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婉拒

第1265章 婉拒

燕王妃當然不會輕易答應鎮國將軍夫人的請求。

李朱氏是很可憐,李三姑娘的處境是很艱難,若是平時,燕王妃興許就爽快答應幫忙了。然而,過幾日就是永平郡主的婚禮,四皇子到時候是要出紫禁城來燕王府小住,參加堂姐的婚禮,爲她送嫁的,大概率會在燕王府裡起碼停留一天一夜的時間。倘若李三姑娘在此期間就住在燕王府中,那是不是會時常遇見四皇子?

謝慕林都能聽說徐氏建議鎮國將軍夫人,把外孫女兒嫁給四皇子做側室,燕王妃又怎麼可能對此完全一無所知?就算她此前沒有聯想起這件事,如今看着鎮國將軍夫人和她的女兒一心要把李三姑娘往燕王府裡塞的架勢,也該引起警惕了。

答應是不可能答應的,只不過看着李朱氏與李三姑娘楚楚可憐的模樣,再想到傳聞中她們母子在李家的處境確實不大好,燕王妃也沒有斷然拒絕:“過幾天就是永平大婚了,這些日子王府裡亂糟糟的,就怕孩子住進來了,我也沒辦法把人照看好。要麼……等這一陣子忙碌完了,永平婚事辦完,王爺與我再把太后娘娘與四殿下送走,我再打發人去接孩子過來住些時日?”

鎮國將軍夫人臉上立刻閃過失望的表情。倘若等到太后與四皇子都離開北平後,再把外孫女兒送到燕王府來,那還有什麼意義?!她力勸女兒儘早把孩子送到燕王妃身邊,就是想要趁着永平郡主婚禮的機會,來個近水樓臺先得月,讓孩子先跟四皇子碰個面呀!她的外孫女兒既有好顏色,又有好性情,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都是通的,只要有跟四皇子相處的機會,定然能讓四皇子認識到這孩子的好處。只要四皇子自己動了心,後面的事就好辦了!

鎮國將軍夫人當然不會真的被徐夫人幾句話煽動,就以爲對方真有什麼本事,能說服太后給四皇子定下側妃人選來。徐夫人跟燕王夫婦做對二十年,太后身爲燕王的親生母親,怎麼可能對她有好臉色?!就怕原本對哪個姑娘頗爲欣賞,一見到這人是徐夫人推薦的,也立刻要翻臉了!

然而,滿心的算計就這麼落了空,鎮國將軍夫人如何能甘心?燕王妃的理由固然十分合情合理,但她是不可能就這麼放棄的:“王妃爲了郡主的婚事忙碌,論理,我們也不該在這時候給您添麻煩。只是李家這些日子怕是就要給孩子相看了,那幾戶人家都是心急着要給自家兒子定親的,萬一相看完就當場定下,那事後便難以轉寰了,這豈不是耽誤了孩子的終身?!”

燕王妃眨了眨眼,端着茶慢慢啜着,沒有繼續說話。

李朱氏有些不安地換了個坐姿,想要開口說些什麼,謝慕林笑着插言:“李三姑娘今年多大年紀了?看着還挺小的。李家也是北平有頭有臉的望族大戶了,不至於這麼心急着給家裡未及笄的嫡出女孩兒定親吧?若是那幾戶人家都心急着要給自家兒子定親,那就不該選中李三姑娘這樣的小女孩兒,合該往那些及了笄的姑娘裡尋找纔是。”

李朱氏一時語塞,支支唔唔地答不上話來。倒是她的母親鎮國將軍夫人比她鎮定些,還能想得出合理的解釋:“我們也拿這話去問過李家的人,誰知他們都說,三姐兒這個年紀定親是最合適的,等及了笄再出嫁便是。據說那幾家有意結親的人家,一家是想要多看一兩年,確定三姐兒身體康健,不會忽然夭折,叫他家兒子再背上克妻的名聲;一家是隻要給嫡長子定下家世不錯的姑娘,對外人有所交代,什麼時候娶進門就無所謂了;至於要續絃的那家,其實男方本人不樂意再娶,是爲了孩子有人照顧教養,方纔答應的,又怕後娶的妻子早早生下子嗣,會威脅到前頭留下來的孩子,因此寧可娶個年紀小些的……”

聽起來都挺渣的,所以李三姑娘越發不該嫁進這麼渣的人家裡去了。

李朱氏這時候也緩過來了,哽咽着對燕王妃與謝慕林說:“我們三姐兒最是乖巧不過了,住進王府後,只要王妃與郡王妃吩咐,她絕對不會亂走,也不會給二位添麻煩的,只求王妃垂憐……”說着說着眼淚又掉下來了。

李三姑娘也跟着在旁默默掉眼淚。

燕王妃露出了不忍之色。她開始考慮,若是李三姑娘住進燕王府後,真個不會亂走,再安排幾個可靠的丫頭去侍候,約束對方的行動,應該不至於影響到四皇子吧?

眼看着燕王妃有所動搖,一旁的吳瓊葉露出了擔憂的表情。她下意識地看向謝慕林。謝慕林忽然get到了吳姑姑在擔憂什麼,心念電轉間,已經想好了對策。

她嘆了口氣,對鎮國將軍夫人與李朱氏道:“郡君也是我們自家人,看着郡君爲了孩子擔憂難過的模樣,王妃與我心裡都不好受。不瞞二位,我們王妃最是心慈不過了,又怎麼會忍心看到李三姑娘受苦,終身大事都被耽誤了?實在是不得已!不瞞夫人與郡君,我們郡主大婚,四殿下是早就說了要到王府來送嫁的,到時候興許還要在王府裡小住一兩日。太后娘娘心疼孫子,早就吩咐過王爺王妃,務必要讓四殿下在王府裡住得舒心,也要保證四殿下的安全。爲此,我們王府這段時日連人員進出都規矩嚴厲許多,就是怕出了什麼差錯!

