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

我和劉聚大哥等人又是細細將這份開發協議看了一遍,才讓金大富將這份協議收好。

杜黑子已迅速回錐子山,準備組織人手來應天施工了。

金大富、馬振宇他們也有得忙了,那些承包出去的工程,就得靠他們幾個來監管了。

劉聚大哥本想着與杜黑子一道回錐子山,我還是勸他在應天多待幾天,下一趟山也不容易。山上有天狼特戰隊的人幫忙看着,也出不了什麼問題。

接下來的幾天,那七位老闆出陸續帶着人開始施工了。

我也是即時通知了朱同,讓他隔一天就到金大富這裡來,跟着他們一起去監督施工,讓他長些見識。

到了八月初,劉聚大哥再次提出要回錐子山。

我當然是再次極力挽留,加上霏兒、思淑、藍玫她們也勸王氏在應天多玩幾天,好歹也過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再走。

那小劉才更是不願意回錐子山,扯着劉聚大哥的袖子,一個勁兒地說要吃了月餅再走。

如此一來,劉聚大哥再次答應我們在應天多逗留幾天。不過他也把日子定下來了,八月十七日一早,就從應天出發,回錐子山。

中秋節馬上要到了,就在中秋節即將到來之際,又一個好消息傳回了應天。

常二哥在上個月底拿下了衢州。

這個消息最先是從岳父大人朱老爺子那裡得來的。後來,我們專程去找了李善長。一些常二哥取衢州的細節,李善長更加清楚一些。

攻取衢州之戰,在六月份就打響了。

常二哥領兵先取了衢州東邊的龍遊城,帶領數萬人馬直逼衢州城下。

據說,常二哥取下龍遊城之後,也是一時興起,吟詩一首:“策蹇龍遊道,西風妒旅袍。紅添秋樹血,綠長旱池毛。比屋豪華歇,平原殺氣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鬢須搔。”

雖然常二哥是豪氣十足,但兵臨衢州城下之時,他就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

元軍之所以將衢州城作爲一個重要的軍事堡壘是十分有道理的。

在唐朝之前,這衢州還只是一個縣。當然,當時的衢縣縣城也是有城牆的,只不過那規模肯定是不大。

唐朝的時候,將衢縣的規格提高,正式設立了衢州。

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衢州發大水,原先的城牆被大水給沖毀了。水災過後,當時唐朝的衢州駐軍重修了衢州城牆,這一次重修,規格可是比原先的老城牆要高了不少。

到了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二月,方臘起義軍攻陷衢州,衢州城牆再次毀於戰火。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方臘起義失敗,方臘被擒,後遭殺害。衢州迴歸宋朝,當地郡守再次修築衢州城牆。這次重修衢州城牆,從本質上講,應該算是一次大規模的改擴建工程。

這次的衢州城牆重修,在舊城牆原有的六門之上建設了城樓,提高了衢州城的防禦功能。不僅如此,這次重修,還挖了城內河,並開鑿城壕,把烏溪江的水引了過來,自此衢州便有了護城河。

當時的護城河環衢州城北、東、南三面,而且與衢江相通,如此一來,船隻可以從衢江航行到衢州城下,通過衢州城下的水門洞,可以到達城中各處。自從有了護城河,這衢州城的城防就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據史料記載,北宋年間這次重修,新修的城牆高約一丈六尺五寸,寬約一丈一尺。如果用現代的長度單位換算,也就是這城牆高約5米,寬約3米5。這在冷兵器作戰的時代,絕對算得上是城堅池深了。

到了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元朝統治者在各地農民紛紛起義的大背景下,不得不開始考慮一些戰略防禦之事。

這衢州城因爲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自然是得到了元朝統治者的重視。這一年,衢州城牆再次經過了修整。

元末的這次修整,讓衢州城的防禦強度在北宋那次修整的基礎上,再一次得到了提升。經過元末這次重修,衢州城設有六座城門。

東邊的城門當時稱爲“迎和門”,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東門。

南邊的城門當時稱爲“禮賢門”,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大南門,也被稱爲通遠門或光遠門。

西邊的城門當時稱爲“航遠門”,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大西門,也被稱爲水亭門或朝京門。

北邊的城門當時稱爲“永清門”,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北門,也被稱爲浮石門或拱宸門。

東南邊的城門當時稱爲“清輝門”,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小南門,也被稱爲前湖門或魁星門。

西南邊的城門當時稱爲“和平門”,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小西門,也被稱爲埭堰門或通廣門。

元末的這次修建,不僅是重修了六座城門的門樓及城牆,還在北門、東門、南門和小南門外包以月城。

這月城又是個什麼東東呢?

