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軍隊名號

勸解之後,張璟和秦良玉又聊了一會兒,就聽到軍營之內,傳來一陣呼喊之聲。

“呼……哈……”

那聲音很大,非常洪亮,頗有種震耳欲聾的聲勢。

張璟不由好奇道:“不知軍營裡喊的這是什麼聲音?”

“回稟國舅爺,這是我麾下的兒郎們在操練的聲音。”秦良玉聞言,笑着回道。

“哦?”張璟十分感興趣道:“早聞秦將軍麾下的川兵,爲我大明屢立戰功,特別是前番渾河之役,那打得可是叫建奴逆賊哭爹喊娘,膽寒得很,不知道今日秦將軍可否讓我見上一見這些川軍勇士?”

“既然國舅爺說了,末將豈敢不應?”秦良玉頓了一下,回道。

她麾下兵馬的訓練,又不是什麼不能爲外人所知的秘密,既然張璟執意要看,秦良玉當然不會拒絕的。

“好!那就有勞秦將軍了!”張璟大喜道。

“國舅爺客氣了,一句話言語的事情,不需如此客氣!”秦良玉迴應着,而後向門外做了個“請”的手勢道:“國舅爺,請!”

張璟起身後,秦良玉便當先帶路,讓張璟跟着她去看她麾下那些川兵的訓練情況。

雖說和李進忠、王體乾吃飯的時候,張璟不只見過了秦良玉,也看到了她所率領的川軍兵將,但那也只是行軍而已,這和看那些川軍兵將操練,可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張璟對於川軍訓練,也有一定的嚮往,現在有機會,自然也是想厚着臉皮去看看。

寬大的校場內,除了在軍營值守的兵卒外,剩餘的兩千餘名軍士正手持着白色長杆,在各部兵將的號令之下,揮舞着手中的白杆。

“國舅爺,這就是我石砫宣撫司麾下的兵馬。”走進校場,秦良玉就指着那些訓練的兵馬說道。

“哦?這就是外界流傳的‘白桿兵’嗎?今日一見,果然精銳!”張璟看着那些訓練嚴格,渾身散發着一股血腥殺氣,顯然都是歷經無數惡戰,這纔有的精兵氣息。

“什麼白桿兵不白桿兵的?這不過是百姓們見末將麾下兵馬皆使白杆,再加上這些年末將又率領他們立得一些微末寸功,令得百姓擡愛,這才稱呼末將麾下的兵馬爲白桿兵的,末將和麾下兵馬,乃我大明軍隊,豈敢擅立名號?”秦良玉聞言,連忙有些着急的解釋道。

“其實,能得百姓擡愛,那也非常不容易了,要是我大明的軍隊,都能得百姓擡愛,爲其立名號的話,何愁遼東不平?江山不靖?”張璟聽後,不由有些嘆息道。

“恐怕……這很難……”秦良玉聞言,愣了一下後,明白了什麼,平靜回道。

“確實……是很難……唉……自遼事起,國事艱難啊……”張璟聽後,又一陣嘆息。

秦良玉聞言,並未再說什麼,而是跟着沉默,因爲她也不知道怎麼說了,遼東的局勢已經那樣,沒人會再和薩爾滸之戰前一樣,說平定遼東,剿滅建奴逆賊是容易的。

見秦良玉不再糾結名號的問題,張璟心裡暗笑,總算轉移了話題,他可怕因爲剛纔提名號的問題,引起他和秦良玉之間的芥蒂。

剛纔,秦良玉那麼着急的解釋白桿兵的稱號來歷,張璟知道,這是秦良玉害怕她自己宣傳白桿兵的名號,會被別人拿出來說事,所以故意這麼解釋的。

這年頭,總有些沒事找事的言官,聽到風就是雨的,彰顯存在感彈劾,秦良玉可不想在這種名號上,被那些爲了彈劾出名而彈劾的人彈劾。

當然,張璟也沒追究這事,更不認爲秦良玉慫,連百姓給的稱號都不敢當着朝廷的面要,畢竟,軍隊自立名號,本身就是令朝廷和皇帝忌憚的事情。

要是一支軍隊敢揹着朝廷和皇帝,自己立自己名號,那在朝廷和皇帝眼裡,還能信任這支軍隊嗎?

《左傳》有言,“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這是華夏先祖早早就有的認知,名正言順,是封建正統王朝正義與道理,若是沒有朝廷的授予,讓一支軍隊自立名號,那在朝廷和皇帝心裡,那自立名號的軍隊的眼裡,還會有他們嗎?

秦良玉正是害怕有人拿百姓的稱呼說事,這才向張璟解釋的。

終究,百姓可以給你的軍隊起各種名字,但你自己和你麾下的軍隊心裡應該明白,你部隊的名號永遠是朝廷和皇帝給的名號,而不是百姓取的,百姓可以那麼稱呼你們,但你們卻絕對不能這麼稱呼自己。

這就像早先戚繼光麾下的浙兵,因爲戚繼光帶領他們打倭寇,保護了沿海百姓的生命財產,從而受到沿海百姓愛戴,被沿海百姓成爲“戚家軍”。

可是,百姓能這麼喊他們,但是在大明官場以及軍隊裡,甚至是他們以及,可都不能這麼稱呼自己。

大明至今從來沒有一家一姓之私人軍隊,即使戚繼光、秦良玉的兵,都是領了大明朝廷錢糧,自行招募的兵馬,他們和大明衛所裡的世襲軍戶不同,但他們依舊是大明皇帝和朝廷的兵馬,而不是你一個軍將的私軍。

