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

這個六匹的柴油機,真是不能小看。當初方大帥力主歐亞集團與德國合作搞起來的企業,中德開戰後,德國方面表示這個合作不能繼續了要退出。方劍雄寫了一封信,讓人送到上海禮和洋行維克多那裡。信中方劍雄表示,中國加入協約國作戰,這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事情,與民間企業無關。小型柴油機在中國未來的前景很客觀,德資撤走,太虧了。中國政斧對待所有外資的態度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爲陣營不同而區別對待,請德國人放心的留下來繼續賺錢。德國人能賺到錢,政斧才能收到稅。

方大帥言辭懇切,加之以往信譽良好,維克多便把在華的有頭有臉的德國商人召集起來,開了個會商議。會上維克多向德國商人們展示這封信,告訴大家,中國政斧作出的參戰決定,方劍雄也很難阻止,畢竟得到的利益太大了,再說中國這個地理位置擺在這的,英國人的艦隊隨時可以堵住家門口。不管怎麼說,就算自己當國家領導人,也不會同意加入同盟國的陣營。一番說道,可能是方劍雄的親筆信起了作用,德國商人都選擇留下了。這其中也有前期投入太大,現在撤資傷不起的意思在內。

中德合資柴油機廠的合資商努克,在新的一年開始得到了巨大的回報。六匹柴油機在歐洲可能就是很低端的沒什麼市場的東西,但是在中國完全是另外一個概念。中國是個農業國家,交通現狀擺在那裡的。汽車也好,拖拉機也罷,那都不是最合適小農經濟的產品。

小型柴油機在中國的市場太廣泛了,皖南機動車輛廠推出農用三輪車之後,第一個月就在蕪湖附近幾個縣賣出去五百多臺,可以說來了個開門紅。幾乎同時推上市場的六匹柴油機,更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受歡迎。蕪湖緊挨着長江,本地的一些士紳,嘗試着把柴油機裝在小木船上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了。當月生產的八百臺柴油機,直接賣斷貨就算了,還有一堆人等着要貨。可是這個產能就這麼大,月產八百臺六匹柴油機,差不多就是極限了。

第二月事情更離譜了,皖南機動車輛廠一家的訂單,就是一千五百臺。其他的訂單也有一千多臺,這下把德國人努克給愁壞了,上哪去弄那麼柴油機交貨?無奈之下,只好先等着看看再說。不曾想,第三個月柴油機的訂單直接井噴了,全國各地來買柴油機的人都在蕪湖柴油機廠門口蹲着,千方百計想弄到貨。

這一下努克遭不住了,登記提貨的數量一個月下來就是五千八百多臺。按照現在這個產量,三個月拿到的訂單就夠一年的。沒說的,增產、擴建。持有股份半分之四十九的歐亞集團,主動表示願意增加投資,股份不變,算是爲努克解決大問題。

這個增產不是說增產就增產的,努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半年的努力下來,纔算把月產量提高到一千五百臺。接下來再想提高就難了,不是資金的問題,是技術工種的培養跟不上。

方劍雄去機動車輛廠的路上,市長李辛白介紹了上半年車輛廠的生產銷售情況。提起這個車輛廠,李辛白多少有點感慨道:“誰能想到,這種車推出來後,會這麼受歡迎。我聽吳興周提起過,當初他專心電廠,沒有投資這家企業,現在後悔的要死。這樣的一輛車,售價三百八十塊大洋,排隊買車的人都排到明年這個時候了。”

關於這個農用車輛,還是上一次方劍雄在蕪湖的時候,跟本地的商紳談起的,隨手還畫了個草圖給大家。方大帥說市場前景絕對看好,蕪湖一幫商紳就信了,找洋人技術員來設計生產,開始還是比較謹慎的,舉得曰產三十輛車,能邁出去一個月能掙幾千塊就是不得了的買賣了。誰曾想啊,現在一天的產量是六十臺,照樣不夠買。要命的是,一旦辦企業才發現,很多東西跟不上。首先是技術工人跟不上,其次是柴油機廠也跟不上,最後一看市場的反應,就沒有一樣是不缺的。

於是按照老辦法,澆鑄包出去,一些小東西也包出去。自己主攻大梁和後橋,其他的零碎都放外包。即便這樣,產量一時半會的還是上不去,主要原因還是缺技術工人。隨着各個行業的興起,整個蕪湖工業園區的產業規模的發展,受到最大的限制就是技術工人。

去年冬天,李辛白提出辦一個職業技術培訓學校,蕪湖的商紳掏錢叫一個乾脆。第一期招生一千五百人,全部都是各個企業保送來學技術的。在蕪湖這地方,最吃香不是什麼大學教授,而是技術工人中的高手。

蕪湖軍工集團的一些技術工人中的高手,業餘時間去給民間的企業打點零工,隨隨便便一個月就是一百塊大洋的進項。

李辛白這個市長,上任一年多來,給蕪湖這些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這麼一件了。這麼說吧,單單是蕪湖柴油機廠和機動車輛廠這兩家企業,帶動周邊產業帶來的就業人數,就是五六千人。問題是,這麼工人,你根本就招不滿。蕪湖的上任跑南京、上海去挖人,費老勁了,才挖來一百來號。

聽李辛白一番說道,方劍雄笑道:“就中國的道路現狀而言,機動三輪車的市場前景,至少是幾百萬輛。就現在車輛廠這個規模,夠生產幾百年的。”可不是麼,一個月才一千五百輛,一年才一千八百輛。就這產量,都不夠蕪湖周邊七八個縣消化的,更別說上游的安慶、九江、武漢、渝城這些地方的人,坐船到蕪湖來買車。只要你有現貨,轉手就是二十塊人民幣的利潤。蕪湖地方上的一些有關係的人,靠這個都發了家。

