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

武昌冬天的早晨,如同蒙着紗巾的女人。龜山沉浸在濃霧之中,只能看見一個輪廓。

方劍雄起了個大早,奔着碼頭來了。三方會談開啓了一個時代,不管北京城裡的袁世凱願意不願意,最終還是隻能接受方劍雄極其旗下的勢力走上臺面,掌握這個國家命運的話語權。這個事情方劍雄看的很重,一大早便來到碼頭,前往上海的代表團出現在碼頭上時,遠遠的看見方劍雄的車隊。

王正廷現在的職務是湖北省政府秘書長兼對外事務部長,這是湖北省議會選舉的結果。南京方面的職務,因爲湖北的態度而不能成行。王正廷心存芥蒂,隨着時間的推移,從最初的對方劍雄略帶不滿,慢慢的轉變。方劍雄恪守承諾,絕不以軍隊干政,省議會爲法律規定的最高權力機關。可以說,現階段的湖北政府,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議會政府。

儘管背後還有方劍雄這個隨時可以改變這一局面的軍閥存在,但是不能不承認,方劍雄來到武昌之後,取締了軍政府,是一種巨大的進步。軍隊目前沒有納入議會監督體系,那是因爲軍隊是國家的,名字叫國防軍。

早晨起來沒看見送行的人羣中有方劍雄,王正廷心裡多少有點不舒服。對上省長湯化龍,臉色也不太好看。一路來碼頭時,也沒怎麼說話。這一去看着是代表了湖北安徽兩省,實際上還真不好說。要不方劍雄怎麼不來送,明顯的不重視嘛。

心情低落的王正廷,看見濃霧中的車隊時愣住了。身邊的湯化龍呵呵一笑道:“儒堂,是方司令,一早就在這等着了。”王正廷的情緒。隨着那個挺拔的年輕人的身影出現,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一身戎裝的方劍雄面帶微笑,朝代表團首席代表王正廷遙遙拱手,面帶鄭重:“儒堂兄,湖北、安徽兩省之民意,拜託您了。”

方劍雄的正式,王正廷起初多少有點不適應,隨即涌起一股使命感。是啊。這個國家的未來。將由三方會談主宰的現實擺在眼前。方劍雄在軍事上佔據了絕對優勢的局面下,卻高舉和平談判的大旗,這不正是自己希望看見的麼?

“方司令,在下定不負兩省人民之重託。臨邊之際,不知還有什麼要囑咐的?”下意識的,王正廷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以前軍政府時期。儘管黎元洪很會做人,但是在權力上絕對不會像方劍雄這樣放手。人是需要對比的,比起黎元洪來。方劍雄就不算軍閥了。

“其實也沒什麼好囑咐的,該說的都說過了。就是想再強調一點,百姓苦難久矣。任何對百姓過度搜刮的行爲,在三方會談上都要提出反對意見。例如,上海、成都等地,發行軍票之事,劍雄深感憤怒。此事在會談之上。一定要堅決給以抵制。並強調,國防軍對於任何傷害湖北安徽人民利益的行爲,絕對零容忍。”

方劍雄語重心長的樣子,王正廷不禁被感動的微微熱血上臉,鄭重的點點頭。代表團一行六七人,方劍雄一一握手送別。

輪船離岸,方劍雄一直站在碼頭上揮手,一直到消失在濃濃的晨霧之中。王正廷扶着欄杆的手一直在微微的抖,這種情景讓他感受到了沉沉的信任。一直以來,對方劍雄這個軍閥的本質心裡多有腹誹,這一刻似乎淡去了許多。方劍雄實際控制湖北以來,漢口賑濟就不說了,發生在眼皮底下的事情。五年的義務教育,更是一樁善政。司法獨立,政務監督機構,軍人不得干政,這一切都是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即便是一度離開進了南京的居正,也正式邀請回來擔任**官,沈鈞儒這個浙江人,方劍雄親自去請出山,擔任文化教育部長,換一個人來掌握湖北,想來是做不到這些的。

湯薌海榮號上目睹着這一幕,湯化龍送行時提醒了一句:“黃鐘瑛那邊聽說發不出餉,大帥對海軍一直很關心,你多聯繫聯繫。”

兄弟之間的交流機會不少,私下信件來往不斷。給方劍雄送倆女孩的法子,其實出自湯薌銘的點子。當時湯化龍在武昌幾乎不能立足,湯薌銘纔出了這麼一個點子。不想離開武昌的湯化龍也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意思,沒想到結果會是現在這樣。兩妹子被送新學堂去了,每天跟普通人家的女孩一樣上學,方劍雄居然一次都沒有碰過她們。

經過這麼一個事情,湯薌銘深感傳言不可信,外頭都傳方劍雄如何荒淫,絕對是造謠。

還好方劍雄大度,收下兩個妹子,怕是要安他們兄弟倆的心。

兄長臨別前的一番話,湯薌銘牢記在心。中國的海軍本來就弱,再不下點心思培育,怕是要徹底荒廢了。每一個海軍人,都有一個深藍夢啊。大海軍之願望可謂魂牽夢繞。要實現這個夢想,指望南京政府是不現實了,薪水都發不出來的。指望北洋,估計也不靠譜。現在唯一願意出資接手飛鴻號的,只有方劍雄。唯一明確表示,要繼續投資海軍的,也只有方劍雄這個地方性的軍閥。不過三方會議一開,方劍雄就不是地方軍閥了。這個意義,湯薌銘心裡很清楚。

