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崇禎聞報水淹開封 闖逆遇阻轉機出現

楊嗣昌幽幽地看了堵胤錫一眼:你這挖起坑來,怎麼還沒完沒了了。我要是把真心話都跟你講了,你調頭就把我賣了怎麼辦。

但出於對人才的愛惜,楊嗣昌還是給面子了:

“太子仁孝溫和,跟著陛下多歷練幾年,必能有所建樹。

定王聰慧果決,只要用心進學,將來必是一代賢王。

至於漢王,要看他能不能順利就藩漢中了。”

堵胤錫笑道:“閣老鞏固住了鄖陽府、興安州,漢王自然能夠安穩就藩。”

楊嗣昌搖搖頭:“我能爲漢王殿下做的,也就這麼多了。漢中真正的威脅,是來自西安方向。

能不能守住,要看漢王自己的造化。”

堵胤錫面色一凜,楊閣老這麼說,等於承認在爲漢王鋪路了。

楊嗣昌笑笑:“我這些話你可以上報陛下或者太子殿下。

但我勸你一句,京師的水深不見底,你才學高絕、前途無量,輕易別去參與這些事情。

我加強鄖陽、興安的防禦力量,主要還是考慮大明的長遠利益。再過一年半載,你就能明白我的苦心了。”

堵胤錫點點頭:“閣老放心,我不過就是隨口問問。朝堂大事也不需要我來操心,我只把自己的長沙知府分內事做好即可。”

楊嗣昌點點頭,便結束了交談。堵胤錫回城,楊嗣昌則直接動身前往武陵。

到武陵主要有兩件事,一是完善武陵的城防,進一步屯積糧草。二是召見保靖、酉陽、永順等土司,對他們進行動員。

楊嗣昌和朱慈炤設計了一條湖南防線,其中最關鍵的三個節點:荊州府、常德府、長沙府。

這條防線最大的優點:防線以西數百里全是連綿羣山,由保靖、酉陽、永順等土司佔據。

只要把這些土司的力量組織起來,以爲應援,就完全不用顧忌敵人從西面進攻。

至於防線東面,同樣是水網密佈,又有長江、洞庭阻隔,大規模的騎兵無法盡情施展。

這條防線的中點,是常德府。

常德府,治所在武陵。

武陵,又是楊嗣昌的家鄉。

崇禎十二年,楊嗣昌上書奏請加修武陵城,歷時三年工峻,拆舊易新,極其壯固。

而且費用主要由富戶納捐,上不費國,下不病民,爲武陵百姓所稱頌。

武陵往西,是武陵源、張家界。再往西,就是永順、酉陽、保靖等土司。

修武陵城是楊嗣昌自發爲家鄉做貢獻,倒跟朱慈炤沒有關係。

但後來兩人都覺得反正已經修了,那就順勢而爲,把武陵打造成軍事重鎮算了。

以楊嗣昌家族在武陵的影響力,更容易調動當地士紳的力量。

士紳們也是積極響應,畢竟進入亂世,自家的城池當然是越堅固越好。

……

九月十六日,清晨。

開封城樓上衆人剛剛睡醒,就發生了不幸的事情:開封城北面的曹門終於被大水衝開。

繼朱家寨決口之後,上游的馬家口也發生了潰堤。

兩股洪流匯於一處,衝進了開封城。

千年古都,毀於一旦。

到了下午,水勢稍減。監軍御史王燮率水軍駕船,冒著危險將周王與高名衡等人救走。

至於剩下的三萬多百姓,被洪水沖走了不少。剩下的也只能留在城牆上等死。

城中斷糧多日,這些百姓快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開封城西南,闖軍早已移師高處,並提前造好了大批舟船木筏。

李自成已經徹底接受現實了:“都沒了,撤軍吧。休整一兩個月,咱們去打襄陽。打完襄陽打鄖陽,打潼關。

打回關中,打進漢中。

然後在西安稱帝。”

李來亨問道:“阿爺,開封城那些百姓,要不要救他們一救?”

