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中國有五億六千萬人口,這是最新的統計數據。十八年的“太平盛世”,中國人口來到了一個讓整個世界都得重視的地步。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時也是讓中國政府一直很頭疼的問題。這麼多人要吃飯,如何解決溫飽問題?這些都不是用嘴上說能解決的。中國的農業部門做了很多努力,做了無數不爲人知的工作。政府在農業科技的投入,一直在各項科技研究中名列前茅。中國有最多的農業人口,也有最龐大的農業科技團隊。這是十八年的教育積累下來的結果,全國每一個省都要農業專業的學校,每一個鎮都要有農業科技站。

即便如此,全民解決溫飽問題,還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到。不是農業人員不努力,而是現在的農業產量太低。東部沿海乃至長江流域發達的興起的紡織業基本解決了穿衣服的問題,但是糧食缺口一直存在,每年都需要進口糧食。

方劍雄到美國之後,拋出的第一個訂單,就是糧食採購訂單價值兩億美元。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很明確的信號,方劍雄帶來的是巨大的訂單。不僅僅是國家採購,更大的是民間的採購。中國人需要什麼?這一點美國人心裡很清楚,糧食看起來很重要,實際上並不是中國人最想要的東西。以前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美國人是不會出手的。比如高精度的機牀,大型的水壓機,發動機生產線,材料技術等等。但是這一次美國顧不上這些了!

大批銀行倒閉,四分之一失業人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纔是當前最爲重要的。能不能拿到中國人的訂單纔是最重要的。工廠裡生產出來的產品堆在倉庫,當廢鐵賣都沒人要。碼頭裡停泊的貨輪,連維護的錢都拿不出來了,放下去連廢鐵價都賣不上。所有東西,只要有人拿出美金來買,就不怕沒有人願意賣。

紐約的有錢人很多,但是這幾年破產的有錢人也很多,普通民衆失去工作者更多。這些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排隊,領取一點政府提供的免費麪包和一份熱湯。對於破產者和失業者來說,如何活下去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對於那些即將破產的企業主而言,怎麼才能保住自己那點可憐的家當纔是最重要的。應該說這些企業家還是很幸運的。好歹有點家當可以賣,不像那些在股災來臨的第一波襲擊中破產跳樓的銀行家們,他們連命都沒了。

“德雷斯先生。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文件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我不想再重複,可是你看看你都給我的是什麼答覆?這種老式汽輪機的技術是二十年前的技術,我要來做什麼?生產內河駁船麼?”帶着一個二十名技術人員團隊出現在某船臺上的陳兆鏗,完全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說話的語氣讓對面的德雷斯有掐死這個傢伙的衝動。

“很抱歉陳先生。新式汽輪機的技術我公司絕對不會轉讓的。如果你們需要成品,我們可以提供世界上最優質最先進的汽輪機產品。”德雷斯強忍衝動,耐着性子繼續對話。談判就是這樣,反覆拉鋸是很正常的。

曾幾何時,中國人面對洋人的時候是何等的卑微,但是現在嘛。呵呵!有錢的纔是大爺好不好?陳兆鏗二話不說就站了起來,保持微笑道:“那就是沒得談了?再見,德雷斯先生。走。去下一家,今天我們有得忙了,至少要跑五家企業談合作。”陳兆鏗轉身就,德雷斯楞在當場,隨即屁股着火似的衝上前。拉着陳兆鏗的衣袖,羞羞答答道:“陳。我們可以繼續談,比如您剛纔說的合作。”

陳兆鏗難掩得意的回頭笑道:“德雷斯先生,你覺得我們還有合作的基礎麼?類似的技術,好像不止你一家纔有吧?”

德雷斯趕緊道:“合作基礎當然是有的,而且我公司的誠意還很足。”

陳兆鏗道:“既然如此,那就繼續談。我們可以找人買下船臺上所有的船,包括半成品,當然價格必須合適。不過我的需要的汽輪機生產線和技術資料,包括材料合成技術,都必須作爲合作的前提。如果這還不能讓你滿意,我們可以合作在中國生產最新式的汽輪機,我方控股百分之五十一,這是底線,否則就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了。”

類似的談判,在美國各地上演。比如在底特律,歐亞江南汽車集團、上海汽車集團、天津的北方汽車集團、東北的瀋陽汽車集團。這些應該是競爭對手的企業,竟然聯手在底特律掃蕩。沒錯,就是掃蕩。凡是中國沒有的又需要的,都有人拿出美金來告訴美國人,這個東西我要了,你開個合適的價格。

底特律是汽車城,二戰時期的民主國家兵工廠。這個城市的製造業對於美國來說意味着什麼?這個城市的人口結構有什麼顯著特點?等等問題,來之前這種中國企業都做了充分的研究。“睜開眼睛看世界”這話,不是簡單的說說的。經過十幾年的積累,中國企業家們已經不那麼好忽悠了,中國人也不會像過去那麼自卑了。實際上中國人的自卑,在經歷了中日戰爭、歐洲戰爭、西伯利亞戰爭後,已經可以說基本消除了。甚至一些民主主義者還叫囂着“天朝上國回來了”!當然這種人是少數。國內的企業家們真的來到美國之後,還是被美國工業化的程度狠狠地震撼了,不過這些企業家仗着口袋裡的美金,很快就在美國人低三下四的姿態中找回了更強大的自信心。

