的希望就多一分。以後的諸般供應全都依尋常兵士水準即可,我等就應該與士卒同甘共苦,太子你說呢?”

“對,對,應當如此,應當如此!”

長平公主主動站出來,以很低的姿態給太子和程園畢解圍,總算沒有真的弄出什麼風波,但卻讓李吳山和這些人的關係變得脆弱而又微妙。

那幾個文臣甚至開始懷疑起李吳山的用心。

事情是明擺着的,從京城裡逃出來已經一個多月了,李吳山既不南下也不北上,而是將太子並諸位殿下“軟禁”在這個的山村之中,他到底是何居心?

漢末的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終於在亂世之中篡漢爲魏,這李吳山是不是要效仿曹孟德的故事?他是不是想做大明朝的活曹操?

到了這個時候,只有和李吳山很不對付的路恭行爲他辯解了幾句:“李侍講確實跋扈了些,但他的忠誠之心還是有的,當此危難之際,不可胡亂猜忌。”

仗着有兩千多民兵,就厲聲呵斥大臣和諸位殿下,這已不僅僅只是“跋扈了些”那麼簡單,而是根本無有人臣之禮。

“這李吳山目無太子,長而久之怕是要生異心的。”程園畢說道:“唯今之計,就是儘快脫離他的掌控……不知京城那邊的消息怎麼樣了?”

作爲大臣和太子,當然不願意久在李吳山的屋檐之下,所以早就暗暗的派遣侍衛去外面打探消息。只要外面的局勢好轉,馬上就離開大旗莊。

可惜的是,那些個侍衛帶回來的消息一個比一個更壞:先是有大量的文武大臣投靠了李闖,然後就是闖軍大肆拷掠,將京城裡的達官貴人皇親國戚折騰的欲仙欲死,收斂了大筆資材。然後又聽說南北兩路闖軍匯合……

如此一來,反攻京城的美夢就算是徹底破產了。

幾日之前,聽說平西伯吳三桂投了李闖。

原本還指望平西伯吳三桂能夠揮師關內擊敗李闖,這一下子連最後的希望都破滅了。

沒過幾天,又聽說闖軍大舉北上,看樣子是要和吳三桂打仗。這些個文臣們頓時就興高采烈起來:原來平西伯投靠李闖只不過的疑兵之計,爭取到足夠的寶貴時間之後已經準備和闖軍決戰了。

平西伯世受皇恩滿門忠烈,怎麼可能真的投了闖賊?只要吳三桂打跑了李自成,一定會迎請太子還京,到時候大家全都是彪炳千秋的大功臣。

但這份喜悅的心情僅僅只維持了一兩天,當外出打探的侍衛把最新的消息帶回來之後,每一個人都目瞪口呆:

吳三桂獻了山海關,投了多爾袞,現在正率領八旗辮子兵追着李自成的屁股一路窮追猛打。

“這……這怎麼可能?平西伯怎麼會投虜清?”聽到這個消息的路恭行已經慌了,反反覆覆的追問着:“消息確切麼?千萬不要搞錯了……”

“千真萬確,辮子兵已經進京城了,絕對不會有誤!”

就在不久之前,衆人還把吳三桂說成了是“忠勇無雙滿門忠烈”的國之干城,轉眼直接就投了清廷,並且帶着辮子兵入關進京,局勢的變化之快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讓人無所適從。

這些人還滿懷希望的期待着吳三桂能扭轉乾坤再造煌煌大明,結果卻是這樣的一番情形。

鐵一般的事實在這些人的臉上甩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直到這個似乎,衆人才想起李吳山的話來:

“我信不過吳三桂!”

幸虧當時李吳山攔住了衆人,若是當初他們帶着太子去投靠吳三桂的話,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

先是李闖破京,然後是八旗辮子兵進京,這一連串的變化已經讓這些人慌亂的手足無措,根本就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所有能夠想都的希望全都無一例外的破滅掉了,還能指望誰?

“能指望的上的也就只有李侍講了,無論如何他手裡還有兩千民團,終究可以算是最後的一絲希望……我這就去找他……”

“連吳三桂都投了清虜,洶洶之際,這李吳山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想法,”長平公主已經說的足夠委婉了,但衆人還是聽懂了她話裡話外的意思:吳三桂這樣的國之干城都投敵了,難道李吳山比吳三桂還要忠誠?

現如今國朝覆滅山河破碎,所謂的朝廷根本已不復存在,根本就拿不出能夠讓他效忠的籌碼,若是他想要升官發財的話,直接把太子賣給吳三桂或者是多爾袞,肯定會有一場潑天的富貴。

這是一定要考慮的問題。

“如今只有動之以情,若是李侍講還感念大行皇帝的恩寵,興許尚有可爲。如是李侍講也要做吳三桂之事……那就是天要亡我大明。”長平公主說道:“什麼都不用說了,我等與諸位大人一起去見李侍講吧……”

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鬥中成長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五百九十二章 毫不在意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一百零三章 穴攻鳳陽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一媒婆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十章 大比賽第四百八十章 外戚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五百六十三章 馭人之術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亂平第四百四十九章 化工之母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二百零七章 滿門忠烈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四百二十一章 瘋子發瘋第二百零七章 滿門忠烈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鷹狼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三百九十八章 十萬天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四十九章 以身相殉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二百六十六章 極度混亂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爺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一百一十五章 決不投降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四百四十三章 遷都之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四百八十四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二百零五章 走馬換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五十章 死社稷
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鬥中成長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五百九十二章 毫不在意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一百零三章 穴攻鳳陽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一媒婆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十章 大比賽第四百八十章 外戚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五百六十三章 馭人之術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亂平第四百四十九章 化工之母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二百零七章 滿門忠烈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四百二十一章 瘋子發瘋第二百零七章 滿門忠烈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鷹狼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三百九十八章 十萬天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四十九章 以身相殉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二百六十六章 極度混亂第一百八十五章 首至金陵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爺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一百一十五章 決不投降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四百四十三章 遷都之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四百八十四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二百零五章 走馬換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五十章 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