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貧民

大明朝的整體稅收數字,還是十分可觀的。

萬曆十五年,大明的總稅田是七億零一百萬畝,總田賦是二千六百六十九萬石。到了崇禎十四年,因爲三餉的加派,徵收的稅收更多。即便是按照萬曆十五年的田賦數字,按崇禎十四年的糧價,崇禎朝每年的總稅收也至少有六千六百七十二萬兩銀子。

這個數字看上去十分驚人,似乎足夠大明朝招募兵馬平賊卻奴,但是實際情況是,這些徵收的田賦並不全部繳入國庫。

明代各地的田賦可分爲兩類;其一,起運;其二,存留。“省直銀糧,名色雖不一,大約田賦、均徭二項,不離起解、存留兩款”。所謂起運,就是運到中央政府或其他省的府、州、縣或各邊鎮、都司、衛所等軍事區域的部分。存留就是留供本地開銷的部分。

地方上收取的大量稅收是直接供給給衛所、都司和地方衙門的消耗,真正上繳給國庫的,只佔其中很小一部分,一年不過幾百萬兩。如嘉靖二十八年,國庫“太倉庫”歲入不過三百九十五萬兩。正因爲如此,天子朱由檢才如此缺錢,要不斷加徵稅銀。

但對於在地方上徵稅的李植來說,這龐大的稅收基數是個好事情。他稍微增加二成田賦,就能得到很大的收益。

增加二成田賦後,李植每年可以多得折色銀三十一萬五千兩,得本色田賦六萬三千石。按現在糧食市價,六萬三千石本色麥子相當於十五萬七千兩銀子。加上折色,李植一年可以從天津新稅制上賺取四十七萬二千兩銀子。就算刨去一千多名稅務人員的開支,還有四十萬兩淨賺。

李植得知自己的徵稅方法可以爲自己賺四十多萬兩銀子,十分高興。

李植心情愉快地帶着謝良友和兩百親衛來到了曹姓縉紳家,收取新稅制下的第一筆稅銀。

曹姓縉紳沒有反抗李植的意思。李植在天津大開殺戒殺了那麼多官員,天津的地主們哪裡還敢和李植作對?雖然交納賦稅很可能讓奸猾下人帶着投獻來的田地離開。但是銀兩田地畢竟是身外之物,此時還是順從興國伯的新稅制,保住性命爲上。

曹姓縉紳家裡有旱田一千七百三十一畝,如今李植均平田賦,他每畝地每年要交納七升一合的田賦,一千多畝地合計交納一百二十三石麥子。

曹姓縉紳乖乖地從糧倉裡取出一百多石麥子,交給了李植的稅務官。

李植成功地收取了第一筆田賦,正要離開曹姓縉紳家裡,卻突然看到一個親衛跑了過來,大聲說道:“伯爺,外面聚集了幾百農民,不知道做什麼,一個個全跪在了道路兩側!”

李植愣了愣,看了看門外。

謝良友訕訕說道:“莫非是陸化林煽動農民的餘波還在,農民聽說伯爺來了,要鬧事?”

李植想了想,笑道:“出去看看。”

謝良友死死拉住李植,說道:“伯爺萬金之軀,切莫以身犯險!”

李植無奈地朝親衛們一伸手,喊道:“拿盔甲來,穿上!”

####

孔老大是一個三十二歲的農民。

他三代單傳,是孔家唯一的男丁。他家在趙家村有二十畝旱地,是祖上傳下來的薄田。按理說,家裡有二十畝田地也不差了,但孔老大和媳婦卻過着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

孔老大的苦日子,全在於他勢單力薄,被衙役們欺負了。

孔老大親戚少,不認識什麼關係。加上他性格悶,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在趙家村形單影隻,其他趙姓的村民都不太搭理他。

