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南北議和(六)人心

《大漢報》得到了獨家專訪方劍雄的機會,胡石庵親自操刀撰文。作“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一文。其中有方氏原話一段:七十年前,英國人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從那以後,英國人一直試圖把中國變成他們的殖民地,從結果上來看,他們辦不到。過去不行,現在也不行。如果大英帝國沒有做好派兵來華的準備,我要告誡英國政府,軍艦再多,也上不了岸。七十年的時間他們沒做到的事情,現在也做不到。國家利益面前,方劍雄即便身死名滅,也不會在名族大義上妥協半步。絕不!

此文一出,更是天下震驚!方劍雄,真的瘋了!

列強的反應很多,第一種的代表是日本,日本公使伊集院緊急會晤英國公使朱爾典,一個小時後發表聲明:如方氏有損及大日本帝國在華之利益舉動,大日本帝國絕不坐視。

怎麼回事呢?伊集院緊急會晤朱爾典,提出必須懲罰安徽方氏,主動要求派軍艦加入英國的討伐舉動,並答應可派陸軍助戰。不料朱爾典拒絕了他的建議,稱還要等國內的決斷。

日本人對長江流域的野心,在這一次會晤中昭然若揭,引起了朱爾典的注意。朱爾典確實要扶持袁世凱,但是指望大英帝國真的在中國開戰,那不現實。所以,朱爾典是打算恫嚇一番。不了方氏反應激烈。搞的朱爾典這個警告發出者,反而不敢輕舉妄動了。只能電告白廳,希望國內能拿出一個有力之決斷。

第二種反應,就是英國公使朱爾典了,在會晤之後,繼續高傲的發表聲明,告誡方劍雄,不要挑戰大英帝國的威嚴,否則後果自負。然後暫時沒下文,也沒繼續喊打喊殺。英國人緩慢的節奏。這一次政府的反應落在了後頭。讓朱爾典等的很着急。

實際上白廳對這個事件當成了一個笑話裡看,一個吃錯藥的小軍閥,擡擡手就能碾死。維護中國的穩定,扶持袁世凱上臺是英國的原定政策。但軍事介入就不合適了。當前歐洲局勢,不值得帝國在遠東消耗任何多餘軍事力量。

結論是,直接封鎖長江入口,威懾這個不開眼的小軍閥一下就行了。至於長江水道,公使先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決斷。得到國內的電報後,朱爾典電告漢口領事葛福,令其再去見方劍雄,嚴厲警告!任何跟軍事有關的行動,都不得傷害到大英帝國的利益。

第三種反應就是德國了,在華公使哈豪森向國內發回了一份詳細的電文。長達千字的內容。將方氏的情況,做了全面細緻的彙報。電報中有一段話,稱:方劍雄就讀於慕尼黑軍事學校,成績優異獲保送柏林陸軍大學深造機會,竟放棄回國。武昌舉事次日,此人於安慶舉事,並在一個多月內橫掃滬寧線,接着派兵武昌,轉戰皖北。安徽軍至今未嘗敗績,可見此人在德國所學甚精。又稱。方劍雄歸國之後,與德國方面經貿往來密切,目前是德國在遠東最大的貿易伙伴。前後三年從德國購進軍火、機器價值五千萬金馬克。建議帝國慎重考慮一點,此人對德國具有高度的好感,是否具備有扶持的潛在可能。

在此之前。德國是列強之中過最早跳出來支持清政府的國家,又是借錢又是賣武器。

德國政府電告哈豪森:密切關注遠東事態的發展。呼籲衝突雙方剋制,維護德國在華之利益。方劍雄的事情提都沒提,這麼一個小軍閥,有必要小題大做麼?提他的名字,都是擡舉他了,不給他這個機會。

第四種反應是美國、法國。長江流域沒有法國人什麼事情,法國人也不願意給自己找麻煩,反應很快的通電:呼籲各方剋制,不要破壞了來之不易的和平契機。美國人則唱了同樣的高調,並老調重彈呼籲中國應該門戶開放。

私下裡,美國人已經派出了代表,緊急從上海出發,趕往漢陽。

北京,袁府。

氣氛變化的很快,方劍雄第一次通電時,袁世凱憤怒的摔碎了一個宋朝的鈞窯茶碗。着急一干幕僚商議的結果,楊度建議袁世凱親自去見朱爾典,一個小時的交談,袁世凱闡明其當政是對英國利益的最大保證後,朱爾典沒有太多的考慮,做出了反應。

接下來方劍雄的反應,袁府上下一片歡呼雀躍。衆人的反應基本一致,觀點明確,方劍雄敢於挑釁強大的英國,這是自尋死路。

作爲當事人的袁世凱,卻在書房裡把自己關了很久沒出來。似乎並沒有出來跟一干屬下慶祝的意思,書房內的袁世凱,手裡捏着一對核桃,慢慢的轉動,速度越來越快,又慢慢的慢下來。終於書房的門打開了,衆人上前之際,袁世凱道:“通電,袁某將以最大的誠意達成議和,謀求國家之統一。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戰場上要是打敗了,一切都是空的。”

衆人散盡,只餘下一個楊度的時候,袁世凱嘆息道:“生子當如方扶國!”有趣的是,後來滿清餘孽稱袁世凱爲活曹操。

楊度道:“可惜,他是大人的對手。通過這種手段打敗他,勝之不武!”

