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

(感謝讀者“大屁股樟腦球”的飄紅打賞。求收藏求推薦)

皇帝憤怒異常,並非因爲有人敢於刺駕,而是因爲背後的主使者竟是天成朝的幾名小人物,他渴望將遇良才、棋逢對手,尤其是在精心佈局、認真下過幾步好棋之後,突然發現對手竟是不入流的野棋手,心中憤慨可想而知。

“朕給你機會,就是咱們兩人,你沒有幫手,朕也沒有侍從,你爲何不動手?還等什麼?”

樓礎在等邵君倩。

邵君倩不知道在等什麼,他已經拿到長槊,緊緊握在手裡,站在那裡發呆,好像從來沒碰過兵器,執槊之後發現這東西與自己預想的完全不同,甚至不知該如何使用。

只需輕輕一刺。

長槊尖頭乃精鐵打造,狀如短劍,兩刃鋒利,末端尖銳如針,刺在沒穿盔甲的皇帝身上,將如熱鐵觸冰。

“地分善惡,或利於騎馳,或利於步戰,或利行舟楫,善戰者,己之善地必是敵之惡地,方可一戰。此地乃陛下之善地,微臣之惡地,微臣因此不動。”

“哈哈,你充其量是個謀士,有點嘴皮子功夫,僅此而已,實在令人失望,朕還以爲會遇到雄傑壯士呢。”皇帝搖搖頭,目光略微低垂,像是在某件事上猶豫不決。

樓礎快速地瞪了邵君倩一眼,可是沒用,夜色仍深,周圍只有地上放置幾盞燈籠,光線勉強照清三人的身影,目光傳不到三尺以外。

邵君倩茫然地邁出一步,卻怎麼也邁不出第二步。

皇帝稍稍靠近樓礎,平淡地說:“有其母必有其子,吳國公主也曾經刺駕。”

樓礎一驚,脫口道:“什麼?”

皇帝笑道:“沒錯,吳國公主曾經試圖刺殺先帝,而且膽子比你大得多,她真動手了,偷偷將一根金簪磨出細尖,大概是打算刺穿先帝的脖子吧。可她高估了自己的本事,低估了先帝的身手。先帝隨手一擋,照樣臨幸了她,事後說,吳人如帶筋之肉,烹時麻煩,吃時有嚼頭,不失爲美味一道……”

樓礎被激怒了,雙拳不由自主緊握,目光緊緊盯住皇帝。

這正是皇帝想要的場景。

“原來吳國公主是你的軟肋,很好,因爲朕還有許多關於她的事情可以說,比如吳國公主曾經引誘過朕。那時朕才十幾歲,初通人事,一見吳國公主便傾心不已,可朕不是那種蠢笨之人,立刻看出吳國公主是想離間朕之父子,於是怒而斥之,吳國公主羞愧難當。朕當時想,待朕登基,一定要將吳國公主收入宮中,可惜,她竟然死在大將軍府。天下至憾,莫過於此,便是皇帝,也不能……”

樓礎撲過來要掐皇帝的脖子,被皇帝一拳擊倒在地。

“不堪一擊。”皇帝輕蔑地說,期望中的危險經歷過之後,頗覺無聊,轉過身來,正好看到執槊的邵君倩,愣了一下,“你會使槊?”

邵君倩陷在猶豫的泥潭中掙扎已久,皇帝的一句話將他瞬間拔出來,雙腳會動了,臉上能做表情了,嘴裡也可以說話了,“臣之使槊,如貓狗執筆,徒增笑耳。臣爲陛下捧槊,以防萬一。”

皇帝冷哼一聲,伸出手,邵君倩立刻乖乖跑來送上長槊,待皇帝轉身,他輕輕地吐出一口氣,頓覺輕鬆。

樓礎掙扎起身,心中遺憾萬分,卻不能說是意外,邵君倩有文才、有計謀,唯獨沒有當機立斷,讓他親手刺殺皇帝,實在是強人所難。

皇帝喜愛長槊,一手握杆,一手輕輕摩挲,“如朕者若有萬人,執此等長槊,當可橫行天下。”

