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利益最大化

藤尾增岡離開後,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段雲都沒有接到任何的迴音。

不過段雲也知道,藤尾在東芝集團中只是一箇中層的管理而已,關於在中國合資辦廠的事情,它需要層層反應,而一旦上級提出反對意見,這件事情就會無限期拖延下去,藤尾增岡爲了自己的項目只能不斷的向上級反映。

實際上段雲不知道的是,藤尾增岡回國的當天,就已經向上級反映了這件事,希望東芝高層能夠同意他在中國合資辦廠的事情。

不過商人從來都是喜歡利益最大化,尤其是東芝這種大集團在商業策略制定上,則更加的精明謹慎,在得到藤尾增岡從中國帶來的反饋之後,確實引起了東芝高層的一些注意,他們爲了這個閃存芯片項目,還專門開了一個內部高層會議,研究是否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的事情。

80年代的時候,東芝彩電才大批量的進入中國,而當時的那句“偷去吧,偷去吧,新時代的東芝。”更是成爲了家喻戶曉的廣告詞。

但實際上,東芝也算是最早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日本廠家之一,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東芝就已經進入中國市場。

鮮爲人知的是,1977年,我國第一條成建制引進的彩色電視機用雙極線性集成電路生產線正是從東芝公司引進的。

當時項目投資2.7億元(約合6600萬美元),建設目標是月產能10000片3英寸5微米,年設計產能是2648萬塊集成電路,主要目的是爲了給當時大量引進彩色電視機生產線的各彩電生產廠進行元器件配套。

這條生產線1982年10月項目後工序通線投產,1984年前工序通線投產。到1987年,742廠的生產量超過3000萬塊,佔到全國總產量的40%,成爲當時我國技術先進、規模最大、具有工業化大生產的專業化工廠。

但當時東芝公司賣給中國的芯片生產線技術含量並不算高的二手生產線,是在國際上早已成熟的彩電芯片技術,歐美日等國家早已經有了更爲先進的電視機芯片的生產線技術,並不具備任何的國際競爭力。

而這次段雲想要引進的的閃存芯片技術,就必須要用到東芝的一些最新的設備,並且這種閃存芯片的市場還沒有被開發,沒人知道其中的巨大商業潛力。

所以在這次關於中國投資辦廠的會議中,東芝高層對這件事還是存有分歧,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東芝高層並不看好藤尾增岡這種“ Flash”閃存芯片的商業價值,而且對於這種產品是否能夠在中國熱賣,也存在着嚴重的質疑。

另外對於東芝這樣的大公司而言,他們一直追求的都是商業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能自己做的產品,絕不在國外建合資企業,況且在中國做合資企業,需要接受嚴苛的股份限制,通用的做法就是中方佔51%股份,而外方則佔49%,企業的管理也必須要由中方人員擔任。

所以東芝電子高層討論之後,決定先向歐美的一些大廠商推銷這種“ Flash”閃存芯片,如果能打開歐美市場的話,那麼東芝公司就沒有必要在中國設立合資企業,東芝公司自己建立一個閃存芯片廠,以此達到利益最大化。

但如果歐美廠家對他們這項技術不感興趣的話,而中國內地又願意投入重金購買相關的芯片生產設備,那麼東芝公司將會重新考慮在中國開辦合資企業的事情。

也正是因爲如此,段雲才遲遲沒有收到東芝電子方面的反饋,不過這也在段雲的意料之中,他還需要趁着這段時間想方設法賺取更多的外匯。

整個5月份,天音電子廠多彩隨身聽的銷量再創新高,在工廠24小時連續不停的運行之下,加上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對生產工藝的不斷改進,天音電子廠總共生產了19萬臺多彩隨身聽,純利潤高達3600多萬元,這個數字甚至已經超過了大部分的深圳合資企業,毫無懸念的成爲了深圳電子業的龍頭企業。

六一兒童節的天,段雲再次拿出了240萬,在深圳上步工業區八卦嶺工業區同時動工修建兩個託兒所,兩個幼兒園,四所小學,包括社長李灝在內的一些市委領導也都參加了學校的奠基儀式,並對段雲的舉動做出了高度讚揚。

段雲對於捐助修建深圳市政建設花錢毫不手軟,按照他今年的計劃,除了之前承諾的800萬捐款之外,他還準備再增加500萬,擴建上部工業區和八達嶺工業區各主幹道,整個工程預計要到明年中旬的時候才能完工,到時候兩個工業區的主幹道將會大幅度拓寬,由以前的雙向兩車道變成雙向4車道,並且由原來的水泥路面替換成柏油路面,具體的施工方案將由市政府相關部門和深圳第一工程隊合作完成。

段雲這麼做,其實也是希望能夠得到政府方面對他們企業的大力支持,還有一方面就是如今段雲已經成爲了深圳電子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正所謂樹大招風,這個時候段雲在悶聲發大財,已經是不可能了,爲了避免遭人妒忌,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有些錢該花還是要花的。

段雲有自己的商業理念,而且這些投資修建的市政工程其實對於他們天音電子廠也是有好處的,一方面解決了外地打工者孩子託管上學難的問題,另外一方面就是道路拓寬之後,貨車就不再容易出現堵塞的事情,方便段雲向全國各地發貨。

