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疑雲

第1042章 疑雲

謝慕林簡直覺得槽多無口。

她不敢置信地問蕭瑞:“這個是確切的消息嗎?不會只是傳聞而已吧?蕭貴妃跑去見林昭儀做什麼?她又爲什麼要去挑撥林昭儀刺殺曹皇后?林昭儀被幽禁在冷宮中,不爲自己隨時可能出繼宗室的兒子考量,反而跑去對曹皇后不利?她腦子進水了嗎?她一個弱女子,又是怎麼瞞住所有人的耳目,跑到坤寧宮去的?坤寧宮的人難道都死絕了?竟然會讓林昭儀跑到曹皇后病牀前行刺?!我怎麼聽着象是天方夜譚呢?整件事就象是亂編出來的一樣!”

蕭瑞不由得苦笑:“你都覺得奇怪,王爺就更覺得信裡的消息離譜了。可事實就是如此。從京城送回來的急信並不是一個人寫的,而是幾個人都寫了自己的信,並在信裡寫了自己打聽到的消息與想法,連萬隆都有一封長信。無論他們各人聽說的是什麼,宮裡發生的事,大致上就是這樣了。過些日子,想必北平城裡其他人家也會陸續得到親友書信,到時候你們便可知道真假。”

謝璞點點頭。他也覺得難以置信,然而燕王那邊得到的消息就是這樣。而且……

他心情沉重地道:“燕王府所得的消息,已經是曹皇后遇刺三天後,宮中傳出了幾波消息,方纔得出的結論。最初小袁將軍他們聽說的並非如此。”

剛開始,曹皇后遇刺,林昭儀被坤寧宮人控制住,太醫趕來救治,卻始終無法替曹皇后止血。皇帝趕到後,與曹皇后進行了最後一番短暫的交談,看着曹皇后閉眼,方纔怒氣衝衝地去審問林昭儀。

林昭儀當時已經處於半瘋狀態,根本就語無倫次,但皇帝還是從她的隻字片語中推斷出這裡頭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她似乎是受了某種刺激,方纔會衝動地跑來刺殺皇后的。皇帝怎麼可能會容許有人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耍陰謀詭計呢?他立刻就命人去審問冷宮裡侍候林昭儀的宮人與負責看守宮門、道路的侍衛,追究是何人把林昭儀放跑的。

然而,林昭儀身邊的近侍宮人不知是畏罪還是什麼別的原因,在皇帝的人趕到之前,竟然就上吊自盡了。皇帝的心腹太監去尋找從冷宮到坤寧宮之間道路上負責守門的侍衛,則發現,除去一部分因爲正常換班、巡邏等原因暫時離開崗位的侍衛以外,剩下所有當時在崗的侍衛,有兩人被殺,一人莫名出現在御花園的水池裡淹死了,還有一人失蹤。於是,林昭儀是怎麼跑到坤寧宮去的,就成了一樁懸案。

可再是懸案,皇帝也知道這裡頭有不對勁的地方。怎麼會那麼湊巧,有超過一半的侍衛當時被調開了呢?被殺的人又是誰下的手?失蹤的那人又在哪裡?

事情剛開始的時候,還算能照着皇帝的設想進行着。外臣只聽說曹皇后病逝,並不知道什麼刺殺不刺殺的,就連二皇子,都沒聽說自己的母妃跟這件事有什麼關係。他被軟禁在自己的皇子所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一直儘可能地按捺住自己的脾氣,用抄孝經或別的什麼方式,向皇帝表現自己是個孝子。出繼宗室的事,幾乎已經要定下來了。他自知無望改變,只得儘量爲自己爭取一個好些的結果。

他覺得這裡頭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所以打算把事情按下來,只對外宣稱曹皇后是病重而亡——反正她稱病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又久不見孃家人與外命婦,讓太醫配合一下,並不難說服朝臣。

所以,二皇子一直乖乖地被軟禁着,沒有出過門。再加上林昭儀入冷宮已有一段時日了,母子二人見面不易,他也沒有提過要探望母妃。曹皇后死訊傳出後,他更是忍耐住幸災樂禍的心情,努力表現出悲傷,又抄佛經爲嫡母祈福,好向皇帝證明自己已經不是原本的自己了。他根本沒閒心去關注自己的生母如何。

宗室和宗室也是不一樣的。宗室中斷嗣的有好幾個支系,其中有親王府、郡王府,也有連王爵都未必能保住的沒落王族。二皇子希望自己能繼承一個富裕些的王府,最好有封地有財產,離皇室血緣近一些,祖上沒出過什麼謀逆罪人,也沒跟皇帝爭過皇位。這樣他還有希望捲土重來。

至於林昭儀,則要重新關回冷宮去,加派人手監視。皇帝親自去請動了太后,求母親派幾個可靠的嬤嬤,去負責審訊林昭儀,務必要讓她透露出實情,尤其是那個能爲她掃清宮中障礙、令她一路順利抵達坤寧宮的背後黑手。

皇帝最重視的是自己的安全。如果宮中有人能越過他去調動禁衛,讓某些危險人物直達御前,那他豈不是毫無生命保障?!今日曹皇后可以遇刺身亡,來日天知道是不是他這個皇帝遭殃?!

坤寧宮上下,皇帝都命人嚴加看守起來了,命他們只管替曹皇后裝殮,不許他們出宮門。事後他還會派心腹太監前來審問——這些宮人竟然能讓林昭儀帶着武器跑到皇后面前去,簡直失職至極,不可饒恕!等審出了結果,他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們的!

