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徵“寨糧”

劉伯溫剛纔這一番話,直接是把朱元璋建立明朝、取代元朝上升到合乎天意的高度。在那個“君權神授”的時代,劉伯溫這番話一說出來,李善長還能怎麼說?他再要繼續擡槓,可得小心被劉伯溫扣上一頂“逆天而爲”的帽子。

此時,心中最高興的當然是朱元璋啦!

當皇帝,當然是合乎他的心意!可沒想到,劉伯溫竟然能幫他找到稱王稱帝的合法依據,這真是太令人興奮了。

要知道在那個講究“君權神授”的年代,有了這種理論作爲支撐,那是可以忽悠千千萬萬的人爲他稱王稱帝去衝鋒陷陣的呀。

不過高興歸高興,但朱元璋並未得意忘形。他內心深處已然接受了劉伯溫爲他定下的這個“大明”的國號,他日稱帝,必定國號爲“大明”無疑。但眼下他並不急着稱帝。

朱元璋仍對朱升老爺子當初爲他定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方針是堅信不疑的。

眼下稱帝,的確有能迅速爭取到一部分人心的效果,但同時也會永遠地失去一部分民心。

畢竟現在他名義上還是接受龍鳳政權的領導,雖然實質上他已完成獨立,但捅破這層窗戶紙還得繼續等待時機。

現在有毫州的韓林兒、劉福通在上面當頭,也爲他專心發展壯大自己的隊伍減少了不少壓力。元朝統治者必定會將韓林兒、劉福通作爲主要打擊對象。

他日,若韓林兒、劉福通發生什麼意外,那纔是自己建立“大明”的最佳時機。到了那個時候,龍鳳政權的殘餘勢力,必然從四面八方趕來投奔自己。

想到了這些,朱元璋開口說道:“劉大人呀!你這個現在就稱王稱帝的建議,暫且還是擱置不議啦!咱們今天主要是來討論這‘寨糧’是不是停止徵收的問題,可不要偏離了主題呀!”

朱元璋說完這話,李善長立即是跟着附和,說劉伯溫跑了題。李善長巴不得趕緊轉移話題,不然,劉伯溫這小子今天就又立功啦!

經過剛纔劉伯溫這番勸進的言論一點醒,衆人的心理都有些膨脹起來。雖然,朱元璋沒答應稱帝,但他也沒有因此對劉伯溫有半分批駁之言。看來,朱元璋對劉伯溫的言論是不反對的。

既然這樣,不少原本反對停徵“寨糧”之人現在就不作聲了。

此消彼長,反對派不作聲,支持停徵“寨糧”的人的聲音就更加響亮了。加上朱元璋也有此意,這停徵“寨糧”的事兒就算定下來了。

既然停徵“寨糧”,那就得擴大屯田事宜。

這個事情當然是由李善長負總責,由這方面的“資深專家”康茂才負責具體操作事宜。

爲什麼要李善長負總責,而不是讓康茂才直接對朱元璋負總責呢?

朱元璋當然是有考慮的。李善長掌管整個後勤工作,由他負總責,名正言順。

另外,這擴大屯田規模,就牽扯到流民招募、人員分配、裝備物資供應、分配等諸多問題,只要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這個事情的成效就要打折扣。

而這些事情如果讓李善長統管起來,就便於操作。如果要是讓康茂才負責,李善長萬一使個絆子什麼的,故意把什麼物資不及時供應到位,康茂才就是有苦難言。

爲了這事兒,朱元璋還專門封了康茂才一個“都水營用使”的官銜,專門負責各地的水利興修工作。

各位看官可千萬不要小瞧了“都水營用使”這個官位,這可是個地地道道的肥差呀!

你想呀!要大力推行屯田,這大力興修農田水利就少不了。要修這麼多水利工程,那得有多少錢從手中過呀!“雁過拔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嘿嘿!

也可能是朱元璋感激康茂才在此次應天之戰中的這一出反間計吧!反正朱元璋這次就是將這個大肥差給了康茂才。

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朱元璋肯定不放心讓康茂才帶更多的兵。以康茂才的治軍之能,讓他當水軍總統帥也不是不可以。但真要將那麼多兵交給康茂才,朱元璋晚上能睡着覺嗎?

因此,讓康茂才當這“都水營用使”也就不難理解了。反正這官銜中還帶着“水營”二字嘛!與康茂才的特長也算是專業對口吧!

六月初五,我與張天賜二人踏上了回錐子山的征程。

六月十二日,在滁州境內,我們迎面遇上了崔道遠他們護送的應天家眷團,隨團一道而來的還有杜黑子率領的應天施工隊伍。

曹氏、朱異、藍玫等衆人自然也都是在這大隊伍之中。

與衆人打過招呼、簡短敘舊之後,我們繼續上路。六月二十三日,我終於是回到了錐子山。

前段時間,家眷團回錐子山之後,山上房屋一度比較緊張。

霏兒和曹氏、哈斯其其格等一衆女眷都住在我原先的房子裡,而思淑、蘭兒她們還有幾個其他兄弟的女眷都住在思淑那間房子裡。

而像朱異他們這些男性,那就更得委屈一下,大家一起打通鋪了。

家眷團走後,住房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霏兒還是帶着姣兒住在我的房子裡。爲了便於照顧她,思淑讓從應天跟來的幾個女傭人都住在這屋子裡的另外一個房間。

