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遇見

第42章 遇見

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一掃之前幾天的寒潮天氣,給人間帶來了一抹暖意。

謝慕林提着裝有衣物藥品的小包袱,謝徽之揹着用繩子捆好的棉被,姐弟倆跟在文氏身後,隨着領路的李貨郎,上了後者租的船,往內城官署的方向走。

這一趟他們仍舊是走水路。只不過跟昨晚上比起來,今日的行程花費的時間就要長得多了。

她們坐船經過了珍珠橋,遠遠看見自家大宅門上還有士兵把守着,雖然沒有貼封條,但也是無人敢接近一步。

過了珍珠橋後,她們又坐船穿過了好幾座橋,在一處遠遠能瞧見宮牆的地方順着河道拐了彎,方纔繼續前行。

這一段路,文氏與謝慕林都是認不得的,李貨郎沒有多說,倒是謝徽之悄悄兒告訴了謝慕林:“這一段應該是青溪了,往前走可以到秦淮河的。我以前坐船走過!”

謝慕林睨了他一眼,沒有吭聲,心裡卻在想:這古代的官家子弟真是不講究,謝徽之都跟什麼人混在一起呀?他纔多大?還不滿十二週歲呢,居然就跑秦淮河消遣了。

謝徽之生母早逝,姨母大金姨娘還有自己的孩子,二房文氏不方便管他,曹氏這個做嫡母的沒安好心,撐着個賢良的空架子,一點都沒把庶子的教養放在心上。等這回謝璞平安脫罪,她這個做姐姐的還是跟爹好好談一談,把弟弟掰回到正道上來才行。就算文不成,武不就,也該找點正事做做,找點東西學一學。小小年紀就整天在外面亂跑,跟人混着吃喝玩樂,有什麼出息?!

謝徽之還不知道自己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小小年紀也心大,見今日天氣和美,還有心情給謝慕林介紹起沿路的風光來,他認得的道路,酒肉朋友家的府第,還有熟悉的酒家店鋪,也都指給謝慕林看了。

那蕭少爺笑了笑,安撫他兩句,就命昌伯的孫子扶着他好生離開了。等他回過身,看見謝家母子三人,便不由得怔了一怔。

那昌伯哭道:“蕭少爺,我們大少爺有您這個朋友,真是前生修來的福氣!爲了幫他,您連官差都做了。哪怕是爲了您這份情誼,我們大少爺出去後,也不能再胡鬧下去!”

這少年劍眉星目,長身玉立,寬肩長腿,腰桿板直,帶着一股特別的精氣神,看年紀也就是跟謝顯之、謝謹之差不多,但舉手投足、說話行事,都與旁的官差截然不同,彷彿是一隻仙鶴在草雞羣裡閒庭信步。

謝慕林與他對了個正臉,恰把他的長相看得一清二楚。

謝慕林就當作是認路,把估摸着能用上的信息都記在心底,暗暗覺得她這個年紀穿過來正好,這時候的記性最佳呢,什麼東西都只要記誦上兩三遍,就能牢牢記下來了。

李貨郎見事情順利,不由大喜,連忙迴轉告知文氏。文氏也鬆了口氣。謝慕林小聲問:“李大哥給了他多少銀子?”李貨郎卻只是笑笑:“放心,太太之前給的足夠了。”

那差人笑着把小布包袖了,道:“原來是這點小事,好說,好說。你既然是王兄弟的親戚,這點忙我自然是要幫的。先進來坐坐吧,我替你們問一問。”

他們進了側門,穿過一重沒什麼人的院子,便到達大牢所在的院落了。

李貨郎接過了謝徽之手裡的被子,謝徽之接過姐姐手中的包袱,謝慕林則攙扶着文氏走路。走了好半天功夫,終於趕在日上三竿之前,抵達了大理寺衙門。

謝慕林忍不住多看了他兩眼。

差人進去之後,好一陣子沒動靜,謝慕林忍不住探頭張望了一回,卻發現那差人已經不在堂中了,原本正跟他說話的官差則老神在在地坐在桌後喝着茶水。她心裡暗覺奇怪,正想問李貨郎知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便聽得有人從西邊的牢房裡哭哭啼啼地走了出來。

蕭少爺也多看了她兩眼。

李貨郎瞧了瞧周圍的環境,便對文氏道:“太太,一會兒您帶着少爺小姐進去吧,我在外頭等着就好。”張俏姐事前矚咐過他,若沒什麼事,就別跟着文氏進大牢裡探監了。畢竟文氏要把家裡發生的事告訴謝璞,怕謝璞面子上過不去,他一個外人在旁邊看着也是尷尬。李貨郎深以爲然。

文氏連忙答應下來。雖然有人陪着,她不會太慌張,兩個孩子到底還是太小了些,但一想到要跟謝璞說曹氏自請和離的事,她又覺得沒外人在場會更好一點。

反正李貨郎也是知情人,就給丈夫留點面子吧。

文氏幾時給過他銀子?不過謝慕林想起那兩件首飾,也就沒再多問了。

大理寺的牢獄比謝慕林想象中的乾淨整齊一些,人也少。那差人領着他們到正堂門邊屋檐下,示意他們在牆角的長椅上坐一坐,便進門問人去了。

大牢在衙門內部,由西邊的側門進去。李貨郎事先向人打聽過,也知道該找什麼人打點,便先去了側門處,與守在那裡的官差說話,請了一位穿戴稍體面些的差人出來,恭恭敬敬地介紹了自己,又說了熟人的姓名,再塞了個小布包過去,對方便明白了。

