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

方劍雄一直不喜歡盛宣懷,原因跟漢冶萍有關。客觀的說,歷史上漢冶萍的無奈,是爲了生存,在那種歷史背景下漢冶萍的命運大致是註定的。盛宣懷首先是個生意人,然後纔是別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盛宣懷這個人沒什麼遠見。相比之下,歷史上的宋煒臣就乾的漂亮,借了日本人的錢發展自己,趁着日元貶值的機會一口氣給換上,日本人生生吃了啞巴虧小說章節。

平行歷史的漢冶萍最後的結局,根子還是在國家太弱,政府太爛上頭,個人或某個家族能掙扎的餘地不大。客觀的說,這是北洋統治期間造成的惡果。

盛宣懷之死,可以算做洋務運動那一代人最後的絕唱吧。

拋開盛大的喪禮不提,還有更多需要方劍雄關注的事情。九月底,俄國內戰出現了變化。

烏拉爾河畔,夏伯陽(恰巴耶夫)指揮25師渡河。挫敗了南線高加索地區的鄧尼金部,頂住了高爾察克二十五萬軍隊的猛烈攻擊之後,蘇俄紅軍的人數越大越多,壯大到一百五十萬人,趁着高爾察克開始後撤,紅軍開始了全面的反攻。

白俄軍隊兵敗如山倒,困守烏法。高爾察克希望能堅持到冬天,但是就白軍的現狀而言,沒有外援是不要指望了。高爾察克能指望的只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盤踞在東部各個港口的日軍,一個是在伊爾庫茲克和赤塔狂修要塞的民國國防軍。

一直留在北京的彼得羅夫學乖了。直接去求見方大帥,毫無疑問吃了個閉門羹。於此同時,在喀山獲勝的後。蘇俄代表越飛,再次來到方劍雄的面前。

“委員長閣下,據說貴軍約三十個步兵師,正在往遠東集結。”越飛看着淡定,實則內心強烈的不安。眼看着冬天來臨前擊敗高爾察克不是問題,一旦中**隊沿着西伯利亞鐵路西進,俄國內戰的變數就大了。尤其是經歷過歐戰的中**隊。裝備整齊的三十步兵師正在集結,擺出隨時西進的姿態。蘇俄高層指示一直留在中國的越飛,不惜代價換取中國中立。

“越飛先生多心了。不過是一次小規模的軍事演習罷了。”方劍雄倒也不否認有這麼一回事,語氣看着也很輕鬆。進入七月後,由於俄國戰局的變化,國防軍瀋陽軍區不待整編。便開始向遠東集結。

“列寧同志讓我向您轉達最誠摯的敬意。並表示中蘇友誼有牢固的基礎。蘇維埃政權已經兩次發表聲明,放棄沙俄從中國攫取的領土和利益。列寧同志請我轉告閣下,中蘇兩國可以按照目前實際控制線劃定邊界。”越飛說着話,從口袋裡摸出一份電文,雙手微微顫抖着遞過來。方劍雄接過來後掃了一眼,淡淡道:“這個能說明什麼?”

平行歷史上,蘇俄政府在列寧時期曾三次發表聲明,表示願意放棄沙俄侵佔的領土和利益。那是在蘇俄政權岌岌可危的前提下發生的事情。等到斯大林上臺,根本不認賬。即便是兔子打贏了老蔣。蘇聯還惦記着租界旅順,根本就沒把中國新生的政權放在眼裡。歷史上二戰後期進入中國的蘇聯紅軍,壞事幹的不比日軍少。所以說,國家之間將的是利益,必要指望人家跟你將感情。要不是一場朝鮮戰爭戰爭打出了中國的價值,蘇聯根本就不會拿中國太當一回事。

方劍雄就沒想過要跟蘇聯友好,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利用這兩年蘇聯的困局,獲取想得到的利益。實際上方劍雄在蘇俄的宣傳中,也是一個反動派的定位。

“只要中國政府率先承認蘇維埃,兩國可以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並按照實際控制線劃分疆域。”一塊大餅被丟了出來,不能不說很誘人。

“承認蘇維埃現在不是時機,這樣吧,可以就保持中立問題,達成一些紙面上的協定。”方劍雄給出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這並不是越飛希望看到的結果,但是無可奈何。現在佔主動的是民國,只能按照方劍雄的意思,先進行秘密的談判和接觸。

一場秋雨之後,遠東的道路變的泥濘不堪。伊爾庫茲克現在就是一個大工地,一個龐大的要塞羣,正在慢慢的成型。

一趟從烏法開來的列車停在車站,從車上下來的都是逃難者,拖家帶口帶着不多的行李,緊張的看着站臺上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槍的士兵。

一名軍官舉着喇叭,對這些下車的白俄大聲喊話:“歡迎大家來到伊爾庫茲克,出站之後外面有登記處,請配合工作人員的工作,登記的時候一定要寫明自己的身份和特長。”

走出車站的白俄,很快就意識到了事情似乎不那麼美妙,逃離了蘇俄的刺刀,來到伊爾庫茲克之後,並不意味着一切都沒事了。

車站外頭是一塊巨大的土面廣場,廣場上排了幾十條長隊。廣場的泥地在雨後早就被踩的稀爛,走出車站的人必須先登記,才能決定下一步的命運。當然,在這個時候沒人敢鬧事,廣場兩側的十幾個工事都架着馬克沁重機槍,稍有不慎可能就是一場屠殺。

“您好,我叫布倫斯基,五十歲,以前在喀山是大學教授。這是我的夫人和女兒……。”戴着眼鏡留着山羊鬍子的布倫斯基,內心充滿了忐忑,小心翼翼的隔着鐵欄杆,向欄杆後面的登記臺說明自己的情況。

裡面負責登記的是一個俄國人,看上去好像一個傳教士。花了大概五分鐘時間,裡頭遞出來一塊木頭牌子道:“拿好了,千萬不要弄丟了。從這裡離開,右邊一號門出去,有人接待。”接待人員和顏悅色,這讓布倫斯基安心了許多,接過牌子後拿起沉重的行李箱子,招呼老婆孩子按照吩咐往右邊走,很快看見了一號門。

出了一號門,事情似乎並沒有完,這裡還有一個帶着通道的接待室,這一次接待他們的是一箇中**人,操着不是很熟練的俄語問:“大學教授?教什麼的?”