皇帝和朝廷可不會讓你隨意建立自己的私軍的,而你真要是這麼做了的話,那基本上就可以告你謀反大不敬了。

當然,真實歷史上,等到崇禎上臺後,中央財政徹底敗壞,到處各種欠響,中央朝廷威信壓不住地方,而地方又有錢養下面的兵馬的時候,多數大明的兵馬,也確實漸漸的都實質成爲了各地封疆大吏的私軍。

即使他們名義上還是大明的軍隊,但大明中央朝廷基本上也指揮不動他們了,而那些封疆大吏,自然也都成爲了明末時候真正的軍閥,對於中央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的多了去了,而崇禎和中央朝廷,也因爲忌憚他們手下的兵,都不敢過分針對他們。

逼急了,保不齊這些實質軍閥,搖身一變,加入流民軍,推翻已經江山飄搖的大明瞭,反正,那些流民軍裡,也是有不少原先大明的軍隊投降來的。

165、死人不會開口178、逢場作戲67、下了血本結交的東林黨238、安排不安排27、選後選德401、稷山大捷380、今我大明,隱有十常侍者148、行人395、後手與刺探303、兩面進行163、熊廷弼入京311、客媽媽是這麼被害的341、秦良玉要報仇273、都不想抓人90、張輔之384、明招不行來暗的30、袁應泰自殺殉國9、遼瀋必失69、偷樑換柱113、不可登354、冤家宜解不宜結192、保證張嫣的安全364、運氣好的王化貞216、殺人目標和動機107、水路很快221、茅元儀獻書188、用賬本做交易112、強封158、書生閻應元186、降落傘段子的啓示54、張璟怎麼會有證據呢?61、渾河血戰的啓示306、酒菜有毒303、兩面進行313、證據面前案情水落5、實爲避禍173、良知被羣體泯滅374、怎麼去朝鮮了?90、張輔之2、我壓她!116、天姿國色358、當礦監也是要有後臺的373、會僞裝的王化貞15、還是巴巴好!204、廷弼必盡力相助43、咱家倒要看看誰敢對國舅爺動手?60、大明敗於奸細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295、大明沒“大人”66、國丈是東林舔狗110、治客氏大不敬之罪87、方從哲薦人124、冤也不冤375、浙兵訓練333、反水的代價不夠329、善意的謊言319、西山軍器局129、門敬241、御馬監的特殊小炤184、各黨都腐敗296、別被外人知道就行325、發火成功率339、紅夷大炮55、李超招了132、水磨腔392、代善330、王安留中108、錦衣衛好壞71、大爺小道童204、廷弼必盡力相助310、藏信高府157、多數儒生的縮影165、死人不會開口155、熊蠻子真他奶奶個熊的不是人220、把水攪混160、高進行蹤64、宮闈內爭49、皇后族兄的身份好1、族妹是皇后261、都想博關注247、太監的綠帽子258、五軍都督府164、留之不得105、換個知根底的人83、方府之宴308、藏身車下168、恕臣死罪202、出賣所有文官利益314、大不敬,斬魏朝256、改戶籍不難362、殺十一者,令行士卒276、我好害怕哦!218、旨意不對勁208、帝王無音信252、以次充好209、行刺客巴巴188、用賬本做交易83、方府之宴347、與秦、馬兩家和好318、帶俸千戶
165、死人不會開口178、逢場作戲67、下了血本結交的東林黨238、安排不安排27、選後選德401、稷山大捷380、今我大明,隱有十常侍者148、行人395、後手與刺探303、兩面進行163、熊廷弼入京311、客媽媽是這麼被害的341、秦良玉要報仇273、都不想抓人90、張輔之384、明招不行來暗的30、袁應泰自殺殉國9、遼瀋必失69、偷樑換柱113、不可登354、冤家宜解不宜結192、保證張嫣的安全364、運氣好的王化貞216、殺人目標和動機107、水路很快221、茅元儀獻書188、用賬本做交易112、強封158、書生閻應元186、降落傘段子的啓示54、張璟怎麼會有證據呢?61、渾河血戰的啓示306、酒菜有毒303、兩面進行313、證據面前案情水落5、實爲避禍173、良知被羣體泯滅374、怎麼去朝鮮了?90、張輔之2、我壓她!116、天姿國色358、當礦監也是要有後臺的373、會僞裝的王化貞15、還是巴巴好!204、廷弼必盡力相助43、咱家倒要看看誰敢對國舅爺動手?60、大明敗於奸細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295、大明沒“大人”66、國丈是東林舔狗110、治客氏大不敬之罪87、方從哲薦人124、冤也不冤375、浙兵訓練333、反水的代價不夠329、善意的謊言319、西山軍器局129、門敬241、御馬監的特殊小炤184、各黨都腐敗296、別被外人知道就行325、發火成功率339、紅夷大炮55、李超招了132、水磨腔392、代善330、王安留中108、錦衣衛好壞71、大爺小道童204、廷弼必盡力相助310、藏信高府157、多數儒生的縮影165、死人不會開口155、熊蠻子真他奶奶個熊的不是人220、把水攪混160、高進行蹤64、宮闈內爭49、皇后族兄的身份好1、族妹是皇后261、都想博關注247、太監的綠帽子258、五軍都督府164、留之不得105、換個知根底的人83、方府之宴308、藏身車下168、恕臣死罪202、出賣所有文官利益314、大不敬,斬魏朝256、改戶籍不難362、殺十一者,令行士卒276、我好害怕哦!218、旨意不對勁208、帝王無音信252、以次充好209、行刺客巴巴188、用賬本做交易83、方府之宴347、與秦、馬兩家和好318、帶俸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