隨着段雲對市政投資的不斷加大,深圳市政府這邊也動用自己的渠道,對於段雲進行了很多正面宣傳,一時間,段雲成爲了各家電臺電視臺的採訪嘉賓,並且他的事蹟也經常出現在廣州深圳當地的報紙上。

段雲頻繁捐助市政建設的事情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熱烈討論,不光在廣州和深圳,包括全國範圍內,對於這件事也有了一定的爭論,對於段雲這樣突然出現的“良心資本家”,大部分人還是非常認可段雲的這種做法的,但少數人依舊質疑段雲這麼多的動機。

而在深圳市委之中,對於段雲的討論也比較多,甚至有的深圳市委領導提議,讓段雲成爲深圳市的人大代表,這個建議一提出,頓時在深圳市政府內部引起了輿論震動。

事實上,直到1998年兩會的時候,私營企業老闆才第1次進入了兩會,人大代表的行列,而在此之前,關於私營企業老闆是否能夠成爲人大代表的事情一直都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因爲這從根本上涉及到一個國家到底“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而深圳在1986年的時候,首次提出要讓私人企業成爲市級人大代表的話題,確實是一件非常膽大而前衛的事情。

當然這件事最後還是無疾而終,這幾年深圳一直處在改革的風口浪尖,全國各地對於深圳各種批評聲音也非常大,在面臨如此大政治壓力的情況下,深圳市政府當然不可能讓這件事情再掀起任何的風浪,因爲深圳現在的發展之路已經很難走了……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機遇第五百六十一章 突破口第2415章 入鄉隨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談判成功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GPS導航第三百六十六章 開除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意外來客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二人時光第六百五十二章 東廠西廠第一百五十八章 暗示第2310章 天音2800第2348章 中國標準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家教第七百六十八章 投訴第2164章 貴賓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ASM第二百零三章 入廠視察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專款專用第2259章 老友記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胡正明第六百零七章 調查結果第五百三十四章 檢測平臺第2272章 就業計劃第2225章 提成支付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一十七章 過家家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時代奇蹟第九百零三章 生產線資料第六百五十一章 考察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人才篩選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技術轉讓第七百九十六章 舉步維艱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深度合作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長線釣魚第九百四十一章 春節放假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對接工作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新項目研發第八百七十三章 開業慶典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家教第2408章 專業人才第五百零五章 特種鋼材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背叛第六百八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九百五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一百九十二章 萬元戶第2235章 遠程運作第三百六十七章 磨齒機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平衡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汽車產業共同體第四百一十九章 新臺幣第2338章 入鄉隨俗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公司選址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突破口第八百四十三章 交底第一百二十二章 借錢第九百四十四章 重要人物第三百六十六章 開除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遠大目標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中小企業商會第七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新設想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仿製失敗(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瘋狂的訂單第2411章 擔憂第2184章 時代寵兒第一百二十二章 借錢第2179章 商業風險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壓價第2347章 電信科技研究院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七百八十章 歸來第九百二十三章 會議通知第一千零四十章 涇渭分明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危機感第八百九十一章 潛力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藍色巨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要錢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華爲崛起第2200章 搜索引擎第五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九百二十一章 江湖地位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風險第九百二十章 深圳電子業第九百九十九章 真實意圖第五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摸底第八百零四章 吃肉喝湯第2307章 重要建議第八百六十九章 饋贈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郭士納第九百一十四章 日本車間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互通有無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鶴立雞羣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激情燃燒的歲月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機遇第五百六十一章 突破口第2415章 入鄉隨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談判成功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GPS導航第三百六十六章 開除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意外來客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二人時光第六百五十二章 東廠西廠第一百五十八章 暗示第2310章 天音2800第2348章 中國標準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家教第七百六十八章 投訴第2164章 貴賓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ASM第二百零三章 入廠視察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專款專用第2259章 老友記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胡正明第六百零七章 調查結果第五百三十四章 檢測平臺第2272章 就業計劃第2225章 提成支付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一十七章 過家家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時代奇蹟第九百零三章 生產線資料第六百五十一章 考察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人才篩選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技術轉讓第七百九十六章 舉步維艱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深度合作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長線釣魚第九百四十一章 春節放假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對接工作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新項目研發第八百七十三章 開業慶典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家教第2408章 專業人才第五百零五章 特種鋼材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背叛第六百八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九百五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一百九十二章 萬元戶第2235章 遠程運作第三百六十七章 磨齒機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平衡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汽車產業共同體第四百一十九章 新臺幣第2338章 入鄉隨俗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公司選址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突破口第八百四十三章 交底第一百二十二章 借錢第九百四十四章 重要人物第三百六十六章 開除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遠大目標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中小企業商會第七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新設想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仿製失敗(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瘋狂的訂單第2411章 擔憂第2184章 時代寵兒第一百二十二章 借錢第2179章 商業風險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壓價第2347章 電信科技研究院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七百八十章 歸來第九百二十三章 會議通知第一千零四十章 涇渭分明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危機感第八百九十一章 潛力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藍色巨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要錢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華爲崛起第2200章 搜索引擎第五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九百二十一章 江湖地位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風險第九百二十章 深圳電子業第九百九十九章 真實意圖第五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摸底第八百零四章 吃肉喝湯第2307章 重要建議第八百六十九章 饋贈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郭士納第九百一十四章 日本車間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互通有無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鶴立雞羣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激情燃燒的歲月