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建奴、朝鮮、遼東

“不知道。”面對寧完我的發問,唐繼光把頭靠在椅背上,定定的看着大帳頂部,語氣有些茫然的回答道。

寧完我急不可耐,告罪一聲。“失禮了!”從唐繼光書案上拿過行文來,一目十行的掃視着。

“建奴居然派出鑲藍旗整整一旗!三十三個牛錄!上萬大軍駐紮在鴨綠江邊上!而且這次還是派四大貝勒中的二貝勒阿敏爲統帥!建奴名將冷格里、達爾漢輔之!其心恐怕……”寧完我聲音登時變得有些顫抖了,後面的恐怕什麼已經不敢說下去了。

寧完我之前還有幾分僥倖,想着這次建奴目標放在遼東那裡。殘酷的現實,叫寧完我不得不心思都亂了起來。

“不一定!”唐繼光目光依舊盯着大帳頂部,喃喃道。

“軍門此話太過了吧?建奴雖然名爲八旗,但除卻老酋麾下的正黃旗外,便是鑲藍旗兵力最多!其兵力,佔據建奴大軍中約莫六分之一!着實不可輕視!”寧完我連忙勸說道。對於八旗軍兵力分配,寧完我不敢說了如指掌,但好歹作爲最重要的敵人,寧完我對於後金的情況,還是大致瞭解的。

“不!”唐繼光搖了搖頭,說道:“你還不明白本官的意思!”

“那軍門認爲是什麼呢?”寧完我詫異中帶着幾分不服氣問道。

唐繼光將目光從大帳頂部移開,看着寧完我手中的行文,說道:“王化貞準備出兵遼東的事情,你我都知道了。建奴怎麼可能不知道呢?建奴知道了,還在鴨綠江屯兵,兩線開戰。建奴有這個能耐嗎?”

唐繼光出兵也就罷了,如果是防守,努爾哈赤還真對東江鎮有一種老鼠拉龜——無從下手的感覺。

如果不出兵東江,完全不需要那麼多士兵放在鴨綠江邊上。東江鎮現在出兵朝鮮,在本土雖然兵馬不少。但除了五千老兵外,其他盡爲訓練幾個月的新兵而已!也就是嚇唬一下不認識的人,但建奴毫無疑問。是可不會被嚇住的。

正常情況下,建奴只需要在鴨綠江邊上駐紮兩千騎兵,足以讓東江軍不敢渡江了。

就算東江軍渡江開戰,兩千騎兵在大軍一半渡過鴨綠江的時候。突然殺奔而來,東江軍怎麼抵擋啊?東江軍敗則一敗塗地,背後是鴨綠江,想走都沒有辦法。當初渾河血戰便是如此,上萬大軍。最後只是走脫一千人不到。

這還是因爲戚金、秦邦屏等人死戰的緣故,要不然早就被建奴殺得乾乾淨淨,或者落到水中餵魚了。

退一步說,就算東江軍運氣無敵,戰鬥力無雙,擊敗了騎兵。建奴騎兵也能夠靠着機動速度快,從容撤退。再利用戰馬的速度,伺機咬上東江軍一口。再撤退。如此幾次,足以磨死東江軍了。在偌大的草原,東江軍可是根本無處容身,只能夠默默承受。

甚至也不需要攻打戰兵,可以偷襲輜重隊,不敢說餓死東江軍。逼退卻是完全沒有問題。

正因爲如此,建奴此舉。看似是準備攻打東江軍,但讓人仔細一想。似乎又不是。又想回來,不攻打東江鎮,派那麼多士兵在鴨綠江邊上幹什麼?欣賞風景嗎?

唐繼光越想越疑惑,這建奴,到底想幹什麼呢?

寧完我猶豫了片刻,疑惑道:“軍門,會不會是王巡撫那裡吸取薩爾滸之戰和沈遼大戰,將這次出戰保密得好好的,讓建奴不知道遼東準備出兵的事情?”

“你可別心存僥倖!朝廷吏治敗壞到什麼程度就不用我說了!我們東江軍得到王化貞出兵的消息,也不是王化貞說的,而是買通官吏得到你的!我們東江軍能夠這樣做,爲什麼建奴不可以?可別忘記他們可不是第一次這樣來獲得情報了。”唐繼光沉聲說道。

寧完我心頭一凜,仔細思索一番,後說道:“莫非是仿效沈遼大戰當中,拋磚引玉!誘惑王巡撫提前出兵?”

