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等待

第1636章 等待

謝慕林自然不知道自家三妹謝映容跟三妹夫萬隆出了什麼問題。

她從大姐那裡聽說謝映容拐了腳後,就打發人去看望了對方,得知謝映容只是小傷,裝出傷得十分嚴重的樣子,其實是爲了逃避每天到太婆婆、嫡婆婆、伯婆婆處請安,以及給嫡婆婆立規矩而已。她的腳傷,基本上只需要養上個把月就會痊癒了。謝慕林聞言就放了心,送上了自家產業北瑞堂出產的上等跌打藥酒與一些當季的吃食點心和衣料以外,就沒有再過問後續了。

謝慕林其實曾想過,萬隆幾乎每天就與朱瑞私下碰面,交換最新情報,卻提都不提謝映容受傷的事,有些不得勁兒。不過她瞭解到謝映容的真正傷情後,又覺得萬隆的做法可以理解了。反正謝映容傷得不重,待在房間裡好好養些時日,很快就會好起來的。萬隆每天都忙於協助燕王府的情報工作,那是正事兒。只要他還記得每天過問妻子的傷情與日常三餐飲食,沒有將受傷的妻子完全拋到腦後,這就足夠了。他倆本就不是因爲愛情結合的夫妻,謝映容對丈夫也不見得有多真心,謝慕林認爲自己身爲二姨姐,沒必要對三妹夫要求太高呢。

所以,她並不知道三妹妹最近總是在三妹夫的雷點上蹦迪,萬隆對謝映容的容忍度幾乎已經要見底了。

謝慕林如今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太后身上。

自打皇帝的情況急轉直下,太醫那邊得出了情況不妙的結論,太后就一直處於寢食難安的狀態,近兩日還犯起了心口疼。永寧長公主與謝慕林商量了一下,跟家裡打了招呼,就分別帶着簡單的行李住進了慈寧宮,日夜陪伴太后。

如果皇帝真的有個三長兩短,太后肯定會十分悲傷,到時候就得由她們這兩個深受太后疼愛的至親晚輩來安撫、勸慰太后,請太后多保重身體了。

在這個當口,燕王也顧不上再演出避嫌的戲碼,跟皇帝說了一聲,便搬回了西宮側殿,與四皇子一同日夜陪伴在皇帝跟前。至於朱瑞,倒是還繼續住在宮外的燕王府。但他時常要往宮裡來,偶爾還得去京西大營走一走,在家裡待的時間反而是最短的。燕王府對現在的他而言,純粹變成了過夜的地方。若不是宮外還有許多事需要他來處理,他說不定也會跟着燕王搬進宮裡住了。

無論內閣中人之前如何與皇帝爭執不休,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也不可能再鬧騰下去了。若他們到了這種緊要關頭,還是隻顧着針對燕王,饒是他們在朝中威望再高,也會有許多官員開始質疑他們是否分得清事情輕重緩急的。於是內閣的幾位老大人商量了一下,分成兩班,輪流在幹清宮值守。值守的人還要時不時往西宮裡來見皇帝,確認他的身體狀況。同時,他們還需要接觸儲君四皇子,保證儲君在繼位之初會聽從他們的安排行事,也願意接受他們的諫言,而非任性妄爲。

宗室也派出幾位資歷、輩份與名望足夠的老王爺與大長公主出面,輪流進西宮“喝茶”,其實就是等待着皇帝大行的那一刻,作爲宗室代表在場作見證。

燕王這邊收到消息,滿意地點點頭,便走進了西宮的大門,在院中與內閣的高閣老正面遇上了。高閣老冷冷地看着他,雖然依禮打了招呼,但光看臉色就知道前者看他十分不順眼。

一切都準備就緒了。

燕王進了寢宮,便向皇帝稟報了禮部報上來的消息。皇帝對此興趣缺缺,只是青白着一張臉,閉了閉眼皮,表示知道了。

兩位內閣大臣都深以爲然,點頭應是。

禮部基本上將皇帝大行後需要用的東西都準備齊全了。這回因爲他們有充足的準備時間,所以東西並沒有什麼遺漏的,人手、場地全都安排好了,只等那一刻來臨,上頭命令一下來,他們就可以立刻開始佈置。

皇帝察覺到自己身體裡的生氣正在慢慢地往外流逝。他無論怎麼努力,吃多少藥,挨多少鍼灸,都沒辦法阻止這一切,只覺得灰心喪氣,了無生趣。即使貴爲一國之君,他也沒辦法讓自己多活一天。這樣的權勢又對他有什麼意義?!

燕王也不在意。他知道如今內閣之中,就數高閣老對他的戒心最重,心心念念着要把他這個“有不臣之心”的藩王趕回北平去。他對此只是輕輕笑了笑,與另兩位內閣大臣點頭示意,便直接進了皇帝的寢殿。

至於守在皇城內部與皇宮各處的禁衛軍,早被燕王梳理過好幾遍,確保其中沒有居心叵測之人。

高閣老輕哼了一聲:“狐狸總有露出尾巴來的一天。我就不信這個燕王真是忠臣!我們且等着就是了。就算他將宮中禁衛悉數收服,我等也不是全無應對之法!朝中忠心於皇上的人還多着呢!”

