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 發怒

第1435章 發怒

謝慕林的“不敢置信”有點假,但太后與永寧長公主的“不敢置信”就十分真實了。

太后氣得臉都青了。

由於寧王是先帝最小的兒子之一,所以在皇帝登基之後,他依然還是個小孩子,需要長期住在皇宮裡。他的生母位份低、出身平平,性情也比較老實溫順,從來不給太后添堵,所以太后也很喜歡召她到身邊來說話,平日裡時不時賞賜些東西下去,讓她過得好一些,還讓皇帝加封她爲太嬪。寧王也幾乎是她與太嬪一起養大的。又因爲太嬪身體不好,少見外人,所以連寧王娶妻之事,也是太后一手包辦,娶回來的正妃與側妃都是賢良女子,從來不會爭風吃醋叫人看笑話(至少表面上是這樣),對寧王的生母太嬪也是恭順孝敬,不錯禮數。太嬪一直十分感激太后。

而在太后心目中,她也同樣很喜歡寧王妃。她自己的兩個兒媳婦,一個作風霸道、心懷不軌還手段毒辣,另一個性情教養都好,卻生不出兒子,於是既賢良又能生兒子的寧王妃一度成爲太后心目中的完美兒媳。燕王妃離得遠,進京少,也就罷了,曹皇后從前在宮裡作妖時,太后要是氣頭上來了,也曾拿寧王妃的賢良去敲打過曹皇后。後來太嬪去世,寧王妃便稱病,進宮少了,也不知是不是受了曹皇后打壓之故。太后對此心裡還挺過意不去的。如今寧王妃病重,已近彌留,她心裡還很不好受呢。她會與永寧長公主討論起寧王妃去後,寧王續絃的問題,其實也是在擔心寧王妃留下的兒女。

沒想到,她這個嫡母都還沒跟寧王談起他喪妻後續娶的事,汾陽王繼妃這個遠支宗室婦與永齊郡主這個一直受到皇家人庇護的宗室孤女,就連寧王繼妃的人選,都替他找好了。她們以爲自己是誰?!她們眼裡還有她這個太后麼?!

太后發了怒:“豈有此理!寧王妃人還在呢,她們就打起了她位置的主意,安的是什麼心?!誰給她們的膽子?!”

永寧長公主連忙安撫她,又回頭問謝慕林:“這話是真的麼?你都聽明白了?!”

謝慕林老實道:“其實我也沒聽清楚什麼,只是佳媛郡主的侍女就在跟前,聽見永齊郡主是這麼說的。先前宗室裡就有風聲,說汾陽王繼妃與永齊郡主在勸說何大夫人接受她們介紹的婚事,讓她別在意未來女婿已有元配,還有側室在,昨天又說她要是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只要這門親事能結成,她就再也不用擔心會被人嘲笑。佳媛郡主道,若永齊郡主的話是真的,那宗室裡最有可能的人選也只有寧王殿下了。先前永齊郡主與汾陽王繼妃神神秘秘不肯讓人發現的原因,可能就是寧王妃還未去世的緣故。

再者,宗室中人都不敢與何家結親,多半是顧慮到二殿下的心情,怕被他記恨。可是寧王殿下是長輩……何大夫人若是真的成了寧王繼妃,二殿下難道還能去跟叔叔嬸嬸計較麼?”

永寧長公主若有所思:“如此說來……我昨兒確實也見到永齊與汾陽王繼妃拉着何大夫人從樹林子裡出來,心裡還好奇過,她們怎的攪和到一起了呢……”

“看來是真的了。”太后聽了永寧長公主的話,越發相信這件事的真實性,不由得冷笑,“看來哀家這個長輩也做得太不稱職了,自己的兒媳婦病重,還要隔了不知道幾個房頭的晚輩來替哀家操心兒子續娶的事!”

永寧長公主低聲道:“汾陽王繼妃倒罷了,從前她裝得賢良,但自打她的兒子與三殿下合謀,算計汾陽王世子與藍氏的消息傳開來,她的真面目也就人盡皆知了,想也知道她心裡必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想法。可是永齊……真是太令人失望了!母后與兒臣這些年對她的關照,簡直就象是好心都餵了狗!她如今不但在母后與兒臣面前沒一句實話,還總是在外頭做些着三不着兩的糊塗事,還在人前放過話,說早晚有一日,要反過來照看我,叫我承她的恩情……簡直不知所謂!”

太后冷笑道:“升米恩,鬥米仇。我們母女倆從前就是待她太好了,以至於她忘了自己是誰!”說罷頓了一頓,“這兩人如今都投了朱玏麼?”這正是三皇子的名諱。太后如今連名帶姓地稱呼親孫子,顯然是在氣頭上。

永寧長公主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但還是點頭表示了確定。

太后長嘆了一聲:“這孩子到底是隨了誰?皇上從前可沒那麼多心眼子,也不愛使這種陰私手段,專門從臣下的內眷身上打主意!”

永寧長公主苦笑:“其實……何家的穎君也確實是可惜了些。若不是我沒有年紀合適的兒子,真想再給家裡娶一個出色的媳婦回來!”