當初沈遼大戰當中,前線雖然大敗,但遼陽那裡袁應泰還是有相當的兵力。連同敗兵,袁應泰手中有二點三萬大軍。而且因爲之前準備出兵後金,城中囤積了相當的輜重,夠吃好幾年就太過誇張了,但省些吃和用度,堅守一年還是沒有問題的。

再加上在邊上的太子河還有約莫五萬明軍在邊上,這就足以讓努爾哈赤被牽制着。

於是努爾哈赤拋棄圍攻遼陽,帶兵直奔山海關而去。

袁應泰中計了,帶兵出城,準備和太子河的明軍前後夾擊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當下轉過頭來,殺的明軍大敗,再加上城中有內應,順勢奪下遼陽城。

這事情,叫寧完我,心中很是忌憚努爾哈赤再用上這一招。

“你的話有道理,努爾哈赤的想法應該是這樣了。不過本官想來,這不過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則是逼本官退兵!好日後聯合朝鮮,前後夾擊我東江鎮!”唐繼光沉聲說道。

“軍門,你的話雖然有道理,但如果建奴真的來攻!甚至這消息傳了出去,恐怕不想退兵,也得退兵啊!”寧完我有些猶豫不定了。老實說,現在東江鎮這個情況,能不能守得住鑲藍旗的進攻,寧完我心中也沒有底氣。

別看東江軍兵力不少,三萬多人,但有的時候反而是人多壞事。那些新兵意志力薄弱,如果在守城的時候崩潰,很容易造成老兵都動搖,乃至於全軍崩潰。

甚至對於一支軍隊而言,可以用水桶論來到評價他的戰鬥力。水桶論就是說,一個水桶能夠裝多少水,不是取決於他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最短的。

正因爲如此,寧完我也不得不在這個大好形勢下,說出這樣的話來。

“不!”唐繼光堅定的說道:“戰爭就好比賭博,贏了!封侯拜相!輸了!成賊爲寇!我唐繼光就賭一把!他努爾哈赤虛張聲勢!”

“軍門,一旦建奴真是出兵,東江動盪啊!士兵家眷都在東江鎮,士兵定然士氣低落,哪怕是兵變也未必不可啊!”寧完我激動的說道。

唐繼光還是選擇了搖頭。

寧完我依舊苦苦勸說:“軍門,昔日隋末動亂。隋煬帝滯留江東。宇文化及乃利用隨駕的關中衛士思鄉心切,發動兵變,逼死隋煬帝。以史爲鑑。此不得不慎之!”

唐繼光沉聲說道:“公甫你的話本官何嘗不知道有道理呢?但現在國勢日衰,遼東方面將帥不和,遼西落入賊手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我東江懸於海外,不拿下朝鮮不足以立足遼東。再則現在已經把朝鮮得罪死了。下次建奴來進攻,定然會聯繫朝鮮前後夾擊的!那個時候你認爲東江鎮可以抵擋得住嗎?就算抵擋得住,又能夠抵擋幾次呢?與其苦苦掙扎一番後,還是免不了滅亡。本官寧願痛痛快快的,於今年定勝負!”

唐繼光的話。感染了寧完我。寧完我一時間啞口無言。

想通後的唐繼光,召集諸將,折斷三矢,昂然道:“如有言退兵者!如同此矢!不下朝鮮,本官寧願死在朝鮮的土地上!”

諸將見唐繼光決心如此堅定,不論此刻是什麼心態,皆表示自己將會齊心協力,堅定不移的跟隨唐繼光。而奇襲開城府的事情。也在建奴駐兵鴨綠江的事情。更加緊密而快速的進行着。

而朝鮮方面,也並不平安,朝鮮爆發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李貴準備入京謀反的事情,被人發現了。

事情的緣由很簡單,李貴出兵勤王,光海君自然派人去犒賞一番。讓其他人都以李貴爲榜樣。不想走到半路,光海君派去的大臣。卻聽到李貴拋下大部隊,只是帶着五百精銳士兵急行軍而來。

光海君派去的大臣登時心生疑惑了。你李貴着急,也不是這樣着急啊?如果着急應該帶着百十名騎兵趕路,要不然帶五百人來,多的不多,少的不少,有什麼用呢?

