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

最後段祺瑞做出決斷,放棄漢口,十一混成協北上信陽整補,以待再戰。

電報出去後,段祺瑞又給北京的袁世凱發電報稱:本欲守漢口,陳光遠主張漢口難守,故準其守孝感。並以十一協北上信陽,先破北面之敵。

袁世凱這一天過的很鬧心,昨夜惡夢醒來,時間上一對,居然是安徽革命軍發起攻擊的時間。方劍雄悍然發動戰役,這在袁世凱看來完全難以想象。首先是南北議和已經在上海開始,其次英國人明晃晃的威脅擺在那的。最後,以安徽軍的實力,能打的過北洋軍數萬大軍?

最後一條,方劍雄心裡也沒底,但是這一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打不行。不打這一仗,方劍雄的話語權就被人奪的乾淨,這個絕對不能忍。

袁世凱想不明白歸想不明白,事情發生了就得正面應對。以前都是他的北洋軍主動去打別人,現在輪到自己捱打,這個滋味不太好受。

一干政治軍事幕僚很快匯聚一堂,除了南下協助唐紹儀和談的楊士琦,其他人都到齊了。此前方劍雄放話要打,還真的沒人當真。方劍雄好像得罪了英國人的時候,這裡大多數人的意見,方劍雄死期不遠也。

討論了一天,一干幕僚拿出一番建議,大致爲三點。第一,立足於在戰場上打敗安徽軍。這是根本。第二,加緊與南京、上海方面的聯繫,要求他們孤立方劍雄,以維護和談大局。第三,加緊外交上的運動,藉助英國人的手,斷絕方劍雄可能存在的外援。

有這三條爲底子,一干幕僚們覺得問題不大了,方劍雄這個愣頭青,在劫難逃。

這個時代敢於挑釁北洋者。幾乎結果都是可以註定。這,大概是這些人的共識。原因無他,一直以來。北洋不論政治經濟軍事,都是集全天下之人才物力。北洋軍更是袁世凱多年苦心經營的產物。十一混成協的失敗,在大家看來是輕敵造成的。倪嗣沖、薑桂題,這些老軍閥一個比一個滑頭,誰知道他們有沒有正經的打仗?

袁世凱身邊的幕僚。無一不是人精兒。正是因爲太精明瞭,對人和事情看的太透了,方劍雄這樣的另類,才讓這些人精們判斷上屢屢出錯。

整個場面,有一個人始終沒有發言表態。這個人就馮國璋,漢陽之敗後。因受各界之壓力,袁世凱在武漢戰場做出了一些調整。結果給人看上去,馮國璋是因爲吃了敗仗才被調整的。還有一種說法。馮國璋跟袁世凱之間出現裂縫。

不管是哪種說法,馮國璋在這麼重要的會議上一言不發,面色嚴峻,很自然的引起了袁世凱的注意。

“華甫,怎麼一直不說話?”袁世凱看着很輕鬆的樣子。其實心裡也不輕鬆。十一混成協之敗,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大人。卑職一直在想着怎麼才能在戰場上堂堂正正打敗方劍雄,可是我找不到一個太好的辦法。總結漢陽之戰,安徽軍使用的戰術,以及裝備訓練等等,綜合實力已經在我北洋軍之上。”馮國璋語出驚人,衆人愕然。

別人說這話,肯定要被拉出去打個生活不能自理。馮國璋說這個,那就是另外一個興致了。在場助諸位,要說軍事,沒人比的了馮國璋。有一個說法是,袁世凱編寫的練兵手冊,實際上是出自北洋三傑之手。而北洋三傑中,一直都有一個說法,馮國璋軍事上是最強的。

“華甫此言當真?”袁世凱的表情變了變,身子也從安坐不動稍稍挺了挺。

“大人面前,哪敢說假話?”話音剛落,門外電報來了。段祺瑞發來的電報,袁世凱在楊度直接念給大家聽。“棄漢口而守孝感,此不失爲一策,職部已準。”聽到這裡的時候,袁世凱的不安的扭動了一下身子。

總算是把電報唸完了,大致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安徽軍攻勢猛烈,混成十一協及協防的巡防營頂不住了。陳光遠這個漢口指揮,又不不主張守漢口,而堅持守孝感。也就是說,段祺瑞不太能調動陳光遠。

袁世凱再次問馮國璋:“華甫,你看如何?”

馮國璋不假思索便道:“收縮兵力爲穩妥之策,如此一來,不論方逆如何狡詐,有千般詭計,皆難以奏效。加之有武勝關之險,方逆再想北上,基本無望。芝泉可集中兵力,解決北方南下之敵而無後顧之憂,避免了兩面作戰之困境。”

這是從軍事上來判斷問題,袁世凱卻始終沒有表態,眯着眼睛,一道冷冷眼神似乎在遊離狀態。現場氣氛發生了微妙的表情,人人臉上的輕鬆很自覺的收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再次來了一封電報,這一次是陳光遠的電報,內容很簡單:十一協防線被突破,漢口失守,巡防營幾乎全軍覆沒,少數遁入租界。

馮國璋嗖的站起,大聲道:“大人,方劍雄留學德國,手下還有蔣百里這等大才爲參謀長。此人在蕪湖苦心經營多年,所練之兵,放眼全國幾無對手。朱經田(朱家寶)何等人物,也栽在他手裡,可見此人所圖甚大,心機深邃,萬萬不可等閒視之。”

袁世凱終於開了口,看了一眼馮國璋,慢慢道:“華甫,你走一趟信陽,把今天在這裡說的這些,好好跟芝泉說說。京漢線之戰,輸不起啊!”