李自成搖搖頭:“洪水這麼急,我們雖然有船,但也很危險啊。

有人願意駕船去救,那就去吧,也算積德行善了。

若沒人肯去,也不必強行命令。”

李來亨聞言,急忙下去傳令。

歷時兩年的開封之戰,就這樣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宣告結束。

千年古都,毀於一旦。李自成的東進之路,也暫時被堵住了。

對於崇禎來說,成功避免了闖軍與清軍會師於北京城下,局面向好,又可以再支撐些時日了。

王燮將周王、高名衡接回黃河北岸的明軍大營之後,連夜寫奏本,稟報軍情,並彈劾失職諸文臣武將,以及監軍太監劉元斌。

接下來數日,平靜無事。

九月二十一日,正午。

王燮軍報傳到京師。

崇禎正在坤寧宮,與全家人一起用膳。

王德化急匆匆自外面走了進來,直到崇禎身旁,輕聲稟報道:“皇爺,河南加急軍報。”

崇禎聞言, 一把奪過軍報,迅速拆開閱視。

良久,崇禎長舒一口氣:“哎,黃河決口,總算開封沒有落到闖逆手中。

只是苦了周王與城中百姓。”

周後問道:“開封城整個被洪水淹了?”

崇禎點點頭:“千年古都,沒了。對開封來說,是場災難。但對大明來說,真是萬幸。

祖宗之靈保佑,若是李自成攻下開封,大明就要亡了。

開封到北京之間,根本就沒有精銳明軍。

一旦李自成揮師北上,誰能阻擋。

而且闖逆與東虜不同,東虜只是入關搶掠,而李自成若佔了開封,就可以向東進攻,從而切斷漕運。

漕運一斷,北京不戰自潰。”

周後聞言,捂著胸口,也暗自慶幸。

太子問道:“父皇,那接下來應當如何應對,畢竟開封的大水擋得了一時,擋不了一世。”

崇禎一拍桌子,精神振奮了起來:“當然是練兵。從陝西各鎮招募壯勇,組建新的秦軍。

闖逆也需要時間休整、屯田、練兵、備戰。

只要我們練兵比他快,到時候新秦軍出潼關,直擊闖逆老巢,局勢便能扭轉。”

周後笑道:“既如此,陛下可以下旨選九嬪了。選完九嬪,再爲太子選妃。”

崇禎點點頭:“太子大婚要緊,明天便傳諭禮部,讓他們籌備選秀。

先選九嬪,然後選太子妃。

長哥兒搬進端本宮、大婚,國本便再也不可動搖了。

承恩,去召嘉定伯及諸戚畹進宮,今晚賜宴。”

