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 憂心

第1326章 憂心

燕王妃倒吸了一口冷氣。

她看過丈夫的信後,就預料到情況可能會比較麻煩,所以丈夫纔會決定在京城多留幾個月,卻沒想到情況會麻煩到這個地步。

倘若連“皇帝龍體欠佳”這種流言都開始在京城流傳,那麼會引起的朝野間動盪就太大了!別說是儲位易立的問題了,哪怕是其他的朝臣們,文武百官、宗室皇親、世家勳貴,全都會忍不住有所動作的!先帝天昌帝末年與承德帝末年因爲皇位繼承權而發生的悲劇,許多人都還記憶猶新,也清楚許多當時顯赫一時的權貴高門就是在奪嫡之爭中站錯了隊,從此一敗塗地,甚至是滿門盡亡的。他們怎麼可能不多想一想,爲自己和家族的未來多考慮一下?哪怕是原本無心站隊的人,如今也未必坐得住了。

再糟糕的是,這流言並不是謠言。皇帝的身體是真的有些問題,所以他纔會急着要廢掉太子,改爲自己最滿意的小兒子上位。他眼下還向朝臣隱瞞這一事實,免得引起朝廷動盪。但在這個當口,一旦他顯露出了任何龍體欠佳的徵兆,讓朝臣們察覺到了,再對比流言,相信流言爲真的人便會更多了!

皇帝還不打算告訴世人,自己的身體有問題,是因爲曹皇后生前下毒所致,所以他纔會極力想要換掉太子。他要強了一輩子,若是讓世人知道他輕易就中了曹皇后的暗算,豈不是顯得太過無能?

燕王妃腦子裡一片亂糟糟的,面色也變得越發慘白起來。她的家族在先帝末年就差一點兒因爲奪嫡之爭而毀滅,是蕭明珠臨終前把她這個閨蜜託付給了燕王,燕王又在皇帝面前求娶她,才救了她全家上下的性命,還保住了岳家的名聲與前程。但是當年那種悽然無助、坐困愁城的感受,她真是記得太清楚了。無論如何,她也不想再經歷一次那種無助了。哪怕燕王府會受到奪嫡影響的可能性不大,她依然打從心中感覺到了畏懼。

朱瑞應了一聲,擡頭看了妻子一眼。謝慕林會意,忙喚了吳瓊葉姑姑進來:“姑姑在門邊興許也聽到了一些話,王妃如今心情不好,還請姑姑幫着多排解排解,讓王妃放心,王府有王爺和瑞哥在呢,皇上也會有應對之法的,朝中大臣們也不是吃乾飯的,讓她別太擔憂了。”

況且,三皇子也不是隻知道莽撞行事的愣頭青。當事不可爲,他就不會胡里胡塗地亂來,把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從前他能把燕王府嗣子當作自己最後的退路,未來他未必不會覺得,爭儲失敗後,應該穩固住自己親王的地位,再圖後事,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他頓了一頓:“實在不得已,大不了父王就說服皇上,向幾位重臣說出曹後下毒的嫌疑,如此他們自會明白皇上廢儲的用意,不會再作阻攔。等太子被廢,皇上立刻下旨冊立新儲君,即使真有什麼風險,也會平息過去了。至於三殿下……既然他也是往船隊補給中下藥的嫌疑人之一,爲了確保萬無一失,只要皇上還有別的選擇,就不會擇他爲儲。爲防他在京中生事,皇上多半會早早冊封他一個王爵,把他打發出京城去吧?三殿下雖然看起來有些暗地裡的人手,但在京城重地,只要蕭將軍不助他反叛,他那點人手就成不了氣候。”

謝慕林細心地發現了燕王妃的懼意,回想起燕王妃岳氏孃家曾經的遭遇,她多少能猜到一點原因,便走到燕王妃身邊握住對方的手,柔聲安撫着:“王妃別擔心。流言固然令人憂慮,但萬隆都能察覺到的事,皇上怎會不知道?必然已經有了應對之法!不管皇上的身體到底如何了,只要他一日還在上朝,處理政務,朝臣們就不能公然質疑龍體有恙,已經到了需要立刻決定繼位人選的地步了。皇上就算露出了破綻,也可以拿偶感小恙之類的藉口搪塞過去。只要太醫們有本事,能讓皇上保持行動正常,那流言就永遠都只是流言而已。”

燕王妃想了想,覺得兒媳婦所言有理,面上的表情稍稍緩和了些。

朱瑞曾經陪伴在三皇子身邊近十年,對他的性情爲人最清楚不過了。雖說他離開三皇子之後,三皇子才發展了更多的人手,這些都不是他能瞭解到的。可他依然覺得,沒有蕭將軍支持的三皇子,只能在暗地裡使些陰謀詭計。只要皇帝早早有了防備之心,斷絕他崛起的希望,他便做不了什麼。

朱瑞也看出嫡母的擔憂了,便也在一旁跟着勸慰:“是呀,王妃,您暫時別擔心。父王也只是爲了以防萬一,才決定要留京的。只要皇上照常處理政務,軍方又有父王鎮場,再有幾位當朝重臣幫着澄清流言,事情自然慢慢就過去了。”

朱瑞在這一刻,忽然就明白了,爲什麼皇帝始終不肯下明旨將他這個燕王獨子冊立爲世子了。只要燕王世子之位還空着,三皇子永遠都會覺得自己還有退路。燕王府的權勢地位比一個長住京城的閒散親王可強多了。三皇子多半會覺得,就算在奪嫡之爭中輸給了旁人,他也依舊可以退到燕王嗣子的位置上,利用燕王的兵權和勢力,反逼中樞,威脅皇權吧?