但不能夠憑這一點就說李貴謀反的,勉強可以說李貴勤王心切。不過光海君派去的大臣也沒有放下心中的懷疑,表面上不動聲色,帶着生豬、山羊、美酒前往李貴的軍營中,犒賞平山軍將士。

在宴會上,光海君派來的大臣,雖然少不了一頓旁敲側擊,想問問李貴怎麼只帶五百人而來。

李貴對此自然是有所防備了,不想這就着跡了!怎麼這麼點事情,你解釋的那麼詳細的?太過了!這反而讓光海君派去的大臣心中更加懷疑。

而且這個世界上一這麼一句話,酒後吐真言!而光海君派去的大臣可是帶了不少美酒的。朝鮮因爲二十多年前的壬辰倭亂而導致糧食大規模減產,國家也百廢待興。於是下達了禁酒令,過了十多年休養生息,糧食有了,不過禁酒令也只是開了一半。

這一半就是,酒水專賣!由國家制定商人在指定地點販賣,而且數量有限,這可就苦了嗜酒如命的軍人了。而光海君送來犒賞的雖然不是貢酒,但絕對不是什麼劣酒。

那些士兵還有人約束,將領可就不同了,一個個都是抱着把往日欠下的都補上的心思痛飲。這酒啊!越飲越痛快,自然就喝的更加多了。

李貴也沒有想太多,實際上他也被美酒迷花了眼睛。雖然保持一定的清醒,但也沒有太過顧得上別人。

再加上光海君派來的大臣也夠機智,轉移了目標,在幾名將領身上,很隱蔽的旁敲側擊。雖然是旁敲側擊,但李貴這次入京的事情,也摸得七七八八,那大臣登時嚇的三魂不見七魄。

顧不上自己也喝酒喝的滿臉通紅了,連忙騎馬趕回漢城。也虧這個時候沒有酒駕一說,要不然這大臣恐怕還沒有到京城,已經被人拘留在半路上。

光海君聽了這事情,登時大驚失色。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那些將領知道的也不是太多,而且被那大夫摸到的只是七七八八,幸虧沒有爆出西人黨幾乎所有骨幹都參加到其中。不過即使如此,光海君也不敢輕視,連忙派兵去擒殺李貴和金鎏。

這個時候綾陽君在宮中任事的好處出來了,在宮中好歹也培養了一些心腹。綾陽君率先知道這事情,趁着宮中衛士還在集結的時候,連忙派心腹通知金鎏。金鎏不愧是名‘鎏’的。逃跑速度不是一般的快。等光海君派去的人抵達金鎏府邸的時候,早已經人去樓空。

金鎏也不敢留在城中,將家眷留在郊外的莊園中。自己帶着幾個兒子和十多名私兵前去尋李貴。

而另外一方面西人黨的黨魁金自點和骨幹沈器遠不愧是當政客的,那嘴巴不是一般的厲害。兩人商議一番後,想出一條計策了!二人連忙入宮,求見光海君。

光海君因爲不知道二人蔘與進去的事情。也沒有怎麼防備,放了二人進來。金自點的臉皮和心態加演技不是一般的厲害,進了大殿裡面,一見光海君首先做的不是行禮,而是一臉氣沖沖的質問道:“陛下。臣聽聞你派兵去擒殺平山節度使李貴和參議大夫金鎏,你這是要寒天下忠臣之心嗎?”

光海君也是傻了眼,怎麼感覺你們那麼理直氣壯的?光海君禁不住懷疑,自己莫非錯怪了李貴和金鎏?光海君的底氣登時沒有那麼足了,磨磨蹭蹭的說道:“這個,寡人是聽說了李貴他想謀反,這纔派人去擒拿推薦劉貴的金鎏和李貴本人而已。你這話太過了吧!”

“陛下聽何人所言啊?毫無證據,便將一節度使按上謀反大罪!正在前來勤王的節度使。會作何想啊?這事情上。臣怎麼說得太過了?”金自點不依不饒的說道。那步步緊逼的姿態,就差把吐沫子噴到光海君臉上了。

光海君立刻猶豫了,心中禁不住自我質問,我是不是有些杯弓蛇影了呢?