皇帝雙手握槊舞了一圈,猶如飽飯之人,沒剩下多少胃口,於是提槊出園,邵君倩急隨其後,對樓礎連看都不看一眼。

幾名宦者進來,帶頭一人向樓礎道:“十七公子請吧,陛下給你安排了好地方。”

地方確實不錯,幽靜的小院,四周別無房屋,室內應有盡有,雖非嶄新,卻極精緻。

皇帝真要實現諾言,讓樓礎親眼看到樓家傾塌。

樓礎坐在桌邊,一夜沒有閤眼,大概是怕他自盡,幾名宦者在門外來回巡視,偶爾還會扒門縫窺視一眼。

一大早,樓礎被帶到勤政殿,這是他第一次進入如此重要的地方,身份卻不是臣子,面對皇帝,他無需下跪,無需諂言。

皇帝神采奕奕,絲毫看不出疲憊,昨晚的舞槊、悲痛、憤怒,對他似乎沒有任何影響。

“樓卿睡得不好,是擇牀,還是他們服侍得不夠周到?”

樓礎輕輕搖頭,拒絕開口。

皇帝微笑道:“你可以站到朕身邊,與朕一起等候好消息。哦,對你來說,可能不是好消息。”

樓礎站到榻邊,身後跟着兩名宦者,其實沒有必要,他根本不是皇帝的對手。

殿內無人奏事,皇帝把玩手裡的一把扇子,說:“朕派湘東王、皇甫開出城犒勞大軍,對了,還有你的傻三哥,樓家以爲皇甫開自投羅網,皇甫家卻要引蛇出洞,樓溫只要出營迎接使者,就將墜吾彀中。”

樓礎微微轉身,後面兩名宦者緊張地伸手,見樓礎並無它意,纔將雙臂垂下。

“千算萬算,陛下計高一籌。”

“這時候拍馬屁,可有點晚了。”

“微臣尚有數事不明。”

“你儘管問,趁着朕清閒無事,給你解釋清楚。”

“營中諸將多爲大將軍舊部,唯大將軍馬首是瞻,皇甫開縱在營門之前擒獲大將軍,能逃回京城嗎?”

“這正是你們樓家的問題,尤其是大將軍的問題,他以爲籠絡部將,就能掌控整支大軍,可他忘了,這是在洛陽,不是秦州,大軍四面無敵,自然全無鬥志。朕更換軍中文吏,交待他們以寬爲本,提前發給軍餉,又讓以仁厚著稱的曹神洗代大將軍掌軍半月。衆人以爲朕怕惹惱大將軍,其實朕是讓軍中將士做個比較,是選喜怒無常的大將軍,還是選寬厚大方的朝廷。”

“確是妙招,但不可控。”

皇帝笑了一聲,“大將軍心腹之將無非段、管、孫、華數人,皇甫階已暗中拉攏到孫、華二將,營中若有譁變,可立斬段將軍,挾持管將軍,推曹神洗爲主,皇甫開爲副,湘東王監護太子。樓卿以爲如何?”

段將軍勇而少謀,管將軍爲人謹慎,孫、華二將搖擺不定,這正是大將軍樓溫對此四人的判斷,與皇帝一樣。

樓礎輕嘆一聲,“陛下想必準備多時。”

“二十年,整整二十年,朕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已察覺到朝中重臣各懷異心,若不加以裁剪,必成大亂。”

“大將軍並無反心。”

“嘿,他無反心,卻也沒有忠心,他以爲樓家能與皇室分享天下,永遠掌握天成兵權,張氏給他當牧守,供糧供衣。樓礎,你有刺駕之意,說明你有野心,應該明白大權在握是什麼意思,朕有雄心壯志,斷不能看別人臉色以行事。秦州本是小亂,就因爲大將軍的放縱,至今不平,耽誤朕北伐幷州。”

“幷州?”

