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

皇太極這番話一問,頓時,整個中軍帳內又是一陣沉默。

但是,各人心下其實都明鏡似的,因爲在每個人看來,現在城牆上的火炮已然盡毀,那除了傳統的蟻附攻城外,還能有其他的辦法麼。

只是這樣平常無奇的方法,折損兵力太多,戰況會過於慘烈,這是沒有任何辦法可想的情況之下,纔可才採用,故這樣的方法,是個人都能想出來,所以根本就沒必要在皇太極面前提出。

而見衆人皆是垂首不言,皇太極也猜到了他們在想什麼,只是,這時的他卻感覺心下莫名慍怒,厲聲道:“怎麼了,各位有話,儘可明言,這般默不作聲,卻是爲何?“

皇太極雖然大聲問完,只不過,衆人依然垂首默立。

豪格見衆人皆不吭聲,便硬着頭皮站了出來,向皇太極稟報道:“汗阿瑪,依兒臣之見,眼下之計,唯有憑藉我軍兵力優勢,以蟻附攻城法襲取這海參崴堡內城,此法應爲唯一選擇了。只是這樣的話,唐軍憑險固守,又有毒弩及手擲雷助陣,我軍的傷亡,只怕會……“

後面的話語,豪格沒有說下去。

皇太極皺了皺眉,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倒是阿巴泰擡起頭來,對皇太極小心翼翼地說道:“皇上,微臣倒覺得,我軍並非只有這蟻附攻城一法,其實還有一法,可以採用。”

“哦,那你且說來。“皇太極顯然來了興趣。

“皇上,現在海參崴堡外城,雖然三面城牆垮塌,城上的火炮皆被摧毀,但還有西面城牆因爲唐軍水師艦船打擊不到,尚可使用。雖然那些唐軍的火炮已然盡毀,但我大清自已還有數十門火炮,故臣以爲,可把我軍的數十門大炮移到這西門城牆上,然後再對其進行齊射轟擊。這樣的話,我軍雖然只能主攻一面,卻也足以對這海參崴堡內城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阿巴泰洋洋灑灑地說完這一大篇話,擡起頭,一臉期盼地望向皇太極。

皇太極捋須沉吟。

他在心下,還是認爲阿巴泰的這條計策,十分有可取之處的。

現在清軍陣中,從盛京帶來的紅夷大炮足有30門,在有這麼多火炮的情況下,如果真能全部集在西門城牆上,對海參崴堡進行集中性的轟擊,那可以肯定,這海參崴堡內城,絕難承受這30門紅夷大炮的連續打擊,最終也只有垮塌一條路。

“很好,就依阿巴泰之計,集中我軍全部的紅夷大炮於西面外城城牆,對內城進行集中轟擊。“皇太極慨然下令,又追問了一句;”那這些紅夷大炮全部堆放的西面城牆,大概要幾天方可辦好?“

“稟皇上,最多兩天。“阿巴泰急急答道:”且待兩日後,所有的紅夷火炮搬上城頭之後,我軍再對海參崴堡內城進行密集攻擊,臣相信,這海參崴堡,哪怕就是再堅固,在我軍的連續性攻擊下,也只有垮塌一條路了。“

皇太極捋須大笑:“很好,朕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定要在儘量減少自身傷亡的情況下,再給唐軍造成毀滅性打擊,這纔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好吧,阿巴泰,此事就由你全力去辦,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皆由你調配。“

剛剛歡慶勝利,以爲順利打敗了清軍後,就可以輕鬆一陣唐軍,忽然發現,原本在城下有如無頭蒼蠅般亂竄的的清軍,忽然又重新行動起來,他們大聲喧譁着,開始從城外,不停地推進運送着一門門巨大火炮,向殘存的西門城牆處運來。

見到這一幕,包括唐軍主將李定國在內的全體唐軍,每個人的臉上神色,又重新繃緊了。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清軍要開始運炮轟城了麼?

