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

方劍雄看民國媒體那幫嘴炮們不爽已經很久了,給你言論自由,你胡說八道。爲了私人和團體的利益,罔顧民族利益。在媒體上說話,不站在事實的立場上,根據需要來決定文字。

就拿出兵歐洲來說吧,當時各種反對的聲音滿天飛,報紙上更是整天都在羅列一些反對的理由。要不是方劍雄個人聲望巨大,一手推動出兵歐洲,從哪換來歐戰結束後的世界地位?

什麼出賣國家利益,什麼罔顧將士之犧牲,這類的批評聲音當時絕對是主流。等到海關談判結束,這種聲音才漸漸的淡去。總而言之全都是一些目光短淺,眼高手低,或者是別有用心之輩。

方劍雄反擊的手段很簡單,基本就是三點。第一,提高報紙審覈門檻,禁止民間電臺的存在。何謂提高審覈的門檻?首先是保證金制度,國內任何一家報紙,都必須向政府的相關管理機構繳納兩百萬元的保證金,其次,新聞採訪從業人員規範化管理,這個就是你得有政府部門的批准發證,才能當記者。第二,問責制度。這個是針對一些報紙在報道的過程中,虛假誇大胡編亂造,造成嚴重後果者。針對報社和記者,輕者罰款(保證金),重者抓人,吊銷營業執照和記者證。第三,通過相關法律,明確以上兩點的合法性。

總而言之,就是給新聞從業人員帶上緊箍咒。沒錢的你辦什麼報紙?越是窮小報,越是會爲了利益胡說八道。亂寫是要負責的,不但記者要負責,報社也要連帶處理。

這個事情要是成了,對於現在民國報紙亂七八糟的現象。將起到一個很明顯的釐清作用。當然反過來看,因爲保證金制度,也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但是就方劍雄看來,有家有業的人雖然也比較混蛋,但是他們至少還有點顧忌。

這份文件把孫寶琦和湯化龍的心思全都拿捏住了,不讓過是肯定不行的。方劍雄只要稍稍有所暗示,有的是人跳出來彈劾總統和總理,有的是人想坐這個位置。

從這個事情。孫、湯二人,再次看見了方劍雄的心狠手辣,手腕力度強硬。一旦這個相關的法律出臺,並通過國會的審議,對政府來說實際上是有很大好處的。話是這麼說。讓他們來推動的話,也確實是很招人狠的事情。

民國年間最不缺的就是嘴炮了,真正做事的人反而名聲不顯。

孫、湯二人心裡很清楚,這個事情過也得過,過不去也得過。這是決定,不是徵求意見。

方劍雄剛回到元帥府,美國佬史迪威少將就找上門來了。由於在華工作期間成績卓著,史迪威晉升少將。來這裡是辭行的,史迪威即將赴菲律賓上任。

史迪威還是很感激方劍雄對他工作上的支持,尤其是在民國期間。兩軍的互動很多,裝備情報和戰術交流,爲美軍在歐戰的出色表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美軍赴歐洲參戰的總司令潘興評價史迪威的工作。稱“史迪威在華的工作成果,至少挽救了十萬美軍士兵的生命。”

這個評價一點都不誇張。沒有史迪威,美軍就無法及時的裝備155榴彈炮和坦克等一批新型武器。別看美國工業發達,但是其軍工水平並不高,規模也不算太大。由於史迪威在青島戰爭期間敏銳的發現民國軍隊在對日作戰中大獲全勝的關鍵因素,在裝備和戰術方面,讓美軍提前有了準備。

當然,中美兩軍之間的友好關係,也在歐洲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沒有中國遠征軍的拼死幫忙,美軍在德軍的瘋狂反擊面前,五十萬美軍可能就被全殲了。

實際上在中國呆了很長時間的史迪威,一點都不喜歡方劍雄。願意很簡單,這傢伙本質上就是一個獨裁者。史迪威在報告中就是這麼坦言,由於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日漸提高,美國政府選擇性的無視了這些論調。

一番客氣之後,史迪威拿出一封信道:“委員長閣下,這是美國總統威爾遜先生的親筆信,委託本人代爲轉交。”

方劍雄心裡很是奇怪,爲啥讓史迪威來轉交什麼親筆信捏?奇怪歸奇怪,接過信後方劍雄還是很認真的看了起來,美國佬不是啥好鳥,有這個認識就不怕他玩幺蛾子。

一封信寫的不算太長,總之先唱了一頓世界和平的論調,然後強調一下軍備競賽帶來的巨大危害。接着表示,希望中美能攜起手來,爲世界和平作出貢獻。最後,邀請方劍雄訪美。

這封信看着沒啥大問題,基本都是空話。但是就一戰之後而言,世界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美國成爲了一戰最大的贏家,但是在分贓的時候讓大英帝國拉上法國等國家,把美帝欲稱霸的腦袋按了回去,證明了一把大英帝國還是世界老大的存在。

威爾遜總統是國聯發起人,但也是美國沒有能入國聯的主要負責人。歷史學家普遍認爲威爾遜未能使美國加入國聯是他任內所犯的最大錯誤,甚至可能是美國曆史上所有總統任期內的最大失敗之一。

在方劍雄這裡,任何一個美國總統,都不是什麼好玩意。美國沒能在一戰後走上世界霸主的地位,主要原因不是美國不想,而是英國的實力尚存。一戰暴露了美軍太多的問題,再次驗證了當今綜合實力最強大的還是歐洲列強。

