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消息

第975章 消息

蕭瑞是剛剛從驛站那邊回城的,自然已經見過了那位從京城過來傳旨、眼下正在休養的高公公。燕王妃安排他去見對方,原本也存了讓他打探消息的意思,他自然不可能白走一趟。

不過,那位高公公是在宮裡待了幾十年的老人了,雖然不是頂有權勢,卻也一直深受君王信任,當然不是個口無遮攔的人。哪怕他知道蕭瑞是燕王親子,未來會繼承燕王府,也不是什麼消息都會往外透的。蕭瑞在他面前使盡了渾身解數,也就只打探到幾個簡單的消息,除此之外再無所得。

這幾個簡單的消息分別是:曹皇后病重;大批東宮屬官被革職;承恩侯捱了皇上的訓斥,目前正閉門反省,同時傳出患病的消息;曹二老爺被釋放;林昭儀被打入了冷宮。

高公公就只說這麼多,連這幾個消息具體的內容都是些啥,他都不肯說清楚。還好他此番北上,並不是獨身來此,身邊還帶了個隨行的小黃門與數名侍衛。蕭瑞辭別高公公,出來後就打起了小黃門與侍衛們的主意。雖然時間太過倉促,可以打探到的消息有限,但大體上已經弄清了幾件大事的具體情況。

曹皇后病重,其實是東宮太子被皇帝斥責禁足之後的事情了。東宮太子殿下被皇帝斥責,是因爲他護着懷孕的愛妾王氏,指責太子妃善妒,不能容人,要對王氏腹中胎兒不利。太子妃薛氏自稱冤枉,去求曹皇后主持公道。曹皇后立刻就要拿了王氏去問罪——反正曹後認定王氏愛生事,定是個禍頭子。可有太子護着,王氏再動一回胎氣,曹皇后也拿她沒辦法了,只得另行安撫太子妃。

太子妃委委屈屈地回到東宮。太子認定妻子把事情捅到皇后面前,差點兒害了王氏,當衆打了她耳光。太子妃頓時覺得丟盡了臉面,哭哭啼啼地關起門來不願見人了,連給太后請安都缺席了。太后那邊打發人去問,得知實情,就怪皇后沒有教好太子,又縱容了王氏生事。皇帝知道了這件事,也叫了太子去訓斥,罵他“寵妾滅妻”。

誰知太子竟然頂了嘴,聲稱自己會寵妾滅妻,都是從父皇處學來的。若皇帝不是寵妾滅妻,又何來林昭儀、蕭貴妃等人不敬曹皇后,二皇子、三皇子企圖奪取儲君之位的事呢?他不過是有樣學樣罷了,還沒到父皇的地步呢。好歹太子妃依然是太子妃,他沒讓妾室踩在她頭上。

這話可捅了馬蜂窩。

皇帝哪裡能容忍太子說這種話?當場就叫人拿了戒尺來打太子,引得許多宮人、朝臣聞訊來攔,又有曹皇后冒雨飛奔過來相阻。皇帝最終只罰了太子禁足東宮,卻罵了曹皇后許多教子無方的話,又革了太子太傅與一大堆東宮屬官的職,認爲他們沒能教導、輔佐好太子,太過失職了。

曹二老爺的家眷聞訊,立刻趕回城去與他團聚,連外嫁的長女與女婿,也趕去照看病重的曹二老爺。傳聞他在獄中得了病,身上還有傷,但都不嚴重,只需要靜心休養些日子,就可以恢復健康了。

雖然免不了有很大的損失,但曹二老爺能留下命來,平安歸家,還能拿回房子田地,能安安穩穩過富家翁的日子,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誰還能指望更多呢?

承恩侯被罵了個狗血淋頭,眼看着好幾位盟友都遭了殃,身邊的人又都在他耳邊進言,說他最信任的兄弟背叛了他,他回府後,只能閉門謝客,聲稱是在反省自己的罪過。可同時,他也聲稱自己病倒了,似乎是受了兄弟背叛的打擊。二房那邊倒是有人上門探病,卻叫他拒之門外。接下來又是曹家四房、五房等旁支跑去二房大門外罵街等八卦消息,曹二老爺據說也吐了血,還走姻親江家的路子,請了太醫上門診治。

曹後病重與東宮被斥這兩件事發生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曹家的情況雪上加霜。曹二老爺原本已經下了大獄,家裡也被抄了,妻兒都被承恩侯府送出城去,安置在了莊子上。人人都以爲曹二老爺一定會成爲曹家的犧牲品,卻不知道爲何,大理寺那邊忽然又給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審判結果:曹二老爺確實有罪,但罪行不重,經過革職與罰沒部分家產後,已經可以彌補了,所以把人放回了家,連着原本查抄的家產,也歸還了大部分,包括房產、田地與部分私物。

除去太子太傅等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以外,東宮屬官幾乎都是曹皇后與曹家人安排的“自己人”,這回被剃了個光頭,曹家人也要焦頭爛額了。曹皇后回宮後就病倒了,又擔心兒子在東宮會吃苦,會想不開,還擔心太子妃與王氏又起爭執,連病都沒法安心養。在高公公一行出京前,曹皇后的病情不但遲遲不見好轉,反而有日漸加重的跡象。

可與此同時,自以爲把兄弟推出去擋箭後,就已經逃過大劫的承恩侯,卻在朝會上被皇帝指着鼻子大罵,除了那些曾經被冠在曹二老爺頭上的罪名以外,皇帝還給他多添了一條“利慾薰心、全無手足之情”,不少人都明白,他讓兄弟頂罪的事發了,還有人懷疑,曹二老爺是不是在獄中出賣了他?否則,又怎會平安出獄,還得獲發回家產,接着又是承恩侯被罵的戲碼?