不愧是官場中人,正所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做壞人的白臉。金自點當了白臉,這個時候是紅臉沈器遠出馬了。

沈器遠瞧準時機。插口說道:“金大人你說的有些過了!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太多了,陛下難免會有些太過緊張。這樣做,也是爲了謹慎起見!希望金大人諒解!”

“嗯!嗯!”光海君聞言,登時感覺這沈器遠好人啊!忙不迭的點頭附和。

卻不知道金自點和沈器遠在挖坑給他,沈器遠的話看似是諒解,實際上卻是贊同金自點的話。現在光海君如同了沈器遠的話,也就是說認同了金自點的話。

金自點故作不爽的說道:“既然陛下知道錯了,陛下現在應該下令大軍原地待命,派人前往調查!謀反的,一個也不能夠放過!但現在這個情況,我們也不能夠冤枉一個大將!”

光海君無奈的點頭說道:“好吧!寡人這就下令前往擒拿李貴的大軍原地待命。”

沈器遠提議道:“陛下,臣認爲刑曹正郎李時白可擔當此任!其爲人頗爲精明,當可調查清楚這事情!”

好歹光海君也不算太過傻,知道李貴是西人黨一員。而沈器遠也是西人黨的,他推舉的人更也是西人黨的,這個李時白也許不一定會徇私,但偏袒肯定會有的。

光海君擺了擺手,說道:“這事情,寡人自有主意!你們沒有其他事情,下去吧!”

金自點和沈器遠對望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大致的意思。也沒有繼續糾纏了,齊齊告退一聲。

“這次事情好險啊!”沈器遠擦了擦額頭上涌出的汗水,聲音有些顫抖道。

“何嘗不是啊!”金自點也比沈器遠好不到那裡去。

“可惜李琿沒有同意我的推薦!”沈器遠不無可惜的說道。

金自點卻搖了搖頭,說道:“這事情沒有多大關係!只要拖住幾天的時間,等李適和申景禛帶兵趕來,和李貴匯合一處,大事可成!”

“嗯!”沈器遠點了點頭,不過很快沈器遠臉色一僵,道:“我們是不是也離開漢城?萬一李琿提前反應過來,我們豈不是……”

金自點也臉色一僵,誰不怕死的?特別是他們都是文官。正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話雖然有幾分誇張之意,但也說明了一般文人的性格,搖擺不定,沒有敢於孤注一擲的勇氣。

特別金自點和沈器遠可不是文天祥和史可法,但兩人又唯恐自己逃跑了後,會打草驚蛇,唯有無奈的暗中吩咐家人準備好逃跑,同時度日如年般的關注事情的發展。

現在的西人黨可謂是走在鋼絲,光海君到底能不能提前頓悟,醒悟自己被金自點和沈器遠二人聯手忽悠了呢?還是光海君派去的大臣,擁有包青天、狄仁傑、福爾摩斯般的能力,迅速將李貴謀反案查出來,使得西人黨功虧一簣呢?

當真是多事之秋,這個秋天雖然已經靠近冬天了,但遼東那裡卻又出現問題了!

這個問題還是來自遼東目前權力最大的兩人!簡單一點說,就是熊延弼和王化貞鬧翻了!他們到底爲了什麼事情而鬧翻呢?且看下回分解!

PS:兩章合在一起,明天情況允許,也會兩更!

