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

中亞風雲驟起,中蘇關係突然變得緊張起來。有着漫長邊境的兩個大國之間的矛盾,肯定不會是一個局部的矛盾。首先是兩個國家都在爭取政治上的制高點,對內向國民宣傳解釋,中國政府指責蘇聯在非軍事區策動**,破話和平局面,導致當地武裝進入中國爲惡,造成無辜貧民生命財產嚴重損失。宣佈我軍以自衛還擊的姿態,進入中亞非軍事區,打擊當地的恐怖組織武裝。其次是軍事上的調整,國防部、總參報經方大總統覈准後發佈命令,西北、遠東兩大軍區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稍有異動不需上報,可自行採取軍事行動。其餘個軍區,進入二級戰備狀態,聽候調遣,隨時準備開赴前線。

根據憲法,大總統有權在國家安全遭到威脅的時候,發佈戰爭準備命令。宣戰則需國會半數以上通過。宣傳部門開足馬力,對內宣傳的火力很猛,有趣的是非官方報紙的口徑也很一致,從中亞的事件到清朝康熙年間的舊賬都被翻出來算。

歷史上俄國佔了中國的地方最多,這個時空這筆賬在一戰後期算過一次,這一次舊賬重提,氣氛大不相同。國人對沙俄素無好感,對沙俄的繼承者蘇聯,自然也沒什麼好感。共和黨執政,搞的就是對內各民族平等,對外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套路。所以民國政壇慢慢的形成了一個氣氛,對內互相鬥爭不休,對外則槍口一致。

媒體的風向一變,外界的各種猜測更多,什麼中德結盟滅了蘇聯的話,報紙上也有記者敢寫的有鼻子有眼睛的。這不剛剛掀起媒體上的風向轉移,沒兩天就《民國時報》首先報道了中亞大捷的消息:我英勇之國防軍,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出兵非軍事區,保家衛國,打擊**武裝。1月20日,於楊基庫爾乾地區,圍殲**恐怖組織武裝分子六萬餘。報道還附了很多照片,有打死的武裝分子,有大量俘虜。這一報道一下就把國人給震驚了,老毛子的兇殘中國人是有記憶的,舉國上下懷着新仇舊恨,輿論風向出奇的一致,紛紛聲討蘇聯在非軍事區製造的摩擦事件,目的在於擾亂民國的正常發展。

國內的媒體紛紛派出記者,前往中亞採訪,國內輿論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

蘇聯方面自然就更不要提了,輿論工具只能掌握在國家的手裡,所以這個對內對外的宣傳就沒什麼風向的問題。面對民國方面的聲討,蘇聯輿論自然不會束手就擒,對外宣稱中亞事件完全是民國政府一手炮製的反蘇軍事行動。甚至倒打一耙,要求民國政府作出合理的解釋。並且蘇聯各大報紙還稱,中**隊正在進行秘密備戰,目標正是針對蘇聯。

報紙上的吵架,忽悠的都是普通民衆。中蘇關係的緊張,倒是舉世皆知。兩國就沒有所謂的友好過,從清末沙俄的擴張到一戰後期中國的反攻,互相大生打死的又不是第一次了。

國人更關心的還是中蘇兩國到底打不打的起來,這個問題同樣有很多人關係。

一直沒有再次見到方劍雄的霍普金斯,多次求見方大總統都沒有結果。不是說忙,就是說累了在休息。總之是連續的碰壁,跟其他人談肯定是沒有什麼定論屬於白費口舌。中蘇緊張之後,霍普金斯在駐華大使館的幫助下,一番密集活動,股東親美議員在國會發表有利美國的言論。1月22日,霍普金斯再次求見,總算是得到了半個小時的會談機會。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中蘇、中日之間的關係惡劣,都是美國最願意看見的事情。關鍵是不能讓中德結盟,一旦兩國結盟,兩個陸軍強國合夥,滅了蘇聯分割利益,整個歐亞大陸就再難有力量制衡這兩個國家了。到時候孤懸於美洲的美國很難獨善其身了,更不要提什麼稱霸世界的美夢。

霍普金斯深知羅斯福的雄心是打造一個世界領導者的美國,別看現在美國內部盛行孤立主義,目光深遠的羅斯福,早就看到看歐洲再次爆發戰爭的可能性。當然羅斯福是不會看到希特勒會先對法國動手的,更不可能想到法國不堪一擊。