月城也被稱之爲甕城。就是在原有的城門外,築一道半圓形的小城,用以掩護城門,加強防禦之用。

如果有敵軍進攻城門,月城上的守軍可以從旁邊和背後給攻城部隊予以打擊。相當於現代的交叉火力,無死角地攻擊攻城部隊。如此一來,是更加加大了進攻一方的攻城難度。

常二哥帶着幾萬大軍將這衢州城的六個城門是團團圍住。由於這衢州城有護城河,且緊臨衢江,光有騎兵、步兵等陸上部隊,還不足以圍困住城內敵軍。

幸虧常二哥的老班底有不少是黑蛟幫的人,這臨時組建一支水軍,用以在水面上封鎖城內元軍,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雖然是將元軍困在了衢州城內,但城內還有幾萬元軍精銳,單從人數上講,常二哥並不佔優勢。

說了衢州城的城防情況,再來看一看衢州城內的元軍兵力情況。

這衢州城內元軍主將名叫伯顏不花的斤,是荊南王朵爾的斤之子。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伯顏不花的斤授衢州路達魯花赤。後因功升浙東都元帥,擢江東道廉防副使,分守衢州。

這伯顏不花的斤不光是出身富貴,身居高位,還擅長詩歌,通曉音律,工於書畫。他的《古壑雲鬆圖》至今仍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

用現代的話來講,他不僅是一位鎮守衢州的軍事將領,更是一位藝術家,亦可稱之爲一員儒將。

說起這儒將,就不得不提城中的另一員高級將領。此人名叫薛超吾兒,時任衢州路總管。

跟伯顏不花的斤一樣,這薛超吾兒也是出身貴族。薛超吾兒還有一個漢人名字,叫馬浩。

這馬浩可是元代著名散曲家,他與當時的元曲大家馬致遠並稱豪放中之“二馬”。

有堅固的城池、有精銳的軍隊、有學識淵博的儒將,一切似乎對於進攻方都是十分不利。

也正是因爲有這諸多不利的因素,當初朱元璋才堅定地讓常二哥去啃這塊“硬骨頭”。

常遇春整頓好兵馬,開始了第一次攻城。

第一次攻城,常遇春只是作一次試探性攻擊,因爲攻城器械也有限,主要目的是摸清一下對方的實力。

六月底,常遇春讓士兵架着雲梯,用飛爪、繩索等物品開始常規攻城。

但衢州城內元軍的防守相當嚴密,常遇春幾乎沒有發現什麼可以利用的破綻。在士兵連續進攻四個多時辰之後,常遇春命令收兵。

此戰,常遇春損失了兩千多人馬,城內元軍幾乎沒受到什麼損失。

戰後,常遇春召集衆將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

會上,諸將分析了這一次攻城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因爲敵軍城高池深,且衢州城內都是元軍精銳,用往常的常規攻城手段,是很難奏效的。

甘澤生是黑蛟幫出身,因爲衢州城有護城河,甘澤生作爲水軍統領,他認爲要拿下衢州必須迅速製作一些攻城利器。

藍玉、裴德龍等將領也非常贊同甘澤生的建議,他們認爲要多造一些諸如呂公車、仙人橋等在當時比較先進的攻城器械。

不過,雖然這些攻城器械在當時雖然都算比較先進,但由於拆卸複雜,不易活動,在一般的戰鬥中很少使用。

而且臨時製作、組裝這麼多攻城器械,至少也得半個月的時間。如此一來,那要想攻克衢州,就不是十天、半個月能夠辦得到的了。

趙忠義、崔道遠二人則提出了由他們天狼特戰隊入城偷襲、裡應外合的作戰方案。

但藍玉諸將是極力反對。因爲這樣做太過冒險,稍有不慎,這些入城的兄弟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要說,這藍玉他們也是一片好心,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兄弟去隻身犯險。

常遇春是知道天狼特戰隊的實力的,但這衢州城內元軍盡是精銳,且城內防守嚴密,他也擔心趙忠義他們很難取得成功。

但真如藍玉他們所說,等着趕製大型攻城器械,又得耽誤不少時日。

兵臨城下、久攻不克,勢必影響軍心、士氣。即使不影響軍心,怕是朱元璋也等不住了。

當初,鄧愈、胡大海久攻婺源不下,朱元璋都親臨前線。這次要是在衢州大半個月沒什麼進展,說不定他老人家就跑來了。

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七章 穿越了?第四十六章 郭子興取懷遠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五百七十一章 陳友諒歸天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六百九十三章 “燒死”陳曔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422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歸隱之約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五百六十五章 甕中捉鱉之計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德勝中箭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價漲瘋了第588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必先殺到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萬三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六百七十章 箭離弦,必見血第588章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順帝的助攻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幫實力大增第一百七十八章 殺人誅心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二百章 讓常遇春去當炮灰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廟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帥駕到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奪水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幫實力大增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六十三章 先打豪強第一百八十章 劉聚的託付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嘍!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四十二章 準備突圍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二百五十章 貼心小棉襖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三百七十六章 難以啓齒的重傷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六百五十章 見死不救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
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七章 穿越了?第四十六章 郭子興取懷遠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五百七十一章 陳友諒歸天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六百九十三章 “燒死”陳曔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422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歸隱之約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五百六十五章 甕中捉鱉之計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德勝中箭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價漲瘋了第588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必先殺到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萬三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六百七十章 箭離弦,必見血第588章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順帝的助攻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幫實力大增第一百七十八章 殺人誅心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二百章 讓常遇春去當炮灰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廟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帥駕到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奪水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幫實力大增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六十三章 先打豪強第一百八十章 劉聚的託付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嘍!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四十二章 準備突圍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二百五十章 貼心小棉襖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三百七十六章 難以啓齒的重傷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六百五十章 見死不救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