燕王還在請示過皇帝之後,讓朱瑞安排金鵬將軍帶着京西大營的將士,進駐皇城與京城的幾大城門,夜裡城中也開始戒嚴,以防有任何肖小趁機作亂。

兩位內閣大臣見他如此拿大,似乎半點都沒把他們內閣相爺的身份放在眼裡,都有些不悅,湊近了高閣老:“高相,您看……”

一個快要死的人,清楚地知道身邊的人已經準備好了自己喪禮上所需要用到的所有東西,哪怕曉得這意味着對方十分能幹,心情也不可能好得起來的。

他因爲娶了曹氏而得到的皇位,又因爲廢了曹氏而失去,連自己的性命都一併賠上。倘若他早知道會是這麼一個結果,當初還不如不娶曹氏呢!

即使沒有曹家支持,就憑他同胞弟弟當時已經在燕王府站穩了腳跟,繼承了燕王爵位,又在邊疆立下軍功,他這個兄長也足以兄憑弟貴,在前頭衆位皇兄們紛紛在奪嫡之爭中落敗之後,異軍突起,成爲最有實力的儲位候選人了!

沒有曹家,先帝就不會嫌他過於軟弱,根本不會想到要改立他人爲儲。而除了燕王朱晟,兄弟當中再也沒有人是他的對手了!

沒有曹家,他頂多就是在剛立儲與剛繼位的時候,受皇兄們殘留下來的勢力制約,要過幾年艱難的日子,可終究還是能對付過去的。這些人又不象曹家那麼難纏!

沒有曹家,明珠就不會死,他也會擁有朱瑞這個聰慧能幹的長子,剩下幾個兒子也不會生出爭儲之心,一家人和睦相處着,那樣的生活不是十分美好麼?

皇帝做起了白日夢,總覺得好象看到了那樣幸福的場景……

四皇子的一聲召喚叫醒了他:“父皇,寧王叔來向您請罪了。”

皇帝收回了思緒,掃興地看了兒子一眼,望向門口方向跪着的寧王,不耐煩地閉上了雙眼。

(本章完)

第457章 再臨第1207章 報告第1463章 立場第431章 會友第795章 送行第904章 捧殺第1541章 逆鱗第563章 生辰禮第112章 不搬第1226章 醮戒第1137章 驚聞第879章 瘋語第1603章 威脅第783章 好消息第468章 木匠第1120章 差別第215章 尋人第1262章 和睦第1645章 彌留第49章 討論第1524章 圈禁第146章 任命第1441章 平昌第73章 察覺第1185章 躲懶第22章 目瞪第469章 哀求第1261章 提醒第1049章 親筆信第1643章 新君第1163章 體貼第166章 歸還第79章 計劃第1486章 離開第567章 心機第109章 親疏第88章 盜案第1509章 請求第254章 安排第552章 招供第1599章 處置第472章 靠山第554章 果報第289章 教導第675章 用意第876章 舊誼第15章 假信第1163章 體貼第74章 態度第1255章 插曲第1114章 奩田第700章 警告第64章 警告第1039章 急召第1503章 潰散第91章 聞訊第1118章 情誼第113章 病了第1049章 親筆信第893章 盤算第1042章 疑雲第901章 口角第646章 震驚第1168章 抵達第342章 岔子第1589章 說服第670章 錦包第567章 心機第940章 內鬥第177章 噎人第372章 傳聞第30章 捨棄(推薦加更)第866章 信第1098章 姑嫂第130章 氣憤第178章 嘲諷第1018章 擔憂第364章 定親第360章 離開第222章 細節第914章 解釋第1366章 操江第1211章 備嫁第15章 假信第675章 用意第687章 商議第1658章 前程第741章 女婿第224章 驚慌第31章 茫然第355章 中秋夜第315章 信後第493章 不耐第1545章 道賀第797章 密信 看第49章 討論第1304章 病因第156章 勸說第43章 分頭(推薦加更)第51章 感嘆
第457章 再臨第1207章 報告第1463章 立場第431章 會友第795章 送行第904章 捧殺第1541章 逆鱗第563章 生辰禮第112章 不搬第1226章 醮戒第1137章 驚聞第879章 瘋語第1603章 威脅第783章 好消息第468章 木匠第1120章 差別第215章 尋人第1262章 和睦第1645章 彌留第49章 討論第1524章 圈禁第146章 任命第1441章 平昌第73章 察覺第1185章 躲懶第22章 目瞪第469章 哀求第1261章 提醒第1049章 親筆信第1643章 新君第1163章 體貼第166章 歸還第79章 計劃第1486章 離開第567章 心機第109章 親疏第88章 盜案第1509章 請求第254章 安排第552章 招供第1599章 處置第472章 靠山第554章 果報第289章 教導第675章 用意第876章 舊誼第15章 假信第1163章 體貼第74章 態度第1255章 插曲第1114章 奩田第700章 警告第64章 警告第1039章 急召第1503章 潰散第91章 聞訊第1118章 情誼第113章 病了第1049章 親筆信第893章 盤算第1042章 疑雲第901章 口角第646章 震驚第1168章 抵達第342章 岔子第1589章 說服第670章 錦包第567章 心機第940章 內鬥第177章 噎人第372章 傳聞第30章 捨棄(推薦加更)第866章 信第1098章 姑嫂第130章 氣憤第178章 嘲諷第1018章 擔憂第364章 定親第360章 離開第222章 細節第914章 解釋第1366章 操江第1211章 備嫁第15章 假信第675章 用意第687章 商議第1658章 前程第741章 女婿第224章 驚慌第31章 茫然第355章 中秋夜第315章 信後第493章 不耐第1545章 道賀第797章 密信 看第49章 討論第1304章 病因第156章 勸說第43章 分頭(推薦加更)第51章 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