站在方劍雄的角度看,迫使蘇德合流其實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獨立面對蘇聯本身就是一件壓力巨大的事情。問題是美國的地理位置太好了,而且英美兩國海軍強大,就算中德合作滅了蘇聯,德國海軍孱弱,在海上的爭奪即便是幹掉了日本,也沒有打敗英美的可能性。

原子彈倒是能夠起到威懾作用,問題是中德聯合就算能滅了蘇聯,中德之間就沒有緩衝地帶,這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未來的世界格局,終究還是以中美兩強並舉的格局最好。

美國人消息靈通,中德之間的談判消息並不是“密不透風”,很快就被美國人打聽到,希特勒爲了結好中國,拿出了很多好東西。也就是現在德國的翅膀還沒硬,在歐洲還在試探英法這兩個喜歡搞陰謀,希望德國去打蘇聯的國家。方劍雄可是留學德國的出身,對德國一直很有好感,別看一戰時加入了協約國,但是國家之間利益爲上,眼下中蘇關係緊張,完全有可能促使中德關係更進一步。英法連近在咫尺的德國擴軍都沒有說什麼,遠在天邊的中國要搞點什麼事情,英法更是無能爲力了。至於日本,小小的國家,戰爭潛力有限,哪是中國這種大國可以比的。

美國政府看不上日本是有傳統的,只不過美國的重心一直在歐洲罷了。這個時空,美國更不會把日本放在眼裡了,而且這個時空的國際形勢更加的複雜。亞洲不止一個強國,不像平行歷史上,日本在中國蹦躂看着歡實,實際上歐美國家根本就看不上日本。即便是歷史上日本的盟友德國,在陸軍的戰鬥力評價上,也沒把日本當一回事,就是藉助日本的海軍而已。

一路之上,霍普金斯腦門子發脹的厲害,想來想去都找不到太好的法子解決方劍雄對待美國態度冷淡的問題。說起來方劍雄翻臉的原因很多,主要還是經濟危機鬧的。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席捲之後,各個國家都在內需上做文章,美國算是做的不錯的,但是比起中國來說還有不如。方劍雄主導的中國,早早就取消了金銀本位的貨幣,搞了一個信用貨幣出來。白銀集團搞風搞雨,也沒佔着半點的便宜。美元還沒貶值,中國就接着拉動內需先貶值,一點都不“配合”白銀集團的動作。

人口衆多的中國,拉動內需的效果最爲明顯,哪個國家都想進入這個市場,美國資本撤走,一直削尖腦袋想進來的歐洲資本樂見其成。方劍雄沒有跟美國鬧翻的意思,這一點是可能肯定的。問題是如何維護美國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這個纔是最關鍵的問題。

希望費舍爾的判斷是準確的,方劍雄對於美國的怨念,還是在技術封鎖上。說不得要做出一點讓步了,美國政府可以不設置障礙,這一點保證偶口頭上答應也不是不行。適當的在允許一些技術轉讓給中國就是了,比如之前不肯讓步的b17轟炸機,波音公司要在中國製造,那就製造好了。惠普能不能轉讓發動機技術,那是企業之間的事情。

霍普金斯並不知道,只要解決了材料和加工工藝的問題,中國就能造出性能不差的發動機。波音一旦在中國合資廠製造b17,基本上這個技術中國人很快就能山寨出來。任何小看中國山寨能力的國家,在另外一個時空的21世紀,都沒少吃黑科技的虧。

看見站在臺階上微笑的方劍雄而不是在書房裡等着的大總統,霍普金斯有點淚流滿面的衝動。看來最近一段時間的活動見笑了,難怪費舍爾能說動方劍雄啓動第二次面談。

“特使先生,最近太忙了,劍雄怠慢了!”方劍雄似乎換了一個人,滿面笑容,看上去心情很好。霍普金斯也沒太大驚小怪,政治人物沒點變臉如翻書的本事,也好意思出來混政治?“總統閣下!看來您的心情不錯,對於這次的會談本人安心了很多。”霍普金斯一點都不客氣,暗暗的捅了一刀再說。

“中亞那邊打出結果來了,一切證據顯示,中亞非軍事區的武裝分子,不單單有本地的武裝分子,還有蘇軍參與在其中。”方劍雄說起這個,一臉的憤怒,拳頭使勁的揮舞了一下道:“民國政府有能力,也有決心挫敗紅色**東進的企圖。”

霍普金斯心裡咯噔了一下,暗道不會是中德之間達成什麼協議了吧?真是這樣麻煩就大了!“您的意思,能說的具體一點麼?”沒敢直接問,霍普金斯繞個彎子。方劍雄擡手做了個請的手勢道:“到書房裡談吧!說來抱歉,上一次會談,本人的態度不是很好。主要是受到一些事情的影響,現在事情都過去了,我們可以好好的坦白的交換意見。”

