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 回宮

第1531章 回宮

謝慕林這一天再次進了宮,在慈寧宮裡陪太后等待着從揚州歸來的四皇子。

太后已經有半年沒見過小孫子了,哪怕每個月都能收到他的請安心和禮物,心裡也掛念得緊。她盼着祖孫團圓的這一天已經盼了很久,不知道抱怨過皇帝多少回呢!

四皇子回宮後,肯定是先去西宮見皇帝。皇帝的身體並不是很好,他們父子會面的時間不會太長,隨後四皇子肯定就要往慈寧宮裡來了。喬賢妃爲了早一刻見到兒子,也跑來跟太后作伴了。她還惦記着兒子小小年紀就要在外頭待這麼長的時間不能回家,也不知道瘦了沒有呢!

太后與喬賢妃一邊唸叨着四皇子的事,一邊催促宮人與內侍們去宮門打探,看四皇子的儀仗到哪裡了。大概是因爲兩人難得地有了共鳴的緣故,今日太后對喬賢妃和氣了許多,喬賢妃也覺得太后如今格外慈愛,便也跟着說話謹慎討喜起來。她倆有來有往地說了很久的話,原本打算在旁勸慰的永寧長公主與謝慕林反倒是閒下來了,只得順着她倆的口風,說些安撫她們的話。

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小黃門或小宮女跑回來報告,說四皇子的儀仗已經進了京城,又或是進了皇城,進了承天門,過端門了,然後是午門……等等等等。

四皇子這趟回京,比他出京時的排場要大很多。這都是皇帝特地安排的。當四皇子一行人相對低調地過了長江之後,皇帝安排去碼頭迎接他的官員隨從們就開始爲四皇子排出了正式的儀仗,處處都照着四皇子目前的身份所能享受的最高規格行事。雖然還沒高到儲君那個級別,但所有看到他排場的人,都會清楚地認識到,這是一位極其尊貴受重視的皇子,離儲君也不過是一步之遙罷了。

顯然,皇帝這是有意在爲小兒子造勢。四皇子原本就是皇帝最小的兒子,因爲年紀太輕,一直都在宮中讀書,在朝臣面前並沒有特別出衆的表現,除了偶爾奉皇命出宮辦事,跟宗室皇親們也沒多少接觸。再加上他過去這一年裡,先是前往普陀山“祈福”,接着又前往北平照顧身體不適的太后,回到京城後很快又前往揚州爲太后“祈福”,待了半年,直到現在纔回轉。他幾乎是在京城朝臣權貴們面前消失了一整天的時間,此刻確實需要在所有人面前加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因此,皇帝特地安排了他回京的排場,又派足了人馬,既可以保證四皇子回程途中的安全,也順道詔告天下:這是他所重視的皇子,即將會冊立爲這個國家的儲君。

據打聽消息的宮人與內侍們說,四皇子進城之後,到進皇城之前,那麼一段短短的路,卻引來了許多百姓圍觀。關於四皇子即將成爲新儲君的消息,似乎已經傳開去了,因此很多人都想來瞧瞧,未來天子是什麼模樣。相比於他前頭的三位兄長,他因爲年紀尚少,在百姓們心目中還挺神秘的。不過大家都知道他的生母喬賢妃是出名的美人,所以他必定也生得不差,完全可以讓大姑娘小媳婦們肖想一下美少年的形象。

據說,四皇子的車駕所經過的街道,兩旁茶樓上還有往下面扔香花手帕荷包的呢!還好皇帝早有囑咐,不許小兒子在回京途中擅自下馬車,所以不管別人扔了什麼,都只能落在馬車頂上,一點兒都沒挨着四皇子。只不過在周遭負責警戒的騎兵或侍衛們就比較苦逼了。他們需得留意四面八方所有飛過來的物體,以及周圍圍觀的人羣,就怕有什麼刺客冒出來對四皇子不利。

還好,四皇子的儀仗一路平安地進了皇城,他下車之後,又一路順利地往西宮去了。途中別說遇到什麼不長眼的攔路人,連個宮人內侍都不多。

這也意味着,他這個未來的儲君,也同樣到了要承擔起自己責任的時候。

而慈寧宮裡,隨即也收到了宮人報上來的消息。

太后紅着眼圈道:“可算回到家裡來了。一定瘦了不少吧?揚州雖然也有美食,但哪裡比得宮裡的膳食合孩子的胃口?今晚可得多準備幾道他喜歡的菜色才行。”

如今宮中少了許多侍從,還好因爲本來需要侍候的貴人就不多,所以人手暫時還能應付過來。很多無人入住的宮室都暫時封起來了,能留在宮中的宮人與內侍,好多人都搬了家,儘可能住在一處,避免有誰落了單,造成安全方面的隱患。

現如今,在宮裡走路,遠比從前要更難“偶遇”什麼人。不管是誰,只要出現在同一條道路上,都會格外顯眼些。每個路口還多了些老太監把守,他們可能幹不了什麼體力活,但只要有人走到這條路上,想要瞞過他們的眼睛,與任何人私下接觸,都不是容易的事。

也許用不了多久,他就要獨自肩負起這個國家,去面對外界的所有風風雨雨了。到時候,他不能再指望有慈愛的皇父繼續爲他提供庇護。

喬賢妃連忙表示,她已經讓自己最心腹的嬤嬤去準備兒子愛吃的點心了。等四皇子到了慈寧宮,立馬就能先喝茶吃點心充飢呢。好孩子趕了這麼遠的路,一定已經餓了!

