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

當應天的朱元璋收到安豐方面劉福通他們送來的求救信之後,立即陷入了深思。

以朱元璋之精明,他肯定明白,一旦派大軍馳援安豐,江州的陳友諒肯定要搞事情。但他現在名義上歸韓林兒的龍鳳政權領導,對領導見死不救,他朱元璋願意擔負這個惡名嗎?

此時擺在朱元璋面前的有兩條路。

第一條路,救援安豐。但走這一條路,不外乎會有兩種結果。

其一,成功替韓林兒和劉福通解圍。自此,自己在龍鳳政權的地位和形象將得到大幅提升,甚至有取劉福通以代之的可能。

其二,安豐解圍失敗,韓林兒、劉福通等人身死,自己將脫離龍鳳政權的領導。但自此之後,自己的人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安豐的殘兵必然投入自己的懷抱。以前那些信奉韓林兒父子是“明王轉世”之人,也必然轉而擁護自己。

不論是哪種結果,自己的人望和形象將得到提升,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得必有失,如果選擇這條路,陳友諒必然偷襲自己。

首當其衝的就是洪都,自己一旦馳援安豐,陳友諒必然重兵圍洪都。朱文正那小子能守得住嗎?

如果守不住,他會怎麼辦?會投降?還是以身殉國?

真的到了那一步,我對得起死去的大哥嗎?

陳友諒拿下洪都之後,會就此罷手嗎?

陳友諒大軍再度順江而下,我們當如何應付?

這一連串的問題,都是朱元璋這個最高統帥必須要面對和考慮的。

那麼,第二條路就簡單了。按兵不動,靜等着陳友諒出招。陳友諒肯定是在自己這裡討不到什麼便宜的。

但是,如果選擇第二條路,自己的聲譽和形象必然受到不小影響。

昔日陳友諒弒徐壽輝篡奪帝位爲人所不齒,今日自己對韓林兒見死不救,世人對自己的評價又能比陳友諒高出幾何?

雖然朱元璋認爲陳友諒是他最大的對手,但他認爲在聲譽方面,自己是要高出對手一大截的。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他當初纔敢在兵力完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在龍灣與陳友諒拼死一戰。

難道自己要與陳友諒淪爲一路貨色?

細細思量之下,選擇哪條道路,朱元璋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

當然,這麼重要的事情,還是要開個會,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見,傾聽一下羣衆的呼聲的。

在這次高級軍事會議上,贊成選擇第一條路救援安豐的人是少數,贊成按兵不動的人佔多數。

從人員的構成上,贊成救援安豐的以常遇春和朱升老爺子爲首,再加上沐英等幾個不怕死的年輕人。

贊成按兵不動的,陣容可就豪華得多了。文以李善長、劉伯溫爲首,武以徐達、康茂才等人爲首。

常遇春爲什麼要贊成救援安豐呢?作爲一名精於戰事的將領,他明明知道救援安豐,洪都就危險了。但是,正是因爲我帶着近六十人的特戰分隊去了洪都。常遇春堅信,我們會幫助朱文正守住洪都的。

當然,常遇春還臨場發揮了一下他的軍事才能。他告訴衆人,一旦安豐失守,元軍主力必然南下,滁州、和州就危險了。一旦滁州、和州失守,那應天……

朱升老爺子爲什麼贊成救援安豐呢?因爲他也堅信有他女婿的襄助,朱文正肯定能夠守住洪都。而且常遇春是他女婿的結拜兄弟,他好歹也得幫着常遇春說幾句話。

但以李善長、劉伯溫、徐達爲首的豪華陣容直接指出,陳友諒眼下按兵不動就是等着我們救援安豐。一旦我們出兵,洪都怎麼能頂得住陳友諒的大軍?

洪都一失,那應天……

李善長、劉伯溫、徐達他們的擔心,朱元璋肯定是早就想到了的。從戰略戰術上來講,李善長、劉伯溫、徐達他們意見似乎是更爲合理。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戰爭其實就是政治的延續。對於很多戰爭的分析,我們不能單單從兵對兵、將對將的單純軍事作戰上來考慮。戰爭是一個多方面綜合博弈的結果。

這一次,朱元璋決定站在以李善長、劉伯溫、徐達爲首的多數派的對面。就跟上次應天保衛戰一樣,朱元璋要力排衆議了。

只不過,上次幫朱元璋的應天堅守戰開了頭炮的是劉伯溫,這一次成了常遇春而已。這一回,再次驗證了幾百年後的那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朱元璋告訴衆將,他意已決,各將領迅速整頓兵馬。由他親自掛帥,三月初一,出兵安豐。

對於朱元璋這個近乎“瘋狂”的決定,以李善長、劉伯溫、徐達爲首衆人,齊齊跪下苦諫。

但朱元璋就是朱元璋,在關鍵的時刻,他是一個頑固地堅持自己主張的人。

苦諫無效。李善長退下了,他默默地爲朱元璋此次救援安豐準備後勤供給去了;徐達退下了,他默默地回到軍營整軍備戰去了……

衆人都退下了,唯有劉伯溫長跪不起……

朱元璋知道這劉伯溫也有幾分倔犟,便走到劉伯溫身邊,扯起他的衣袖說道:“劉大人,起來吧!”