態度似乎真的很“真誠”!不過霍普金斯就是當笑話聽,方劍雄這種人嘴上說的話,真的別太當一回事,除非有真真實實的利益擺在面前。說起來中國人裡頭出這麼一個時刻可以把連忙塞褲襠裡,時時刻刻跟你講利益的大總統還真的少見。

霍普金斯的心思方劍雄要是知曉,必然是冷笑幾聲,暗道:老子跟洋鬼子講什麼臉面?你們都只講利益,老子就不能只講利益麼?清末一來,中國人吃了死要面子的虧還少麼?國人恥於言利,也不是完全不講利益。不過中國文化的傳統與西方差距較大,個人的信譽往往比契約更有效果。生意人之間講究的是一個信諾,沒有了這個誠信,在中國做生意吃不開。也就是清朝太爛,列強進入後帶壞了風氣。從某個角度看,西方的契約制度具有他的先進性,但是對中國的傳統道德體系的破壞力也是巨大。

“特使先生,考慮到中美兩國的傳統友誼,中糧公司決定於三月一日起,恢復向美國採購玉米、棉花、小麥等農作物的訂單。”方劍雄上來就給了一個不錯的消息,傳統友誼什麼的,無非就是一個說法。主動示好,無非是爲接下來的要價做個鋪墊,畢竟農產品的採購佔中美貿易的比例較小。中國自身是農業大國,民國以來黃河上游開始推行退耕還林等一系列強制法令,蒙古草原等地出臺禁止獵殺狼等政策。紡織業的快速發展棉花種植面積的擴大,間接導致糧食的產量有所減少,所以一直從美國進口糧食和棉花以補不足。

即便是比例小的農產品市場,對於美國來說也是最大的農產品出口過,更不要說還有化肥、農藥、農業機械等相關產品的出口。

方劍雄做出了讓步,霍普金斯自然要給於回報:“富蘭克林很重視中美關係,中美貿易對於兩國而言重要性毋庸置疑。美國政府願意推動美國企業向中方轉讓一些先進技術,當然這也需要中美企業之間的互相信任達到一定的基礎。”霍普金斯肯定是要把美國政府撇開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羅斯福總統當政期間可以相當的強勢,美國的財團們對羅斯福總統期間的影響力遠遠不能跟其他總統期間相比。

方劍雄滿意的點點頭,暗道可以讓喬治這個馬仔推動惠普公司來華建廠事宜了。美國政府不設障礙,悄悄收購了惠普百分之三十股份的方某人覺得這個事情難度不大了。根據最新的中德談判結果,德國方面出讓了一些合金工藝技術,惠普能來華辦廠的話,加工工藝估計有個兩三年就能解決山寨問題。

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二百零八章 將要發瘋的英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九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九章結束也是開始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一百零四章又來一個挨刀的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二百一十七章空襲特混艦隊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一百五十五章 張潤農的助手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二百一十一章畫餅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四 章戰局急轉第十七章 重點扶持對象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一百一十章 擴張(十六)提前佈局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一百四十一章 毀滅者第一章序曲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煙火第二百九十九章無題!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五十九章 南北議和(六)人心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二百一十五章 殺光(2)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4)苦守濟南第一百零八章擴張(十四)走向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四十五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前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一百零四章又來一個挨刀的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三百二十五 章 大蛋糕(上)第五章 風聲〔3〕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美關係的發展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光(4)禽獸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一百零三章勁爆消息第六章 和平將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四十三章 亂(上)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
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二百零八章 將要發瘋的英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五十二章來自中國的稻草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九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九章結束也是開始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一百零四章又來一個挨刀的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幹啥去了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二百一十七章空襲特混艦隊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一百五十五章 張潤農的助手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二百一十一章畫餅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三十四 章戰局急轉第十七章 重點扶持對象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一百一十章 擴張(十六)提前佈局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一百四十一章 毀滅者第一章序曲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煙火第二百九十九章無題!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五十九章 南北議和(六)人心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一百七十八章出手不凡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二百一十五章 殺光(2)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4)苦守濟南第一百零八章擴張(十四)走向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四十五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前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一百零四章又來一個挨刀的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三百二十五 章 大蛋糕(上)第五章 風聲〔3〕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美關係的發展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光(4)禽獸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一百零三章勁爆消息第六章 和平將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四十三章 亂(上)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