孔老大二十五歲時候,娶了隔壁村一個腦袋不靈光的女人做媳婦。

平日裡,孔老大和傻媳婦兩人可以說是趙家村裡的孤家寡人,倍受城裡衙役的欺辱。那些衙役們把一層一層的田賦全加到孔老大的田上,什麼“折餘”,什麼“寄米”,什麼“膏股銀”,總之有各種說得出說不出的明目,硬是把孔老大的田賦加到二斗五升每畝。再加上每兩折色銀子二錢的“火耗”,最後孔老大竟要爲每畝田交納三鬥田賦。

孔老大也想過反抗,可每次孔老大拖欠田賦,那些衙役就派差人帶枷鎖來抓孔老大。孔老大沒有親戚,明着被欺負了也不敢鬧事,最後只能一次次被衙役們欺負,二十畝薄地每年交納六石的田賦。

而這二十畝旱地本來就地薄,又沒有灌溉水源,全靠到一里外的小河裡挑水灌溉,一年也就能產出十五石的糧食。刨去每畝一斗三升的種子,刨去每畝三斗的田賦,孔老大每畝地只能收穫三鬥麥子,一年只有少得可憐的六石收益。

六石麥子磨成米麪,要養活兩個人。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孔老大和媳婦都要餓肚子。孔老大三十二歲了,傻媳婦也二十九了,如今膝下沒有孩子。

他們生過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全因爲餓肚子得病,生生病死了。

孔老大不是沒想過帶着田地去投獻,但是那些縉紳老爺一聽說孔老大交這麼高的田賦,就知道孔老大是衙役們的欺壓對象。收納孔老大爲僕人是會讓衙役們沒人可以盤剝的,是要得罪那些衙役的。

最後沒有一家士紳老爺願意接受孔老大的投獻。

孔老大和媳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過着這沒有希望,在溫飽線上掙扎的生活。也許哪年一鬧災荒,孔老大和媳婦就要餓死了。每次孔老大聽村裡的讀書人說闖王闖將的事,孔老大心裡就偷偷希望闖王能來天津。

跟着流賊鬧一場,也比過着這毫無希望的日子好。

然而就在孔老大日日過着這麻木的生活的時候,卻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

讀書人都在傳,說興國伯要對天津的田地加稅。不但原先不納稅的士紳們要增稅,就連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孔老大也要增加稅賦。

孔老大當時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感覺是天要塌下來了。如果自己家這樣的情況還要加稅,自己和媳婦吃什麼?興國伯要把自己這樣的人逼死?

但回家冷靜想了想,這一次,孔老大不相信讀書人的話。

興國伯的事情,孔老大聽說過無數次了。興國伯在各縣修建水利設施開發新田,招募佃農耕作。興國伯給每個佃農分二十畝好田,分牛,還只徵收三成的地租,讓佃農們富得流油。不僅如此,興國伯還招募佃農去開發小琉球,據說那裡的佃農更加富裕。

天津的農民們,都削尖腦袋想投入興國伯門下,哪怕是拋棄家族祖業也毫不顧惜。

孔老大不相信,這樣造福百姓的興國伯,會對窮得吃不飽飯的貧農們加稅!

果然,沒過多久,就有興國伯的稅務官下鄉來了,說興國伯要給貧民們減稅,每畝地只收七升一合的田賦。那些讀書人散佈的謠言不攻自破。

這稅率,只有孔老大現在承擔田賦的四分之一!