“是,大人!”馮國璋啪的敬禮領命。袁世凱有對楊士驤道:“萍石兄,速速電告孫慕韓,請他漢陽一行,全權代表本人,勸說方劍雄以和爲貴,雙方罷兵止戈。上次方劍雄所提之條件,答應他地盤一說,銀子之事不提。”

楊士驤站起領命,袁世凱有對楊度道:“電告上海,一,命汪兆銘盡力斡旋遊說同盟會,儘快達成議和的階段性結果。二,答應他們只要袁某能當上大總統,必勸退清室。”

做了這些安排,袁世凱站起道:“來人,備車,我要去見英國公使。”

怎麼打仗,袁世凱沒有胡亂指揮,而是交給了段祺瑞和馮國璋,不過,這裡頭還是有制衡的意思。老袁習慣性的搞這些。

反觀方劍雄,基本上當了甩手掌櫃的。北線完全丟給了蔣方震,方劍雄並不知道,蔣方震名氣雖然很大,但是從沒有帶兵打過仗的歷史。蔣方震名氣大,是因爲留日時得了士官第一名,天皇贈刀。算是狠狠的羞辱了一把日本人,再者蔣方震在戰略方面的眼光確實超前,因爲沒有真正意義上指揮過一場戰役,後來的史家學者多少有點質疑蔣之帶兵能力。大致是因爲最早提出持久戰的戰略,蔣方震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完全被湮沒的銷聲匿跡。

北線,蔣方震同樣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漢口之戰已經先期打響。目的自然是借攻擊吸引北洋軍的注意力,減輕北線的壓力。

接到方劍雄的電報時,蔣方震的壓力又大了一些。陳光遠居然不救漢口,而退守孝感。這樣一來,方劍雄打援的計劃就落空了,同時希望能調動北洋軍的戰術也落空了。

電文中通報了漢口戰況,王景略部在中路形成了突破,以田激揚部形成了夾擊漢口的態勢後,戰至黃昏,清軍駐守漢口的巡防營接到陳光遠的撤退命令,竟然陷入了混亂。蔡甸方向的十一混成協,在一線被突破後,進行了很有層次的抵抗,安逸部難以擴大戰果,十一協趁暮色徐徐退往了孝感。漢口戰役雖然一天就分出了勝負,但是作爲北洋軍主力的十一混成協,損失過一千出頭,反觀安逸旅的損失,也基本在這個數字上。收復漢口,圍殲數千巡防營的意義不大,並沒有傷及北洋軍的主力。由此可見,當今的主要對手,還是北洋軍。即便是兩次敗在第一旅手下的十一混成協,在這次戰役中表現的也相當頑強。

方劍雄在電文中還強調了一點,自己小看了天下英雄。這個陳光遠,就不是一般的難纏。方劍雄的判斷,陳光遠應該是看穿了方劍雄的戰略構想。由於陳光遠的退守,雖然收復了漢口,但是原定會師信陽城下的戰略落空的可能性很大。方劍雄在電文中分析,信陽尚有北洋軍及巡防營近兩萬人,如攻擊汝河防線不能在三日之內得手,應主動果斷放棄,後撤皖北,以免遭南下的第三鎮夾擊。

方劍雄的電報看完之後,蔣方震立刻連夜召集軍事會議,部署調整明晨發起的攻擊。

暮色中的漢陽一片歡聲笑語,收復漢口已經成爲定局,目前光是俘虜就抓了三千多。怎麼看,這都是一場即將來到的巨大勝利。

回到指揮部裡的方劍雄絲毫沒有喜悅的表情,反而顯得更加的嚴峻。指揮部內的氣氛,也因此便的與外面格格不入。

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上戰場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十一章 座談會(上)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九十六章 短暫的休閒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二百三十六章 三件大事(2)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大巨頭的會晤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四章 風聲〔2〕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五十九章 南北議和(六)人心第五十四章 大國心態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下之前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一百七十四章 機械化對機械化第一百四十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才的調整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3)徐州城破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二十四章《橫濱條約》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一百三十五章又一個財神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二百三十章 雪上加霜第十一章 座談會(上)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光(4)禽獸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僵持第七十二章應對有方第五十四章 上海灘(七)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國石化(1)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黎,守住了!第二百零四章 擊沉鉅艦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八十四章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四十一章 毀滅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四十章中原鹿正肥(七)第九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一百四十一章 毀滅者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
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上戰場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十一章 座談會(上)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九十六章 短暫的休閒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二百三十六章 三件大事(2)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大巨頭的會晤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四章 風聲〔2〕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五十九章 南北議和(六)人心第五十四章 大國心態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下之前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一百七十四章 機械化對機械化第一百四十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才的調整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3)徐州城破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二十四章《橫濱條約》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一百三十五章又一個財神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二百三十章 雪上加霜第十一章 座談會(上)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光(4)禽獸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僵持第七十二章應對有方第五十四章 上海灘(七)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國石化(1)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黎,守住了!第二百零四章 擊沉鉅艦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八十四章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四十一章 毀滅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四十章中原鹿正肥(七)第九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一百四十一章 毀滅者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