不管三皇子會不會這麼想,至少皇帝是這麼想的。

朱瑞長嘆一聲,看了看燕王妃與妻子謝慕林,沒有多言,只道:“我再給父王去世,看有什麼新消息。信在路上走了五六日的功夫,想必這時候京中又有了不少的新消息。”

燕王妃忙道:“你快去吧。回頭我也會給王爺寫信的。倘若皇上允許王爺在京中過冬,我還得再給王爺收拾些冬衣捎過去呢。原本收拾行李的時候,我只是給他備了幾件深秋初冬時節能穿的棉襖,並沒有想到他在隆冬臘月時節,還要滯留在京城,準備有些不周全了。”

吳瓊葉姑姑露出一個微笑:“是,郡王,郡王妃,王妃這兒就交給我吧。你們且忙自個兒的去。”

燕王妃也在旁衝着兒子兒媳點點頭。

謝慕林與朱瑞一同行禮告退,出了正院。回到自己的院子後,朱瑞看着妻子摒退左右,坐下來頭一句話就是:“萬隆估計不好在京城待下去了。”

謝慕林吃了一驚:“出了什麼事?!”

(本章完)

第974章 臘八粥第988章 內情第1651章 效忠第644章 說服第1049章 親筆信第1530章 計劃第78章 確認第1378章 遲歸第443章 詫異第1118章 情誼第340章 創新第2章 差評第1279章 次日第1265章 婉拒第75章 情報第1105章 私心第51章 感嘆第210章 示好第227章 倚仗第470章 羞恥第907章 撕破第959章 遭賊第391章 安逸第21章 忽悠第1483章 問案第1273章 人選第666章 異狀第386章 擔憂第1367章 討論第952章 八字第1361章 夜談第919章 上門第999章 警惕第1555章 私心第182章 表露第684章 老叔第1122章 朱瑞第688章 固執第89章 結論第549章 山門第1384章 進宮第964章 請託第1635章 異夢第1344章 急召第307章 太宗第506章 背鍋第728章 冤家第73章 察覺第526章 莫名第82章 焦慮第1315章 婆媳第129章 提議第1378章 遲歸第757章 靈通第1569章 共識第1156章 拜謝第436章 囈語第492章 開解第213章 端午(下)第1582章 矯詔第31章 茫然第815章 北方第1185章 躲懶第1449章 情報第291章 晚餐第393章 準備第1186章 寬心第602章 好處第402章 災後第355章 中秋夜第1141章 收藥第33章 釣魚第1042章 疑雲第1404章 抱怨第1018章 擔憂第166章 歸還第742章 陪伴第9章 夜會第1528章 懷疑第941章 週三太太第209章 教母第1149章 醒悟第1079章 忌諱第357章 開席第1406章 討論第1541章 逆鱗第878章 思路第537章 道歉第480章 馬車第644章 說服第1426章 證據第853章 探望第78章 確認第889章 鎮定第1039章 急召第1226章 醮戒第991章 勸說第1559章 野望第374章 欲來第1570章 探病
第974章 臘八粥第988章 內情第1651章 效忠第644章 說服第1049章 親筆信第1530章 計劃第78章 確認第1378章 遲歸第443章 詫異第1118章 情誼第340章 創新第2章 差評第1279章 次日第1265章 婉拒第75章 情報第1105章 私心第51章 感嘆第210章 示好第227章 倚仗第470章 羞恥第907章 撕破第959章 遭賊第391章 安逸第21章 忽悠第1483章 問案第1273章 人選第666章 異狀第386章 擔憂第1367章 討論第952章 八字第1361章 夜談第919章 上門第999章 警惕第1555章 私心第182章 表露第684章 老叔第1122章 朱瑞第688章 固執第89章 結論第549章 山門第1384章 進宮第964章 請託第1635章 異夢第1344章 急召第307章 太宗第506章 背鍋第728章 冤家第73章 察覺第526章 莫名第82章 焦慮第1315章 婆媳第129章 提議第1378章 遲歸第757章 靈通第1569章 共識第1156章 拜謝第436章 囈語第492章 開解第213章 端午(下)第1582章 矯詔第31章 茫然第815章 北方第1185章 躲懶第1449章 情報第291章 晚餐第393章 準備第1186章 寬心第602章 好處第402章 災後第355章 中秋夜第1141章 收藥第33章 釣魚第1042章 疑雲第1404章 抱怨第1018章 擔憂第166章 歸還第742章 陪伴第9章 夜會第1528章 懷疑第941章 週三太太第209章 教母第1149章 醒悟第1079章 忌諱第357章 開席第1406章 討論第1541章 逆鱗第878章 思路第537章 道歉第480章 馬車第644章 說服第1426章 證據第853章 探望第78章 確認第889章 鎮定第1039章 急召第1226章 醮戒第991章 勸說第1559章 野望第374章 欲來第1570章 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