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

到了碼頭,我們分乘了兩條船。沈萬三、張思淑、朱霏他們加上幾個黑蛟幫的人上了我們得來的毛憨子的那條船。

想起這下要跟大哥沈萬三分別了,我和常遇春都說道:“沈大哥,這一路多保重啊。回了蘇州,有什麼事捎個信兒來。”

沈萬三道:

“放心吧,你們也保重。

我回了蘇州,就會安排人送兩船鹽過來的,一船到和州碼頭,一船到安慶碼頭。

信肯定是有的,你們放心吧。哈哈。”

我又單獨給鄭奇交待了幾句,當然無外乎就是鼓勵的話。

我們互道珍重以後,我和常遇春、傅友廣他們上了黑蛟幫準備的船,我們的船在前,沈萬三他們的船在後,直奔池州而去。

當然,到了池州後,我們的船靠岸了,沈萬三他們的船繼續前行到銅陵縣。

我們的船在池州碼頭靠了岸,傅友廣留下幾個人看船,讓他們隨時待命。我們一行則直奔池州城裡朱家而去。

到了離朱家不遠的地方,傅友廣說:

“我們黑蛟幫的人就在外圍接應,你們快去朱家,讓朱家的人快點出來去池州碼頭。

他們朱家的宅子不用擔心,只要他們安全逃離了,我們黑蛟幫的人會幫他們處理掉,並把錢給他們送到歙縣去的。”

我們分派完畢,我、常遇春、羅仁、陳定邦、陳元貴加上常遇春這次從錐子山帶來的兩個人,一行七人直奔朱家而去。

到了朱家門口,我們先是左右仔細觀察了一遍,沒看見什麼可疑人員。應該是大年初一,盯稍的人也回去休息了吧。

我讓羅仁趕緊敲門,很快一個五十多歲僕人模樣的男子開了門。

我問道:“這是不是卸任學正朱老爺的家。”

那男子點頭稱是,於是我開門見山地道:“我找朱老爺有急事,是關於小姐的,請你趕緊幫我們通報一聲。”

那男子,打開門在門外左右看了看,把我們迎進屋,讓我們在大廳裡等,他說他去叫老爺。

這朱家宅子並不算很大,看樣子,朱家的人應該並不是很多。

很快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年男子進了大廳,看穿着象個教書先生,我估計這十有八九就是朱升老爺子了。

於是我作了個揖,問道:“請問您可是朱升朱老爺?”

這老爺子答道:“正是,請問你們是?”

我當即二話不說,從懷中掏出朱霏的親筆書信,還有她的隨身香囊。朱老爺子仔細看了信和香囊,然後打量着我們。

我知道這朱老爺子還在思索這書信的真實性,畢竟我們也可以逼着她女兒給她寫信,這香囊也可以從她女兒身上摘下來。

於是,我開口說道:

“朱老爺肯定是在懷疑這信是真是假。

但就算這信是假的,朱老爺子跟我們去趟銅陵縣也不會損失什麼?

如果我們想殺你們朱家的人,現在就可以動手,何必多此一舉,把你們騙到銅陵縣呢?”

朱升又把朱霏的信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問道:“你們爲什麼要幫我們朱家呢?”

我很直接地回答道:

“我們今天來的七個人是濠州府定遠縣錐子山的人,臘月二十七來搶朱小姐的是安慶黑蛟幫的人。

雖然我們都乾的是土匪的勾當,但我們都是走投無路才幹上了這門營生。

以朱老爺子您的睿智,定能感受到這蒙古人統治的日子不長了,不然您也不會毅然辭官。

雖然我們和朱老爺子您走的是不同的路,但我想我們應該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把蒙古人趕出華夏大地,讓我們漢人重新當家作主。”

我這一番話,說得是義正辭嚴。

朱老爺子似乎也是跟我產生了共鳴,喃喃地說道:“說得好,把蒙古人趕出華夏大地。”

這朱老爺子又仔細地看了看信和香囊,終於下定決心說道:“那好,我就信你們一回,可這附近有人盯稍,我們怎麼走?”

聽他這麼說,我就放心了。

我問道:

“我知道您還有兩個兒子,不知道家裡還有什麼人,準備跟您一起走?

我想朱小姐的信上應該都說明白了,我們準備把你們送到歙縣石門,那裡已經有人給你們準備了安身之處。

您老人家的家鄉休寧縣我們就不要去了。

您這池州的宅子,您也不用操心,黑蛟幫的人會幫您出手,然後把錢給您送去。

您到歙縣了把房契交給他們就行了。”

朱升說道:“我就兩個兒子,還有一個結髮妻子,還有剛纔給你們開門的老李頭加上一個老媽子,再加上我總共六個人。”

我一想,這人不多,這樣正好。

便說道:“你們趕緊收拾東西,咱分批走,這樣目標小,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朱升也表示同意,於是,他先叫來了小兒子。

朱升的小兒子叫朱同,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出生,比朱霏小兩歲,當時還不滿十八歲。

朱升對朱同道:“你姐姐現在已到銅陵縣了,我們也準備乘船去銅陵縣,爲了不引起別人注意,我們分開走,你先走,他們給你帶路,到了船上安心地等我們,明白了沒有?”

這朱同十七、八歲的年紀,正是血氣方剛的時期。對父親道:“這分批走,也是您老人家先走啊,哪有我這個當兒子先走的道理呀?”

