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柳滅越和夏享不是沒有想過派一支機械化部隊迂迴敵後,不過這樣做的風險很大,畢竟蘇軍的西伯利亞戰區很多實力還沒有暴露出來,交戰的對手是一個有五百萬大軍的強國,再怎麼謹慎都不爲過。加之也想積累一些攻堅戰的經驗,雖然會傷亡很大,但是從軍事角度來說是值得的。硬着頭皮繼續打攻堅戰,算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既然做了決定,耐心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週下來,蘇軍的外圍防線被壓縮了一大半,整體戰線向前推進了二十多公里,距離新西伯利亞城區也不足十公里的距離,155榴彈炮的可以直接打到城區裡。這種硬碰硬的攻堅戰,傷亡過五萬人,好在兩個軍羣的兵力足夠,出於鍛鍊部隊的意思,部隊輪着上陣。

隨着經驗的積累,部隊傷亡的數量下降的很快,最近一日的傷亡居然不足五千,戰果卻比之前的六天都大,戰線整整向前推進了五公里之多。說起來蘇軍的頑強程度一點都沒有減少,上陣的部隊越打越順手。每日例行的總結經驗下來,意外的發現在攻堅戰的過程中,火箭筒的作用意外的大。一般給攻擊部隊造成最大威脅的機槍陣地,基本上都是用火箭筒斷掉的。這一總結匯報上去之後。總參謀部找一堆人研究之後得出結論。很簡單,火箭筒抵近射擊的精度高,遠東方面軍的甲種師主力部隊較多。變態的把火箭筒裝備到了班一級,戰果自然更好。不像乙種師,差一點火箭筒裝備到連一級,好一點的到排一級。

戰爭是武器最好的檢驗場,很快加大火箭筒生產力度的訂單就出臺來。

西伯利亞戰場如期拿下新西伯利亞已經不可能了,崔可夫的變化大亂了既定的部署,但是也給了中國軍隊一個攻堅戰的試驗場。還有一個消滅蘇軍主力的機會。其中的得失很難評價,站在中國方面來說,一口吃掉蘇軍新西伯利亞主力的意義。遠比攻克這個不太大的城市更爲重要。站在崔可夫的角度看,這場防禦戰是不可省略的,否則中國人完成可以憑着機械化部隊的優勢在冬天來臨之前直接衝到鄂木斯克。真是這樣,崔可夫的就的接受政治部的調查了。那真是太可怕了。

中蘇兩國最痛苦的地方在於。不管是中亞還是西伯利亞,都不是一個好戰場。這兩個地方的環境都相當的惡劣,相比之下中亞的環境還好一些。要不是惦記西伯利亞的資源,方劍雄不會把主力投入這個方向的,論冬天在西伯利亞的適應能力,哪個國家的人都沒法跟老毛子比較。

西伯利亞的攻堅戰進入一個先對順暢的階段時,中亞的戰役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儘管朱可夫能力很強,指揮的很到位。但是在絕對實力面前,計謀什麼的作用不大。沒有得到足夠增援之前。朱可夫也沒有太多的好法子來挽回一路潰退的敗局,更不要說拯救五十萬被衝散的建制全亂的蘇軍。

當然這些蘇軍的存在也不是沒有意義的,在朱可夫的嚴令之下,這些被被分割包圍的蘇軍,一小半部隊還是進行了堅決的抵抗,大多數都選擇了投降。儘管只有一小部分進行了抵抗,還是遲滯了中亞方面軍主力的推進速度。

奇姆肯特,塔什干北面的門戶,中亞反擊戰的最終目的是奪取塔什干,建立一個向前突進的後勤基地。塔拉茲要塞堅持了三天之後陷落,朱可夫只能寄希望於奇姆肯特多守幾天。南線很快傳來消息,中國軍隊果然分兵一部分,繼續往西南推進,目的無疑是在於切斷撒馬爾罕與塔什干之間的聯繫。另一部分則轉頭北上,目標應該是錫爾達里亞。退守阿爾馬雷克的盧金,受到了來自浩罕方面中國軍隊的壓力,這個時候只能一再求援,否則根本不能擋住來自東面的中國大軍。

三路中國大軍圍攻塔什干的局面形成了,朱可夫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長期堅守,還是放棄?如果要堅守,塔什干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易攻難守,中國人可以很從容的從三個方向夾擊過來。此前蘇聯修築的中亞鐵路網,這個時候成爲了中國軍隊調動最便捷的幫兇。雖然朱可夫已經多次下令部隊炸燬鐵路和橋樑,但是就中國軍隊的工程兵規模和水平來判斷,修復這些鐵路的時間不會很久,最多一個月就能完全修復。而且一些部隊在撤退的時候到底有沒有堅決執行炸燬基礎設施的命令還不好說,在撤退途中逃跑纔是最關心的事情吧?謊報軍情你還沒地方去查,這也是朱可夫擔心的地方。