八 周後獻女崇禎婉拒 督師吳楊劃江而治064 漢王上奏詰難首輔 崇禎誅殺東廠提督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六十 毛奇齡展才獻奇策 朱慈荼湔雄朗贅三十九 楊嗣昌屯糧鄖陽府 秦良玉兵發興安州063 吳三桂託庇朱慈炤 周延儒通譜嘉定伯五十三 秘密媾和昌時示好 田家歸正婉玉絕望五十九 商人抵京採買侍婢 奇齡自薦婉玉回府七 佈局西南複現隆中 懿安警醒賜女監視三十八 9嬪之選內外勾結 吳公昌時縱橫捭闔五十一 闖逆受阻獻賊兵敗 局勢改觀田家妥協一十九 狀元抉擇效力漢王 首輔失落絕密名冊八 周後獻女崇禎婉拒 督師吳楊劃江而治四十一 楊嗣昌決意護祖墳 朱慈菝苡鍥舭迪五 鬼谷之術飛箝忤反 資治通鑒觸動逆鱗065 吳三桂納妾陳圓圓 瑞王府接受移換藩二十四 浮生偷閑俏語嬌音 姨娘婉玉巧贈侍妾四十四 徐本正遊說田弘遇 陳次輔廷審吳昌時三十 今科狀元亡國預言 縱論袁毛指斥弊政四十七 黃河決口水淹闖軍 古都開封危如累卵三十七 5軍選鋒忠良2哥 分享秘密溫婉姨娘三十三 左氏父子縱論宮鬥 識破漢王訛詐嗣昌二十七 老奸巨滑閹宦試探 真實誠懇漢王接招一十八 秋風夜雨京師變局 頂門立戶漢王出宮067 楊左同盟共同進退 瑞王移藩漢中二十三 崇禎疑心試探太子 首輔中計招引強援四十五 吳昌時絕地竟反轉 徐本正無辜罷東廠一十一 餘孽自居漢王揮金 待遇不公定王逆反068 司禮監權力大洗牌 周延儒當街擺道場二 宮鬥慘烈崇禎猜忌 承恩助力漢王釋疑四十六 崇禎密令徹查主謀 漢王得利1箭3雕067 楊左同盟共同進退 瑞王移藩漢中四十七 黃河決口水淹闖軍 古都開封危如累卵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068 司禮監權力大洗牌 周延儒當街擺道場四十二 杜勳藐視漢王威脅 禦史夜收匿名血書三 論政試探崇禎挖坑 以力破局漢王求誅三十五 漢王追查閹黨5虎 心念田吉絕密間諜五十四 0官齊跪反對選嬪 殺雞儆猴司馬斬決四十七 黃河決口水淹闖軍 古都開封危如累卵四十八 衛帥養性面詢機密 推心置腹漢王答疑二十二 田家婉玉自願聯姻 漢王吐露真正目標一十八 秋風夜雨京師變局 頂門立戶漢王出宮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二十八 崇禎妥協嚴防漢王 安插眼線內外監視五十一 闖逆受阻獻賊兵敗 局勢改觀田家妥協二十五 婉玉推薦諜報人選 漢王得妾校楊試弓二十 相府失竊秘議對策 欲退無路生死相搏四十六 崇禎密令徹查主謀 漢王得利1箭3雕二十六 王燮奏請廣建社兵 洪泰通牒威逼崇禎三十二 婉玉點撥漢王驚醒 河南暴雨闖軍移營三十四 內廷大達成同盟 聯手運作婉玉入宮五十一 闖逆受阻獻賊兵敗 局勢改觀田家妥協三十二 婉玉點撥漢王驚醒 河南暴雨闖軍移營一十 懿安搬遷東宮掛匾 密旨泄露衛帥被劾二十 相府失竊秘議對策 欲退無路生死相搏二 宮鬥慘烈崇禎猜忌 承恩助力漢王釋疑五十七 漢王交心自爆其短 史文本偌齔な三十四 內廷大達成同盟 聯手運作婉玉入宮064 漢王上奏詰難首輔 崇禎誅殺東廠提督一十三 言官羣起欲誅衛帥 養性悚懼幾欲自裁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五十九 商人抵京採買侍婢 奇齡自薦婉玉回府三十八 9嬪之選內外勾結 吳公昌時縱橫捭闔三十九 楊嗣昌屯糧鄖陽府 秦良玉兵發興安州四 德化詔獄拉攏言官 漢王提請遷移瑞藩一十 