而思淑原來的屋子裡,她和蘭兒仍然是分別帶着小季耗和小季貔各住了一間屋子。

回了錐子山,還未來得及對三位夫人噓寒問暖,劉聚大哥便來拉我敘舊了。

當晚,劉聚大哥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宴請了我們一家人。

劉聚大哥的兒子劉才只比季耗小四個月,自從思淑她們上山了,這兩個小傢伙天天在一塊兒玩兒。

與劉聚大哥也是好久不見,當晚是邊喝邊聊,直鬧得很晚。

本來打算晚上就宿在霏兒這裡,畢竟霏兒現在肚子大了,需要人照顧。

誰知進了屋子屁股都還沒坐熱乎,霏兒便將我往思淑那邊攆。我跟霏兒保證,晚上絕對不會碰她一根毫毛,但霏兒還是堅持讓我去思淑那邊過夜。

霏兒告訴我,旁邊屋子裡住着幾個傭人,哪還需要我晚上照顧。另外這小別勝新婚,我也兩個月沒碰過女人了,而且思淑、蘭兒那邊也好久沒與我溫存了。何必非住在這邊呢?

我見霏兒這話也是說得真誠,捏了捏她的小臉兒便出了門。在去思淑那邊的路上,我還在感嘆,今生能娶霏兒真是天大的福氣。

思淑和蘭兒早已關上大門,我只得叫門。

思淑剛洗漱完畢,聽見我的聲音,立即爲我開門。

季耗這小傢伙見我來了,立即撲到我懷裡,讓我給他講故事。唉!已經有兩個多月沒哄過這小傢伙睡覺了。

我也顧不得洗漱,開始給這小傢伙講故事。

思淑倒是賢惠,立即爲我去後面的小房間燒洗澡水。

不大一會兒,小季耗就睡着了。我立即去美美地泡了個澡。

我正準備上思淑的牀,思淑小聲對我說,讓我晚上去蘭兒那邊過夜,她月事來了。

嘿嘿!還這麼不湊巧?

我立即打趣道:“夫人你這是關鍵時刻拉稀擺帶呀!看來,我胡碩今晚是空有滿腔的愛國熱忱咯,因爲在你這裡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呀!”

思淑抿着嘴直笑,笑夠了她說道:“去,去,去,別在這裡耍貧嘴。快去蘭兒妹妹那裡,不然她都睡着了,我看你今晚是乾着急……”

本來還想湊上去來個吻別的,思淑推着我就出了她的房間,然後就將門給帶上了。

我只好輕手輕腳地來到了蘭兒房門前。因爲外間的大門是栓上了的,因此這裡間的房間一般不會栓,只需要將門關上即可。

我輕輕推開房門,門發出了“吱呀”的一聲。

“誰呀?”房間裡的蘭兒立即出聲。

看來蘭兒還沒睡着。我輕聲說道:“蘭兒,是我!”

說完,我便隨手將門給帶上了。

蘭兒當然是聽出了我的聲音,立即坐了起來。

我快步來到牀前,蘭兒一把就撲進我懷裡。

我當然是將蘭兒緊緊摟在懷裡。小季貔早已睡着了,蘭兒在我懷裡輕聲問道:“你怎麼不在霏兒姐姐和思淑姐姐那裡過夜,跑我這裡來了?”

我告訴蘭兒,是霏兒、思淑讓我到她這裡來的。如此一說,有利於她們三個以後保持和睦的關係。

蘭兒打趣我道:“那是不是霏兒姐姐和思淑姐姐不說,你就不準備到我這裡來啦?”

我知道這丫頭又要跟我耍嘴皮啦,我哪肯給她這個機會,立即用我那長滿胡茬子的嘴去堵住她的櫻桃小嘴……(此處略去三千四百字)

回錐子山的第三天,劉聚大哥派人來請我和思淑去他家裡敘話。

我和思淑落座之後,劉聚大哥就開始感慨人生了。

劉聚大哥說道,這轉眼之間已經到錐子山上九年了,昔日的許多事情好像就發生在昨天一樣。

劉聚大哥這麼一說,我和思淑才反應過來。當年,劉家遭遇橫禍,劉家祖孫和張然慘死,衆人被迫上了錐子山。那一年是至正十一年,如今是至正二十年了。的確是九年如彈指一灰間呀!

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靈感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六十五章 東南平定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一百一十八章 設立和州辦事處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擊追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頗見成效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六百七十四章 阿魯溫投降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憤的張思淑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條件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七百二十六章 楊日禮的昏招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軍首勝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獻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線接頭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擊第六百零八章 陸父心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標”的午宴第六百七十四章 阿魯溫投降第六百五十六章 謝再興以死謝罪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靂火球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五百三十九章 陳友諒的王炸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龍頭”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五百零一章 機智的文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來要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槍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達避雷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駕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雷鋒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瘋?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爺子的心病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六百一十四章 洪都鬧翻天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貴的玉葫蘆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六百零二章 輪番勸降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風宴第六百六十九章 強渡洛水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中亂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
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靈感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六十五章 東南平定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一百一十八章 設立和州辦事處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擊追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頗見成效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六百七十四章 阿魯溫投降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憤的張思淑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條件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七百二十六章 楊日禮的昏招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軍首勝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獻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線接頭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擊第六百零八章 陸父心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標”的午宴第六百七十四章 阿魯溫投降第六百五十六章 謝再興以死謝罪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靂火球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五百三十九章 陳友諒的王炸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龍頭”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五百零一章 機智的文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來要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槍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達避雷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駕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雷鋒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瘋?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爺子的心病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六百一十四章 洪都鬧翻天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貴的玉葫蘆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六百零二章 輪番勸降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風宴第六百六十九章 強渡洛水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中亂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