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

在如此高規格的會議上,象這種定調子的發言,必須要有些資歷的人物出面,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可以隨便找人的話,那他就直接點名讓朱文正、沐英發言了。

朱文正、沐英這兩個子侄在這段時間多次向朱元璋表明了心志,欲與應天共存亡。但這兩人資歷不足,發表的意見很容易遭到其他官員的反駁。如果朱元璋讓這兩個小子率先發言,肯定是不合適的。

本來這個任務,朱元璋最開始是準備交給李善長的。但李善長不接這個活兒,沒辦法,只好交給徐達了。

徐達向來慎重,這麼大的事情,突然被點名讓發表意見,他真是沒想到。

既然朱元璋讓他出乎意料,那好,徐達也讓朱元璋出乎意料一回。

徐達只好說道,眼下局勢複雜,東有張士誠、西南有天完軍。一招不慎,可能滿盤皆輸。這事兒還得大家一起好好議一議。

你看看這徐達,真是讓朱元璋出乎意料。本來指望着你幫忙定個堅守應天的調子,你老人家倒好,把這皮球又踢回來了。

朱元璋臉上這下難看了。

徐達這話一出口,李善長跟着補了一刀,說道:“的確如天德將軍所說,這應天的戰局危急,稍有不慎,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朱元璋的臉上更難看了。

徐達、李善長的話一說完,那些“主和派”、“逃亡派”紛紛出來發言了。什麼應立即派人去太平跟徐壽輝言和、暫時避敵鋒芒撤出應天的言論就都出來了。

其間,只有常遇春、朱文正、沐英三人偶爾反駁這些人幾句。但這三人資歷不夠、威望不高,他們的意見反而遭到了“主和派”、“逃亡派”的集體奚落,說他們三個是不知天高地厚,逞匹夫之勇。

朱元璋此時不光是臉上難看了,他已經氣得雙拳緊握了,他恨不得一拳砸在帥案上,把剛纔這些人給狠狠地臭罵一頓。

但朱元璋是一個十分理智的人,他“嘿嘿”一聲冷笑,繼續環視着今天與會的衆人。他倒要看看這些人中,到底有幾個人能跟朱文正和沐英一樣,能夠跟他一起,與應天共存亡的。

朱升、耿再成、邵榮、馮國勝、李文忠。。。。。。

朱元璋最後將目光停留在了劉基身上。

爲什麼會停留在劉基身上?

因爲他只在劉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今天在場的人中,那些“主和派”、“逃亡派”一副盛氣凜然的樣子。常遇春、朱文正、沐英三人卻是針鋒相對,一臉的不服氣。

李善長、徐達、朱升,包括李文忠在內,都是面無任何表情,一臉的嚴肅。好像今天的這場爭論與他們無關似的。

惟有劉基是緊咬牙關、雙拳緊握,似乎要與人打架的樣子。

這不應該呀?

在朱元璋的認知中,這劉基也就是在福建、浙江那一帶有些清名,被耿再成當成人才帶回了應天。要說他也來應天有些日子了,也沒看見過他什麼時候發表過驚人的高論。

往日裡,這劉基展現在世人面前的,也是一副文人的風範。說得好聽一點兒,那叫儒雅;說得難聽一點兒,那叫軟蛋。

可今天是怎麼回事?

這個平日裡的病貓難道要發威了?

朱元璋覺得好奇。

爲了揭開這個謎底,朱元璋故意清了清嗓子,讓衆人都禁了聲。然後說道:“劉基,看你那樣子,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說呀?”

劉基就等着朱元璋這句話呢!

聞聽此言,劉基提高嗓門說道:“啓稟吳國公大人,在下認爲今天在會場上那些說要與天完軍議和、說要放棄應天的人都應該統統殺掉!”

劉基此言一出,不光是衆人一片譁然,連朱元璋都吃驚不小。

劉基繼續說道,你們這些人,平日裡食着吳國公大人的俸祿,真到了生死的緊要關頭,你們卻打起了退堂鼓。

大家天天都在談論着“忠”和“義”。此刻我想問你們,你們身上的“忠”在哪裡?“義”又在哪裡?

跟天完議和?這是好聽的說法。

更加直白的說法,就是向天完稱臣。

我想請問各位,向天完稱臣之後,徐壽輝和陳友諒還容得下咱們的吳國公大人嗎?

站在你們那些“投降派”的立場,向天完稱臣,無非就是換個主子而已。可要站在吳國公大人的立場,這就是生與死的問題。

劉基的短短几句話,直接是把在場的衆人都給震懾住了。特別是剛纔那些鼓吹要與天完議和之人,此時大多已是額頭冷汗直冒。

但此時有一個人最開心,那當然就是朱元璋了。

劉基繼續說道,還有那些主張撤出應天、避敵鋒芒之人,我估計你們早就已經做好了隨時攜家小逃出應天的準備了吧?說不定,此時有些人的家小都已不在應天了吧?

這話一說完,額頭上冒冷汗的人就更多了。包括李善長、朱升、耿再成、邵榮等元老重臣在內,他們此時都是低着頭,不敢再看朱元璋一眼。

朱升老爺子雖然也是願意堅守應天的,畢竟他的家小都讓我派人轉移了。劉基這“槍掃一大片”的發言,自然也是把朱升老爺子也給“誤傷”了!

劉基接着說道,撤出應天?那我們去哪裡?

去應天東邊的鎮江?

放棄自己的戰略縱深,直接讓天完軍和張士誠給我們來個東西夾擊?

還是渡江北逃到和州和揚州?

如果應天丟了,人心必散。你們認爲和州和揚州我們還守得住嗎?

