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訓斥

第1436章 訓斥

太后娘娘發怒了,她肯定就要做點什麼的。

所以,當皇帝那邊從燕王處收到消息,得知自家寄予重望的新任心腹大將何萬全後院起火,老婆女兒差不多已經被三皇子拉攏過去的時候,簡直就是火冒三丈,立刻就命人去宣禁衛統領何萬安過來問話,好讓他去跟他哥哥何萬全交涉,誰知就在這時候,他聽說了太后下令召見了汾陽王繼妃、永齊郡主與何大夫人的消息。

太后把兩位宗室女眷晾在側殿,先接見了何大夫人,先是慰問了她的身體——因爲之前一直聽說她身體不好,病倒了,所以女兒何大小姐纔會爲了留在她身邊侍疾,對外聲稱暫時不會議親。

這種事當然是從孫媳婦謝慕林那裡聽來的,女兒永寧長公主也提供了一些小道消息。

何大夫人忽然被召進宮晉見太后,又在慈寧宮門口撞上了汾陽王繼妃與永齊郡主,心中正七上八下的,十分不安,擔心太后娘娘會不會知道了什麼,沒想到就受到了太后格外溫和慈愛的問候。她心中稍稍安定了些,但同時又涌出了更多的疑惑不解,不明白太后召見自己的用意。

很快,太后寒暄過後,便又提起了她的女兒何大小姐何穎君,告訴她,自己知道何穎君十分賢良淑德,與二皇子朱瑛的婚約無法維持下去,是朱瑛無福。不過,既然這門婚事是皇上發話,答應讓何家退掉的,那麼皇家在害得何大小姐失去了一樁好姻緣之後,自然也該負起責任來,爲她安排好歸宿。

太后笑眯眯地告訴何大夫人:“哀家聽說你近來爲了女兒的婚事犯愁,別擔心,這樣的好姑娘,我們老朱家怎能錯過呢?你且回家去安心養病,等你身體好了,哀家一定會親自出面,爲你的女兒保媒,說一門好親事,仍舊是我們老朱家的好男兒。你呀,就別爲你女兒的終身大事發愁了!”

何大夫人神情忐忑地離開了慈寧宮,她不明白太后那話的意思,更想知道太后給她女兒說的親事是哪家宗室子弟?若是太后做媒,那男方怎麼的也該有一定的身份纔是吧?爵位至少也該是個郡王?否則也配不上太后娘娘的恩典呀!不過,有了太后賜婚,二皇子即使心中有怨恨,也不敢再借着曾經的婚約爲難前未婚妻了吧?否則就是對本生親祖母的命令不滿!不忠不孝之徒,有什麼資格在京中耀武揚威?!

何大夫人心中狠狠地罵了二皇子一通,繼而又開始猶豫不決了。她還惦記着永齊郡主與汾陽王繼妃告訴她的那門婚事呢!雖說風險有些大,將來女兒可能還會被人說許多閒話,但確實是無限光明的大好前程,世上再也沒有比那更顯耀的夫婿,能讓女兒在遭遇了退婚之事後,重新恢復從前的風光了!

她到底該怎麼遠呢?是女兒穩穩當當的婚事,還是冒着大風險,讓女兒成爲這個國家最尊貴的女人?

何大夫人心中動搖着。

何大夫人身爲外臣誥命,還是眼下正被皇帝信任重用的大臣之妻,被太后身邊的嬤嬤們客客氣氣地送出了皇宮。只是在她之後被太后娘娘分別召見的永齊郡主與汾陽王繼妃,就沒那麼好的待遇了。

太后娘娘分開召見了她倆,但把兩個人都罵了個狗血淋頭。

對於汾陽王繼妃,太后罵她不賢不德,不想着好好把兩個長歪了心眼子的兒子好好扳回正道上,反而把手插進別人的家事裡去了,莫不是覺得自己這個繼妃做得舒心,所以但凡見到個好姑娘,也要千方百計叫別人給人做填房麼?!新年馬上就到了,汾陽王繼妃身爲汾陽王府的主母,明明有那麼多事要忙碌,卻把王府丟給了婆婆汾陽王太妃,害得後者她老人家一把年紀了也享不到子孫福,還要替兒子媳婦操心家務瑣事,着實不孝得很!既然不孝,那她今後也不必再插手汾陽王府的庶務了,讓一向賢良老實的側妃代勞吧!

對於永齊郡主,太后倒是沒罵得這麼厲害,但言談間對她滿是失望與冷漠,一副不想跟她多說的模樣。無論永齊郡主如何裝作還象從前那般殷勤討喜,她都沒有動搖的意思,還讓宮人扔給她一本《孝經》,命她好生抄上一百遍,再扔她幾本佛經,讓她時時念佛清心,別總是滿身戾氣,行事不知所謂。而在永齊郡主抄完《孝經》、熟讀佛經之前,她都要被禁足在自己的家中,不許見任何外人。

汾陽王繼妃與永齊郡主雖覺得一頭霧水,但還是知道自己忽然遭了太后的厭棄。而且今天的事,太后一點兒都沒有爲她們保密的意思,不但有慈寧宮衆宮人在場,還有幾位太妃、太嬪在旁看熱鬧,甚至連永寧長公主、汾陽王太妃、永安郡王妃謝氏、東原郡王妃與郡王長子妃、永寧長公主的幾個兒媳婦等一衆宗室皇親家的女眷都圍觀了。只怕她們前腳纔出皇宮,後腳她們被太后厭棄的消息就會傳遍整個京城了吧?她們覺得自己大大丟了臉面,但心中更多的是惶恐。今日之後,她們會不會被權貴圈徹底排擠了呢?!