“數學。”布倫斯基小心翼翼的回答,低着頭說話時,不斷用眼角餘光偷看。中**人的態度依舊很和善,飛快的記錄之後,遞過來一張信紙道:“拿好了,沿着通道一直走。”

通過審查後,已經疲憊不堪的一家三口拎着行李,沿着通道一直走到底的時候,發現又繞回了火車站臺上,面前是一趟客車,幾個當兵的不由分說,給一家三口推上車完事。

懷着強烈的不安,一家三口走進一節車廂的時候,一箇中國兵和一個俄國列車員走過來,看了一眼布倫斯基手裡的信紙後,列車員道:“跟我來。”

列車員領着一家三口一直往裡走,整個車廂裡全是臥鋪,比起從烏法來時擠着像沙丁魚罐頭一樣的悶罐車,簡直就是天堂一般。

“拿好你們的餐牌,餐車在八號車廂,二十四小時提供飲食,每天三頓。車廂交接處有洗手間,你們可以洗一個熱水澡,換上鋪位上的乾淨衣服。”交代一番後,列車員用羨慕的眼神看了一眼布倫斯基一家,轉身要走的時候,布倫斯基拉住他,悄悄的塞過來一枚金戒指,低聲問:“這車去哪?”

列車員飛快的往口袋裡一裝,低聲道:“去中國,你放心,你們這些高級知識分子中國人會當寶貝對待的。我聽說到了中國,回頭別墅住,有汽車坐。不像那些倒黴蛋,只能留下來賣苦力,能不能熬過冬天都是一個問題。”

說着列車員指了一下窗戶外頭,一趟貨車停在對面的站臺上,正在往車上下貨的都是一羣俄國人。實際上進入1919年以來,每天都在不斷重複這樣的事情,從俄國逃出來的難民很多,他們的命運跟他們的知識結構以及技能掛鉤。

像布倫斯基這樣的大學教授,那真是從此過上好日子了。他們將被送到瀋陽理工大學當教師,安排住房配車不說,拿的是當今中國工薪階層的頂薪,每個月一千伍佰元。

有技術的也不愁,可以去東北的各個工廠裡就業,如果你不學無術,那麼恭喜你,留在伊爾庫茲克修要塞,或者是去赤塔,總之苦力活幹到天荒地老,不偷懶每天能混個三餐肚子飽。自俄國革命以來,大約二十萬白俄逃入中國。

與此同時,遠東的中日軍隊,很有默契的開始清剿散落在各地的俄國人,反抗者的命運自然是死亡,順從者被集中起來,有一技之長的送往國內,沒有的丟進集中營幹活。長達半年的清剿行動後,遠東大地上已經很難看見俄國人的身影了,大多數居住點都被摧毀,即便是沒有被抓到的俄國人,估計也很難渡過接下來的冬天。

英國人提出的遠東共和國建議,遭到了中日兩國無聲的抗議。美軍留在海參崴死活不動彈,陸軍大臣丘吉爾叫囂十四國干預的聲音在遠東似乎沒有什麼響應者。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五十六章上海灘(九)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廣東來客第八章誰是演習的主角?(中)第五章 風聲〔3〕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三十二章東征、北伐(二十一)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三十二章 西點之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雙刃劍第九十一章第三百二十五 章 大蛋糕(上)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十章 詹天佑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二百三十四 章戰局急轉第二百零四章 擊沉鉅艦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二百三十章 不被重視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挑動矛盾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六十三章 意外的堅持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的凡爾登戰役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八十二章朝鮮獨立軍(1)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五十章 討價還價的理由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八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三百一十六章岡村寧次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一百七十四章 貌似軟弱第九十一章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二百零八章 將要發瘋的英國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3)徐州城破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章春天裡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三百一十六章岡村寧次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七十二章應對有方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10)惟楚有才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局新變化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一百零五章驚雷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零九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中)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三十六 章“友軍”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國石化(1)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二章航空隊(下)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五十六章上海灘(九)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廣東來客第八章誰是演習的主角?(中)第五章 風聲〔3〕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三十二章東征、北伐(二十一)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三十二章 西點之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雙刃劍第九十一章第三百二十五 章 大蛋糕(上)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十章 詹天佑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危機感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二百三十四 章戰局急轉第二百零四章 擊沉鉅艦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二百三十章 不被重視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挑動矛盾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六十三章 意外的堅持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的凡爾登戰役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八十二章朝鮮獨立軍(1)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五十章 討價還價的理由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八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三百一十六章岡村寧次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一百七十四章 貌似軟弱第九十一章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二百零八章 將要發瘋的英國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3)徐州城破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章春天裡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三百一十六章岡村寧次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七十二章應對有方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10)惟楚有才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局新變化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一百零五章驚雷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零九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中)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三十六 章“友軍”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國石化(1)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二章航空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