劉伯溫的倔勁兒真的上來了,他回道:“吳國公大人不收回成命,我就不起來……”

面對這個像個孩子似的劉伯溫,朱元璋笑了。朱元璋雙手去拉劉伯溫的臂膀,邊拉邊說道:“起來吧!起來再說!你要不起來,我可走啦,不聽你說啦!”

就這樣,劉伯溫在半推半就之下,從地上起來了,被朱元璋按在了椅子上坐下了。

見劉伯溫坐下了,朱元璋語重心長地說道:“劉大人,我知道你是一片忠心。但是,我身爲龍鳳政權的臣子,見死不救的話,那以後有何臉面在世間立足呀?”

就這短短兩句話,讓人不得不佩服朱元璋。在與劉伯溫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就給對方灌輸了這種忠君護主的思想。

劉伯溫還是不予理會,繼續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告訴朱元璋,一旦出兵安豐,陳友諒必有所動,而且十有八九就是去攻洪都。洪都一失,情況就大大不妙了。

另外還有一點,也是劉伯溫認爲最關鍵的,不方便當着大家的面說出來的理由就是:龍鳳政權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韓林兒、劉福通等人如果這次身亡,其實對朱元璋是件大好事兒呀!自此以後,朱元璋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爲一方霸主,一個不再受任何人名義上節制的一方霸主了。

反而如果是這次救出了韓林兒,那朱元璋以後還是得接受他的領導,至少是名義上得接受他的領導。

將來實力更一步強大了,強大到能夠真正地做天下的主人的時候,如何除去這個韓林兒就成了一個難辦的問題了。

因爲到了那個時候,即使韓林兒是自然死亡,別人也會將這筆賬算在他朱元璋頭上。

眼下張士誠重兵進攻安豐,如果能順便殺掉韓林兒,這不正是幫了他朱元璋的大忙嗎?

恩!什麼叫水平?這就叫水平!

劉伯溫不愧是人精中的人精,他往往能看透別人不易看透的問題,關鍵是他的厚黑學也還學得不錯。

劉伯溫的這一番驚世駭俗的言論,會在朱元璋心中掀起波瀾嗎?朱元璋會心動嗎?

如果說劉伯溫是人精中的人精的話,那麼朱元璋就是人精中的戰鬥機。劉伯溫的這一番話只是讓朱元璋的心中有一絲絲小波動,而且這絲小波動是轉瞬即逝。小波動過後,朱元璋還是決定,要不忘初心。

朱元璋告訴劉伯溫,他能體會他的一片忠心。但是,出兵安豐是勢在必行。眼下,他還是龍鳳政權的一分子,就理所應當爲龍鳳政權鞠躬盡瘁……

恩!這是什麼水平?這是比劉伯溫更高了一個檔次的水平。如果說劉伯溫的厚黑學學得相當不錯,算得上精英級別的話,那朱元璋可以稱得上是王者級別的了。

雖然劉伯溫對於朱元璋出兵安豐之事憤憤不平,但是朱元璋心意已決,他也沒有辦法阻止了。

三月初一,朱元璋親率大軍馳援安豐。常遇春爲大軍先鋒,徐達爲中軍主將。

三月十三日,常遇春的先鋒部隊抵達安豐城下。此時,安豐外城已被呂珍攻破,安豐城內的劉福通正帶着自己最後的家底,在內城與呂珍的大軍死戰。

常遇春一面進攻呂珍部把守的安豐外城據點,一面向朱元璋報告情況。當然,此時的常遇春只知道安豐城破,至於城內是個什麼情況,韓林兒、劉福通是死是活,他根本就不知情。

得知安豐城被攻破,朱元璋非常“着急”,他立即派出親衛隨從郭興帶人前去支援常遇春。並讓郭興給常遇春帶話,迅速攻入安豐城內,要不惜一切代價,救出韓林兒、劉福通。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就在郭興迅速整頓人馬,風風火火地準備帶人奔赴安豐城之際,朱元璋派人告訴他,讓他立即去劉伯溫那裡一趟,讓他就下一步如何救援安豐城向劉伯溫討教一番。

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見的提親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容道再現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二百章 讓常遇春去當炮灰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廣的計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請吃飯第四百五十五章 鴻門宴弱爆了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一百九十三章 議定婚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九十二章 逃離倚雲樓第六十二章 入夥之爭第六百六十五章 東南平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帥駕到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軍反水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四百四十三章 羞辱天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七百章 朱升辭官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五十一章 寬慰藍玫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得堅守一個月?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一百八十九章 吳鑰有喜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個先鋒官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隕坑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五百七十六章 會來事兒的康茂才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風?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麗美女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義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六百七十七章 歸隱之約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九十八章 投資入股第六百零二章 輪番勸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數落”常遇春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
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見的提親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容道再現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二百章 讓常遇春去當炮灰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廣的計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請吃飯第四百五十五章 鴻門宴弱爆了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一百九十三章 議定婚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九十二章 逃離倚雲樓第六十二章 入夥之爭第六百六十五章 東南平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帥駕到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軍反水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四百四十三章 羞辱天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七百章 朱升辭官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五十一章 寬慰藍玫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得堅守一個月?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一百八十九章 吳鑰有喜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個先鋒官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隕坑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五百七十六章 會來事兒的康茂才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風?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麗美女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義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六百七十七章 歸隱之約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九十八章 投資入股第六百零二章 輪番勸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數落”常遇春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