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

豪格作勢虛扶,郝澤仁等人趁勢起身,隨後,四人圍着火盆,分賓主而坐。

衆人一落坐,郝澤仁又急急地喚了夥計上來,給各人獻上茶水。這時,整個樓間忽然安靜下來,陷入一種尷尬的沉默氣氛之中。

郝澤仁眼中微芒暗閃,顫顫地捧着茶杯的他,故意作惶恐不安的樣子,只不過,當他瞥見豪格一臉拘束與無奈的神情時,郝澤仁的心下,莫名快意。

哼,什麼大清的肅親王,爲了爭權,爲了活命,還不是象條狗一樣,可憐巴巴地來向自已求援,那我就偏不先說話,讓你這廝臉上掛不住,讓你好好嚐嚐難堪的滋味。

最終,還是豪格輕嘆一聲,率先開口打破了這沉悶而尷尬的氛圍。

他目光復雜地望向郝澤仁,低聲說了一句:“郝掌櫃,你的真實身份,本王其實業瞭解了。只不過,本王今天來此,實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哪。也許,郝掌櫃已猜出了本王所來,是爲何事了吧。“

聽了豪格這句話,郝澤仁微微一笑,然後也不急不慌地回拋了一句話:”肅親王,你既這般說,在下也就不用過多解釋了,大家心知肚明就行。肅親王是聰明人,就請開門見山對在下直言吧,不必再這般試探虛言了。“

豪格臉上抽動了一動,擠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出來,他呷了口茶,便目光炯炯地低聲道:”好,那本王就實說了吧,今天來此,本王是希望能與唐軍交好結盟,共同對抗多爾袞。“

郝澤仁哦了一聲,臉上便是一副焦慮爲難的表情,他捻着稀疏的鬍鬚,以一種猶豫不決的語氣回答道:”肅親王,按說你之所請,在下是斷不敢回絕的。只是茲事體大,非是在下所能決斷的,且在下在唐軍中職位卑微,安敢擅作主張啊。“

郝澤仁說完,一旁的陳舉義也插話道:”郝掌櫃說得是,肅親王請恕在下直言,想來前段時間,我軍方與清國在海參崴之地拼死交戰,死傷慘重,這般血海深仇,又豈可輕易化解?只怕這般建議一提上去,李大人就要把我們罵個狗血噴頭了。“

見他們兩人一主一副,一個唱紅臉,一個雖白臉,豪格心下惱恨非常,只不過,現在有求於人的他,臉上卻還只能裝出大肚能容毫不介意的模樣,他乾笑一聲回道:”郝掌櫃,本王聽說,是你安排了德克西克與杜爾祜兩家,從盛京離開,前往山東去投靠平遼王李嘯的。這事情,郝掌櫃不會不承認吧。“

見豪格說這番話,郝澤仁心下當然明白他的用意。

這不過是豪格想讓他知道,李嘯給自已的權限還是頗大的,對於各種緊急事情的處置,也還是相當信任並放權的,所以,自已如果還要假意推脫,說自已無能爲力,只能讓自已顯得虛僞無比,也讓這番談話難以爲續。

只不過,這樣重大的事情,郝澤仁當然沒有自行拍板決定的權力,頂多他只能把這次會談的條件彙總上去,最終由李嘯來拍板決定。

而唐軍的具體要求,以及與清廷的談判條件與底線,也不是一個小小的安全司遼東安全分局局長郝澤仁,所能輕易開口同意的,這些東西最終也還是隻能由李嘯的相關意見從山東傳達過來後,郝澤仁才能在這個基礎上,開始與豪格等人開始商談。

現在的郝澤仁,唯一能做的,其實就是代表唐軍表態,願意捐棄前嫌,願意與豪格進行結盟共抗多爾袞的相關談判。而這一點,精明無比的郝澤仁也知道,自已不能立刻同意,而是要先強調困難,然後再隱晦地表態自已願意促成唐軍與豪格的和解的態度,從而以這種方式,吊足豪格的胃口,讓將來的談判,能更加順利地進行,也能爲已方搏取更加有利的條件。

想到這裡,郝澤仁輕笑一聲,便回道:”原來這事,肅親王已然知曉啊。那在下也實說了吧,幫德克西克與杜爾祜離開清國,前往山東投靠李大人之事,在下確可勉力爲之。但現在肅親王的要求是,要讓原本堪爲死敵的兩軍,來捐棄前嫌,商談結盟互助之事,此事如此重大,在下確是官職微小,無法立刻答應肅親王你呀,在下這爲難之處,還望肅親王恕罪。“

