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互吹

第1334章 互吹

中秋佳節,大家心情愉快。謝慕林趁此良宵,與丈夫朱瑞私下研究了一下避孕的法子。次日清晨起來,夫妻倆都覺得精神煥發,互相對視一眼,齊齊欣喜一笑。

中秋節既過,節日時期在王府內部的總佈置就要收拾起來。燕王妃體恤,讓兒媳婦歇了兩天,接下來就要開始忙活幾家作坊的事兒了。還有下個月的重陽賞菊茶會,也要開始做準備。

重陽賞菊茶會不同於中秋家宴,是要遍請北平城中文武官員家誥命妻女與會的,所以燕王妃沒有直接把任務交給兒媳,而是由自己攬總,但也不象是永平郡主婚禮時那邊,讓兒媳負責其中一項任務。她把謝慕林帶在身邊,讓後者看自己是如何籌備這場茶會的,順便連同安排茶會座次時,各家女客之間的恩怨糾葛也都一併告訴了謝慕林,可以說得上是手把手地指點了。

謝慕林明白燕王妃的好意,也學得十分認真,腦子記不全的,就用上紙筆。反正幾日籌備工作下來,等茶會請帖發出去的時候,她已經把北平城裡大小文武官員家內眷的恩怨情仇瞭解得七七八八,只差還不能全數把名字對上臉而已。這個小問題自然不是什麼問題。到了茶會那日,她跟在燕王妃身邊見過每一位來客,自然就知道誰都是誰了。

燕王妃沒什麼留一手的意思。她身體不好,自己也有些懶怠庶務,更想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照顧丈夫與出嫁的女兒身上,再有閒暇時間,也樂得倒上一杯清茶,清清靜靜讀一會兒書。只可惜燕王府人口不多,從前又還有個徐夫人在暗地裡攪風攪雨,爲了給忙於軍務與地方政務的丈夫燕王做好後勤工作,也是防備有人對女兒不利,她纔會拋下自己的喜好,專心一致主持中饋罷了。

如今她有了能幹又孝順的兒媳婦,爲什麼不多倚靠倚靠小輩?丈夫不在家的時候,她更沒有必要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柴米油鹽上。趁着清閒,她索性多養養身體,讓自己少生些病,多活幾年,纔好長長久久地陪伴在丈夫左右,看着女兒夫妻恩愛,兒孫滿堂呢!

就是兒子朱瑞,她也十分關心,希望能親眼看到他日後生兒育女,給燕王府多添人口,全家人熱熱鬧鬧的情形。等到那一日,她就算是到了九泉之下,見到蕭家明珠姐姐,也有個交代了吧?

燕王妃抱着這樣的心思,與謝慕林自然是婆媳相得。謝慕林領會她的好意,不但在日常生活上對她關心有加,也會時不時給她來點小禮物小驚喜什麼的。

比如王府織造上的人從謝慕林這裡學會了毛衣編織的技術,連幾個簡單的花樣都學會了,立刻就開始爲燕王準備新袍子,哪怕趕不上最新這一波送冬衣了,也要讓燕王回到燕王府後,第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新衣,歡喜歡喜。

而謝慕林從織造的人那裡學會了做交領長袍的方法之後,先是完成了給自家丈夫朱瑞的圓領毛衣,便開始爲嫡婆婆燕王妃做一件交領長袍,還選了與燕王那件新袍子同樣顏色的毛線,力求讓公婆未來能穿上情侶裝。

爲了這事兒,朱瑞前腳誇過老婆孝順有心思,後腳就有些酸溜溜地表示,自己也很想要一件袍子,那件套頭的毛衣固然暖和,但不好穿在外面,叫外人看到自己多麼有福氣,媳婦親自巧手替他做了新冬衣呢!

謝慕林對於丈夫的言辭無言以對。她只能說:“眼下離冬天還早呢,你也不必急於一時,且等我研究一下,如何做好這件給王妃的袍子。等這件袍子完工了,我還想給靜明師太做一身呢。我爹孃那兒,也得送一套的……”這麼算下來,以她織毛衣的速度,到臘月前都沒什麼空了。所以朱瑞想要新袍子,還得再等幾個月。

然而,燕王妃派出去的人到了袁家,袁夫人便帶着兒子媳婦一起到燕王府見親家來了。袁夫人半點都不爲兒媳婦愛回孃家一事生氣,反而還勸永平郡主,得閒時多回來看望王妃呢。燕王不在家,女兒也出嫁了,燕王妃的心情一定不好受。袁夫人自己有過艱難的歲月,在這件事上表現得十分開明體貼。

朱瑞露出了委屈的表情,可他又不能叫老婆先給自己織。無論是燕王妃還是生母靜明師太,老婆有心要孝敬她們,都是應該的。岳父岳母那邊也不該落下。老婆好歹不需要給父親燕王織一身,已經令他暗暗慶幸了。再怎麼說,他也有一件老婆親手織的新毛衣,比所有人都先穿到了身上。

朱瑞消停了,謝慕林也暗暗鬆了口氣,手上織毛衣的動作倒是越發熟練起來。雖說幾年沒上手了,但當年學得仔細,許多技法到現在她都還記得呢,因此很快就重新撿回了這門手藝,真該多謝大學時代的社團學姐們傾囊相授。爲了報答她們的好意,她也會把這門手藝傾囊相授給燕王府與作坊中的織工的。她就盼着這些人早日掌握這門手藝,最好青出於藍,織得比她更快更好。這樣,以後她想要添新毛衣,就不必自己親自動手了。