“朕早料到沈直不會老老實實返京,但是無妨,留他一個在外面也好,能讓返京之臣安心。除掉大將軍之後,朕將親率十萬大軍前往潼關,名爲入秦平亂,暗中派偏師三萬,過河直趨幷州治所,半月之內,擒拿沈家滿門。”

“我猜到陛下會御駕親征,沒想到陛下早有北征之計。”

“將大臣誘到京城一網打盡,雖然最省事,但是計劃太難,便是朕也覺得棘手,不得不留一兩位在外面。”這些謀劃在皇帝心頭縈繞已久,終於能說出來,暢快不已,“朕要向你道歉,朕的確見過吳國公主,驚爲天人,但是遠觀而已,從無接觸,吳國公主沒有引誘過任何人。朕爲激怒你而撒謊,有違帝王之道。從今往後,朕行正道、大道、天道,平亂驅虜之後,當變急爲緩,一如樓卿所言。”

皇帝得意到可以平易近人了,樓礎拱手道:“果真如此的話,天下幸甚,微臣雖死無憾。”

“哈哈,你有幾分才華,可惜,不是朕急需之才,留不得太久。”

“廣陵王入獄,大將軍被擒,羣臣人不自安,陛下的計劃不會到此爲止吧?”

“朕與皇甫階原本安排了一次刺駕,誰想到居然有刺客主動送上門來,你不知道當朕聽刺客招出樓家人和廣陵王的時候,心裡有多高興。但皇甫階畢竟‘參與’過刺駕,證據確鑿,明天,趁皇甫家最得意、最無防備的時候,可一舉拿下。”

樓礎想象皇甫階被抓時該有多麼意外與驚訝,心中竟有一絲快感。

“至於其他各家——曹神洗可以再用幾年,蘭家盡是蠢材,可以觀看一陣,奚耘在荊州根深蒂固,可囚不可殺,逐漸斷其枝蔓。濟北王乃朕之親弟,遠之則怨,近之則遜,讓他宿衛幾年,只要他別太過分,可以免官歸第,給他一個善終。”

皇帝並非在向樓礎說話,而是自言自語。

“益州天府之國,民豐物饒,四塞險固,不可盡委於一人,益都王必須留在京城,然後將益州分爲三部。至於湘東王,朕會讓他監斬廣陵王,他若當衆顯露兄弟之情,問題反而不大,他若是隱忍不發,心中必有異志,須早圖之……”

皇帝陷入沉思,已經想到一年、十年,甚至百年以後的事情。

一名宦者進來,通報道:“值殿左司馬皇甫階求見。”

“這麼快就回來了?”皇帝點下頭。

皇甫階跑着進來,氣喘吁吁,一臉驚慌。

皇帝騰地站起身,“何事?”

“大將軍、大將軍不在營中!”皇甫喊道。

皇帝愣住了,猛地轉向樓礎,目中怒火燃燒。

樓礎忍不住大笑,大將軍不是那麼好騙,可父親是怎麼看出破綻的?

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四百四十章 順流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兵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三百八十四章 宿老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九十四章 請封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二百四十三章 勸老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五百四十一章 勸降第八章 新榜單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殺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豬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臉面第七十章 過河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一百三十三章 豬虎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動搖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順天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王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二百零三章 謀端百出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四百一十二章 險招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三百零八章 受騙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四十四章 換人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四百四十九章 孽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養虎第三百九十七章 送行
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四百四十章 順流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兵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三百八十四章 宿老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九十四章 請封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二百四十三章 勸老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二百二十章 歉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五百四十一章 勸降第八章 新榜單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殺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豬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臉面第七十章 過河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一百三十三章 豬虎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三百二十六章 擊球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動搖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順天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王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二百零三章 謀端百出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四百一十二章 險招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三百零八章 受騙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四十四章 換人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四百四十九章 孽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養虎第三百九十七章 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