中美之間的關係和定位,就是即合作又防備。從內心深處來說,方劍雄防備美國之心,要大於結盟美國之心。一戰提升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國際地位,同時還給了中國更多的籌碼。不用在單方面的依賴美國的資金和技術,可以從歐洲得到想要的東西。

正是因爲如此,美國方面才加大了拉攏中國的力度,否則一個工業基礎都不能算具備的民國,如何能值得美國下大力氣拉攏?中國的優勢是大國,是獨裁。獨裁可以讓方劍雄犧牲其他的發展,集中精力發展軍事。有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在世界格局內纔有話語權。

但是在未來的二十年,發展經濟成爲主流的時候,方劍雄並不介意跟美國走的更近一點。這個有點一拍即合的意思,方劍雄必須要搶在二戰全面爆發之前,完善民國的工業體系,並且具備一定的生產力。要知道,世界大戰打的就是消耗。誰的補充能力更強大,誰就能在消耗戰中獲得勝利。就這一點而言,毫無投機取巧的可能性。

“感謝威爾遜總統的邀請,本人將在合適的機會,訪問美國。”方劍雄笑眯眯的作答時,突然腦子裡翁了一下,怎麼把那麼重要的事情忘記了?

史迪威起身告辭,方劍雄送出門口之後,才悠悠回神,想起《華盛頓海軍條約》。關於這個條約的成因很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國要遏制日本在太平洋地區對美國構成的威脅。這個合約,有點美國拉上英國,給了日本狠狠一踹的意思。

有個觀點,華盛頓海軍條約,從結果上看,對日本來說利大於弊。方劍雄不懂這個,但是並不妨礙他可以利用美國急於促成此事做一點文章。

由此可見,威爾遜邀請訪美,不僅僅是爲了要拉攏中國,更多的還是爲了遏制英日同盟。現在的民國海軍,相比列強而言,弱小的可憐。而且方劍雄的發展重心,也不是戰列艦。自己造戰列艦的目的,還是爲了積累技術。實際上戰列艦這玩意不好用,造價又貴,維護成本也賊高。不過話說回來,這玩意確實能起到一個強大的心裡作用,有一兩艘大傢伙很提氣。

在方劍雄的心目中,未來十幾年,民國軍事重點肯定不是在海軍的戰列艦上頭。航母加飛機纔是王道,尤其是假想敵是日本這個一門心思造大和的呆板的對手時。

德國,基爾。炎熱的夏天並沒有降低碼頭上搬運工們的工作熱情。當一艘貨輪在拖船的幫助下靠岸時,碼頭工人自覺的圍了上去。

不是這些工人的積極性有多高,而是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在生存壓力巨大的現實面前,男人作爲家庭的頂樑柱,任何苦難都必須承受。

一隊德軍士兵突如其來,擋住了慢慢靠攏上來的工人們,並組成了一道人牆。

從貨輪上率先下來的是五個黃皮膚黑眼睛的傢伙,碼頭工人們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自德國戰敗以來,唯有中國貨輪靠岸時,大家纔會有這種激動的心情。

上一次中國貨輪送來的都是糧食和藥品,整整六條船。儘管中德之間的軍隊打生打死,德國百姓還是很難對中國人產生太多的仇恨。這是很自然地事情,也只有中國人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往德國運送人道主義援助。

“尊貴的客人,歡迎來到德國。”比埃爾作爲中間人迎上前去,中方代表特務頭子方浪,一副牲畜無害的表情道:“比埃爾先生,方劍雄元帥讓我向您和鮑勃將軍問好。”

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九十六章 擴張(二)刺殺!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國石化(1)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三十章 怎麼打?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九十一章第四十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1)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勝而歸第十一章 座談會(上)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五十六章 德國貴客深夜至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三十九章賊心不死第一百一十八章決戰(9)非戰之罪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四十九章 上海灘(二)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二百章 延伸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八十七章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七十章 一致?第一百三十七章 總有意外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響力第一百三十一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一百零二章航運合作(上)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勝而歸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一百三十六章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發難第八十四章 身後是國防軍!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一百零六章 青黴素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三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一百章 中亞火藥桶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一百三十章情報很重要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四十八章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九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八十七章 不算太壞的結果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三十章 以自由的名義七十六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1)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五十四章 上海灘(七)第七十一章歷史慣性第七十一章京漢線之戰(十一)租界衝突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
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九十六章 擴張(二)刺殺!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國石化(1)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三十章 怎麼打?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九十一章第四十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1)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勝而歸第十一章 座談會(上)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五十六章 德國貴客深夜至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三十九章賊心不死第一百一十八章決戰(9)非戰之罪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四十九章 上海灘(二)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二百章 延伸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八十七章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七十章 一致?第一百三十七章 總有意外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六十八章 出油及方某人的影響力第一百三十一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一百零二章航運合作(上)第一百四十七章全勝而歸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一百三十六章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發難第八十四章 身後是國防軍!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一百零六章 青黴素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三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一百章 中亞火藥桶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一百三十章情報很重要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四十八章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九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八十七章 不算太壞的結果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三十章 以自由的名義七十六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1)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五十四章 上海灘(七)第七十一章歷史慣性第七十一章京漢線之戰(十一)租界衝突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