情況很就證實了李定國的判斷,那就是清軍接下來,並沒有打算如自已預料般地開始蟻附攻城,而是確實打算,把這些清軍帶來的紅夷大炮,裝在西門城牆上,再用這些大炮,對海參崴堡內城進行攻擊。

李定國心裡預判了一下,他發現,若要清軍要把城外的30門火炮全部運上牆去,那麼按他們現在的進度,兩天時間應該足夠完成了。

李定國迅速地想到,若讓清軍順利地將這些火炮,全部裝在牆上後,將會給自已守衛的內城,帶來怎麼樣災難性的結果。

30門紅夷大炮輪番齊射,這缺乏遠程火力的海參崴內城城牆,將會象雪崩一樣垮掉。若果真如此,這內城必不能再守,唐軍只會全軍覆沒,再無孑遺。

這樣可怕的事情,當然不能讓它發生!

這兩天時間,將是留給唐軍最後的緩手,也是最後的機會。

李定國咬着牙,沉思了良久,才終於想了一條應對之策。

他可以保證,這條對策,皇太極等人,就算打破腦袋,也不會想到。

那就是,只有李定國等幾個最高級別的主要將領,纔會知道,在這內外城之間,有一條相當秘密的聯繫通道。

這條秘密通道,從內城的官署中的一個廢井下去,直通西面城牆,當時修造這條通道的本意,是方便內城與直接暴露在敵軍攻擊範圍的西面城牆互相聯繫,卻沒想到,到現在,它能派上這樣的用場。

本來,這條通道,李定國是想把它徹底封死,以免敵軍發現了之後,趁機利用這條通道前來偷襲,卻沒想到,在今天,這條通道能派上大用途。李定國打算,利用這條十分秘密的通道,作出最後的奮力一搏。

李定國想出的計策便是,從現有的700餘名輔兵中,挑選一批精幹能戰的死士,趁着天黑,通過這地下通道中,潛入城外,然後點燃暗藏的手擲雷,將手擲雷扔入那已拉上城頭,和暫放在城下的紅夷大炮炮膛之中,把這些火炮炸個四分五裂,炸成一堆沒用的廢鐵。

這個方法,因爲是在深夜行動,故李定國認爲,清軍極可能全無防備,而讓唐軍順利偷襲得手。

當然,李定國也不能保證,這個方法會真的一帆風順到沒有任何阻力與障礙。相反地,這個方法,風險性極大,任何一點微小的疏忽或錯誤,都會導致計劃的失敗與擱淺。

換句話說,李定國的這個計劃要成功,不但需要的非凡的決心與意志,還要有足夠的運氣與機緣,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由此可見,想要把這次行動完美施展,是有多麼地困難艱險。

而且,就算這些出城偷襲者,有足夠的勇氣與運氣,能成功把這些清軍火炮給炸掉,那接下來,他們也必定會被惱羞成怒的清軍發現,從而被圍攻,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也就是說,這次行動所派出的人員,都是必定犧牲的死士。

死士。

這兩個字,是多麼沉重的字眼,又承載着多麼艱難的責任。

只不過,現在的李定國不這麼做,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爲了守住這海參崴堡內城,這幾乎成了唯一的辦法,唯一的救命稻草,他根本就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行動成功了,則內城得以保全,若失敗了,則全軍會在這裡徹底覆滅,再無存留的可能。

因此,這樣的犧牲,不但是完全必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沒辦法的辦法,是無盡黑暗中唯一的一束光,也是李定國現在必須採取的最後手段與措施。

爲將者,慈不掌兵,該狠心就得狠心,況且,當兵吃糧,本來就是把腦袋提在褲襠之事,戰死沙場,喋血蠻荒,幾乎是每個唐軍士兵的宿命。

李定國再不猶豫,隨後召集全軍輔兵於內城廣場上,開始挑選死士。

他開始時想過,這些死士,要採用抓鬮的方式來選擇,以保證選擇的公平。後來他考慮到,這個危險性極大,極可能有去無回的事情,如果可能,還是要他們自願前往方好。

內城廣場上,面對那一張張在凜冽寒風中,保持着麻木沉默的臉孔,面色堅毅的李定國,內心之中有如刀割,幾次想開口,卻皆是欲言又止。

最終,他咬了咬牙,沉聲道:“各位兄弟,本將現在有一事相告,請各位兄弟靜聽。“

“各位,你們都看到了,現在清軍正在加緊時間,運送多門火炮到西門城牆上去,想從這裡用火炮打擊我海參崴堡。這西面城牆,離海岸處十分遙遠,又有其他外牆阻擋,故無法被我軍水師擊毀。而若清軍此計成功,則我內城,恐終將難保矣。“