“四殿下在王府裡要住在哪個院子,侍候的人手都有誰,名單王妃早就報給太后娘娘知曉了。太后娘娘還算滿意,只是一再聲明,不可隨意讓外人接近四殿下的身邊。雖說李三姑娘也是我們宗室的孩子,自然不是那等身份不明的外人,可到底是忽然進王府的,瓜田李下,爲防誤會,還得往紫禁城裡報一聲纔好。畢竟前不久才發生過萬家姑娘攔路的事兒,李三姑娘又是外姓,萬一引起了太后娘娘的不滿,那豈不是反而給李三姑娘添麻煩了麼?!”

謝慕林看着鎮國將軍夫人與李朱氏目光閃爍表情不自然的模樣,微微一笑:“若是惹得太后不喜,對李三姑娘的前程也沒什麼好處。所以……索性等郡主的婚禮結束了,我們再安排接李三姑娘進王府,豈不是更爲妥當?若是擔心李家相看得太快,那郡君只管跟李家人說一聲,就說我們王妃見了李三姑娘,很喜歡,要請她到王府住幾天好了。李家人不知道內情,想必一時間還不敢輕舉妄動?”

謝慕林索性把話攤開來講,現在就看鎮國將軍夫人與李家母女的臉皮夠不夠厚了。

(本章完)

第885章 乖巧第386章 擔憂第119章 出獄第773章 相見第107章 往事(中)第167章 頭痛第266章 辯解第1454章 新年第951章 顧慮第1355章 相求第1211章 備嫁第1362章 母親第839章 夫妻第1566章 雜亂第734章 後續第1353章 驚喜第946章 不滿第1595章 報信第216章 掩人第1191章 回門第37章 利落第1475章 嫁禍第1098章 姑嫂第737章 提醒第748章 兄長第499章 薛家第487章 倨恭第1533章 勢單第155章 驚怒第382章 致謝第857章 分析第762章 羞恥第219章 思索第499章 薛家第1166章 計劃第712章 煩躁第1556章 各家第702章 卞家第967章 立功第1075章 嚮導第1537章 孤行第151章 事後第572章 葬送第1124章 憤怒第623章 告誡第72章 安撫第1621章 坦言第1125章 恩賜第597章 大案第1053章 求見第184章 舊宅第1402章 打聽第364章 定親第438章 病重第912章 暢談第746章 暗示第490章 嚴防第507章 反應第1578章 求助第1330章 技藝第575章 糾結第1619章 誓言第1298章 安撫第656章 藍氏第217章 失言第1150章 報信第979章 消息第384章 迴歸第549章 山門第1634章 微妙第676章 威脅第660章 憂愁第1201章 戒心第1027章 算計第476章 不平第1463章 立場第167章 頭痛第1516章 說服第301章 舊窯第1522章 困獸第614章 哀求第232章 路途第1060章 風險第424章 應允第111章 搬家第866章 信第610章 搪塞第313章 春秋第523章 二月二第1613章 內情第1035章 爲難第310章 燕王府第1014章 無依第634章 打趣第122章 轉變第516章 法會第372章 傳聞第905章 相懟第1283章 相見第1488章 騷動
第885章 乖巧第386章 擔憂第119章 出獄第773章 相見第107章 往事(中)第167章 頭痛第266章 辯解第1454章 新年第951章 顧慮第1355章 相求第1211章 備嫁第1362章 母親第839章 夫妻第1566章 雜亂第734章 後續第1353章 驚喜第946章 不滿第1595章 報信第216章 掩人第1191章 回門第37章 利落第1475章 嫁禍第1098章 姑嫂第737章 提醒第748章 兄長第499章 薛家第487章 倨恭第1533章 勢單第155章 驚怒第382章 致謝第857章 分析第762章 羞恥第219章 思索第499章 薛家第1166章 計劃第712章 煩躁第1556章 各家第702章 卞家第967章 立功第1075章 嚮導第1537章 孤行第151章 事後第572章 葬送第1124章 憤怒第623章 告誡第72章 安撫第1621章 坦言第1125章 恩賜第597章 大案第1053章 求見第184章 舊宅第1402章 打聽第364章 定親第438章 病重第912章 暢談第746章 暗示第490章 嚴防第507章 反應第1578章 求助第1330章 技藝第575章 糾結第1619章 誓言第1298章 安撫第656章 藍氏第217章 失言第1150章 報信第979章 消息第384章 迴歸第549章 山門第1634章 微妙第676章 威脅第660章 憂愁第1201章 戒心第1027章 算計第476章 不平第1463章 立場第167章 頭痛第1516章 說服第301章 舊窯第1522章 困獸第614章 哀求第232章 路途第1060章 風險第424章 應允第111章 搬家第866章 信第610章 搪塞第313章 春秋第523章 二月二第1613章 內情第1035章 爲難第310章 燕王府第1014章 無依第634章 打趣第122章 轉變第516章 法會第372章 傳聞第905章 相懟第1283章 相見第1488章 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