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薩爾瓦多第七百五十二章 北方六鎮後面兩章延遲兩小時更新第一百八十八章 擊斃張可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賀世壽第七百零八章 嘆息第三百五十四章 死衚衕第九百九十七章 石油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薩爾瓦多第九十九章 道歉第三百零二章 賞銀第七百六十九章 千歲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兵圍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殺奴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畏第一千一十一章 仗義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遠鏡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阪第九百三十九章 鮮血第五百二十三章 技術第九百七十一章 司馬昭第一千八十八章 陳幺兒第四十四章 陸化榮上門第六百三十八章 鐵炮第七百三十八章 淮安第十九章 限量銷售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畏第五百七十四章 集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底線第一百八十章 追擊潰兵第六百八十三章 泥濘第七百三十七章 騷擾第六百九十四章 活命第九百一十四章 武士軍第七百六十四章 紫禁城第十三章 銀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妙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南第八百一十八章 殿後第一百二十九章 揚古利的試探第六百七十一章 百萬第六百五十四章 愛新覺羅第一千一十一章 仗義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子升賞第五百四十二章 條件第73章 顧老2的新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衙門議事第五百零五章 競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大齊第八十三章 燒製玻璃第五十六章 招募家丁士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教育第八百一十二章 爆炸第九百七十四章 京官第九百七十六章 猜疑第七百零二章 火箭第四百四十七章 衝陣第四百六十二章 多鐸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中之國第七百七十章 秩序第四百三十五章 算盤第三十一章 壽宴第一千七十五章 遊行第六百二十三章 晉商第七章 生意第四百五十九章 衝上去第九百四十一章 勤王第九百二十三章 金邊第九百八十九章 借勢第四百九十三章 許敏策第五百九十六章 腰包第四百零七章 士林敗類第三百二十八章 稻農第九百一十三章 大越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法庭經費第九百三十六章 牽制第八百一十三章 神蹟第六百一十七章 斯文第九百五十章 後裝步槍第六百八十五章 計策第七百四十章 抽調兵力第八百三十一章 甲信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親征第三百五十六章 鐵蒺藜5月3日晚上一章推遲兩個小時第八百章 分配第六百七十九章 決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求助巡撫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英國第四百一十章 四兩月錢第七百七十七章 收割機第一千一十八章 沉箱第四百六十七章 總動員第七百一十七章 碘第一千九十一章 恐慌第一千四十三章 雨灣第二百一十二章 招募新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轟炸第九百五十一章 猴子
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薩爾瓦多第七百五十二章 北方六鎮後面兩章延遲兩小時更新第一百八十八章 擊斃張可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賀世壽第七百零八章 嘆息第三百五十四章 死衚衕第九百九十七章 石油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薩爾瓦多第九十九章 道歉第三百零二章 賞銀第七百六十九章 千歲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兵圍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殺奴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畏第一千一十一章 仗義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遠鏡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阪第九百三十九章 鮮血第五百二十三章 技術第九百七十一章 司馬昭第一千八十八章 陳幺兒第四十四章 陸化榮上門第六百三十八章 鐵炮第七百三十八章 淮安第十九章 限量銷售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畏第五百七十四章 集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底線第一百八十章 追擊潰兵第六百八十三章 泥濘第七百三十七章 騷擾第六百九十四章 活命第九百一十四章 武士軍第七百六十四章 紫禁城第十三章 銀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妙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南第八百一十八章 殿後第一百二十九章 揚古利的試探第六百七十一章 百萬第六百五十四章 愛新覺羅第一千一十一章 仗義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子升賞第五百四十二章 條件第73章 顧老2的新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衙門議事第五百零五章 競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大齊第八十三章 燒製玻璃第五十六章 招募家丁士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教育第八百一十二章 爆炸第九百七十四章 京官第九百七十六章 猜疑第七百零二章 火箭第四百四十七章 衝陣第四百六十二章 多鐸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中之國第七百七十章 秩序第四百三十五章 算盤第三十一章 壽宴第一千七十五章 遊行第六百二十三章 晉商第七章 生意第四百五十九章 衝上去第九百四十一章 勤王第九百二十三章 金邊第九百八十九章 借勢第四百九十三章 許敏策第五百九十六章 腰包第四百零七章 士林敗類第三百二十八章 稻農第九百一十三章 大越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法庭經費第九百三十六章 牽制第八百一十三章 神蹟第六百一十七章 斯文第九百五十章 後裝步槍第六百八十五章 計策第七百四十章 抽調兵力第八百三十一章 甲信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親征第三百五十六章 鐵蒺藜5月3日晚上一章推遲兩個小時第八百章 分配第六百七十九章 決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求助巡撫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英國第四百一十章 四兩月錢第七百七十七章 收割機第一千一十八章 沉箱第四百六十七章 總動員第七百一十七章 碘第一千九十一章 恐慌第一千四十三章 雨灣第二百一十二章 招募新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轟炸第九百五十一章 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