那是一個老頭子,看穿着打扮似乎是大戶人家裡比較體面的管事,頭髮花白,彎腰駝背,正擡袖捂面,抽抽答答地哭得好不可憐。他身旁跟着一個僕人打扮的少年,一邊扶着他走路,一邊小聲安慰他:“爺爺放心,大少爺會沒事的,您別哭了。”

走在老管家另一邊的,是一個官差打扮的少年人,也在勸慰那老管家:“昌伯你放心,我已經進來了,在這大理寺衙門裡也算混得開,會多照看着慧武些的。你不用擔心他在這裡會餓着冷着了,或是受了旁人欺負,倒是歧山伯那邊,還得你想辦法多勸勸。只要歧山伯願意救兒子,慧武很快就能出去了。”

他們這一趟坐船,並沒有坐到秦淮河段,而是在白下橋(大中橋)附近的碼頭上了岸。李貨郎告訴文氏:“接下來要靠走的了。衙門前頭不通水路,太太與少爺小姐恐怕要受一回累了。”文氏表示沒關係,她不怕累,反正她根本不認得地方,又信任李貨郎,只管跟着他走就是。

文氏與李貨郎都在留意前堂的動靜,謝徽之正揉着有些痠痛的肩膀,沒人留意到這兩人之間的眉眼官司,謝慕林卻總覺得氣氛有些不大對勁。

隨即,前堂響來的腳步聲打破了這種奇怪的氣氛。

那領路的差人走了出來,問:“這位太太孃家可是姓文?是謝知府的家眷吧?我們右少卿盧大人有請。”

文氏與謝慕林不由得齊齊一愣。

(本章完)

第1271章 反響第294章 回報第1004章 勸母第1022章 大夫第985章 商議第200章 謠言第1000章 搞事第1630章 放話第688章 固執第1524章 圈禁第708章 委屈第1115章 服慮第1085章 察覺第25章 生怨第248章 平望第57章 口角第830章 抵達第891章 鄙視第80章 滅口第731章 同伴第1167章 志氣第584章 出城第1133章 夜訪第333章 勸誘第694章 皇子們第404章 北方第1585章 轉移第781章 婚姻第1091章 謀劃第227章 倚仗第559章 警告第1404章 抱怨第1365章 揚州第573章 痛哭第887章 意動第27章 策反第170章 花銷第132章 人手第875章 熱心第297章 插手第33章 釣魚第480章 馬車第274章 名醫第1446章 碰頭第1546章 委屈第528章 冒名第1620章 惱怒第549章 山門第683章 嫡庶第1066章 烏龍第1532章 插曲第1249章 盥饋第297章 插手第967章 立功第902章 好詩第1129章 忠心第297章 插手第252章 診治第350章 正室第895章 決定第1652章 詢問第203章 枷鎖第719章 客人第1454章 新年第773章 相見第1590章 圍府第338章 揚名第1334章 互吹第200章 謠言第1397章 詢問第205章 提醒第21章 忽悠第1280章 衆目第395章 分工第1601章 敲打第520章 感動第238章 疑惑第1014章 無依第1281章 解救第781章 婚姻第1101章 顧慮第421章 猜測第476章 不平第1279章 次日第1468章 推斷第38章 先機第352章 貶斥第182章 表露第497章 江家第686章 臺階第869章 打趣第1230章 合巹第167章 頭痛第1243章 小議第708章 委屈第1592章 抽薪第862章 庇護第1677章 連襟第885章 乖巧第1167章 志氣
第1271章 反響第294章 回報第1004章 勸母第1022章 大夫第985章 商議第200章 謠言第1000章 搞事第1630章 放話第688章 固執第1524章 圈禁第708章 委屈第1115章 服慮第1085章 察覺第25章 生怨第248章 平望第57章 口角第830章 抵達第891章 鄙視第80章 滅口第731章 同伴第1167章 志氣第584章 出城第1133章 夜訪第333章 勸誘第694章 皇子們第404章 北方第1585章 轉移第781章 婚姻第1091章 謀劃第227章 倚仗第559章 警告第1404章 抱怨第1365章 揚州第573章 痛哭第887章 意動第27章 策反第170章 花銷第132章 人手第875章 熱心第297章 插手第33章 釣魚第480章 馬車第274章 名醫第1446章 碰頭第1546章 委屈第528章 冒名第1620章 惱怒第549章 山門第683章 嫡庶第1066章 烏龍第1532章 插曲第1249章 盥饋第297章 插手第967章 立功第902章 好詩第1129章 忠心第297章 插手第252章 診治第350章 正室第895章 決定第1652章 詢問第203章 枷鎖第719章 客人第1454章 新年第773章 相見第1590章 圍府第338章 揚名第1334章 互吹第200章 謠言第1397章 詢問第205章 提醒第21章 忽悠第1280章 衆目第395章 分工第1601章 敲打第520章 感動第238章 疑惑第1014章 無依第1281章 解救第781章 婚姻第1101章 顧慮第421章 猜測第476章 不平第1279章 次日第1468章 推斷第38章 先機第352章 貶斥第182章 表露第497章 江家第686章 臺階第869章 打趣第1230章 合巹第167章 頭痛第1243章 小議第708章 委屈第1592章 抽薪第862章 庇護第1677章 連襟第885章 乖巧第1167章 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