太后的神情緩和了許多:“你也太貪心了點兒,娶了個趙瀅就不錯了,還想把天底下的好姑娘都娶家來不成?!”說着她又若有所思,“瑛兒雖然已經出繼,但因爲正在孝期內,所以還未定下婚事。倘若他倆複合,倒也是一段佳話……”

謝慕林可不認爲這是什麼佳話,關於二皇子的傳聞她也聽不少了,清楚地知道那可不是什麼好性情的真君子。何大小姐的父親在二皇子與林昭儀處境不佳的時候,不但沒有助他們一臂之力,反而落井下石地選擇了退婚,二皇子對何大小姐恐怕是有恨無愛,即使真的勉強成了夫妻,最終也會淪爲怨偶。

於是謝慕林提起了另一個傳聞:“聽說何家早前就給何大小姐相看過一門婚事,對方也是宗室子弟,只是不曾正式定下來。後來何提督升了官,全家遷入京中,得到了林昭儀的賞識,爲二殿下定下了何大小姐爲未婚妻,何家與那家宗室也就不敢再提起此事了。如今那名宗室子弟還未娶妻呢,說是難以忘懷青梅竹馬的情誼。”

永寧長公主從來沒聽說過這件事:“此話當真?”太后嘆道:“不過是嫌貧愛富罷了。那名宗室子恐怕也不是什麼近支宗室裡的出衆子弟,自然比不得瑛兒尊貴。”

謝慕林小聲道:“聽說是東原郡王府三房的兒子,因爲何二夫人與東原郡王府走得挺近的,兩家人一直有往來,所以小輩們從小就常見面。”

“東原雖然平庸無能,卻很有自知之明,乃是宗室中難得的老實明白人。”太后淡淡地道,“哀家與皇上雖然也盼着宗室裡能多出幾個人才,好爲皇上分憂,但就算宗室中人沒多少才幹,只要肯安分度日,便都是好的,總比那些愛生事的叛逆強!對於這樣的老實人,怎能叫他們一再地受委屈呢?”

(本章完)

第1465章 內訌第106章 往事(上)第98章 同行第1208章 後患第644章 說服第499章 薛家第1506章 告知第902章 好詩第1365章 揚州第1039章 急召第1084章 懷疑第1208章 後患第956章 返家第983章 進言第1477章 爭持第720章 黃岩第725章 晉見第814章 母子第1461章 抽薪第845章 消停第856章 犧牲第1582章 矯詔第266章 辯解第854章 怨氣第1344章 急召第1265章 婉拒第160章 盤算第1453章 簪子第1519章 紅人第108章 往事(下)第1570章 探病第414章 要挾第580章 發瘋第122章 轉變第1223章 後續第1238章 訓誡第1146章 泄露第894章 對策第225章 強辭第147章 相爭第915章 上門第902章 好詩第914章 解釋第1303章 無題第1566章 雜亂第1372章 條件第1109章 夜談第890章 相看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697章 莫名第1530章 計劃第1116章 贈園第44章 探監(上)第685章 傳話第720章 黃岩第1214章 發愁第948章 腦補第1065章 人情第1274章 怨氣第230章 妥協第1005章 醒悟第1012章 矯詔第895章 決定第1610章 議定第572章 葬送第188章 蠱惑第283章 笑鬧第921章 霸佔第327章 選材第477章 後續第277章 微妙第633章 苦心第722章 詢問第281章 新居第1259章 主意第1181章 保證第1027章 算計第539章 發熱第1616章 相勸第830章 抵達第766章 預感第144章 訓子第1533章 勢單第1665章 姻緣第408章 重林第1392章 尷尬第1516章 說服第572章 葬送第802章 商議第718章 抵達第1070章 親家第983章 進言第123章 荒唐第515章 團聚第295章 敘舊第349章 織課第1505章 弔唁第1461章 抽薪第683章 嫡庶第1631章 摔傷
第1465章 內訌第106章 往事(上)第98章 同行第1208章 後患第644章 說服第499章 薛家第1506章 告知第902章 好詩第1365章 揚州第1039章 急召第1084章 懷疑第1208章 後患第956章 返家第983章 進言第1477章 爭持第720章 黃岩第725章 晉見第814章 母子第1461章 抽薪第845章 消停第856章 犧牲第1582章 矯詔第266章 辯解第854章 怨氣第1344章 急召第1265章 婉拒第160章 盤算第1453章 簪子第1519章 紅人第108章 往事(下)第1570章 探病第414章 要挾第580章 發瘋第122章 轉變第1223章 後續第1238章 訓誡第1146章 泄露第894章 對策第225章 強辭第147章 相爭第915章 上門第902章 好詩第914章 解釋第1303章 無題第1566章 雜亂第1372章 條件第1109章 夜談第890章 相看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697章 莫名第1530章 計劃第1116章 贈園第44章 探監(上)第685章 傳話第720章 黃岩第1214章 發愁第948章 腦補第1065章 人情第1274章 怨氣第230章 妥協第1005章 醒悟第1012章 矯詔第895章 決定第1610章 議定第572章 葬送第188章 蠱惑第283章 笑鬧第921章 霸佔第327章 選材第477章 後續第277章 微妙第633章 苦心第722章 詢問第281章 新居第1259章 主意第1181章 保證第1027章 算計第539章 發熱第1616章 相勸第830章 抵達第766章 預感第144章 訓子第1533章 勢單第1665章 姻緣第408章 重林第1392章 尷尬第1516章 說服第572章 葬送第802章 商議第718章 抵達第1070章 親家第983章 進言第123章 荒唐第515章 團聚第295章 敘舊第349章 織課第1505章 弔唁第1461章 抽薪第683章 嫡庶第1631章 摔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