充作見證的一衆宗室皇親女眷們,不管心裡是不是知道今天這件事的內情,表面上都裝出了若無其事的表情。只是,太后從來都沒有說過禁止她們泄露今天經歷的事,所以,當她們離開皇宮之後,肯定會把消息傳出去的。只不過,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立場,泄露消息的方向與方式估計也會有所不同吧?

比如汾陽王太妃,她今天就覺得十分丟臉,認爲自己當年選擇瞭如今的兒媳婦,簡直是愚蠢透頂!要不是考慮到兩個孫子的存在,她都想勸兒子休妻了!不過,就算休不了如今的兒媳,她也不可能讓後者再連累整個汾陽王府丟臉,還隨時會傷害到大孫子身上了。太后娘娘都說了,可以讓老實的側妃掌管中饋,那她就照辦吧!不過,如今兒子的側妃老實歸老實,卻沒什麼膽子,早就叫繼室收拾過了,今後也不知道是不是後者的對手。穩妥起見,老太妃覺得自己還是再給兒子物色一個靠譜有才又有膽氣的側妃吧!

一衆女眷各懷心事地出了皇城,消息也很快傳開去了。皇帝這邊收到了信,知道是太后那邊聽信了永安郡王妃的話,誤會了汾陽王繼妃與永齊郡主奉三皇子之命給何大小姐牽線的親事,乃是閒王寧王。這也沒什麼不好的,總好過讓太后再一次爲親孫子的卑鄙無恥生氣難過,也避免了讓外人看皇子的笑話。

皇帝不打算澄清真相,但他還是召見了何萬安。

(本章完)

第701章 謊言第275章 勸誡第1549章 異夢第271章 算賬第656章 藍氏第169章 反駁第1156章 拜謝第1580章 震驚第470章 羞恥第1523章 等待第1089章 打聽第597章 大案第632章 匆匆第139章 進宮第1514章 甜言第1317章 出遊第188章 蠱惑第584章 出城第724章 開宴第233章 回憶第700章 警告第277章 微妙第447章 相邀第639章 心事第413章 密信第1361章 夜談第975章 消息第796章 錯過第400章 請求第576章 失望第1229章 廟見第953章 傳信第1569章 共識第169章 反駁第621章 母女第303章 懊惱第1373章 交好第518章 和氣第412章 信中信第1595章 報信第1023章 拜年第491章 調養第1085章 察覺第1505章 弔唁第1268章 來信第14章 大用第1028章 後路第1099章 提醒第771章 試探第28章 傳喚第764章 仇恨第662章 故交第1293章 母女第1245章 迷局第794章 釣魚第672章 再勸第326章 機宜第1033章 姐妹第600章 搞事第1023章 拜年第841章 衆人第884章 試探第862章 庇護第222章 細節第177章 噎人第969章 安撫第436章 囈語第1671章 用心第1152章 穩定第434章 隱秘第284章 敲打第1313章 家書第968章 發怒第1136章 腦洞第1169章 拜第83章 變化第749章 驚訝第635章 回朝第749章 驚訝第832章 官邸第1636章 等待第432章 夜客第156章 勸說第298章 正軌第892章 埋汰第23章 口呆第295章 敘舊第392章 危急第1192章 展望第704章 發威第809章 傳話第256章 心平第896章 提醒第667章 宴請第67章 外室(推薦加更)第677章 藥鋪第1206章 建言第149章 伴讀第1204章 讒言
第701章 謊言第275章 勸誡第1549章 異夢第271章 算賬第656章 藍氏第169章 反駁第1156章 拜謝第1580章 震驚第470章 羞恥第1523章 等待第1089章 打聽第597章 大案第632章 匆匆第139章 進宮第1514章 甜言第1317章 出遊第188章 蠱惑第584章 出城第724章 開宴第233章 回憶第700章 警告第277章 微妙第447章 相邀第639章 心事第413章 密信第1361章 夜談第975章 消息第796章 錯過第400章 請求第576章 失望第1229章 廟見第953章 傳信第1569章 共識第169章 反駁第621章 母女第303章 懊惱第1373章 交好第518章 和氣第412章 信中信第1595章 報信第1023章 拜年第491章 調養第1085章 察覺第1505章 弔唁第1268章 來信第14章 大用第1028章 後路第1099章 提醒第771章 試探第28章 傳喚第764章 仇恨第662章 故交第1293章 母女第1245章 迷局第794章 釣魚第672章 再勸第326章 機宜第1033章 姐妹第600章 搞事第1023章 拜年第841章 衆人第884章 試探第862章 庇護第222章 細節第177章 噎人第969章 安撫第436章 囈語第1671章 用心第1152章 穩定第434章 隱秘第284章 敲打第1313章 家書第968章 發怒第1136章 腦洞第1169章 拜第83章 變化第749章 驚訝第635章 回朝第749章 驚訝第832章 官邸第1636章 等待第432章 夜客第156章 勸說第298章 正軌第892章 埋汰第23章 口呆第295章 敘舊第392章 危急第1192章 展望第704章 發威第809章 傳話第256章 心平第896章 提醒第667章 宴請第67章 外室(推薦加更)第677章 藥鋪第1206章 建言第149章 伴讀第1204章 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