懿安搬遷東宮掛匾 密旨泄露衛帥被劾三十九 楊嗣昌屯糧鄖陽府 秦良玉兵發興安州五 鬼谷之術飛箝忤反 資治通鑒觸動逆鱗063 吳三桂託庇朱慈炤 周延儒通譜嘉定伯二十二 田家婉玉自願聯姻 漢王吐露真正目標四十 楊嗣昌重用土司兵 虎大威北調援開封一十 懿安搬遷東宮掛匾 密旨泄露衛帥被劾二十 相府失竊秘議對策 欲退無路生死相搏二十五 婉玉推薦諜報人選 漢王得妾校楊試弓四十二 杜勳藐視漢王威脅 禦史夜收匿名血書四十九 漢王衛帥共謀周吳 督師分兵運糧鄖陽二十五 婉玉推薦諜報人選 漢王得妾校楊試弓六 承恩驚歎絕妙佈局 漢王盤點手中勢力一十七 驚人情報懾服衛帥 漢王實力初露崢嶸一十 懿安搬遷東宮掛匾 密旨泄露衛帥被劾四十六 崇禎密令徹查主謀 漢王得利1箭3雕062 崇禎帝召對吳三桂 朱慈炤預測東虜事四十七 黃河決口水淹闖軍 古都開封危如累卵三 論政試探崇禎挖坑 以力破局漢王求誅三十三 左氏父子縱論宮鬥 識破漢王訛詐嗣昌四十八 衛帥養性面詢機密 推心置腹漢王答疑065 吳三桂納妾陳圓圓 瑞王府接受移換藩四十七 黃河決口水淹闖軍 古都開封危如累卵062 崇禎帝召對吳三桂 朱慈炤預測東虜事065 吳三桂納妾陳圓圓 瑞王府接受移換藩五十八 毛奇齡入京搏前程 崇禎帝宣召吳3桂二十四 浮生偷閑俏語嬌音 姨娘婉玉巧贈侍妾一十 懿安搬遷東宮掛匾 密旨泄露衛帥被劾065 吳三桂納妾陳圓圓 瑞王府接受移換藩四十三 都察院集體上諫章 吳昌時牆倒眾人推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五十 崇禎聞報水淹開封 闖逆遇阻轉機出現一十三 言官羣起欲誅衛帥 養性悚懼幾欲自裁二十九 駱養性進獻投名狀 朱慈菸誓2講官
八 周後獻女崇禎婉拒 督師吳楊劃江而治064 漢王上奏詰難首輔 崇禎誅殺東廠提督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六十 毛奇齡展才獻奇策 朱慈荼湔雄朗贅三十九 楊嗣昌屯糧鄖陽府 秦良玉兵發興安州063 吳三桂託庇朱慈炤 周延儒通譜嘉定伯五十三 秘密媾和昌時示好 田家歸正婉玉絕望五十九 商人抵京採買侍婢 奇齡自薦婉玉回府七 佈局西南複現隆中 懿安警醒賜女監視三十八 9嬪之選內外勾結 吳公昌時縱橫捭闔五十一 闖逆受阻獻賊兵敗 局勢改觀田家妥協一十九 狀元抉擇效力漢王 首輔失落絕密名冊八 周後獻女崇禎婉拒 督師吳楊劃江而治四十一 楊嗣昌決意護祖墳 朱慈菝苡鍥舭迪五 鬼谷之術飛箝忤反 資治通鑒觸動逆鱗065 吳三桂納妾陳圓圓 瑞王府接受移換藩二十四 浮生偷閑俏語嬌音 姨娘婉玉巧贈侍妾四十四 徐本正遊說田弘遇 陳次輔廷審吳昌時三十 今科狀元亡國預言 縱論袁毛指斥弊政四十七 黃河決口水淹闖軍 古都開封危如累卵三十七 5軍選鋒忠良2哥 分享秘密溫婉姨娘三十三 左氏父子縱論宮鬥 識破漢王訛詐嗣昌二十七 老奸巨滑閹宦試探 真實誠懇漢王接招一十八 秋風夜雨京師變局 頂門立戶漢王出宮067 楊左同盟共同進退 瑞王移藩漢中二十三 崇禎疑心試探太子 首輔中計招引強援四十五 吳昌時絕地竟反轉 徐本正無辜罷東廠一十一 餘孽自居漢王揮金 待遇不公定王逆反068 司禮監權力大洗牌 周延儒當街擺道場二 宮鬥慘烈崇禎猜忌 承恩助力漢王釋疑四十六 崇禎密令徹查主謀 漢王得利1箭3雕067 楊左同盟共同進退 瑞王移藩漢中四十七 黃河決口水淹闖軍 古都開封危如累卵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068 