第299章 鐵林義從第87章 逐出家門第55章 澳門行第346章 上中下策第399章 心聲第369章 破虜堡大戰(10)第380章 停戰(中)第65章 朱印狀到手第333章 清君側的不同第277章 春耕第293章 奉聖夫人第322章 鬆懈第47章 松江徐家,徐學海第382章 南關大捷(上)第303章 背水死戰(4)第128章 奪城(下)第381章 獅子開大口第176章 出雲阿國第205章 當頭棒喝第131章 十級軍功制第80章 玩火自焚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83章 那一夜第155章 難民如潮第126章 混入第9章 質子第266章 後金軍的計策第27章 航海日記第147章 搶親(下)第48章 充滿骨感的現實第115章 ‘好’兄弟第213章 城頭血戰(下)第398章 雨夜第80章 玩火自焚第119章 密議(上)第235章 皮島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269章 退兵與疑兵第30章 硝石礦和裂痕第359章 大戰將近第303章 背水死戰(9)第146章 搶親(上)第237章 以遼民守遼土(下)第169章 利潤達一百倍!第356章 引蛇出洞、銃臺第143章 重返平戶町第141章 決戰彥根城(7)第168章 施大瑄、學院第87章 逐出家門第309章 達成目的第173章 戎克船、牧場第290章 潛伏第330章 建奴出兵了第207章 關門海戰(1)第19章 古代日本的一條龍服務第10章 平戶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307章 登萊巡撫第66章 綜藝在古代第296章 除夕宴第61章 小胖子豐臣秀賴第57章 返航第49章 大賺特賺第78章 與茶茶共浴的時刻第244章 震懾第44章 財大氣粗需小心第102章 八目町口之戰(1)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10章 平戶第313章 我唐繼光回來了!第326章 宣州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407章 漳州海戰1第303章 背水死戰(1)第25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第205章 當頭棒喝第347章 上策上第188章 一絲線索第187章 未知的敵人第202章 大阪評定第376章 破虜堡大戰(17)第380章 停戰(上)第304章 遼東劇變第318章 錢銀第227章 國分川會戰(5)第286章 戶部尚書的小動作第100章 包圍圈形成第169章 利潤達一百倍!第239章 鎮江大捷(上)第129章 以一當十第368章 破虜堡大戰(9)第188章 一絲線索第307章 登萊巡撫第386章 朝鮮軍議第100章 包圍圈形成第115章 ‘好’兄弟第407章 漳州海戰6第359章 大戰將近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45章 我特意讓海盜來搶的
第299章 鐵林義從第87章 逐出家門第55章 澳門行第346章 上中下策第399章 心聲第369章 破虜堡大戰(10)第380章 停戰(中)第65章 朱印狀到手第333章 清君側的不同第277章 春耕第293章 奉聖夫人第322章 鬆懈第47章 松江徐家,徐學海第382章 南關大捷(上)第303章 背水死戰(4)第128章 奪城(下)第381章 獅子開大口第176章 出雲阿國第205章 當頭棒喝第131章 十級軍功制第80章 玩火自焚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83章 那一夜第155章 難民如潮第126章 混入第9章 質子第266章 後金軍的計策第27章 航海日記第147章 搶親(下)第48章 充滿骨感的現實第115章 ‘好’兄弟第213章 城頭血戰(下)第398章 雨夜第80章 玩火自焚第119章 密議(上)第235章 皮島第306章 偶遇尚可喜第269章 退兵與疑兵第30章 硝石礦和裂痕第359章 大戰將近第303章 背水死戰(9)第146章 搶親(上)第237章 以遼民守遼土(下)第169章 利潤達一百倍!第356章 引蛇出洞、銃臺第143章 重返平戶町第141章 決戰彥根城(7)第168章 施大瑄、學院第87章 逐出家門第309章 達成目的第173章 戎克船、牧場第290章 潛伏第330章 建奴出兵了第207章 關門海戰(1)第19章 古代日本的一條龍服務第10章 平戶第362章 破虜堡大戰(3)第307章 登萊巡撫第66章 綜藝在古代第296章 除夕宴第61章 小胖子豐臣秀賴第57章 返航第49章 大賺特賺第78章 與茶茶共浴的時刻第244章 震懾第44章 財大氣粗需小心第102章 八目町口之戰(1)第151章 福建三巨頭第10章 平戶第313章 我唐繼光回來了!第326章 宣州第382章 南關大捷(下)第407章 漳州海戰1第303章 背水死戰(1)第25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第205章 當頭棒喝第347章 上策上第188章 一絲線索第187章 未知的敵人第202章 大阪評定第376章 破虜堡大戰(17)第380章 停戰(上)第304章 遼東劇變第318章 錢銀第227章 國分川會戰(5)第286章 戶部尚書的小動作第100章 包圍圈形成第169章 利潤達一百倍!第239章 鎮江大捷(上)第129章 以一當十第368章 破虜堡大戰(9)第188章 一絲線索第307章 登萊巡撫第386章 朝鮮軍議第100章 包圍圈形成第115章 ‘好’兄弟第407章 漳州海戰6第359章 大戰將近第41章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6)第45章 我特意讓海盜來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