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太后

第1240章 太后

朝見禮挺簡單的,主要是向皇帝行禮,並敬獻腶修盤。

所謂腶修,乃是一種搗碎後摻了薑桂的乾肉。謝慕林曾經挺好奇它的味道,但昨日嘗過充當饌的肉乾味道後,好奇心就大爲減少了。反正只是一種象徵物,又不是真的讓皇帝、皇后吃這個當正經飯菜,意思意思就行了。

宮人們已經提前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在贊引女官的指引下,謝慕林與朱瑞一同站在香案面前,朱瑞立於東,她立於西面,齊齊向着南方京城的方向拜了四拜。接着兩位女執事便舉案來到兩人身邊,有宮人將腶修送到謝慕林手上,謝慕林雙手捧着它,送到女執事手上的託案中。若是皇帝在此,她接下來還要雙手舉案,把案上的腶修盤進獻給皇帝。現在省去這一步驟,她只需要把案盤呈送到前方香案上,就可以了。

接着謝慕林退回原本的位置,再度與朱瑞面向京城方向拜了四拜,女執事們便可以將腶修案撤下,放在東邊。朝見皇帝的禮儀便就此完成。

接下來謝慕林還要與朱瑞一同去朝見太后。禮儀都是一樣的步驟,不同的地方在於,太后在紫禁城中,而皇帝不在,所以,新人要對着太后行禮,一些先前省掉的步驟就得照舊執行了。

從幹清宮前往慈寧宮,路還挺遠的。謝慕林再次感受到了七翟冠的沉重。只不過,比起昨天,今日她不必一舉一動都拘束得不行,想要東張西望也沒什麼人勸誡了。朱瑞拉着她的手,一路爲她介紹沿路的宮殿、景緻,偶爾還會摻雜些傳聞、趣聞什麼的,比起昨日的枯燥和拘謹,強了不知多少倍。等到她走到慈寧宮門前的時候,雖然腰腿說不出的痠疼難忍,但精神還是挺好的,還有些意猶未盡,因爲朱瑞還沒爲她介紹完慈寧宮花園的景緻呢。可惜她沒多少時間能盡情欣賞紫禁城中的美景。

太后早就穿着常服,坐在慈寧宮正殿裡等着他們了。見他們到了,太后立時露出了慈愛的笑容:“這一路走來,累壞了吧?哀家總說你們父王不必太過拘束,這行宮這麼大,孩子們年輕,哪裡經得住上哪兒都要靠兩條腿走?便是傳個肩輿,又有什麼要緊?有哀家的話在,還有哪個御史不長眼,連這點小事都要參你們不成?!便是皇帝知道了,也不會見怪的。你們父王就是不聽,非說規矩如此,不可擅違,結果連累得你們小輩也要跟着受罪!”

說着她還吩咐身邊的宮人:“快去取了軟墊來,讓郡王與郡王妃坐得舒服些!”

朱瑞笑着說:“太后娘娘,我們先給您行禮吧?禮行完了,咱們纔好敘家禮呢!”

太后原本還有些嗔怪的意思,聞言卻頓時眉開眼笑的:“好,國禮行完了再行家禮,家禮要如何行,那就是我們自家的事兒了,輪不到外人說嘴!”

這裡的傢俱擺設都明顯要比前頭正殿多得多,生活氣息濃厚,大體上帶着北方的建築風格,帳幔擺設卻又多帶着江南氣息,顯然是因爲太后習慣了京城生活的緣故。

禮畢,太后立刻命人把一對新人扶住了:“行了行了,國禮行完了,咱們自家人行家禮,就不必如此拘束了。這大殿好雖好,無奈太大太清冷了些。哀家在這兒坐了一會兒,就覺得不自在,還是到後頭屋子去吧。這會子還不到用午膳的時候,咱們孃兒仨好好說說話。”

朱瑞笑着說:“事先誰能想到太后娘娘會住到哪裡去?自然是盡我們燕王府所能,多做些準備的了。即使到頭來白白多打掃了一處院子,也好過太后娘娘想要降臨哪個地方了,我們才發現沒把屋子打掃好,那樣我們燕王府就要丟臉丟到皇上跟前去了!”

太后對這處寢宮也沒什麼不滿意的,與孫子孫媳婦閒聊時,還故作抱怨其實是在誇獎地說燕王夫婦太過靡費了:“哀家一個老太婆,哪裡用得着住這麼好的屋子?!這慈寧宮竟比京城宮裡那一座還要大了,又帶着個花園,裡頭的擺設一點兒都不比宮裡的差。哀家只是偶然到北平來看看晚輩,小住幾日就回去了,結果你們父王和母妃不但把哀家的屋子佈置得花團錦簇的,還特地備下了紫竹院供哀家避暑消閒用,連燕王府裡頭,也有給哀家準備的院子。哀家一個人,能住得了多少地方?!偏偏他們不聽。如今銀子也花出去了,人力物力也費過了,哀家卻沒辦法在北平多待,統共只住過兩個地方,過幾天就要走人。這不是讓你們父王母妃白費了功夫麼?!”

