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廢儲

第1521章 廢儲

燕王妃當然不會上京。這個時節,北方運河裡的浮冰還未完全化開,行船尚有危險呢。

更何況,燕王父子都進了京城,永平郡主又出嫁了,總不能讓燕王府空了吧?燕王妃如今還留在北平,就是爲了坐鎮大局。

雖然政務、軍務方面的事,她一概是不理會的,但有她這位燕王府的女主人在,各軍將領們心裡都會覺得,遇事還有個可以評理的地方,所以心中尚算安穩,會用心去維持大局穩定。再加上如今邊疆久無戰事,各大邊鎮也沒出什麼亂子,冬天時所有人安心貓冬,歡歡喜喜地過個新年,有燕王妃在燕王府裡待着,再有永平郡主的儀賓小袁將軍從旁輔佐,查遺補漏,也就足夠了。

這個時間當然不能太長。朱瑞曾經私下跟謝慕林討論,覺得京城這邊的事倘若不能在開春後儘快出結果,燕王難以脫身的話,最晚四月前,他這個兒子就得先一步回北平去了。雖說燕王妃與小袁將軍都在北平,但前者不通軍務,後者年紀資歷尚輕,時間長了很容易出問題。燕王能回北平自然是最好的,可他如果放心不下同胞兄長,那朱瑞覺得自己這個做兒子的回去頂上也成。他雖然也年輕,資歷也淺,可畢竟是燕王唯一的兒子呢。目前看來,皇帝應該不會再提過繼皇子到燕王府做世子的事兒了,那朱瑞便是板上釘釘的燕王世子。就算他再年輕,資歷再淺,在北方地界上混的軍中將領,也不可能真的輕視於他。

不過朱瑞私心裡還是更希望父親燕王能與他們夫妻一道回北平去。如今京城裡的局勢已經漸趨明朗,廢儲的旨意馬上就會下來了,三皇子右手受傷致殘,也失去了皇位繼承權,再加上二皇子早已出繼,除去四皇子,新儲君不可能是別人了。問題只在於冊封的旨意什麼時候會下來而已。

現在的時局,確實跟他們夫妻剛剛進京時不一樣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朱瑞認爲他們燕王府並不是非得守在京城不可。蕭家父子一死一退,曹家在承恩侯重傷之後徹底歇菜,皇帝正有意培養何家兄弟與金鵬將軍成爲新一代的軍中領袖,燕王留京對皇帝的計劃多少有些影響,不利於何家兄弟與金鵬獲取軍中威望,那又何必再留呢?

燕王聖眷正隆,太后也對這個過繼出去的小兒子十分倚重,他還有了兒子,不管是不是王妃嫡出,反正有親生兒子了,可以繼承燕王府的事業。宗室做到這個份上,還有誰能瞧他不起呢?更別說未來的新儲君還明顯與這位王叔感情甚篤……就算是曾經記恨岳家的那些宗室寡婦們,想到謝慕林這位永安郡王妃曾經是如何懟她們的,也不敢再跟燕王妃過不去了吧?即使她們沒有這個覺悟,她們的兒孫小輩們也會讓她們有的。

朱瑞低頭嘆了口氣:“倘若我們真的先於父王離開……等到了北平後,就讓王妃上京來吧。父王與王妃很少有分開這麼長時間的時候……而現如今京中上下,無論是誰,再遇到王妃,也該不會再象從前那般輕慢無禮了吧?”

在這麼閉塞的環境中,若有誰想離莊外出,必須要報給管事的人知曉,才能借用馬車出行,否則光憑兩條腿走路,走到最近的莊子或鎮子上,也得半天的功夫。就算有人足夠身強力健憑着兩條腿偷跑出莊,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完全走出太后孃家人的勢力範圍。期間但凡有個把佃農發現生面孔,等待那逃走者的就絕對不是什麼好結果。

朱瑞認同謝慕林的想法,但依然覺得京城的環境實在是讓人透不過氣來。他真恨不得早一日離開,實在是不想再看到周圍的人汲汲營營的醜陋模樣了。

謝慕林想到這段時間以來,她遇到的大部分人那勢利的表現,表示與朱瑞很有同感。不過她還是安撫朱瑞:“沒事的,等四殿下從揚州回來,正式被冊封爲儲君,我估計我們就能離開了。邊疆穩定也是很重要的。就算王爺要留在京城陪着太后娘娘與皇上,我們也可以先走一步。”

謝慕林不由得感嘆萬分,隨即想起一件事:“廢太子的旨意……應該就是這兩天要頒佈下去了吧?”