“所以,本將經反覆思慮,現在要想阻止清軍用火炮攻城,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內城與外城相連的地道,悄悄潛出城去,用手擲雷炸燬這些火炮,使得清軍的可惡伎兩無法實現,只要能成功把他們的這數十門火炮炸掉,他們就會成爲崩牙的老虎,再不能對我進行有效的遠程攻擊。“

“所以,接下來,本將要在你們中間,挑選一批自願前往作戰的勇士,去把狗入的清虜的火炮給全部炸燬。本將也不諱言,這場戰鬥會十分艱難危險,堪爲九死一生也不爲過,只不過,若清軍此計得逞,那我海參崴堡內城必不能保,全軍將士,只怕最終只能死於清軍炮火之下,只能喪命在這邊遠酷寒之地了……“

“因此,本將思慮良久,特此在此徵詢各位,此次行動的入選人員,以自願報名爲主,總共挑選二十來人,如有願意者,自動出列。“

李定國說到這裡,眼睛不覺有些發溼,他哏了一聲,繼續說道:“各位入選者,本將向你們保證,此次行動犧牲者,本將一定給他們申請最高額度的撫卹,各位父母妻兒,本將也將向李大人申請,給予全力恩養。“

李定國說完話後,下面依然一片沉默。

寒風呼嘯,吹拂過每一張粗糙的臉孔,這些輔兵們,大多數低着頭,面無表情地站立着,有如一羣沉默的雕塑。

就在李定國感覺失望,打望開始點名挑選之際,從陣伍的邊緣,默默走出了一名輔兵。

這名輔兵,看上去年紀已比較大了,髮鬚都白了許多,他從陣伍中走出,緩緩地向李定禮走來,然後舉手行了個軍禮,淡淡道:“李鎮長,在下趙九,願意成爲本次行動的輔兵隊員。”

他平靜的話語,倒讓李定國有點驚訝,李定上下把他打量了一番,輕聲問道:“趙九,本次行動,十分艱鉅危險,你心下可已準備好了麼?”

趙九輕嘆一聲便道:“李鎮長,趙某這條活了近五十歲了,差點餓死在河南老家,幸得李大人收留,讓我一家人得以去呂宋島活命。後來在唐軍擴軍時,我機緣湊巧,才能以加入軍中,隨後成爲一名輔兵,只不過,在軍中,因爲年紀大,也沒什麼特別的本事,所以一直也沒混出個人樣出來。本以爲,象我這樣的人,今生今世就只能平淡度過了,只是,現在到了這般危急時刻,我在想,也許我趙九,也能做出點英雄業績出來吧。“

趙九頓了下,又說道:“在古雖然碌碌一生,平庸無奇,又無子無女,沒有牽掛,卻也希望,能在在冰天雪地的邊蠻之地,給諸位兄弟尋條活路,給咱們平南鎮甲營留點種子。當然,也希望碌碌苟活了一輩子的自已,在這裡,能活得象個英雄。”

李定國凝視着他許久,終於點了點頭道:“好,趙九,你能做這份決定,本將很欣賞你,此次出征不論成功與否,都會給你們記功,萬一有死傷,撫卹也會按最高額數進行。”

趙九嘿嘿一笑,又對李定國說道:“李將軍,我趙九無兒無女,只有一個老孃與一個妹子,到時,就請李將軍把我的全部撫卹金都給他們,趙九此生,也就無憾了。”

李定國點點頭:“沒問題,這事包在本將身上。”

趙九臉現感激之色,他衝着李定國連連拱手抱拳,他臉上強行擠出笑容,只是眼中卻泛起了淡淡的淚花。

有了趙九這個帶頭的,在接下來的一刻鐘內,總共有二十三名輔兵走出陣列,願意參加這次九死一生的偷襲作戰。

見到參加行動的人數足夠了,李定國心下稍爲放鬆了點,他衝着這二十三人厲聲大喝道:“各位,既們你們都願意參加本次行動,那接下來,本將就來講下此事行動的關鍵與要點,請各位謹記於心。”

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九十章 引寇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十六章 暗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十五章 反目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
第七百二十七章 兩番轟城,灰飛煙滅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九十章 引寇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十六章 暗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後金之亂(一)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營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十五章 反目第二百二十一章 奪城突變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