時間走到了八月末九月初,永平郡主與儀賓袁燮從真定老家回來了。這回袁老夫人沒有跟着回來,而是留在了老家,但袁夫人卻與兒子媳婦同行,一起進了北平城。

聽聞這個消息,燕王妃原本立時就要打發人去接女兒女婿回王府用飯的,如今只得打消了念頭,按捺住想見女兒的心情,先派個人過去問候一聲,等女兒女婿歇兩日,家裡的事也都料理妥當了,再回王府來見自己。

燕王妃擔心女兒回孃家太勤,會讓婆婆袁夫人不高興。

燕王妃頓時就感動了。

謝慕林得了消息,與丈夫朱瑞一塊兒到正堂見親家與小姑子夫婦時,就看到燕王妃與袁夫人正手拉着手,親親熱熱地說着家常話。前者告訴後者:“珮兒這孩子從小被我慣壞了,有許多不懂事的地方。親家若覺得她有不對,只管教導她,不必客氣!”後者告訴前者:“郡主可孝順可貼心了!有這樣的兒媳婦,真真是我們袁家的福氣。王妃把女兒教得這麼好,何必謙虛?!”

居然互相吹捧上了。

謝慕林與朱瑞面面相覷,看到同樣是一臉尬笑的永平郡主與袁燮,只覺得一頭霧水。

(本章完)

第244章 意外第571章 來信第334章 飛梭第234章 上岸第691章 疑心第1019章 除夕第558章 筆跡第325章 考較第417章 薛家第1121章 上門第189章 手足第716章 傳聞第1142章 混淆第314章 選秀第243章 興趣第718章 抵達第546章 貴人第796章 錯過第253章 侍疾第1330章 技藝第1572章 寧王府第351章 魚餌第946章 不滿第689章 弄璋第1199章 早產第39章 清點第1636章 等待第1603章 威脅第1410章 猜忌第133章 梨兒第465章 反應第778章 告狀第758章 預感第1247章 僕從第395章 分工第24章 南屋第23章 口呆第184章 舊宅第290章 團聚第430章 接木第1417章 挑撥第1548章 疑惑第686章 臺階第579章 價值第549章 山門第1157章 真兇第883章 天定第1399章 打聽第405章 告知第1547章 心虛第60章 照看第802章 商議第925章 旁觀第1672章 驚變第1493章 威脅第376章 撤離第673章 到達第420章 用意第659章 寬慰第1152章 穩定第1004章 勸母第1017章 怨氣第622章 坦白第1594章 清晨第1590章 圍府第464章 喪禮第911章 母親第1371章 見面第1444章 雄起第418章 捎話第191章 馬車第1326章 憂心第1347章 迴歸第496章 茶樓第400章 請求第1382章 打聽第1573章 請求第1137章 驚聞第333章 勸誘第289章 教導第25章 生怨第196章 責任第565章 爆紅第1647章 轉變第1530章 計劃第831章 對望第1370章 秘密第431章 會友第731章 同伴第835章 飯後第1021章 初一第1066章 烏龍第951章 顧慮第601章 威脅第920章 翁婿第1631章 摔傷第467章 準備第1487章 太后第475章 別居第838章 新居
第244章 意外第571章 來信第334章 飛梭第234章 上岸第691章 疑心第1019章 除夕第558章 筆跡第325章 考較第417章 薛家第1121章 上門第189章 手足第716章 傳聞第1142章 混淆第314章 選秀第243章 興趣第718章 抵達第546章 貴人第796章 錯過第253章 侍疾第1330章 技藝第1572章 寧王府第351章 魚餌第946章 不滿第689章 弄璋第1199章 早產第39章 清點第1636章 等待第1603章 威脅第1410章 猜忌第133章 梨兒第465章 反應第778章 告狀第758章 預感第1247章 僕從第395章 分工第24章 南屋第23章 口呆第184章 舊宅第290章 團聚第430章 接木第1417章 挑撥第1548章 疑惑第686章 臺階第579章 價值第549章 山門第1157章 真兇第883章 天定第1399章 打聽第405章 告知第1547章 心虛第60章 照看第802章 商議第925章 旁觀第1672章 驚變第1493章 威脅第376章 撤離第673章 到達第420章 用意第659章 寬慰第1152章 穩定第1004章 勸母第1017章 怨氣第622章 坦白第1594章 清晨第1590章 圍府第464章 喪禮第911章 母親第1371章 見面第1444章 雄起第418章 捎話第191章 馬車第1326章 憂心第1347章 迴歸第496章 茶樓第400章 請求第1382章 打聽第1573章 請求第1137章 驚聞第333章 勸誘第289章 教導第25章 生怨第196章 責任第565章 爆紅第1647章 轉變第1530章 計劃第831章 對望第1370章 秘密第431章 會友第731章 同伴第835章 飯後第1021章 初一第1066章 烏龍第951章 顧慮第601章 威脅第920章 翁婿第1631章 摔傷第467章 準備第1487章 太后第475章 別居第838章 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