沒錯,就是低三下四。尤其是在底特律這樣的城市,美國人更沒有多少精氣神。大量的破差企業沒人要,大量的失業人口在街上排隊等着救濟。之前先行一步的中國人才招募行動,已經讓這些中國企業家看透了美國人虛弱。

經濟危機固然給中國東部的很多中小企業帶來了強大的衝擊,但是在這個衝擊的過程中,中國企業開始轉型,產品轉型,市場轉型。龐大的人口基礎,持續快速發展的經濟衍生出來的內地市場,很快就讓這些在經濟風暴中清醒過來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隨着中國政府新經濟政策的出臺,政府大力投入基礎建設,大力扶持重工業,大力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推開之後,幾乎是一夜之間,這些中國企業恢復了生機。

很簡單的舉一個例子,就生產工程器械的北方工業集團而言,僅僅是政府訂單就已經足夠北方工業集團生產十年的。現在的問題就一個,產能不足。同樣面臨產能不足的,都是類似的企業。內閣出臺的加大基礎建設拉動經濟的政策,各省自然是熱烈響應,同時也跟着走上了相同的道路,地方財政也開始朝這些方向傾斜。

要知道,能夠在經濟危機的頭兩年活下來的企業,哪個不跟政府有着牽扯不斷的關係。

產能不足,就不存在市場競爭的問題,於是這些企業就聯合起來,一起找美國人的麻煩。比如一直對中國市場不那麼熱心的福特汽車很牛叉,在與中方的瀋陽汽車談判的時候,居然把一條舊的生產線賣了個天價,甚至還揚言中國人只配坐馬車。

就這麼一個事情,當時嘴巴上很爽的福特,很快就嚐到了苦果。原本傳出中國企業要與福特合作,要買進福特最新的生產線之後福特股價有所上揚,但是僅僅半個月之後一切都改變了。福特的同行們紛紛傳出好消息,紛紛與中國企業達成了大規模的合作協議。中國企業家們在底特律呆了兩週之後,召開新聞發佈會稱,中國汽車產業聯盟(臨時成立的)在美國的商業活動基本結束。期間與美國的汽車同行們,達成了價值三億美元的採購和合作計劃。新聞發佈會結束之後,福特的股票跌入谷底。

認清現實的福特,趕緊再去找中國汽車產業聯盟的人談合作,在美國政府出面斡旋之下,很勉強的達成了一些合作項目。但是比起福特的同行們來說,實在是不值得一提了。原因很簡單,經過科學的縝密的調查,中國市場今年需要至少八萬輛汽車。現實是,中國汽車的產能全部加起來一年不過三萬輛。而且這個八萬輛汽車的銷量,還是逐年遞增的。這個消息在這個時候被公佈,短短一週的時間,美國各大汽車公司就活了。汽車在美國賣不掉,沒問題,賣到中國去。各大汽車公司庫存的卡車,已經全部被中國商人掏錢買下了,雖然價格只有成本價的八成還得貼進去運費,但總部爛在倉庫裡強了無數倍。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不到,美國就沒中國民間的有錢人們爆發出來的戰鬥力驚呆了!

“還在爲生產出來的機牀堆在倉庫裡生鏽擔憂麼?去找中國人吧,只要價格合適,他們就買!還在爲碼頭裡停着的輪船交不起養護費用麼?去找中國人吧,……。”這就是美國著名的報紙華爾街日報在1932年1月30日的頭條內容。

中國企業家在美國像蝗蟲過境一般清掃需要的工業技術、設備、產品之事且不提,繼續跟着主角的視角發展。橫穿美國來到華盛頓的方劍雄,第一時間就見到了美國總統胡佛。

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二十七章 丘吉爾第一百六十一章 崇高的敬意!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四十八章 海軍之事第一百一十七章決戰(8)勝負分水嶺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五十四章建國政治主張第五十一章 撤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十章 詹天佑第八十八章 各行其道(八)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三百零七章 遠東護僑第一百零四章又來一個挨刀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六章 和平將軍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熱火朝天的1914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時(下)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一章航空隊(上)第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二章黑 星曲尺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爾戰役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一百九十九章拆樓利器和自殺反擊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的凡爾登戰役第十八章歸途(下)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流氓!第一章序曲第二十七章東征、北伐(十六)第二十六章 立業(下)第二百四十五章關稅自主(1)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二百九十六章 革命的本質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一百九十五章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九十三章回聲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八十二章各行其道(二)強硬第一百一十四章下血本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風雲(3)操練新戰術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霆(下)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擊策略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
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二十七章 丘吉爾第一百六十一章 崇高的敬意!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四十八章 海軍之事第一百一十七章決戰(8)勝負分水嶺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五十四章建國政治主張第五十一章 撤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十章 詹天佑第八十八章 各行其道(八)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三百零七章 遠東護僑第一百零四章又來一個挨刀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六章 和平將軍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熱火朝天的1914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時(下)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一章航空隊(上)第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二章黑 星曲尺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爾戰役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一百九十九章拆樓利器和自殺反擊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的凡爾登戰役第十八章歸途(下)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1)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一百四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流氓!第一章序曲第二十七章東征、北伐(十六)第二十六章 立業(下)第二百四十五章關稅自主(1)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二百九十六章 革命的本質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一百九十五章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九十三章回聲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八十二章各行其道(二)強硬第一百一十四章下血本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風雲(3)操練新戰術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霆(下)第一百五十三章比耐心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擊策略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