郝澤仁說完,豪格一急,正欲接話,旁邊的索尼卻已是冷冷地率先開口道:”郝掌櫃,你誤會了。肅親王今天前來,其實也並非是就要與你立刻開始商談兩軍結盟的具體條款,我們此來,更多地是想了解了下,貴軍有無可能,有無意向,與我等結盟共抗多爾袞。貴軍對於兩軍合作的態度,纔是我們現在最想知道的。“

郝澤仁哦了一聲,臉上又浮起莫測的微笑,他捋着稀疏的鬍鬚,以一種邊回憶邊述說的表情道:”肅親王,大學士,你們二人希望與我軍交好,共抗多爾袞的心思,在下自是明白。在下也知道,現在時間緊急,多爾袞這廝又勢力龐大兵馬衆多,你二人的急切心情,在下當然也深有體會。我可以告訴二位的是,對於肅親王現在的處境,在下一定會盡快如實向李大人稟報。李大人向來急公好義,救困扶危,對於你二人現的處境,他也一定也會深爲同情。“

聽得郝澤仁這番表態,豪格與索尼臉色稍緩,不過,那郝澤仁卻又皺着眉着說道:”只不過呢,恕在下直言,我唐軍與清國,方爲生死仇敵,現在卻要捐棄前嫌,共結盟助,這樣的轉變,確實太大了一些。而且,這樣的話,相當於是我軍單方面的援助與付出,只怕……“

”郝掌櫃,本王明白你想說什麼。“豪格冷冷地打斷了他的話,他輕嘆一聲道:”這樣吧,本王也跟你說下,你可向你們平遼王稟報,只要他能與本王結盟交契,共同抵抗多爾袞,且幫本王奪得大清帝國的最高權力,那麼,本王必有重酬相謝,決不食言。“

”好好好,肅親王果是豪爽快意之人,在下深爲佩服。“聽到豪格這番親自表態,郝澤仁的臉上,立刻笑得有如花開一般燦爛。他點了點頭,便接着回答道:”肅親王,你有這番誠心,兩軍合作,當非難事。想來李大人得聞肅親王這番態度,也會十分高興的。這樣吧,二位的這番心意,在下會盡快向李大稟報,決不會誤了肅親王的大事的。“

”好,那本王就等郝掌櫃的迴音了,卻不知道多久,可得李嘯的回話?“豪格臉上泛起笑容,又急急追問了一句。

“兩天,最遲三天,必有回覆。”郝澤仁斬釘截鐵地回答道:“界時一有消息,在下會立主刻派出夥計前往肅親王府上報知。”

“甚好。”豪格點了點頭,然後放下茶杯站起身來,便對郝澤仁說道:“既然如此,那本王此行,也算達到目的了。就請郝澤仁掌櫃儘快稟報李嘯,本王就在府中靜候佳音了,告辭。”

“嗯,在下送送肅親王與大學士。”郝澤仁也站起身來,準備送客。

在送豪格等人走下樓梯,穿過廳堂,再準備送他們出門之時,豪格轉過身來,向郝澤仁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再送了。

郝澤仁立刻明白,是便裝出行的豪格不想把動靜弄得太大,才這般阻止自已。

郝澤仁微笑着點了點頭,作了個歡送的手勢,然後與陳舉義一起,站在門口目送着豪格與索尼二人出門而去。

很快,一輛馬車轆轆行來,豪格與索尼二人上車,迅速地消失在了街道的拐角處。

坐在奔行顛顛的馬車上,豪格與索尼二人,聽着車外沙沙的雨聲,皆是陰沉着臉,半晌不說一句話。

其實,現在的他們雖不說話,但都在心內想着,那個狡詐無比的李嘯,如果同意與自已結盟共抗多爾袞的話,那麼他會給自已開出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同意自已的請求。