太后身邊的嬤嬤們聞言便邊上早就侍立多時的女執事與宮人們使了眼色,後者連忙上前,舉案的舉案,奉腶修盤的奉腶修盤,贊禮女官也站到了該站的位置上。朱瑞拉起謝慕林的手,示意兩人的站位,照着先前在幹清宮時的禮儀,對着太后娘娘也行了一遍。

謝慕林自然是柔順應聲的,還上前扶住了太后的一邊手臂。朱瑞也笑着扶住了太后的另一邊手臂,小夫妻倆乖巧地一路扶着太后,在宮人的引領下,到了慈寧宮後殿太后的寢宮裡。

謝慕林也非常嘴甜地附和:“是呀,只要太后娘娘住得舒心,在北平過得快活,燕王府做得再多,也是應該的。這怎麼能叫白費了功夫呢?父王、王妃與郡王爺和我,心裡都巴不得有機會多孝敬太后娘娘些呢!”

太后果然聽得滿心歡喜,分別拍了拍他倆的手:“好孩子,哀家知道你們的孝心!不過是心疼你們罷了!日後再有這樣的事,不必如此費事兒了。這紫禁城就挺好的,若是在夏天,紫竹院也不錯,別的就罷了吧!”

朱瑞並沒有順勢答應下來,反而道:“這還得看太后娘娘下回再次降臨北平時,是什麼時節了。若是在冬天,太后娘娘哪裡經得住北方的寒風?!自然是要在小湯山那邊再整理出一處行在來,供您避寒用才行了。這纔不是白費功夫呢。太后娘娘難得來北平一次,我們總要把您侍候好了才行。”

太后被孫子駁了回來,不但不生氣,反而笑得更開心了:“好,好,都是孝順的好孩子,哀家有福氣!”

(本章完)

第727章 暗示第319章 察覺第661章 點燃第614章 哀求第403章 解惑第944章 決心第389章 告誡第1176章 機密第1030章 姻親第1219章 勸母第113章 病了第1594章 清晨第948章 腦補第446章 母女第871章 陪嫁第848章 家宴第371章 結好第30章 捨棄(推薦加更)第435章 發熱第1659章 選擇第915章 上門第1009章 改變第721章 慈父第163章 安慰第359章 妥協第1493章 威脅第1595章 報信第533章 火熱第1366章 操江第500章 差異第109章 親疏第943章 雙保險第539章 發熱第946章 不滿第602章 好處第1180章 近況第1345章 不安第953章 傳信第625章 責任第384章 迴歸第411章 涼薄第654章 旅途第792章 送行第1048章 懷疑第99章 報備第488章 安排第143章 北平第662章 故交第49章 討論第853章 探望第1448章 傳聞第1640章 吵嚷第1085章 察覺第98章 同行第1528章 懷疑第48章 提醒第898章 門前第281章 新居第1046章 熱議第79章 計劃第1406章 討論第1590章 圍府第1142章 混淆第444章 失言第1048章 懷疑第736章 坐談第1672章 驚變第1369章 厚顏第163章 安慰第98章 同行第525章 春盤第378章 狠毒第911章 母親第1046章 熱議第1381章 前情第620章 安撫第1105章 私心第831章 對望第770章 得信第407章 去信第1294章 圓謊第991章 勸說第1651章 效忠第192章 接走第1147章 誤會第149章 伴讀第1036章 參贊第443章 詫異第916章 示好第627章 暗示第1597章 兄弟第198章 傷心第205章 提醒第281章 新居第714章 圓謊第978章 相送第105章 漣漪第612章 轉道第1177章 嫌疑人第1394章 煩躁
第727章 暗示第319章 察覺第661章 點燃第614章 哀求第403章 解惑第944章 決心第389章 告誡第1176章 機密第1030章 姻親第1219章 勸母第113章 病了第1594章 清晨第948章 腦補第446章 母女第871章 陪嫁第848章 家宴第371章 結好第30章 捨棄(推薦加更)第435章 發熱第1659章 選擇第915章 上門第1009章 改變第721章 慈父第163章 安慰第359章 妥協第1493章 威脅第1595章 報信第533章 火熱第1366章 操江第500章 差異第109章 親疏第943章 雙保險第539章 發熱第946章 不滿第602章 好處第1180章 近況第1345章 不安第953章 傳信第625章 責任第384章 迴歸第411章 涼薄第654章 旅途第792章 送行第1048章 懷疑第99章 報備第488章 安排第143章 北平第662章 故交第49章 討論第853章 探望第1448章 傳聞第1640章 吵嚷第1085章 察覺第98章 同行第1528章 懷疑第48章 提醒第898章 門前第281章 新居第1046章 熱議第79章 計劃第1406章 討論第1590章 圍府第1142章 混淆第444章 失言第1048章 懷疑第736章 坐談第1672章 驚變第1369章 厚顏第163章 安慰第98章 同行第525章 春盤第378章 狠毒第911章 母親第1046章 熱議第1381章 前情第620章 安撫第1105章 私心第831章 對望第770章 得信第407章 去信第1294章 圓謊第991章 勸說第1651章 效忠第192章 接走第1147章 誤會第149章 伴讀第1036章 參贊第443章 詫異第916章 示好第627章 暗示第1597章 兄弟第198章 傷心第205章 提醒第281章 新居第714章 圓謊第978章 相送第105章 漣漪第612章 轉道第1177章 嫌疑人第1394章 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