朱升沒好氣地說道:“叫你走你就走,哪來這麼多廢話。”

朱同見父親發火了,只得耷拉着腦袋說:“那我先去收拾一下東西。”

朱升道:“不用收拾了,我讓你哥幫你收拾,你快走。”

於是,朱同就只好跟着我們走了。

我讓羅仁、陳定邦送朱同先出去,把他交給傅友廣了就回來,由傅友廣安排人送他上船。

接着,朱升又叫來了大兒子朱異。這朱異生於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這要算起來比我和常遇春還大一歲。

這朱異比起朱同就成熟多了,也可以說是聽話多了。

朱升只是對他說:

“我們馬上要去銅陵縣,你快收拾一下東西,把你弟弟的也一便收拾一下,你弟弟已經先走了。

你收拾好後,第二個走,我們分批走,在池州碼頭的船上匯合。”

這朱異沒跟弟弟一樣問東問西、討價還價,很恭順地就退下去收拾東西了。

本來這朱升的長子朱異比女兒朱霏大了五歲,這中間還有一個孩子,但沒養活夭折了。

所以,朱升就是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把長子朱異安排好了,朱升就叫來了妻子曹氏、老李頭及一個老媽子。

朱升向他們說明了,馬上要去池州碼頭乘船去銅陵縣,女兒朱霏在銅陵縣等他們。讓大家趕緊收拾東西,然後分批到池州碼頭的船上。

按照朱升的分派,大兒子走後,妻子曹氏和那老媽子一起走,然後是老李頭,他最後走。

我覺得這個方案也可行。於是就幫着他們收拾東西。

很快,羅仁和陳定邦回來了,說是已經把朱同交給了傅友廣。

朱異的東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我讓羅仁、陳定邦幫朱異揹着東西,送朱異出門。

很快,人員都陸續送走了。

我和常遇春還有陳元貴是最後一批出門的。當然,出門之前,爲了掩人耳目,我們還是對朱老爺子作了一下喬裝打扮。

讓他把那一身教書先生衣服換成了老李頭的粗布衣服。因爲是正月初一,天正冷,讓他帶了頂瓜皮帽子並把臉遮住。

不認真看的,還真認不出來他,乍一看,活脫脫就是一個普通的莊稼老漢。

出了大門,見左右無人。我讓常遇春進到屋裡面,把大門關好頂住,讓他翻圍牆出來了。

然後大家才一起上路,直奔池州碼頭而去。

待大家都到了船上,已是過了午時的時分。傅友廣命迅速開船,然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食物,大家在船上邊吃邊聊。

原來,朱升老爺子辭官並非僅僅是因爲元朝儒學腐敗,池州路許多官員對他不滿這麼簡單。他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作出的這一決定。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朱升於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出生在休寧縣迥溪鄉。

少時他廣拜名師,十九歲時考中秀才,二十四歲就開始編書著學,竟沉迷此道,連續錯過多年鄉試、殿試。

元順帝元統元年(公元1333年)那場殿試以後,因丞相伯顏擅權,執意廢除了科舉。

直到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元朝末年最著名的政治人物脫脫任右丞相,他出臺了一系列新政,包括恢復科舉。

也就是這一年,時年四十二歲的朱升才參加鄉試中舉,次年三月參加殿試考中進士。

脫脫十分看中朱升的才華,讓朱升幫助自己修《遼史》、《宋史》、《金史》,因爲此事,雖然二人一漢一蒙,但成爲了至交。

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元朝授朱升池州路學正官位。

但當時,脫脫因被罷免了右丞相一職,朱升爲至交好友感到不平,遂沒有去池州上任,而是回到家鄉繼續編書、講學。

直到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七月,脫脫復出爲中書左丞相,才寫信給朱升,督促其上任。

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六百二十四章 韓林兒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戰張定邊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蕭何第五百三十一章 進攻廬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彥文的下限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五百六十五章 甕中捉鱉之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廢紙的至正鈔第四百零一章 誠王“化緣”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陽指也是假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們都是“活雷鋒”!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貴的玉葫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二百三十一章 常遇春再得子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當校長啦第二百七十九章 組建特種部隊?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十一章 參透玄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第三百五十五章 潛入獅子山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馬雲非彼馬雲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蘇州第589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幫遭人挑堂口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第六百九十章 陳日禮繼位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樞密分院成立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必先殺到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發瘋的蒙古騎兵戰術第一百五十三章 製造混亂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擊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五百七十六章 會來事兒的康茂才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幫內訌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撥追兵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廣的計策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長的關係戶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囑常遇春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五十章 劉基來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變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爺子被囚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嚴”?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二百零八章 採石磯告急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
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六百二十四章 韓林兒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戰張定邊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蕭何第五百三十一章 進攻廬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彥文的下限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五百六十五章 甕中捉鱉之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廢紙的至正鈔第四百零一章 誠王“化緣”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陽指也是假的?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們都是“活雷鋒”!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貴的玉葫蘆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二百三十一章 常遇春再得子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當校長啦第二百七十九章 組建特種部隊?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十一章 參透玄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第三百五十五章 潛入獅子山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馬雲非彼馬雲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蘇州第589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幫遭人挑堂口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第六百九十章 陳日禮繼位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樞密分院成立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必先殺到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發瘋的蒙古騎兵戰術第一百五十三章 製造混亂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擊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五百七十六章 會來事兒的康茂才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幫內訌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撥追兵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廣的計策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長的關係戶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囑常遇春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五十章 劉基來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變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爺子被囚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嚴”?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二百零八章 採石磯告急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