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平壤城下下

而在唐繼光和吳十畝、寧完我等人談話的時候,平壤城牆下,許自俊已經說出了自己來這裡的目的了。

許自俊深呼吸一口氣,定了定心神,從懷中拿出檄文,高聲誦讀道:“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我大明乃朝鮮之宗主國,朝鮮卻暗通建奴,既然與建奴稱之‘鄰好之情,亦豈無之?’,此至吾大明於何地?此爲宗主呼?”

許自俊的檄文雖然夾雜了兩句文言文,但總體而言都是比較容易聽懂的。城頭上的士兵都聽得一清二楚,即使不能夠是明明白白,也猜得出其中意思。

一時間,士兵都感覺臉頰發燙。

許自俊接着說道:“壬辰倭亂,萬曆二十年,餘朝鮮僅義州一帶倖免。餘者皆爲倭寇所據。爾朝鮮無銀,吾大明賜紋銀二萬兩,於朝鮮國王!爾朝鮮義州僅糧六百石,吾大明兵馬糧秣盡從大明運來!力戰數年!名將鄧子龍爲爾朝鮮犧牲,數萬大明兒郎血染朝鮮土地!”

“爾朝鮮自詡小中國,學習儒家聖典。大臣勸說國王私通宗主敵國,此謂之何?不忠也!吾大明對爾朝鮮有再造之恩,壬辰倭亂不取爾一分一毫,以之爲報酬,爾如此行爲!此謂之何?不義也!朱子家訓言:‘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爾朝鮮卻以通敵報之,此謂之何?不仁也!吾大明於朝鮮宗藩二百餘年,今卻視之如草芥,此謂之何?不禮!”

許自俊說到這裡,深呼吸一口氣,以更加昂然的聲音大喊道:“此不忠不義不仁不禮之國,吾自當撥亂反正!部曲偏裨將校諸吏降者,勿有所問。廣宜恩信,班揚符賞,佈告天下,鹹使知聖朝有拘迫之難。如律令!”

“節帥!死。也許你不怕,但你就爲了這樣的國王和大臣效死,值得嗎?你這這樣做是助紂爲虐!即使是戰死。也是遺臭萬年,遭人唾棄!用先賢司馬公的話來說,你就算戰死,連鴻毛亦重之於你戰死的價值!”許自俊一臉正氣凜然的說道。實際上他心慌慌得很。萬一談崩了,他就算穿着山文甲,面對萬箭齊發,恐怕也沒有什麼用處。

不過許自俊這傢伙倒是有幾分急智,雖然心中害怕。但越是這樣,他反而越是顯得正氣凜然。一反之前懦弱怕事的樣子,鄭遵都有種看到聖人的錯覺了。

“哈哈!這許自俊倒是有幾分急智啊!”唐繼光在後面卻樂了,他可是知道許自俊是什麼人。他這個官職,也是靠諂媚光海君李琿及其妃子,這纔得到的。原本只是混個半年資歷就回去漢城了,不過他也倒黴,才混了五個月資歷。還差那麼點時間。最後卻遇到戰事爆發。

城頭上的鄭遵心思卻是七上八落,都不知道該怎麼做好了。四下掃視一番,發現城頭上的士兵,一個個都戰意大去,箭矢雖然還扣在弓弦上,但弓弦已經鬆弛下來。手中刀劍。都指着地板,長槍也無力是靠在城牆垛口上。

朝鮮軍士兵慚愧啊!他們實在鼓不起勇氣和東江軍迎戰。正如檄文說的,再造之恩卻是以怨報德。他們還有什麼面子和東江軍死戰呢?

“諸君,認爲如何是好呢?”鄭遵苦澀的問道。之前心中好不容易鼓起的死戰勇氣,現在被唐繼光一張檄文,打擊得支離破碎。

別提小兵了,就算是鄭遵,現在心中都慚愧,不能夠說沒有底氣繼續和東江軍開戰。但最起碼,現在鄭遵的立場沒有了之前那麼堅定。

正如許自俊說的,死對於鄭遵而言已經並非是什麼不能夠接受的事情,早在決定死守平壤城之前,他已經有了戰死的覺悟。

但鄭遵求的是什麼?是名,是利!