司禮監權力大洗牌 周延儒當街擺道場四十二 杜勳藐視漢王威脅 禦史夜收匿名血書三 論政試探崇禎挖坑 以力破局漢王求誅三十五 漢王追查閹黨5虎 心念田吉絕密間諜五十四 0官齊跪反對選嬪 殺雞儆猴司馬斬決四十七 黃河決口水淹闖軍 古都開封危如累卵四十八 衛帥養性面詢機密 推心置腹漢王答疑二十二 田家婉玉自願聯姻 漢王吐露真正目標一十八 秋風夜雨京師變局 頂門立戶漢王出宮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二十八 崇禎妥協嚴防漢王 安插眼線內外監視五十一 闖逆受阻獻賊兵敗 局勢改觀田家妥協二十五 婉玉推薦諜報人選 漢王得妾校楊試弓二十 相府失竊秘議對策 欲退無路生死相搏四十六 崇禎密令徹查主謀 漢王得利1箭3雕二十六 王燮奏請廣建社兵 洪泰通牒威逼崇禎三十二 婉玉點撥漢王驚醒 河南暴雨闖軍移營三十四 內廷大達成同盟 聯手運作婉玉入宮五十一 闖逆受阻獻賊兵敗 局勢改觀田家妥協三十二 婉玉點撥漢王驚醒 河南暴雨闖軍移營一十 懿安搬遷東宮掛匾 密旨泄露衛帥被劾二十 相府失竊秘議對策 欲退無路生死相搏二 宮鬥慘烈崇禎猜忌 承恩助力漢王釋疑五十七 漢王交心自爆其短 史文本偌齔な三十四 內廷大達成同盟 聯手運作婉玉入宮064 漢王上奏詰難首輔 崇禎誅殺東廠提督一十三 言官羣起欲誅衛帥 養性悚懼幾欲自裁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五十九 商人抵京採買侍婢 奇齡自薦婉玉回府三十八 9嬪之選內外勾結 吳公昌時縱橫捭闔三十九 楊嗣昌屯糧鄖陽府 秦良玉兵發興安州四 德化詔獄拉攏言官 漢王提請遷移瑞藩一十 懿安搬遷東宮掛匾 密旨泄露衛帥被劾三十九 楊嗣昌屯糧鄖陽府 秦良玉兵發興安州五 鬼谷之術飛箝忤反 資治通鑒觸動逆鱗063 吳三桂託庇朱慈炤 周延儒通譜嘉定伯二十二 田家婉玉自願聯姻 漢王吐露真正目標四十 楊嗣昌重用土司兵 虎大威北調援開封一十 懿安搬遷東宮掛匾 密旨泄露衛帥被劾二十 相府失竊秘議對策 欲退無路生死相搏二十五 婉玉推薦諜報人選 漢王得妾校楊試弓四十二 杜勳藐視漢王威脅 禦史夜收匿名血書四十九 漢王衛帥共謀周吳 督師分兵運糧鄖陽二十五 婉玉推薦諜報人選 漢王得妾校楊試弓六 承恩驚歎絕妙佈局 漢王盤點手中勢力一十七 驚人情報懾服衛帥 漢王實力初露崢嶸一十 懿安搬遷東宮掛匾 密旨泄露衛帥被劾四十六 崇禎密令徹查主謀 漢王得利1箭3雕062 崇禎帝召對吳三桂 朱慈炤預測東虜事四十七 黃河決口水淹闖軍 古都開封危如累卵三 論政試探崇禎挖坑 以力破局漢王求誅三十三 左氏父子縱論宮鬥 識破漢王訛詐嗣昌四十八 衛帥養性面詢機密 推心置腹漢王答疑065 吳三桂納妾陳圓圓 瑞王府接受移換藩四十七 黃河決口水淹闖軍 古都開封危如累卵062 崇禎帝召對吳三桂 朱慈炤預測東虜事065 吳三桂納妾陳圓圓 瑞王府接受移換藩五十八 毛奇齡入京搏前程 崇禎帝宣召吳3桂二十四 浮生偷閑俏語嬌音 姨娘婉玉巧贈侍妾一十 懿安搬遷東宮掛匾 密旨泄露衛帥被劾065 吳三桂納妾陳圓圓 瑞王府接受移換藩四十三 都察院集體上諫章 吳昌時牆倒眾人推066 左良玉東進棄襄陽 楊嗣昌遣使立密約五十 崇禎聞報水淹開封 闖逆遇阻轉機出現一十三 言官羣起欲誅衛帥 養性悚懼幾欲自裁二十九 駱養性進獻投名狀 朱慈菸誓2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