這個時候的劉明昭和朱可夫想到了一起去了,都把中亞的鐵路網看的很重。經過仔細的勘察,蘇軍在撤退之前對鐵路的破壞不算很嚴重,但是橋樑基本全部都炸燬了。工程兵的主要任務還是架橋,好在中亞這個地方也沒什麼大江大河,修復鐵路全面通車也就真是一個月都不用,有個20天就基本能修到一線部隊那。現在三個方向圍攻蘇軍的中亞方面軍,距離塔什干東、西、北三個方向的門戶城市也不足二十公里。

劉明昭每天讓方面軍參謀部反覆推演,從中希望能找到一些可能窺探到朱可夫在塔什干用兵軌跡的眉目。毫無疑問,作爲中亞的交通樞紐塔什干,劉明昭志在必得,反過來看,敵之要點即我只要點,朱可夫要是看不到這個,就不配大總統如此重視。

這些天最忙的不是地面部隊,而是空中的偵察機,只要天沒黑,塔什干上空以及周邊五十公里範圍內的天空,都是空軍偵查的目標。還有就是情報處的電訊部門,24小時三班倒,時刻豎起耳朵,希望能從空中虛幻的電碼中抓到一些端倪。

一直神秘的車隊從安集延機場出來,在夜幕中緩緩的開進城市,停在中亞方面軍前敵指揮部所在地,安集延要塞司令部門口。從車上下來的都是一些身着普通的軍裝的男女,每個人胸前一塊長方形的徽標,標誌着他們是一支秘密部隊。

等在大門口的赫然是參謀長張治中,從車上下來的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步履沉穩的走到張治中面前,敬禮之後低沉道:“張將軍,TFZ部隊第一大隊,奉命向中亞方面軍司令部報道。我是第一大隊長楊世英。”

“好啊,總算是把你們盼來了。”聲音是從指揮部裡頭傳來的,張治中回頭一笑,楊世英再次立正敬禮:“劉上將好!”劉明昭大步流星,上前伸出雙手,緊握楊世英道:“久聞大名,也聽說你們這支部隊一直是大總統的心肝寶貝,總算是見到廬山真面目了。”

一番客氣寒暄之後,劉明昭和張治中一道安頓這些人先去休息,張治中找個空子問:“司令,TFZ部隊,什麼意思?”劉明昭壓低聲音道:“我也只是聽過,這三個字母是聽風者的縮寫。據說這個部隊裡,每一個人都有留學歐洲的經歷,全都是電訊和密碼破解高手。這支部隊具體人數不詳,不過這個第一大隊看上去也就是三十幾個人,裝備倒是拉了十幾車,一看就是專業性很強的來頭,比起方面軍電訊處情報科的那些人,應該要厲害的多。”(未完待續)

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二百四十二章無奈至極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八十八章第三章 大舉賣國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第二百章 西伯利亞殲滅戰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二百八十九章 黑夜閃電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 毀滅者第六十二章女悍匪(上)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零七章第五十二章躍馬中原(八)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二百章 西伯利亞殲滅戰第十三章 強硬反擊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二百六十四章新的中美關係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鬥智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擊風雷(中)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四十四章 碰釘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次登島作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雙刃劍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七十章 金融災難(下)第二百九十八章民族工業的機遇和未來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五十一章 撤第一百四十三章 廣東來客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十三章 強硬反擊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五十四章建國政治主張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的凡爾登戰役第一百章 擴張(六)出兵九江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才的調整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八十七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爾戰役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國心態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
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二百四十二章無奈至極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八十八章第三章 大舉賣國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第二百章 西伯利亞殲滅戰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二百八十九章 黑夜閃電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 毀滅者第六十二章女悍匪(上)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零七章第五十二章躍馬中原(八)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二百章 西伯利亞殲滅戰第十三章 強硬反擊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二百六十四章新的中美關係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鬥智第四十一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擊風雷(中)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四十四章 碰釘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次登島作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雙刃劍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七十章 金融災難(下)第二百九十八章民族工業的機遇和未來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五十一章 撤第一百四十三章 廣東來客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十三章 強硬反擊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五十四章建國政治主張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的凡爾登戰役第一百章 擴張(六)出兵九江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才的調整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八十七章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爾戰役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國心態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