名就不用說了,利就是福澤後代,只是東江軍將這檄文發了出去。會有多少將領會選擇站在光海君李琿那一邊?光海君能不能守住國家?

鄭遵的想法何嘗不是他手下人所想的呢?

觀察使金倫義猶豫了一下,情緒低落道:“開門迎接王師吧!陛下,陛下做的的確不地道……”

金倫義心裡面補充了一句,就算我們願意死守,又能夠守到什麼時候呢?

“開城投降吧!”鄭遵彷彿一下子衰老了十歲,整個人摔坐在城牆走道上,毫無一方諸侯,節度使應有的儀態。

不過此刻沒有人用鄙夷的目光看着鄭遵,朝鮮軍上下都鬆了一口氣。雖然有部分人不甘心開城投降,但也沒有做出過激的舉動。一方面是宗主國的大義,一方面是國王的大義,也許中立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唐繼光想不到鄭遵真的就投降了,其實他的本意也就是動搖一下士氣而已。

其實唐繼光並不知道,就算他不來“清君側”,到了天啓四年,也就是兩年多後,朝鮮也會爆發一場政變,史稱“仁祖反正”。仁祖是國君的諡號,‘反正’自然就是撥亂反正的意思了。

可見朝鮮國內對於光海君的不滿,早就已經存在了。爆發,不過是差一個契機。其實這也是正常的,朝鮮都是以儒家思想爲主體的,而光海君在後金和大明只見搖擺,當牆頭草。而就是二十多年前,大明卻對朝鮮有再造之恩。

無論從那一點看,光海君的做法都不地道,自然會引發貴族和大臣的不滿。也就是普通百姓不大知道這些罷了!

而平壤城的投降,更是讓唐繼光省卻了很多功夫。唐繼光讓毛文龍率領四千士兵北上,用於牽制朝鮮北部的軍鎮。

這個提議剛剛開始,在暗中吳十畝和寧完我都勸說過唐繼光。他們顯然都看得出毛文龍對於唐繼光的敵意,但唐繼光卻還是選擇了讓毛文龍帶兵。

Wωω¸тtκan¸CO

因爲唐繼光不可能要毛文龍過來,自己卻一直提防着他。不過唐繼光也不可能完全信任毛文龍,吳十畝被派去擔任監軍。有了吳十畝在,就算毛文龍想拉攏東江軍將領,也得找機會。而且還得看那些東江軍將領,有沒有膽子在吳十畝的眼皮子低下做這事情呢!