對比一下南京和湖北安徽,不難發現,南京臨時政府旗下的各省,都是軍政府。只有湖北安徽,纔有所謂民選的政府,儘管議員都是一些舊人,但是軍人決不允許干政的規定是死的。二省之民生大權,說放手就放手,誰能做到?安徽那個省政,還是同盟會員孫毓筠呢。誰能做到?要說民主,兩省政府纔算是勉強湊合一下民主吧。至於南京,……。

方劍雄對政務撒手,不等於對財政撒手。省議會通過的第一條法案,就是財政支出透明公開法案,也就是說,湯化龍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要通過議會的審覈。儘管現在這個議會還不那麼強勢,一顆種子算是種下去了。

湖北富庶之地,停戰之後市面上恢復的很快,隨着省政府的建立,各地臨時軍政府紛紛自覺的下臺解體。也有個別不肯就範着,都讓第八師當成練兵對象了。在統一政令這個範疇內,方劍雄支持下的省政府表現的異常強勢。鑑於預備役制度全面推廣目前還不現實,各縣設保安團,人數在一千左右。保安團維護地方安定,軍官絕大多數從因傷退役的軍人中挑選。

有槍桿子的支撐,湯化龍領銜的省政府運行順暢,不到半個月,各地議會紛紛成立,民選縣長紛紛出臺上任。省政府往各縣派出政務專員,指導各縣工作。這些專員派出去,起到最大的作用就是一個連接樞紐,並不允許干涉地方政務。當然,地方政府官員要是亂來,專員必須及時上報。有失職者,立刻開除並追求其相關責任。

上海,碼頭上拉起了橫幅,陳督軍很不情願的出現碼頭上,但是沒辦法,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一橫幅上書:三方會談開啓時代新篇!喜盼民國一統指日可待!又一橫幅上書:歡迎中南人民民主聯合自治區代表團。“中南人民民主聯合自治區”,就是方劍雄這個軍閥實際控制區域的自號官方稱謂!

“這橫幅是誰拉的?”陳其美扭頭問了一句,身邊的軍政府高參唐之道低聲道:“好像是幾家報社合夥拉的。”

“這個唯利是圖的小報紙,遲早要他們好看。”陳其美自言自語,繼續擠出笑容。

王正廷走下舷梯的時候,怎麼都沒想到歡迎場面如此盛大。各國領事、數十家媒體,上海軍政府多數要員,南北議和代表團主要代表數人。

站在碼頭上的瞬間,被閃光燈包圍的王正廷,突然有一種奇特的感覺。今天這個時刻,自己就是上海眼球的核心。成爲這個核心的關鍵因素,正是那個自己一度不喜的軍閥。

“請問王先生,中南人民民主聯合自治區,這個稱謂有什麼含義?”獲得第一個提問機會的是《字林西報》的英國佬記者,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安排的結果。

王正廷當着幾十家媒體的面,面帶雍容,鎮定作答:“顧名思義,人民民主,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實際上,安徽、湖北兩省政府,全部都是有議會選舉產生。我個人認爲,這是截至目前爲止,最接近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政府。”

“請問王先生,據傳方劍雄將軍表示,支持袁世凱先生擔任民國大總統,此事是否屬實?”這是大陸報的記者,也是一家外國報紙。

“這個事情你要去問方將軍,我個人不方便代爲作答。”

“王先生,你用什麼證明湖北安徽兩省政府是民選政府呢?怎麼能證明自稱國防軍的高層不幹政呢?”這是民立報的記者。

“安徽省長孫毓筠先生,應該是同盟會員吧?這個問題,你不妨去問一問他,他在安徽政府執政期間,有沒有來自軍方的外力干擾。”

第三百一十七章 猖狂的師長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爲主(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變化第五十四章建國政治主張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十二章 誓師出征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四十四章 碰釘子第三十一章 屈才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二十四章 安家第四十五章 亂(下)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三十六章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九十七章 擴張(三)根據需要決定幕後指使者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三十三章 東征、北伐(終)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六十五章 泗水案(上)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變化第八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黑夜閃電行動第七十一章標準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廣東來客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二百零六章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一百三十四章方大帥進北京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二百零九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次登島作戰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六章 針對性的訓練(下)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落後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九章 聯手第九鎮(中)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四十八章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面合圍第十五章 代理人(上)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一百三十五章又一個財神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
第三百一十七章 猖狂的師長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爲主(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變化第五十四章建國政治主張第一百二十章中亞風雲(5)鋼鐵洪流(1)第十二章 誓師出征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四十四章 碰釘子第三十一章 屈才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二十四章 安家第四十五章 亂(下)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三十六章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九十七章 擴張(三)根據需要決定幕後指使者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三十三章 東征、北伐(終)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六十五章 泗水案(上)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變化第八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黑夜閃電行動第七十一章標準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廣東來客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二百零六章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一百三十四章方大帥進北京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二百零九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次登島作戰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六章 針對性的訓練(下)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落後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八十章京漢線之戰(二十)北洋來人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九章 聯手第九鎮(中)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四十八章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面合圍第十五章 代理人(上)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一百三十五章又一個財神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