這是一個現在沒有人能回答的問題。

在門口看到豪格的馬車消失在沙沙凍雨之中,掌櫃郝澤仁與帳房先生陳舉義二人臉上,皆是忍不住浮起燦爛的笑容。兩人一扭頭,目光對視,不覺放聲大笑起來。

二人隨後回到樓上,繼續邊烤火邊聊天,陳舉義一臉的意氣豐發,他朗聲地郝澤仁說道:“郝掌櫃,看起來,豪格這廝情勢窘迫,現在是十分想盡快到我軍援助呢。雖然此人今天刻意掩飾自已的真實心態,但還是太容易被我一眼看穿了。這一下,咱們可要建議李大人,給他來個獅子大開口,斷不能輕易放過這傢伙。”

陳舉義說完,郝澤仁捋着鬍鬚,亦是笑着連連點頭:“嗯,舉義說得對,現在豪格都求上門來了,可見這廝現在的壓力有多大,需求我軍援助的心情有多麼急切。他現在越是着急,我軍就越處於主動的地位。這些事情,我都會立刻詳細向李大人全部稟明的。”

郝澤仁陳舉義二人又閒聊了幾句後,便立刻鋪開信紙,提筆寫了封簡明而清楚的信件,複用油紙包了,但立刻用飛鴿送信的方式,向李嘯急急報信。

到了第二天下午時分,剛剛從濟南返回登州,準備在這裡迎接從海參崴堡撤回的李定國部的李嘯,便收到了郝澤仁的來信。

李嘯拆信一看,頓是放聲大笑。

“哈哈哈,果然不出本王所料啊!”李嘯朗聲大笑:“豪格這廝,果然抗不住壓力,來向本王求援了,這般良機,豈可輕易放過。”

李嘯隨即傳令,讓僕人立即將兩名貼身幕僚陳子龍與姜曰廣喚來客廳,要與他們一道商談要事。

很快,陳子龍與姜曰廣二人匆匆而至,兩人入得客廳,李嘯隨即令二人,互相傳看郝澤仁的這封來信。

看完郝澤仁的來信後,陳子龍與姜曰廣皆是放聲大笑。

陳子龍向李嘯拱手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這般介入清朝局勢的良機,簡直是天下掉下的餡餅呢!還望主公好生把握,勿失良機呀。”

姜曰廣亦是一臉激動,他緊跟着陳子龍說道:“李大人,陳贊畫說得是,這實是我軍介入清朝內部的大好良機。那個豪格在多爾袞的巨大壓力下,爲了保命,爲了奪權,現在估計是飲鴆止渴之事,都願意幹出來了。這可是我軍向其提出要求的大好機會,主公定要好好把握纔是。”

李嘯同樣點了點頭,一臉感慨地說道:“兩位說得是,有道是,鶴蚌相爭,漁人得利,這位良機,確是難得。若我軍真能以結盟共抗多爾袞爲條件,強迫那豪格獻出重禮,來與我軍簽下這條約,實是再好不過之事。而現在這般緊急局面,我軍就算提的條件再苟刻,那豪格爲了保命與奪權,定是如姜贊畫所說那般,毫不猶豫答應了。”

陳子龍立刻道:“平遼王所言甚是,卻不知道,李大人打算對這豪格提出甚條件,來強迫他答應呢?”

李嘯看了看二人,微笑道;“二位,那豪格勢力不足兵馬有限,實難與多爾袞相抗衡,他想保命與奪權,唯一能依靠與指望的,便是我們了。所以,對於現在的狀況,本王其實早有所料,而如何向豪格提出怎樣的要求方可同意他的結盟請求,本王心下,也早作了決定了。”

聽了李嘯這句話,陳子龍與姜曰廣二人皆下意識地哦了一聲,對自已這位主公自是愈發敬服。陳子龍急急問道:“既如此,就請平遼王告訴之我等。”

李嘯深吸了一口氣,眼中便是一道寒芒閃過,他朗聲道:“豪格若想與我軍結盟共抗多爾袞,那本王的條件便是這幾點。”

“一、黑龍江以北,阿速江(烏蘇里江)以東的外滿地區,皆爲我唐軍地盤,我軍與這兩條江,與清朝爲界。”

“二、清朝放棄蒙古宗主國地位,整個蒙古諸部,由我唐軍征服佔據,清廷不得干涉與反對。“

”三,清朝放棄金州、復州、錦州三地,交與我軍統管,讓這三地成爲我軍治下領土,以此作爲我軍出兵相助的酬勞。”

李嘯說到這裡,臉上浮起莫名笑容,他淡淡道:“豪格只有同意以上三條,我軍方可與其結盟,共抗多爾袞,並保證讓其上位,以奪取清廷的最高權力。”

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
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