第303章 背水死戰(3)第222章 國分川會戰?序幕第137章 決戰彥根城(3)第288章 紅丸案8第20章 春風拂臉春意盈第318章 錢銀第385章 荷蘭艦隊來了!第268章 煉獄第33章 少年氣揚鋒芒露第281章 宣州攻略(上)第246章 黨爭第91章 說服(下)第114章 算計不成。反被算第407章 漳州海戰3第72章 火器所(下)第16章 田川刀劍屋第364章 破虜堡大戰(5)第287章 趙南星的報復第75章 人在大阪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第38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3)第39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4)第253章 戰將至第160章 臺灣攻略(上)第63章 劃時代的飛船第292章 進京第78章 與茶茶共浴的時刻第108章 八目町口之戰(7)第17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364章 破虜堡大戰(5)第168章 用人之道第377章 破虜堡大戰(18)第92章 部將第18章 流光飛轉無人察第130章 逼殺井伊直孝第44章 財大氣粗需小心第397章 荒島第379章 破虜堡大戰(20)第86章 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26章 目標!硫磺島!第18章 流光飛轉無人察第208章 關門海戰(2)第225章 國分川會戰(3)第267章 大發貢炮第43章 莫師爺第253章 戰將至第39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4)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108章 八目町口之戰(7)第259章 城牆激戰(中)第92章 部將第255章 炮擊第400章 針鋒相對第292章 進京第395章 沉船第56章 日耳曼的僱傭兵第186章 欺人太甚!第298章 三必敗(下)第27章 航海日記第305章 西平堡第93章 舌戰評定室(上)第360章 破虜堡大戰(1)第376章 破虜堡大戰(17)第173章 戎克船、牧場第69章 人在平戶第328章 平壤城下下第387章 李適之亂第168章 施大瑄、學院第57章 返航第304章 遼東劇變第39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4)第185章 明代火器發展第409章 出兵澎湖第2章 大海茫茫,無容身第365章 破虜堡大戰(6)第56章 日耳曼的僱傭兵第254章 狼煙起第350章 在京中第51章 招攬人手第62章 鬥地主的魅力第409章 出兵澎湖第236章 以遼民守遼土(上)第19章 古代日本的一條龍服務第235章 皮島第101章 真田幸村顯威風第98章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第215章 村上之策第402章 燦叔第155章 難民如潮第100章 包圍圈形成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76章 溫泉行第170章 紅夷人再現第107章 八目町口之戰(6)第204章 唐繼光之左臂第74章 自來火銃第299章 鐵林義從第334章 漢城謀上第119章 密議(上)
第303章 背水死戰(3)第222章 國分川會戰?序幕第137章 決戰彥根城(3)第288章 紅丸案8第20章 春風拂臉春意盈第318章 錢銀第385章 荷蘭艦隊來了!第268章 煉獄第33章 少年氣揚鋒芒露第281章 宣州攻略(上)第246章 黨爭第91章 說服(下)第114章 算計不成。反被算第407章 漳州海戰3第72章 火器所(下)第16章 田川刀劍屋第364章 破虜堡大戰(5)第287章 趙南星的報復第75章 人在大阪第169章 千金買馬骨第38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3)第39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4)第253章 戰將至第160章 臺灣攻略(上)第63章 劃時代的飛船第292章 進京第78章 與茶茶共浴的時刻第108章 八目町口之戰(7)第17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364章 破虜堡大戰(5)第168章 用人之道第377章 破虜堡大戰(18)第92章 部將第18章 流光飛轉無人察第130章 逼殺井伊直孝第44章 財大氣粗需小心第397章 荒島第379章 破虜堡大戰(20)第86章 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26章 目標!硫磺島!第18章 流光飛轉無人察第208章 關門海戰(2)第225章 國分川會戰(3)第267章 大發貢炮第43章 莫師爺第253章 戰將至第39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4)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108章 八目町口之戰(7)第259章 城牆激戰(中)第92章 部將第255章 炮擊第400章 針鋒相對第292章 進京第395章 沉船第56章 日耳曼的僱傭兵第186章 欺人太甚!第298章 三必敗(下)第27章 航海日記第305章 西平堡第93章 舌戰評定室(上)第360章 破虜堡大戰(1)第376章 破虜堡大戰(17)第173章 戎克船、牧場第69章 人在平戶第328章 平壤城下下第387章 李適之亂第168章 施大瑄、學院第57章 返航第304章 遼東劇變第39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4)第185章 明代火器發展第409章 出兵澎湖第2章 大海茫茫,無容身第365章 破虜堡大戰(6)第56章 日耳曼的僱傭兵第254章 狼煙起第350章 在京中第51章 招攬人手第62章 鬥地主的魅力第409章 出兵澎湖第236章 以遼民守遼土(上)第19章 古代日本的一條龍服務第235章 皮島第101章 真田幸村顯威風第98章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第215章 村上之策第402章 燦叔第155章 難民如潮第100章 包圍圈形成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76章 溫泉行第170章 紅夷人再現第107章 八目町口之戰(6)第204章 唐繼光之左臂第74章 自來火銃第299章 鐵林義從第334章 漢城謀上第119章 密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