我劉某人不妨給諸位通報一個消息,就在大家準備安排或已經安排家小跑路的時候,我已在應天置辦了一套宅子。

只是眼下大戰在即,我劉某人無法分身。不然,我立即啓程回老家將家小都接到應天來。

我劉基人微言輕,我沒有資格發號施令,我也沒有辦法左右大家的思想。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不管別人何去何從,我劉基以及我從老家帶過來的三百鄉勇哪兒也不去,我們將與應天共存亡!

此時,李善長等人將頭是埋得更低了。

而此時的朱元璋真是百感交集。他不禁有些懊惱,這麼好的劉基我爲什麼沒有早點發現呢?

此時的朱元璋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以後要對劉基好一點兒。

只聽得劉基繼續說道,眼下天完軍確實強大,特別是其水軍實力遠在我軍之上。

但天完軍有沒有弱點呢?

停頓了數秒之後,劉基繼續分析道,我認爲是有的。

首先,天完政權內部君臣不和,陳友諒與徐壽輝根本就不是一條心。

在天完政權內部,必然是分爲兩派。一派是支持徐壽輝的,另一派是支持陳友諒的。

不管這兩派誰佔上風,反正他們之間肯定是不和,必然相互掣肘。如此一來,我們就有機可乘。

另外,天完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順利地拿下了太平城和採石磯,此時他們士氣正旺。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來看,他們此時正驕狂得很。

驕兵必敗,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是懂得的。

天完軍之所以能不費什麼力氣就拿下太平城和採石磯,是因爲這兩個地方的防禦工事都緊臨長江。天完軍的水軍實力強大,在長江邊上水陸協同作戰,自然對他們有利。

另外,我們也沒有料到天完軍會跳躍式地先攻取採石磯。天完軍的這一怪招讓我們亂了方寸,因此丟失了這二地。

如果他們要來攻應天,必然也要依仗其強大的水軍。但應天的城牆並不緊臨長江,他們的水軍必然通過秦淮河來直接攻擊應天。

秦淮河可不比長江水那麼深、江面那麼寬闊,他們的水軍實力必將大打折扣。

如果我們能善於利用地形設下埋伏,再加上天完軍的驕橫輕敵,擊退天完軍有什麼難的?

劉基這一番話說完,朱元璋恨不得立即起身給他作揖了。

劉基的話可謂字字珠璣,全都說在了朱元璋的心坎兒裡。

還是李善長反應快。見劉基把話已說到了這個分兒上,如果還堅持避戰,那就是跟朱元璋過不去了。剛纔劉基這一番話完全是可以給李善長等人上綱上線的,如果被朱元璋抓住這個小辮子,那他們肯定會死得很難看。

李善長是立即跪下向朱元璋一邊磕頭,一邊請罪道:“臣罪該萬死!臣一時糊塗,差點兒誤了吳國公大人的大事。”

李善長這一帶頭,其餘諸人都陸陸續續跟着跪下了。最後,包括朱文正、沐英、常遇春、劉基這些本來就力保應天的人在內,也都跟着跪下了。當然,率先跟着李善長跪下的肯定是剛纔那些大言不慚的“主和派”和“逃亡派”。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朱元璋今天召開會議的目的也是達到了。只要這思想統一起來了,至於下一步如何堅守應天就好解決多了。

縱使要清算先前那些“主和派”和“逃亡派”,現在也不是時候。現在可是用人之際,還得依仗這些人幫着他堅守應天呢!

秋後算賬!以後有的是機會。

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襖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們被陰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實力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麗美女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四十一章 中計遭伏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線易帥?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寧祭奠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戰小分隊第十二章 收了個小弟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態嚴重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德勝中箭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九十三章 抵達江州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顯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賣會只是幌子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五百九十章 挫敗東吳第一百七十二章 準備出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劉聚得子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門之戰第二十九章 逼婚藍玫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徵“寨糧”第五章 盆地脫困第四百三十四章 兩個心願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九章 遇見了常遇春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七百一十七章 楊憲的猜測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龍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頗見成效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一百九十二章 熱臉貼了冷屁股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爺子的心病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戰小分隊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第四百零八章 丟人丟大了第一百四十章 鍊鐵計劃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懷疑第四百八十五章 嚥下嘴邊之言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廢紙的至正鈔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二百六十章 準備大幹一場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六百八十一章 捨車保帥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589章第三百零二章 說服藍玫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三百八十六章 跟我們迴應天?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八十章 到達峽州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二百四十章 傅友廣的煩惱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唐家入夥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
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襖第三百三十三章 我們被陰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實力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麗美女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四十一章 中計遭伏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線易帥?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寧祭奠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戰小分隊第十二章 收了個小弟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態嚴重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德勝中箭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九十三章 抵達江州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顯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賣會只是幌子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五百九十章 挫敗東吳第一百七十二章 準備出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劉聚得子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門之戰第二十九章 逼婚藍玫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徵“寨糧”第五章 盆地脫困第四百三十四章 兩個心願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九章 遇見了常遇春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七百一十七章 楊憲的猜測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龍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頗見成效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一百九十二章 熱臉貼了冷屁股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爺子的心病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戰小分隊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第四百零八章 丟人丟大了第一百四十章 鍊鐵計劃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懷疑第四百八十五章 嚥下嘴邊之言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廢紙的至正鈔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二百六十章 準備大幹一場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六百八十一章 捨車保帥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589章第三百零二章 說服藍玫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三百八十六章 跟我們迴應天?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八十章 到達峽州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二百四十章 傅友廣的煩惱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唐家入夥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