“告訴汪精衛,不要去漢陽了。至於孫寶琦,隨便他吧。”袁世凱略帶悵然,背手慢慢的轉身回去。

同樣沒有太高興的人還有一個,徐樹錚!作爲段祺瑞的親信幕僚,徐樹錚私下裡對段祺瑞道:“以前沒覺得方扶國比我強多少,在一次通電才知道,他比我強多了。”

段祺瑞被這話說的表情複雜,之前的喜悅漸漸淡去,良久方道:“盡力保全此人的身家性命吧,我們能做的也就是這樣了。”

徐樹錚點點頭,沒有再說話。似乎方劍雄的結局,已經註定了。

上海、南京,同盟會的反應最爲複雜,這麼一個鬆散的組織結構下,各種聲音都有。陳其美正在長三堂子裡打麻將,聽到這個消息麻將也不打了,揪住來報信的弟子道:“此話當真?”報紙就在手裡,陳其美奪過一看後,仰天大笑:“哈哈哈,方扶國自尋死路,怨不得別人也。”

一桌麻將四個人,其他三個都很高興,唯有蔣志清面色猶豫不定,似乎在進行痛苦之掙扎。從內心深處,蔣志清對方扶國的作法敬佩不已,可是理智告訴他,這樣做是找死。蔣志清甚至冒出這麼一個念頭,方扶國身邊的人,都是豬腦子麼?怎麼也不勸一勸?

南京方面也在開會,爲了該不該聲援方劍雄的事情。黃興、宋教仁都沒有先說話,都是陰沉着臉在座。程德全一臉焦慮的站起來,使勁的拍桌子道:“方扶國不顧議和之大好局面來之不易,我等當通電聲討之。英國人是那麼好得罪的麼?”

“不妥,再怎麼說,方扶國也是爲了國家主權。我看,不如去電勸諫!”這是宋教仁的意思。黃興多少有點糾結,良久方道:“此事,臨時政府不便立刻表態,還是派人去一趟漢陽,跟方扶國好好談一談,請他顧念議和大局,切勿自誤。”

北伐軍司令徐紹幀騰的站了起來,也不說話,低着頭就走了。海軍代表黃鐘瑛也站了起來,表情複雜的走了。

徐紹幀回到軍中,跟沈同午、林淮川說起會議內容時,沈同午和林淮川都覺得不可思議。哪怕什麼都不說,也比那些人說的好吧?

林淮川面帶希冀的看着徐紹幀道:“總指揮,不如我們表示一下,實在不行,我帶江蘇第二師去漢陽。軍人,在保家衛國的時候,絕對不能袖手旁觀。”

徐紹幀面色陰沉,卻是不肯表態,林淮川無限失望的走了。沈同午也多少有點鬱悶,晚上回到軍中去找林淮川一起喝酒解悶時,卻撲了個空。林淮川居然留下一封信走了,沈同午拿着信去找徐紹幀,打開一看才知道,林淮川表示:“總指揮既不能發兵漢陽,淮川只好一身赴漢。死,也要死在保衛國家的戰場上!此軍人之歸宿也!”

兩人對着這封信發呆的時候,衛兵又來彙報,跑了很多軍官!帶頭逃跑的軍官,是楊言昌和漢銘,這兩貨夥同十幾個營連長,結伴從下關碼頭上了船,奔着漢陽去了。每一個人走的時候,都留下一封信。大致意思都是,方司令爲國不惜身死名滅,我等去陪他和安徽軍一起,爲這個國家去死!

第九鎮這個頭一開可就熱鬧了,本來第九鎮跟安徽軍關係就好,好多人都羨慕安徽軍的待遇高。林淮川是一個人走的,可他的部下好多人都惦記他的好,悄悄的都收拾行李上路,去追隨老上級。當天晚上,連夜又走了十幾個連排級軍官,還有林淮川的衛隊也跑了個乾淨。

方劍雄怎麼都沒想到,他的一番舉動,造成了多大的反應。是他怎麼都沒想到的結果。

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4)苦守濟南第五章 風聲〔3〕第六十五章 時光飛躍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二十五章 總導演(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四十七章算計第四章 風聲〔2〕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二百八十三章經略東北(8)良苦用心第三十六章 所謀何者(上)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九十二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居然是屠殺第四章 風聲〔2〕第八十一章 你們別無選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四十五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九十章 泥沙俱下第一百三十五章又一個財神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一百五十章第五十四章 上海灘(七)第六十三章 意外的堅持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二百七十章 遠見和陰謀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一章春天裡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二百零四章 擊沉鉅艦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二百九十四章爭奪主導權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勝而歸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十八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一百零八章擴張(十四)走向第二百零五章 短暫的寧靜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九十九章第二十四章 安家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二百一十一章畫餅第八十九章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三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十七章 重點扶持對象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戰爭準備工作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三十二章 西點之行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四十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1)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一百一十二章以我爲主(二)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一百章 擴張(六)出兵九江第八十章 核心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
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4)苦守濟南第五章 風聲〔3〕第六十五章 時光飛躍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二十五章 總導演(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四十七章算計第四章 風聲〔2〕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二百八十三章經略東北(8)良苦用心第三十六章 所謀何者(上)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九十二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居然是屠殺第四章 風聲〔2〕第八十一章 你們別無選擇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四十五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九十章 泥沙俱下第一百三十五章又一個財神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一百五十章第五十四章 上海灘(七)第六十三章 意外的堅持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二百七十章 遠見和陰謀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一章春天裡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二百零四章 擊沉鉅艦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二百九十四章爭奪主導權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勝而歸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十八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一百零八章擴張(十四)走向第二百零五章 短暫的寧靜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九十九章第二十四章 安家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二百一十一章畫餅第八十九章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三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十七章 重點扶持對象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戰爭準備工作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三十二章 西點之行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四十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1)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一百一十二章以我爲主(二)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一百章 擴張(六)出兵九江第八十章 核心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