朱瑞點點頭:“確實就是這兩天的事兒了。坤寧宮與東宮的舊人,早在二月初一那天就已經被先一步送去了太后特地撥出來的莊子上。那地方已經是太平府的地界了,離京城頗遠,周圍一大片土地都是太后的孃家所有,連附近鎮子上,也多是太后孃家的產業,居住的百姓不是太后孃家的親眷僕從,便是佃戶夥計。那些宮人與內侍生活在遠離鎮子的田莊中,除去事先安排的車伕、雜工、廚娘等等以及從附近幾個村鎮收容的孤兒以外,再無其他閒雜人等。整個莊子分成兩邊,讓宮人與內侍分別住進去,按旬送去米糧……”

謝慕林認爲,可能是因爲皇帝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了,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那啥。燕王身爲皇帝的同胞親兄弟,哪怕早早出繼了,也希望能陪皇帝走完最後一程吧?更何況還有太后在。太后對皇帝的身體情況也早有心理準備,但再冷靜的人遇到喪子之痛,肯定都會很難受的。燕王一向是個孝子,他想留在京城,陪親生母親一同度過最傷心最難過的那段時間,那是很合理的想法。

本來,遣散出宮的宮人與內侍們雖然可以享受到太后仁慈,爲他們安排的養老福利,可部分比較年輕的宮女還是可以嫁人的,有家人的也可以聯繫家人,獲得當地官府的文書許可,進京接人。可頭一撥出宮的人,基本不是侍候過曹皇后的,就是侍候過太子和王湄如的,除去太子妃的幾個陪嫁丫頭被髮還本家處置,太子妃在慈寧宮另挑了侍女以外,其他人基本沒逃過去。定了罪的自然是該處死就處死,該流放就流放,剩下查不出有什麼問題的,通通被安排到了太后的這處莊子裡,嚴加看管着。他們不可能享有其他被遣散的宮人會享有的福利與權利,這輩子恐怕都要老死於此了。

沒有人反對,反而還有很多人覺得太后十分仁慈,畢竟她沒有把所有人直接處死。就連曹家,都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他們顧不上提任何異議。

二月初四,就在太子正式被廢的當天,承恩侯因爲傷重不治,在家中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曹氏一黨,從這一天開始徹底分崩離析。

(本章完)

第111章 搬家第1116章 贈園第152章 回家第1074章 提醒第604章 挑撥第932章 招新第1520章 態度第753章 扭轉第425章 私物第679章 騙局第941章 週三太太第867章 顧慮第968章 發怒第717章 竅門第701章 謊言第118章 歡喜第1237章 晨起第1258章 問題第563章 生辰禮第961章 生氣第491章 調養第204章 入住第1619章 誓言第1384章 進宮第512章 推託第1436章 訓斥第1406章 討論第407章 去信第761章 坦言第1124章 憤怒第1636章 等待第1344章 急召第1312章 操心第1131章 反應第12章 質問第943章 雙保險第33章 釣魚第262章 前來第611章 震驚第747章 喜悅第374章 欲來第301章 舊窯第1340章 斜眼第1530章 計劃第354章 中秋第910章 細節第1304章 病因第133章 梨兒第1354章 獎勵第1464章 做主第951章 顧慮第1158章 建議第132章 人手第294章 回報第763章 狗血第327章 選材第391章 安逸第1243章 小議第1539章 忽然第159章 處置第193章 接連第1532章 插曲第655章 困境第795章 送行第1480章 證物第311章 提醒第897章 周家第204章 入住第1385章 無奈第646章 震驚第1493章 威脅第308章 永樂第474章 紅白第436章 囈語第211章 端午(上)第1443章 舊誼第91章 聞訊第415章 捎話第1657章 煩惱第583章 相看第29章 放人第1596章 當年第1380章 請帖第1392章 尷尬第957章 結果第521章 猜測第1410章 猜忌第1212章 道別第335章 勸和第351章 魚餌第8章 搜查第610章 搪塞第222章 細節第1380章 請帖第1180章 近況第1537章 孤行第814章 母子第94章 議論第1067章 邀請第495章 邀約
第111章 搬家第1116章 贈園第152章 回家第1074章 提醒第604章 挑撥第932章 招新第1520章 態度第753章 扭轉第425章 私物第679章 騙局第941章 週三太太第867章 顧慮第968章 發怒第717章 竅門第701章 謊言第118章 歡喜第1237章 晨起第1258章 問題第563章 生辰禮第961章 生氣第491章 調養第204章 入住第1619章 誓言第1384章 進宮第512章 推託第1436章 訓斥第1406章 討論第407章 去信第761章 坦言第1124章 憤怒第1636章 等待第1344章 急召第1312章 操心第1131章 反應第12章 質問第943章 雙保險第33章 釣魚第262章 前來第611章 震驚第747章 喜悅第374章 欲來第301章 舊窯第1340章 斜眼第1530章 計劃第354章 中秋第910章 細節第1304章 病因第133章 梨兒第1354章 獎勵第1464章 做主第951章 顧慮第1158章 建議第132章 人手第294章 回報第763章 狗血第327章 選材第391章 安逸第1243章 小議第1539章 忽然第159章 處置第193章 接連第1532章 插曲第655章 困境第795章 送行第1480章 證物第311章 提醒第897章 周家第204章 入住第1385章 無奈第646章 震驚第1493章 威脅第308章 永樂第474章 紅白第436章 囈語第211章 端午(上)第1443章 舊誼第91章 聞訊第415章 捎話第1657章 煩惱第583章 相看第29章 放人第1596章 當年第1380章 請帖第1392章 尷尬第957章 結果第521章 猜測第1410章 猜忌第1212章 道別第335章 勸和第351章 魚餌第8章 搜查第610章 搪塞第222章 細節第1380章 請帖第1180章 近況第1537章 孤行第814章 母子第94章 議論第1067章 邀請第495章 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