後來,曹家其他幾個房頭的成員,但凡是身上有官職的,全都被革職、撤職了,姻親也有好幾家倒黴的。就算是傻子,也知道曹家如今麻煩纏身了,皇帝看着竟象是不肯放過他們的模樣,只怕宮中病重的皇后與被禁足的太子,也要地位不保了,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連江家那邊,都一度傳出江太太想要逼長子休妻的消息。

曹家是倒黴了,但林家那邊也沒討得了好。他們敗得似乎比曹家還要早些。曹皇后與太子只是地位不穩,林昭儀與二皇子卻早已是敗局。

林昭儀不知因爲什麼緣故(小黃門不清楚,侍衛們不知情,高公公拒絕透露),觸怒了皇帝,被打入了冷宮。至於二皇子,傳聞皇帝正打算將他出繼呢!

聽到這裡,謝慕林吃了一驚,打斷了蕭瑞的話:“出繼?皇上打算把二皇子出繼到哪家王府?不會是燕王府吧?!”

(本章完)

第832章 官邸第1515章 引導第1259章 主意第945章 現實第366章 試探第1023章 拜年第1161章 疑點第1274章 怨氣第1626章 詢問第275章 勸誡第487章 倨恭第1237章 晨起第204章 入住第1157章 真兇第61章 好轉第621章 母女第487章 倨恭第309章 忌諱第277章 微妙第1379章 憂心第922章 撇清第699章 建議第487章 倨恭第973章 日程第1331章 討論第1590章 圍府第905章 相懟第458章 花言第1194章 應對第1471章 轉移第1617章 苗頭第445章 質問第734章 後續第810章 用意第599章 試探第967章 立功第1656章 擇配第951章 顧慮第287章 玻璃第628章 用意第1064章 身後第744章 烏龍第1612章 騷動第753章 扭轉第1567章 大怒第1507章 暗示第388章 安撫第1177章 嫌疑人第1073章 考慮第1279章 次日第1515章 引導第1242章 賞賜第1191章 回門第392章 危急第1161章 疑點第329章 新聞第1178章 徵求第1114章 奩田第1614章 糊塗第213章 端午(下)第493章 不耐第721章 慈父第570章 關照第1473章 爆發第530章 惱怒第1500章 打探第434章 隱秘第41章 採買(推薦加更)第1202章 舅甥第1513章 抱怨第681章 敢想第503章 拜訪第824章 趕路第905章 相懟第1284章 遮掩第833章 鄰居第403章 解惑第375章 猜測第913章 盤算第448章 告知第820章 商量第1056章 懲罰第1509章 請求第709章 籌備第395章 分工第254章 安排第221章 流言第1266章 敗走第1658章 前程第103章 相對第262章 前來第620章 安撫第1116章 贈園第955章 夜訪第1457章 可憐第1663章 安定第1175章 客商第461章 捎信第218章 怒容第535章 出殯
第832章 官邸第1515章 引導第1259章 主意第945章 現實第366章 試探第1023章 拜年第1161章 疑點第1274章 怨氣第1626章 詢問第275章 勸誡第487章 倨恭第1237章 晨起第204章 入住第1157章 真兇第61章 好轉第621章 母女第487章 倨恭第309章 忌諱第277章 微妙第1379章 憂心第922章 撇清第699章 建議第487章 倨恭第973章 日程第1331章 討論第1590章 圍府第905章 相懟第458章 花言第1194章 應對第1471章 轉移第1617章 苗頭第445章 質問第734章 後續第810章 用意第599章 試探第967章 立功第1656章 擇配第951章 顧慮第287章 玻璃第628章 用意第1064章 身後第744章 烏龍第1612章 騷動第753章 扭轉第1567章 大怒第1507章 暗示第388章 安撫第1177章 嫌疑人第1073章 考慮第1279章 次日第1515章 引導第1242章 賞賜第1191章 回門第392章 危急第1161章 疑點第329章 新聞第1178章 徵求第1114章 奩田第1614章 糊塗第213章 端午(下)第493章 不耐第721章 慈父第570章 關照第1473章 爆發第530章 惱怒第1500章 打探第434章 隱秘第41章 採買(推薦加更)第1202章 舅甥第1513章 抱怨第681章 敢想第503章 拜訪第824章 趕路第905章 相懟第1284章 遮掩第833章 鄰居第403章 解惑第375章 猜測第913章 盤算第448章 告知第820章 商量第1056章 懲罰第1509章 請求第709章 籌備第395章 分工第254章 安排第221章 流言第1266章 敗走第1658章 前程第103章 相對第262章 前來第620章 安撫第1116章 贈園第955章 夜訪第1457章 可憐第1663章 安定第1175章 客商第461章 捎信第218章 怒容第535章 出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