一切都瞞得好好的,卻不知道爲什麼,沒兩天的功夫,各種小道消息就在京城裡傳揚開來了。不但林昭儀刺殺皇后的事暴露,就連二皇子曾經與禁衛中人結交的往事,也被解釋爲其母妃能突破重重障礙到達坤寧宮的原因。這樣的大罪曝光,別說林昭儀已擺明了性命難保,就是二皇子,也很可能將以與人合謀刺殺嫡母的罪過,被貶爲庶人,還談什麼過繼宗室?

皇帝爲消息走漏之事大發雷霆,但還是在前來詢問自己的重臣與宗室面前,坦承了事實真相,同時也表示自己正在調查實情。傳聞倒是不一定爲真。因爲二皇子曾經結交過的禁衛中人,交情最好的早就被調理或貶斥了,剩下的都是在林家出事後便早早疏遠了他的人,不可能爲他幹這麼犯忌的事。

朝臣與宗室都是半信半疑,還得繼續等待調查的結果。可結果還沒出來,才過了半日,又有消息傳出——冷宮裡的兩名粗使宮人招供,說看到蕭貴妃在林昭儀出事前來過冷宮,不知道跟林昭儀說了些什麼。緊接着,逃走的侍衛落網,他畏罪自盡,卻在臨死之前,供出了自己是奉蕭貴妃之命,爲林昭儀掃清了在宮中行走的道路,好助她前往坤寧宮,刺殺曹皇后的。

至此,皇帝后宮中對太子有威脅的兩位皇子的母妃,全都被捲進了曹皇后遇刺一案中。

(本章完)

第274章 名醫第20章 結論第856章 犧牲第1359章 安撫第74章 態度第716章 傳聞第434章 隱秘第1042章 疑雲第359章 妥協第318章 疑心第1644章 囑託第196章 責任第1426章 證據第548章 藥方第1281章 解救第160章 盤算第1481章 說服第1184章 出嫁(下)第1085章 察覺第1233章 安利第1119章 親疏第1671章 用心第1133章 夜訪第129章 提議第904章 捧殺第500章 差異第963章 訂婚第1156章 拜謝第1126章 建議第457章 再臨第187章 決心第63章 野望(推薦加更)第1369章 厚顏第785章 沉默第57章 口角第1180章 近況第265章 請安第1629章 失望第809章 傳話第1638章 探病第37章 利落第228章 拜別第365章 傳聞第1158章 建議第114章 侍疾第1408章 困惑第1678章 安葬第993章 鬱悶第1675章 情義第1667章 迎鳳第749章 驚訝第779章 憤怒第422章 鹹魚第998章 防備第1442章 吐槽第744章 烏龍第1231章 貴客第1665章 姻緣第251章 謝家灣第1415章 反諷第1158章 建議第1475章 嫁禍第1441章 平昌第1435章 發怒第1625章 惡化第492章 開解第8章 搜查第43章 分頭(推薦加更)第287章 玻璃第72章 安撫第1485章 打擊第661章 點燃第1581章 先帝第1297章 討論第1526章 不甘第1210章 門外第214章 友人第1508章 禮物第1405章 宴罷第605章 私心第59章 憋屈第198章 傷心第1092章 反擊第396章 慕林第1133章 夜訪第1097章 好奇第1262章 和睦第1622章 願望第992章 壞事第992章 壞事第620章 安撫第340章 創新第1131章 反應第1244章 慈雲第412章 信中信第571章 來信第1059章 泄露第1010章 上門第372章 傳聞第936章 病危
第274章 名醫第20章 結論第856章 犧牲第1359章 安撫第74章 態度第716章 傳聞第434章 隱秘第1042章 疑雲第359章 妥協第318章 疑心第1644章 囑託第196章 責任第1426章 證據第548章 藥方第1281章 解救第160章 盤算第1481章 說服第1184章 出嫁(下)第1085章 察覺第1233章 安利第1119章 親疏第1671章 用心第1133章 夜訪第129章 提議第904章 捧殺第500章 差異第963章 訂婚第1156章 拜謝第1126章 建議第457章 再臨第187章 決心第63章 野望(推薦加更)第1369章 厚顏第785章 沉默第57章 口角第1180章 近況第265章 請安第1629章 失望第809章 傳話第1638章 探病第37章 利落第228章 拜別第365章 傳聞第1158章 建議第114章 侍疾第1408章 困惑第1678章 安葬第993章 鬱悶第1675章 情義第1667章 迎鳳第749章 驚訝第779章 憤怒第422章 鹹魚第998章 防備第1442章 吐槽第744章 烏龍第1231章 貴客第1665章 姻緣第251章 謝家灣第1415章 反諷第1158章 建議第1475章 嫁禍第1441章 平昌第1435章 發怒第1625章 惡化第492章 開解第8章 搜查第43章 分頭(推薦加更)第287章 玻璃第72章 安撫第1485章 打擊第661章 點燃第1581章 先帝第1297章 討論第1526章 不甘第1210章 門外第214章 友人第1508章 禮物第1405章 宴罷第605章 私心第59章 憋屈第198章 傷心第1092章 反擊第396章 慕林第1133章 夜訪第1097章 好奇第1262章 和睦第1622章 願望第992章 壞事第992章 壞事第620章 安撫第340章 創新第1131章 反應第1244章 慈雲第412章 信中信第571章 來信第1059章 泄露第1010章 上門第372章 傳聞第936章 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