太后深有同感:“哀家這慈寧宮裡的小廚房,也有幾道點心是珞兒愛吃的,讓人趕緊做去!”

四皇子立刻就察覺到了宮中的變化。他此前也從家書中得知太后遺散了曹、林兩位娘娘的舊侍,又削減了大半蕭娘娘與三皇兄身邊的侍從,更清楚這些做法是爲了保證宮中的安全,確保他不會在皇宮裡被人暗算。他心中感激,也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更重了。因爲太后一向是不會插手政務的,哪怕是曹皇后去世了,她也懶得理會宮中庶務,如今會如此積極地主持遣散宮人之事,還成功地在短短時間內把所有可能會帶來風險的宮人與內侍清出皇城,恐怕皇帝的身體已經到了十分危急的時刻了。

四皇子深吸了一口氣,便擡腳走進了西宮的門。

這種事哪裡需要太后想到吩咐了,底下人才去準備?據說太子妃已經事先提醒過幾位嬤嬤了,因此小廚房的人早就預備好了呢,隨時可以送上來。

太后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了旁邊衣飾相對樸素端莊許多的前太子妃薛氏:“你有心了。”

薛氏連忙賠笑:“太后娘娘過獎了,這都是孫媳婦應該做的。再怎麼說,孫媳婦也是四殿下的長嫂呢!”

太后笑了笑,看向自己認爲是真正的長孫媳婦的謝慕林,沒有多說什麼。

(本章完)

第1375章 疑惑第1263章 議事第1531章 回宮第272章 細賬第303章 懊惱第1591章 去意第741章 女婿第756章 不安第607章 死士第1278章 報告第1092章 反擊第413章 密信第117章 舊僕第1124章 憤怒第1016章 猜測第444章 失言第275章 勸誡第653章 船上第123章 荒唐第528章 冒名第869章 打趣第455章 算盤1135.第1135章 疑點第119章 出獄第1386章 蠢事第262章 前來第1605章 對話第535章 出殯第1062章 婆媳第838章 新居第1426章 證據第1167章 志氣第723章 疑慮第1634章 微妙第1648章 送行第1604章 驚聞第162章 怨恨第1667章 迎鳳第1270章 嗣子第222章 細節第407章 去信第980章 赴宴第428章 警惕第1529章 憐惜第689章 弄璋第742章 陪伴第907章 撕破第1089章 打聽第320章 老實第1640章 吵嚷第241章 看清第1110章 安歇第326章 機宜第1465章 內訌第1578章 求助第1123章 疑慮第427章 初提第1167章 志氣第441章 可疑第585章 狠話第1238章 訓誡第1217章 冊封第103章 相對第1564章 害羞第26章 傳話第721章 慈父第1222章 送妝第457章 再臨第1498章 仁政第937章 推論第1173章 鍾情第986章 吃瓜第355章 中秋夜第735章 分道第952章 八字第1673章 原委第1283章 相見第1675章 情義第139章 進宮第162章 怨恨第1205章 近侍第1011章 選擇第30章 捨棄(推薦加更)第1066章 烏龍第686章 臺階第1635章 異夢第741章 女婿第833章 鄰居第981章 宴席第751章 過往第1207章 報告第170章 花銷第1389章 應酬第836章 長輩院第884章 試探第1495章 感慨第183章 怒火(加更)第342章 岔子第1248章 細問第354章 中秋
第1375章 疑惑第1263章 議事第1531章 回宮第272章 細賬第303章 懊惱第1591章 去意第741章 女婿第756章 不安第607章 死士第1278章 報告第1092章 反擊第413章 密信第117章 舊僕第1124章 憤怒第1016章 猜測第444章 失言第275章 勸誡第653章 船上第123章 荒唐第528章 冒名第869章 打趣第455章 算盤1135.第1135章 疑點第119章 出獄第1386章 蠢事第262章 前來第1605章 對話第535章 出殯第1062章 婆媳第838章 新居第1426章 證據第1167章 志氣第723章 疑慮第1634章 微妙第1648章 送行第1604章 驚聞第162章 怨恨第1667章 迎鳳第1270章 嗣子第222章 細節第407章 去信第980章 赴宴第428章 警惕第1529章 憐惜第689章 弄璋第742章 陪伴第907章 撕破第1089章 打聽第320章 老實第1640章 吵嚷第241章 看清第1110章 安歇第326章 機宜第1465章 內訌第1578章 求助第1123章 疑慮第427章 初提第1167章 志氣第441章 可疑第585章 狠話第1238章 訓誡第1217章 冊封第103章 相對第1564章 害羞第26章 傳話第721章 慈父第1222章 送妝第457章 再臨第1498章 仁政第937章 推論第1173章 鍾情第986章 吃瓜第355章 中秋夜第735章 分道第952章 八字第1673章 原委第1283章 相見第1675章 情義第139章 進宮第162章 怨恨第1205章 近侍第1011章 選擇第30章 捨棄(推薦加更)第1066章 烏龍第686章 臺階第1635章 異夢第741章 女婿第833章 鄰居第981章 宴席第751章 過往第1207章 報告第170章 花銷第1389章 應酬第836章 長輩院第884章 試探第1495章 感慨第183章 怒火(加更)第342章 岔子第1248章 細問第354章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