李辛白提起這個事情事的興奮,落在方劍雄的眼裡,卻是一種無奈和嘆息。中國真是太落後了,仔細想想平行時空,都九十年代末期了,三輪車還有龐大的市場存在。這個國家,需要追趕的地方太多了。

如果說農用三輪車的市場能有幾百萬輛,小型柴油機的市場,至少上千萬臺。這就是當初爲什麼方大帥力主從德國引進這個項目的原因了,柴油機有市場,石化產品纔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空間。這是相輔相成的,現在的柴油全部靠進口,明年蕪湖和武漢的中美、中德石化企業建成投產,就能迎來一個跳躍式的發展。

有人說洋人生產的柴油汽油,又便宜又好用,沒必要自己搞石化。對此,方劍雄給了四個字的評價,“目光短淺”。

方劍雄在蕪湖的行程安排的很緊,視察機動車輛廠的時候,在蕪湖商紳的要求下,方大帥親筆題字“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飛虹車。”嗯,這個題詞,算是一次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行爲。

次曰,方劍雄視察柴油機廠,與德國商人努克座談,當面保證,任何一家在華的合資企業,各地政斧必須無條件的保證企業家的生命、財產安全。中國政斧絕對不會因爲歐戰,搞區別對待。請努克放心,他可以安心的呆在中國,爲他自己和背後的老闆賺錢。

方劍雄在蕪湖呆了一週的時間,繼續沿江而上。在安慶呆了三天,辛亥以來,安慶的發展迅猛,由於其省會的優勢,雖然比不上蕪湖和武漢,但其發展速度,絲毫不遜於下游的任何一個城市。原來的安慶製造局,現在已經徹底的轉爲民營企業。由安慶商紳接手,引進了衝壓設備之後,爲軍隊生產鋼盔、工兵鏟等物資。隨着沿江內河航運的發展,該廠的股東們又投資了造船廠,生產柴油動力的木船。這一產業的市場,也是好的令人髮指。現在他們嚴重缺柴油機,見到方大帥之後,安徽省長孫毓筠,親自拜求大帥,讓蕪湖的柴油機廠來安慶設分廠。

方劍雄很明確的告訴他,這是企業行爲,不能用行政干預。同時給安慶的商紳支招,不是還有美國人麼?這麼大的市場,就不信美國人不動心,有本事拉美國人來投資辦廠嘛。

從安慶到九江,再到武昌,方大帥重遊長江中上游地區,在武漢視察之後,接見武漢地方的企業家們。再次相逢,這些企業家的身家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方大帥出現在座談會的現場時,武漢地方的企業家們巴掌都拍腫了。

清末一來,方劍雄是唯一一個,在民間企業家發展遭遇困難時,主動幫着想法子解決的領導人。從資金到技術,從人才培養到企業發展方向,政策扶持等等,方劍雄做的事情,可以說從來沒有一個官員能做的到。

“這些天,我看了很多地方,發展的很快,我心甚慰!但是我要說,發展的還是太慢了,民間企業的發展,能不能再快一點呢?大家說,能不能?”方劍雄的開場白如是說!

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三十八章中原鹿正肥(五)第一百七十章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二百六十六章 殊榮!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爲主(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陸大高材生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一百一十七章決戰(8)勝負分水嶺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五十四章 上海灘(七)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一百七十章第二十四章 安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貌似軟弱第三章 大舉賣國第一百零五章驚雷第十九章東征、北伐(八)第六十四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百零九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僵持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七十一章京漢線之戰(十一)租界衝突第七十九章辛亥年(七)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一百零七章二次革命(上)第二百九十四章爭奪主導權第一二百零六章 故意的吧?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八十六章 泗水餘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八十五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二百六十四章新的中美關係第七十章 金融災難(下)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一百零七章二次革命(上)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4)苦守濟南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二十八章 他來了!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七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十七)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七十一章標準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一百一十四章下血本第三十一章 屈才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三件大事(2)第一百一十三章擴張(十九)高人啊!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六十三章京漢線之戰(三)臨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一百四十五章舉世震驚的講話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六十一章現實困難第九十九章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10)惟楚有才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七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十八)第三百零八章沒打算講理
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三十八章中原鹿正肥(五)第一百七十章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二百六十六章 殊榮!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爲主(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陸大高材生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一百一十七章決戰(8)勝負分水嶺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五十四章 上海灘(七)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一百七十章第二十四章 安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貌似軟弱第三章 大舉賣國第一百零五章驚雷第十九章東征、北伐(八)第六十四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百零九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僵持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七十一章京漢線之戰(十一)租界衝突第七十九章辛亥年(七)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一百零七章二次革命(上)第二百九十四章爭奪主導權第一二百零六章 故意的吧?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八十六章 泗水餘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八十五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二百六十四章新的中美關係第七十章 金融災難(下)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一百零七章二次革命(上)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4)苦守濟南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二十八章 他來了!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七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十七)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七十一章標準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一百一十四章下血本第三十一章 屈才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三件大事(2)第一百一十三章擴張(十九)高人啊!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六十三章京漢線之戰(三)臨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一百四十五章舉世震驚的講話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六十一章現實困難第九十九章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10)惟楚有才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七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十八)第三百零八章沒打算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